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17年天津市育杰高级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加点字读音,每组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彷徨/模仿 行辈/行将就木 强词夺理/国富民强
B: 烘烤/拱手 弥漫/漫无边际 目空一切/空口无凭
C: 怅惘/帷帐 清晰/分崩离析 名副其实/不修边幅
D: 严峻/竣工 衰竭/怒不可遏 销声匿迹/此消彼长
2、下列划线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层(lěi) 须(qióu) 测(yì) 为一谈(hùn)
B: 大(ruò) 酷(xiào) 新(cù) 合押韵(zé)
C: 头(xián) 烦(nì) 斜(qī) 尽态极(yán)
D: 逼(xiá) 侧(yǐng) 当(gòu) 引颈受(1ù)
3、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生命永远都是那么光鲜,它不会因岁月的流逝而变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这样才能感受到生命的无限魅力
②所以,我们不能任梦想流失
③也不会因人的成败得失而停滞
④而应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增强自身能力

A: ②④③①
B: ③②④①
C: ③④①②
D: ②①③④
4、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杨绛,江苏无锡人,作家、翻译家,代表作有散文《干校六记》、译作《堂吉坷德》等,《老王》选自《杨绛散文》。
B: 鲁迅,中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代表作有《呐喊》《彷徨》《朝花夕拾》等,《阿长与<山海经>》这篇散文选自《朝花夕拾》。
C: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D: 《木兰诗》是中国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它记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沙场,凯旋回朝,建功受封,辞官回家的故事,充满传奇色彩。
5、填在横线上的句子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牛们早卧在地下,两眼哀哀地慢慢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边的牛们都哀哀地叫着,汉子们并不理会,仍一头一头推过去。

①那牛软下去,淌出两滴泪,大眼失了神,皮肉开始抖。

②汉子们缚了它的四蹄,挂在角框上,又将绳扣住框,发一声喊,猛力一推。

③过了索子一多半,那边的汉子用力飞快地收绳,牛倒垂着,升到对岸。

④牛嘴咧开,叫不出声,皮肉抖得模糊一层,屎尿尽数撒泄。

⑤两个汉子拽起一条牛,骂着赶到索头。


A: ①④⑤②③
B: ①②④⑤③
C: ⑤④②③①
D: ⑤①②④③
6、

下列各项对语法知识的判断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团圆”、“雾霾”、“圈子”、“吐槽”解说:这几个词的词性相同。
B: 汉字“日”、“山”、“羊”、“本”解说:这四个汉字都是象形字。
C: 网络上一封辞职信引发热评,辞职理由仅有10个字“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解说:这一句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
D: 五一劳动节期间,数十万外地游客来到历史积淀深厚的扬州。解说:这一句的主干是“游客来到扬州”。
7、下列划线字解释不正确的一组是( )
A: 牺牲(古代祭祀用的猪、牛、羊等祭品)玉帛 朝(穿戴)衣冠
B: 肉食者(鄙视,小看),未能远谋。 且(哪里)置土石
C: 能谤讥于市朝,(使……听到)寡人之耳者 (苦于)山北之塞
D: 吾妻之(认为……美)我者,私我也。 聚(家)而谋曰
8、下面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今天你穿得这么花枝招展 , 害我差点儿没认出来。
B: 参加社区志愿服务的医生们表示,他们以后还要见异思迁 , 多参加这类有意义的活动。
C: 史铁生双腿瘫痪后,脾气开始变得喜怒无常 , 他的母亲十分担忧。
D: 对于这个问题,这位年轻人苦思冥想一年不得解,听了禅师的话才恍然大悟
9、请选出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 )

①“智能高铁”列车具备工作状态自感知、运行故障自诊断、导向安全自决策等功能。

②“智能高铁”是近两年来突然兴起的一个概念,是未来中国高铁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

③同时将实现全面电子客票、全程畅通出行、智能引导等综合运输服务。

④最终实现我国高铁的智能化。

⑤按照铁路专家的解释,“智能高铁”是利用大数据、北斗定位、5G通讯等先进技术,将一代信息技术与高铁技术集成融合。


A: ②③④①⑤
B: ②⑤①③④
C: ⑤①③②④
D: ⑤③②①④
10、

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难(jí) 尬(gān) 皇上人(xī)
B: 旁(wù) 承(zhōu) 强不舍(guō)
C: 偻(gōu) 取(jí) 忑不安(tǎn)
D: 进(pián) 落(yǔn) 五缺土(háng)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渡荆门送别

[唐]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 1 )请写出表达诗人思想感情的句子。
( 2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一联,历来被人们称道。请任选一个角度进行赏析。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文言文阅读:
(甲)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死即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谨食之,时而献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
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
(乙)元和中,尝例召至京师,又偕出为刺史,而子厚得柳州。既至,叹曰:“是岂不足为政邪!”因其土俗,为设教禁,州人顺赖①。其俗以男女质钱②,约不时赎,子本③相侔④,则没为奴婢。子厚与设方计,悉令赎归。观察使⑤下其法于他州,比一岁,免而归者且千人。衡、湘以南为进士者,皆以子厚为师,其经承子厚口讲指画为文词者,悉有法度可观。
其召至京师而复为刺史也,中山刘梦得禹锡亦在遣中,当诣播州。子厚泣曰:“播州非人所居,而梦得亲在堂,吾不忍梦得之穷⑥,无辞以白其大人。且万无母子俱往理。”请于朝,将拜疏,愿以柳易播,虽重得罪死不恨。遇有以梦得事白上者,梦得于是改刺连州。呜呼!士穷乃见节义。 (《柳子厚墓志铭》节选)
【注释】①顺赖:依顺信赖。②以男女质钱:用子女抵押换钱。③子本:利息和本金④侔:相等。⑤观察使:官名。唐代后期出现的地方军政长官。⑥穷:困窘。

( 1 )解释下列划线字。
①哀而之:________ ②寒暑:________ ③恂恂而起:________ ④其大人:________

( 2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两个句子的意思。
①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②比一岁,免而归者且千人。

( 3 )选出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 甲文中以乡邻们被悍吏来乡逼索租赋闹得不得安宁,跟蒋氏“弛然而卧”作对比,突出了文章主旨。
B: 蒋氏自述的这段话,要表达的核心意思是“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己后矣”。
C: 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是岂不足为政邪!”中的“岂”“是”意义相同。
D: 柳宗元被贬柳州时,听到刘禹锡被贬到播州,主动请求朝廷将他们二人所贬之地对调,写法上先叙后议。
( 4 )根据甲、乙两段提供的信息,请你概括柳宗元具有哪些政绩和品性?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雪花的形状是什么样的

①雪花的形状是什么样的呢?

②一百多年前,冰川学家们已经开始详细描述雪花的形态了,西方冰川学家的鼻祖丁铎耳这样描述雪花:“这些雪花有的像美丽的小侧舌,有的圆形,有的箭形……但都没有超出六瓣形的范围。”

③雪花的基本形状是六角形,但在不同的环境下,却可表现出各种各样的形态。六角形雪片和六棱柱状雪晶是雪花的最基本形态,其它形态不过是这两种基本形态的发展、变态或组合,许多学者用显微镜观测过成千上万朵雪花后发现:形状、大小完全一样和各部分完全对称的雪花,在自然界中是无法形成的。在已被人们观测过的雪花中,再规则匀称的雪花,也有畸形的地方。这是因为雪花周围大气里的水汽含量不可能上下左右四面八方都一样,只要稍有差异,水汽含量多的一面总是要增长得快一些。

④为什么雪花的基本形态是六角形的片状和柱状呢?这和水汽凝华结晶时的晶体习性有关。水晶和冰晶一样,都是六方晶系,不过水晶是二氧化硅(SiO₂)的结晶,冰晶是水(H2O)的结晶罢了。

⑤李白有诗句:“燕山雪花大如席。”雪花真的有那么大吗?事实上,我们能够见到的单个雪花它们的直径一般都在0.5—3.0毫米之间。这样微小的雪花只有在极精确的分析天平上才能称出它们的重量,大约300—1000个雪花加在一起才有一克重。有位科学家粗略统计了一下,一立方米的雪里面约有60—80亿颗雪花,比地球上的总人口数还要多,雪花晶体的大小,完全取决于水汽凝华结晶时的温度状况。据研究,温度对雪晶大小存在影响:当气温为-36℃时,雪晶的平均面积是0.01平方毫米;当气温为-24℃时,平均面积是0.034平方毫米;气温为-18℃时,平均面积是0.084平方毫米。

⑥不难看出,雪花是很小的。不要说“大如席”的雪花科学史上没有记录,就是“鹅毛大雪”,也不客易遇到。有些文学作品描写天气严寒时,喜欢用“鹅毛大雪”来形客。其实,“鹅毛大雪”是气温接近0℃左右时的产物,并不是严寒气候的象征。相反,雪花越大,说明当时的温度相对比较高。单个的雪花晶体,直径最大也不会超过10毫米,至多像我们指甲那样大小,称不上鹅毛大雪,在温度相对比较高的情况下,雪花晶体很容易互相联结起来,这种现象称为雪花的并合,尤其当气温接近0℃,空气比较潮湿的时候,雪花的并合能力特别大,往往成百上千朵雪花并合成一片鹅毛大雪。因此,严格地说,鹅毛大雪并不能称为雪花,它仅仅是许多雪花的聚合体而已。

(选自《人民网》有删改)

( 1 )下列关于“雪花”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雪花的基本形状是六角形,但在不同的环境下,却可表现出各种各样的形状。
B: 雪花的各部分有可能完全对称,但有些看似规则均匀的雪花,也有畸形的地方。
C: 雪花晶体的大小,取决于水汽凝华结晶时的温度,温度相对较低,雪花会越小。
D: 雪花在气温接近0℃,空气比较潮湿的时候,往往会并合成一片鹅毛大雪。
( 2 )下列对本文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文章题目以设问的形式,既明确了说明对象,又激发了阅读兴趣,富有吸引力。
B: 文章第③段中划线的词语“许多”,限定了范围,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C: 文章第⑤段画线句运用列数字、分类别的说明方法,说明了雪花的晶体微小。
D: 文章运用逻辑顺序说明了雪花的基本形态,晶体大小以及鹅毛大雪的形成原因。
( 3 )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
A: 水晶和冰晶都是六方晶系,所以雪花的基本形态是六角形的片状和柱状。
B: 单个的雪花晶体,直径最大也不会超过10毫米,至多像我们指甲那样大小。
C: 雪花周围大气里的水汽含量不可能都一样,水汽含量多的一面增长得较慢。
D: 严格地说,鹅毛大雪并不能称为雪花,它仅仅是许多雪花的聚合体而已。
阅读《凡事往好处想就比别人幸福》(节选),完成下面小题。

①人活在世界上,总会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有些人稍微遇到一些不合心意的事情,就会开始消极对待生活。他们就像一副慢性毒药,把潘多拉盒子打开,把不满的情绪释放出来,在世界散播自己的黑暗与不满。实际上,悲观又消极的态度,除了让一个人变得更糟糕之外,没有任何好处。

②其实,许多时候,换一个思维去思考,也许生活带给我们的感觉,就变得完全不一样了。当我们换个角度,就能看到一座美丽的奇幻花园。

③凡事都往好处想,是一种好习惯。很久以前,有一个老太太,有两个女儿,一个卖雨伞,另一个卖草帽。老太太终日愁眉苦脸,对生活发愁不已。一位大师路过,就问她:“老人家,你为何愁眉不展呢?”老太太伤心地说:“天晴的时候,我怕卖伞的女儿生意不好;一到下雨,我又怕卖草帽的女儿帽子卖不出去,所以天天都为她们俩发愁啊!”大师说:“老人家,你应该往好的方面想,如果下大雨的时候,你就为卖伞的女儿高兴;如果出太阳,就为卖草帽的女儿高兴。因为不管下大雨还是出太阳,你总有一个女儿可以把自己的货物卖出去啊!”老太太听后,眉开眼笑起来。

④事情还是没有改变,但是当我们看待事情的方向改变了,心态就会变得完全不一样。就像我认识的一个乐观的女孩,她总是记不清老人说的到底说左眼跳财,还是右眼跳财,总之只要每次她的眼皮一跳,就会觉得自己的好运气要来了。古语常说:“否极泰来。”万事万物,发展到达了一个极端,一定会反弹过来。

⑤庄子说:哀莫大于心死,如果一个人对生活失去了期待,就会过得心如死灰,度日如年。当一个人倒霉的时候应该去想,自己已经把所有的坏运气都花完了,人生的低谷快要走完了,接下来要走的将会是上坡路。那些每天都觉得自己很幸运的人,会越来越幸运,而那些总觉得自己很倒霉的人,就会越来越倒霉。因为吸引力法则是这样说的:“你所想的是什么,你就会吸引来什么。”

⑥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心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所以,即便生活虐我们一万遍,我们也可以对待生活如初恋。一个乐观积极的人,内心更容易得到平安喜乐。记住罗曼·罗兰说的话:“快乐就是幸福,一个人能从日常平凡的生活中发现快乐,就比别人幸福。”

( 1 )请写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 2 )第①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 3 )简述本文的论证思路。
( 4 )如果将下面的材料作为论据,你觉得放在第几段之后更合适。

两个行进在沙漠中的人,都只利下半瓶水,一个说:“唉,只剩下半瓶水了。”另一个说:“真好,还有半瓶水。”后来,前者永眠沙漠,后者活出精彩。

( 5 )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从文中获得了哪些启示?
四、写作(分值:60分)

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这样一句话:“他不理解我。”你希望别人理解你么?那你就真诚地理解别人,你会意外地发现你得到的理解比过去多得多。生活中,当你抱怨别人不理解你时,先看看自己的状态如何。有这样一句话:“如果你在流泪,就看不见灿烂的星光。”理解是一座桥梁,理解是填平沟壑的石土。理解是真诚的,理解是相互的。父母之间需要理解,师生之间需要理解,同学之间需要理解。
请以“学会理解”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请从上面的两个话题中选择一个话题作文。
②题目自拟,立意自定。
③可以写感受和认识,也可以写自己或别人的故事及给自己的启迪,但要有真情实感。④不少于600字。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