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你会发现,每个兵马俑的表情都惟妙惟肖 , 古代匠人们的工艺实在令人震撼。 B: 翘首西望,海面托着的就是披着银发的苍山,苍山如屏,洱海如镜,真实巧夺天工。 C: “六一”儿童节那天,志愿者和孤儿院的孩子们一起唱歌、跳舞、玩游戏,共享天伦之乐。 D: 这条公路修好才几个月,就到处坑坑洼洼,严重影响行车,实在是差强人意。 |
2、 |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项是( ) A: 国家免收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这一举措降低了家长的经济负担。(把“降低”改为“缓解”) B: 美国发起贸易战不仅仅针对中国,而是对国际贸易规则的公然践路。(将“而是”改为“而且是”) C: 由于汉字电脑录入技术的广泛运用,使人们书写汉字的机会越来越少。(把“使”或者“由于”删掉), D: 我国成功发射并研制了第一颗月球探测器“她娥号”卫星。(把“发射并研制”改为“研制并发射”) |
3、 | 下面句子的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看着看着,我就迷糊了,睡着了 ②天上的云彩,总是在变换模样,一会儿像一只安静吃草的羊,一会儿又变成奔跑的马 ③田野里的草啊,总是这么热情 ④坐起来看,原来是一束草,它从青石的缝隙里钻出来了,以这种方式和我打招呼 ⑤睡着睡着,感觉身下有谁在轻轻地挠我的背 A: ②①③⑤④B: ②①⑤④③ C: ①④③⑤② D: ③⑤④②① |
4、 |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当四野蛙声和其他虫鸣暂时沉寂时,我所听到的一点歌声则是非常柔和的,与夜色苍茫中的静谧气氛是再合适不过了。 B: 因与详讨犹太人与安东尼奥一案,遍稽群籍,折衷是非,遂恳其为鄙人庖代 , 以应殿下之召。 C: 一颗枣儿从树上落下,男孩蹑手蹑脚地走过去捡枣儿。 D: 《威尼斯商人》中,紧张激烈的冲突,波澜起伏的情节,出乎意料的结局,让人毛骨悚然。 |
5、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这篇寓言故事相当完整,有背景、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也写出了一些生动的细节。B: 本文塑造了生动的愚公形象,通过愚公移山的成功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也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不懈地奋斗的道理。 C: 本文结尾写大力神夸娥氏两个儿子把山背走了,这是一种封建迷信思想。 D: 愚公跟智叟的对比是文中的主要对比,是故事寓意之所在,反映了我国古代人民在人和自然关系问题上两种对立的观点。 |
6、 | 下列划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想不到昔日的“浪子”今天却成了英雄,这就不得不令人另眼相看。 B: 在外漂泊十多年的他见到亲人时终于忍俊不禁 , 流下了辛酸的眼泪。 C: 离家出走的小燕来到公共电话亭:“妈,我成了断线风筝 , 无家可归了。” D: 从风格上看,李诗飘逸豪放,杜诗沉郁顿挫,各有千秋。 |
7、 |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摧枯拉朽 记忆尤新 震撼人心 笼罩 B: 世事苍桑 风华正茂 色彩斑斓 荟萃 C: 天翻地覆 恢宏壮丽 殚精竭虑 缅怀 D: 从容不迫 眼花瞭乱 震耳欲聋 由衷 |
8、 | 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 ) A: 一场春雨不期而至 , 亮了花也亮了心情。 B: 在火场,一切都是千变万化 , 四川凉山30位英雄用行动诠释何谓“逆行者”。 C: 面对各类明里暗里的打压,华为用“没有伤痕累累 , 哪来皮糙肉厚,英雄自古多磨难”的文章回应。 D: 解封后,繁华夜市“熊熊袭来”,武汉夜市一条街上,用摩肩接踵来形容人流一点也不夸张。 |
9、 | 下列诗词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次北固山下》中“潮平”指潮水上涨,水与岸平。“风正”指风向即顺,风力又不猛。 B: 《观沧海》中“日月之行”到“若出其里”写诗人通过眼前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雄伟景象,来抒发自己博大的胸襟和要建功立业的政治抱负。 C: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过五溪”说明诗人旅途之艰难,也包含了诗人对友人的牵挂和痛惜之情。 D: 《天净沙•秋思》这首诗寓情于景,表现了一个长期流落异乡的人的悲哀。 |
10、 |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______________华美靡丽的风格,可以说就是堆砌艰深难解之辞藻与晦涩罕见的典故,以求文章之美。在此等文章里,很难找到一两行朴质自然的句子,最______________指物直称其名,最怕句子补质无华。苏东坡称这种炫耀______________的文章里构句用字各自为政,置全篇效果于不顾,如演戏开场日,项臂各挂华丽珠宝的老妪一样。 A: 所谓忌讳浮华 B: 不是忌讳浮华 C: 不是禁忌奢侈 D: 所谓禁忌奢侈 |
阅读下面的两首古诗词,完成小题。 采桑子·重阳 毛泽东(1929年10月①)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②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③万里霜。 秋词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注释)①在1929年夏,毛泽东失去了党内和军内一切职务,被迫到上杭开展地方工作。这期间他患上了疟疾,险遭亡命。写这首词时,作者身体有好转。②战地,这里指红四军在福建西部汀江一带歼灭了土著军阀,攻克了上杭。③江天,这里指汀江流域的天空;霜,这里指烂漫的秋色。 ( 1 )“战地黄花分外香”中的“黄花”指的是“菊花”,为什么不说“菊花”?( 2 )“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和“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两句,在情感表达上有异曲同工之妙,请加以赏析。 |
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选段,回答下列小题。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 1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朝服衣冠(穿戴) B: 明日徐公来(第二天) C: 能谤讥于市朝(这里指“议论”) D: 时时而间进(经常) ( 2 )下列句子中的“于”用来表示比较的一项是( ) A: 皆以美于徐公 B: 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C: 能谤讥于市朝 D: 皆朝于齐 ( 3 )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邹忌以日常生活小事设喻,由己及君,由家事到国事,以小见大,说服力强,让人易于接受。 B: 文章用“门庭若市”一词既描写了进谏人多的场面,又说明齐国确实有许多积弊。 C: 齐威王政令刚出,很多人当面谏言,后来则间接提建议,一年后无人再进谏了。 D: 齐国最终能“战胜于朝廷”的原因是广开言路,修明政治。 |
阅读下列语段,完成问题。
但这九年的生活,除了读书看书之外,究竟给了我一点做人的训练。在这一点上,我的恩师就是我的慈母。 ......
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严父。但她从来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下。我做错了事,她只对我一望,我看见她的严厉眼光,就吓住了。犯的事小,她等到第二天早晨我睡醒时才教训我。犯的事大,她等到晚上人静的时候,关了房门,先责备我,然后行罚,或罚跪,或拧我的肉,无论怎样重罚,总不许我哭出声音来。她教训儿子不是借此出气叫别人听的。
有一个初秋的傍晚,我吃了晚饭,在门口玩,身上只穿了一件单背心。这时候我母亲的妹子玉英姨母在我家住,她怕我冷了,拿了一条小衫出来叫我穿上。我不肯穿,她说:"穿上吧,凉了。"我随口回答:"娘(凉)什么!老子都不老子呀。"我刚说了这句话,一抬头,看见母亲从家里走出,我赶快把小衫穿上。但她已听见这句轻薄的话了。晚上人静后,她罚我跪下,重重地责罚了一顿。她说:"你没了老子,是多么得意的事!好用来说嘴!,"她气得坐着发抖,也不许我上床去睡。我跪着哭,用手擦眼泪,不知擦进了什么微菌,后来足足害了一年多的眼翳病。医来医去,总医不好。我母亲心里又悔又急,听说眼翳可以用舌头舔去,有一夜她把我叫醒,她真用舌头舔我的病眼。这是我的慈母,我的严师。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驿路梨花(节选)
①我们正在劳动,突然梨树丛中闪出了一群哈尼小姑娘。走在前边的约莫十四五岁,红润的脸上有两道弯弯的修长的眉毛和一对晶莹的大眼睛。我想:“她一定是梨花。”
②瑶族老人立即走到她们面前,深深弯下腰去,行了个大礼,吓得小姑娘们像小雀似的蹦开了,接着就哈哈大笑起来:“老爷爷,你给我们行这样大的礼,不怕折损我们吗?”老人严肃地说:“我感谢你们盖了这间小草房。”
③为头的那个小姑娘赶紧插手:“不要谢我们!不要谢我们!房子是解放军叔叔盖的。”
④接着,小姑娘向我们讲述了房子的来历。十多年前,有一队解放军路过这里,在树林里过夜,半夜淋了大雨。他们想,这里要有一间给过路人避风雨的小屋就好了,第二天早上就砍树割草盖起了房子。她姐姐恰好过这边山上来抬菌子,好奇地问解放军叔叔:“你们要在这里长住?”解放军说:“不,我们是为了方便过路人。是雷锋同志教我们这样做的。”她姐姐很受感动。从那以后,常常趁砍柴、拾苗子、找草药的机会来照料这小茅屋。
⑤原来她还不是梨花。我问:“梨花呢?”
⑥“前几年出嫁到山那边了。”
⑦不用说,姐姐出嫁后,是小姑娘接过任务,常来照管这小茅屋。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
①原来她还不是梨花 ②那洁白的梨花 ③驿路梨花处处开
( 3 )选文第④段运用了哪种记叙顺序?这种顺序在这里的作用是什么?( 4 )揣摩下面的语句,分析画线词语是怎样表情达意的。“瑶族老人立即走到她们面前,深深弯下腰去,行了个大礼……”
( 5 )根据本文的中心思想,请你给“驿路梨花处处开”拟个下联。任选一题作文。
①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鲜花怒放,是一种风景;满面笑容,也是一种风景。海浪滔天,是一种风景;和谐共处,也是一种风景……在你的心目中,哪一种风景是最美丽的呢?
请以“心中的风景”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内容自定,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②鲁迅先生告别百草园时,是那样动情:“总而言之,我将不能到百草园了。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在你的生活中,也一定感受过这样的时刻;那段日子,一定盛满了……
请以“告别”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提示和要求:①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最真最纯的情感;②不要忘了拟一个好题目;③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