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17年通州区第四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选出无错别字的一项( )
A: 分歧 铺垫 惭愧 各得其所
B: 诀别 渔塘 应和 水波粼粼
C: 瘫痪 捶打 脸颊 翻来腹去
D: 严历 挨凑 澄清 形影不离
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通过日新月异的技术,使体育迷无须紧盯电视屏幕也能随时观看到最新的比赛赛况。
B: 一个人约束自己的言行,不仅要靠严明的纪律,还要靠自身的品德修养。
C: 为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学校开展了“绿色网络”进校园。
D: 忽视母语修养,会让母语中独特的文化意蕴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日渐逐步消退。
3、

下列各组词语中读音和书写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静(mì) 陈词调(làn )
B: 逅(xiè) 惟妙惟( xiào)
C: 听(dì) 来嚷往(xū)
D: 愚(méng ) 浮想联(piān )
4、文化积累——下列内容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汉代时叫作《诗》或《诗三百》,到了唐代被奉为经典,列为“五经”之一。
B: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发现,随着革命的深入和个人的成长与成熟,他和朱赫来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了。
C: 《傅雷家书》中的傅雷,对如何教育孩子,他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他认为无论从事什么职业,知识是第一位的。
D: 韩愈,字退之,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5、选出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qiáo) 改(cuàn) 推(chóng) 惟妙惟(xiāo)
B: 然(qiāo) 嶙(xún) 车(zhé) 息敛声(bĭng)
C: 杆(wéi) 酌(zhēn) 劲(qiú) 一丝不(gŏu)
D: 刻(juàn) 雕(lòu) 样(mú) 惨绝人(huán)
6、下列词语中,划线字读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juàn)永 作(yī) 时(xiān) (xiān)为人知
B: (sǒng)恿 思(cūn) (qí)首 遍(jī)群籍
C: (móu)取 秀(qín) (fā)怵 怒(fā)冲冠
D: 踌(chú) (kuāng)骗 (jìn)锢 忍俊不(jīn)
7、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对比的关键是同中求异,“同”是对比的前提和基础,“异”是对比的关键和重点。
B: 通讯与消息相比,比较具体,新闻容量大,表现手段多,但时效性不及消息。
C: 押韵是诗歌重要的语言特点之一,古代诗词要求比较严格,现代诗歌则相对宽松。
D: 《女娲补天》《精卫填海》都是我国古代神话故事,分别选自《列子》《山海经》。
8、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春天的西湖,草长莺飞,风声鹤唳。漫步在西湖畔,你一定会被这美丽的景色深深吸引。
B: 相识犹如昨天,离别却又在即,回首逝去的日子,往事浮光掠影 , 历历在目。
C: 在王老师的耐心讲解下,李金同学突然就恍然大悟了。
D: 作为一名外交家,他的睿智和妙语连珠,让人忍不住拍案叫绝
9、请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 )
A: 语文老师引领我们学习《诗经》《论语》等经典,附庸风雅 , 不断提高我们的文化品位。
B: 学习犹如登山,要脚踏实地,不能指望一步登顶,这个道理是不可名状的。
C: 儿童文学家曹文轩获得“国际安徒生奖”后,多家媒体强聒不舍地争先报道。
D: 有些不良媒体为吸引眼球,断章取义 , 制造嚎头,失实报道,误导舆论。
10、下面划线词没有结合语境解释的一项是( )
A: 宗师说我火候已到,自古无场外的举人,如不进去考他一考,如何甘心?(指写文章的功夫)
B: 壮一壮胆,把方才这些小心收起,将平日的凶恶样子拿出来。(谨慎的想法)
C: 你而今相与了这个张老爷,何愁没有银子用?(结交)
D: 明年在我们行事里替你寻一个 , 每年寻几两银子,养活你那老不死的老娘和你老婆是正经!(教书的地方)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湖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 1 )阅读画线诗句,观察下面两幅图画,简要说明哪一幅能够表现这一联诗句所描绘的景象。

( 2 )明代胡应麟在《诗薮·内编》里说,本诗颈联“形容景物,妙绝千古”。请从炼字的角度说说它妙在哪里。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文言文阅读

有父子俱性刚不肯让人者。一日,父留客饮,遣①子入城市肉。子取肉回,将出城门,值②一人对面而来,各不相让,遂挺立良久。父寻至见之谓子曰汝姑持肉回陪客饮待我与他对立在此

选自明代冯梦龙《广笑府》

【注释】①遣:派。②值:适逢,恰好碰上。

( 1 )解释下列加下划线的词。

①遣子入城肉 市:________

挺立良久 遂 :________

( 2 )文中画线部分没有标点符号,请在需要加标点的地方用“︱”标出来。

父 寻 至 见 之 谓 子 曰 汝 姑 持 肉 回 陪 客 饮 待 我 与 他 对 立 在 此

( 3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样的做人道理?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

多好的草地也有瘦马

①曾经有这样一幅漫画:碧草如茵的原野上,远处一匹匹膘肥体健的骏马正悠闲自得地吃着草。然而就在近处,一匹瘦骨嶙峋横卧在地面上的马打破了这美好的画面。我不觉一惊;多好的草地也会有瘦马。看来,要有所作为,光有优越的条件是不够的,更重要的还须自己努力。

②当然,我承认有优越的条件确实很好,但它还必须加上自己努力才会有意义。古今中外,贫困潦倒或有失天缺陷者,凭借努力而成名成家之人,比比皆是。

③古希腊的德摩斯梯尼,小时候口吃,但他苦加练习,终于成为著名的演说家。法国作家大仲马出身微贱,但他毫不在乎,在贫苦中坚持写作,终成为文坛巨子。我国古代一个叫陈正之的人,天生反应迟钝,但他付出了常人无法想像的努力,终成博学之士。我国数学家陈景润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通宵达旦忘我地研究,终摘数学桂冠。够了,够了,不必再列举了——我无非是想通过这些例子说明,一个人若要有所成就,努力奋斗是必不可少的。

④也许有人会认为努力无关紧要,重要的是拥有天时地利,仔细解析一下,便会发现其中的漏洞。

⑤其一,外界条件过于优越,人不一定就会成才,相反,也许倒会沉醉于纸醉金迷之中。譬如,十六、七岁世纪的欧洲,贵族们奢侈成风,这难道不是不会正确利用优越条件的典型吗?

⑥其二,先天的条件优越,但后天不努力,同样会碌碌无为。宋代方仲永天资聪慧,但不知后天加以努力,最终落得个“泯然众人矣”。另外,爱迪生所说的“成功就是百分之一的天才加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不也证实了这一点吗?

⑦如果你的条件优越,那么好好利用它吧!如果你的条件太一般,那么就用努力来弥补它吧!否则,无论处于什么样的草地,你都将是匹瘦马。

( 1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 2 )第③段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小题。

涵养几分静气

①一则故事,读来耐人寻味。父亲丢了一块表,抱怨着四处寻找,可怎么也找不到;等他出去后,儿子悄悄进屋,不一会儿就找到了。父亲很好奇,儿子则回答:我就安静地坐着,听到滴答滴答的声音,表就找到了。

②这就是“心静”的力量。“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一事当前,苦恼抱怨无济于事,烦躁惊慌也于事无补,唯有稳住阵脚、静下心来、凝神细思,方能寻觅解决之道。诸葛亮在《诫子书》中一语道破“静”的重要,“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坚守内心的宁静,保持清醒的头脑,才能见天地之精微,察万物之规律。那么,“静心功夫”从何处得来?

③涵养静心功夫,离不开严格的自律。毛泽东同志在湖南一师求学时,特意到最喧闹的地方读书,目的就是锻炼意志,让自己能够胸怀静气,心绪不受外界所扰。为了让自己安静下来,有人给自己定下“静坐”的“日课”,坚持每天独坐两小时,终于改掉了身上浮躁的毛病。严格的自律,助人逐渐养成宁静、专一的心态,让人虽得意而不忘形、处困顿而不沉沦、临诱惑而不摇摆,也因静而明志,因静而生慧。

④有人说,每临大事有静气。大事当前的静心功夫,往往得益于艰难困苦的历练。苏轼《书舟中作字》记载,一次乘船途中,滩险舟危,舟中士子面无人色,唯独他“作字不少衰”。这份从容盖因其“更变亦多矣”,所以能 临事不惧,处变不惊。可见,不惮于在难事、烦事、急事、苦事上多磨炼,就能将内心打磨得成熟豁达,沉稳有定力,不再拘泥于一时一事的得失;多经历几番雨疏风骤的洗礼,耐得几回兴衰荣辱的打磨,就能在大事来临之时,气定神闲、沉着冷静,抵达“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

⑤读书以养性,书画以养心。“静心功夫”,还可从读书中来。寂寞忧愁时读一阙《定风波》,心会变得豁达敞亮;委屈不平时读一卷《宽容的哲学》,能收获“既忍且耐”的智慧。身处低谷之时,从书中汲取前行的力量,纵使“山重水复”也终将迎来“柳暗花明”;得意之时,时常读书以自省,也才能“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端起沉甸甸的书本,走进书中的世界,浮躁之气便能荡涤一空,久而久之,自然能寻得“此心安处”。

⑥古人云:“人心多从动处失真。若一念不生,澄然静坐,云兴而悠然共逝,雨滴而冷然俱清,鸟啼而欣然有 会,花落而潇然自得。何地无真境,何物无真机。”涵养几分静气,绝非暮气沉沉,而是多一些沉潜、少一些浮躁,多一些从容不迫、少一些进退失据。“静心”的功夫,助人眼界开阔,胸襟豁达,挺过如磐风雨,包容万千气象,寻得生命真谛。

(文/宋威选自《人民日报》2018年1月16日04版)

( 1 )阅读全文,请谈谈如何才能做到“涵养静气”。
( 2 )文章首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 3 )文中第③段画线的句子运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 4 )请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再写出一个“涵养静气”的方法。
四、写作(分值:60分)

下面两题,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

(1)题目:这句话,这颗心

要求:①除诗歌以外,文体不限。②文中的人名、地名、单位名一律用“”代替。③不得抄袭。④全文不少于500字,最多写满格。

(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丛林寺院里来了一位名叫心智的小沙弥,勤奋好学、聪明灵动,颇得通明禅师的器重。可是,心智刻苦禅修几年之后,居然不见长进,聪明依然,悟性无增。

心智对自己似乎也失去了信心,有一天,他独自找到通明禅师,央求师傅为他指引开示。年迈的通明禅师认为自己年老体弱、来日无多,也正想开示、点化一下自己的爱徒。于是,不顾自己腿脚失健,硬撑着领心智再次行脚觅道。

当师徒二人来到一座非常狭窄的桥上时,心智看师傅晃晃悠悠走路的样子,怕师傅走路不稳掉到河里去,就赶紧去搀扶通明禅师。通明禅师执意不让弟子搀扶,对心智说:“路要靠自己走,桥要靠自己过,气要靠自己喘,水要靠自己喝……你不要管我,我自己过去。”

通明言下,心智豁然开悟。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题目。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文中的人名、地名、单位名一律用“××”代替。④不得抄袭。⑤全文不少于500字,最多写满格。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