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17年湖北省罗田三里畈初级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有些人有一种错觉,似乎优雅风度就是矫揉造作,是出于无聊,是附庸风雅。
B: 山,好大的山啊!起伏的青山一座挨一座,延伸到远方,消失在迷茫的暮色中。
C: 人们挖了水渠,农场边上,枫树林里,流淌着源源不断的泉水,浇灌着周围的薄荷。
D: 它们在龙槽两边的摊壁上散开来,或钻石觅缝,汩汩如泉,或淌过石板,孱孱成溪。
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在得知杭州成为继北京和广州后,第三个成功申办亚运会的中国城市后,让杭州市民欣喜不已。
B: 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著名作家二月河谈反腐时表示,反腐进入常态化,成为全民的意识,现在制度逐渐完善,包括互联网举报制度等,开始进入全民反腐局面,这个局面是历史上最好的时代。
C: 不可否认,无论是“电梯扶梯伤人事故”还是“高层电梯失灵事件”,国产电梯本身体现了我国电梯质量监督不得力和电梯售后定期维护不作为是显而易见的。
D: 2月29日,浙江省杭州市政府办公厅正式发布的 “杭十条”,涉及优化土地供应、推进住房保障货币化、促进住房消费、提高住房租赁市场、鼓励房企转型发展、优化发展环境等方面,有积极的作用。
3、

对下列诗句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关雎》和《蒹葭》都选自于《诗经》,两诗都是优秀的爱情诗。风格上,《关雎》篇热烈而奔放,《蒹葭》篇含蓄而缠绵。
B: 《木兰诗》中的“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描写了艰辛的军旅生活。“传”、“照”两字描绘出战地的严冷苦寒,渲染了战斗的悲壮气氛,烘托出主人公坚毅顽强的性格。
C: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描写了春风吹来后塞外梨花在雪中盛开的景象。
D: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通过“争渡,争渡”的反复,表现了主人公快速划桨的急切神态。
4、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褓(qiǎng) 样(mó) 夷(bǐ) 而不舍(qiè)
B: 强(jué) 梁(jǐ) 外(fèn) 吹毛求(cī)
C: 角(léng) 慰(jí) 辩(chěng) 引受戮(jǐng)
D: 当(gòu) 田(pǔ) 哑(yīn) 果实累(lěi)
5、下列词语中书写全部正确的是( )
A: 原弛蜡象 冥思遐想 左右逢源 相形见绌
B: 断章取义 迫不及待 戛然而止 委曲求全
C: 重蹈覆辙 一愁莫展 惊慌失措 吹毛求疵
D: 与日俱增 戒骄戒燥 怒不可遏 歇斯底里
6、下列句子中的划线词语的意义古今没有发生变化的一项是( )
A: 诚宜开张圣听
B: 先帝不以臣卑鄙
C: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恒、灵也
D: 苟全性命于乱世
7、下列划线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荣(yīng) 刻(qǐng) 马齿(xiàn) 咬文字(jué)
B: 望(kàn) 鸣(háo) 一那(shà) 面面相(qù)
C: 睢(zì) 鸿(hào) 里碑(chén) 方圆凿(ruì)
D: 细(lì) 气(fēn) 口头(cán) 强不舍(guō)
8、下列对句子的主干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2017年广州《财富》全球论坛于12月6日上午开幕。(主干:全球论坛开幕。)
B: 地税局工作人员解读了新疆环保税适用税额标准。(主干:人员解读标准。)
C: 一切他所失去的东西又回来统统呈现在他的面前。(主干:东西呈现。)
D: 央行宣布降息,让投资者感慨如今的理财真是很难。(主干:降息让投资者感慨。)
9、下面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退(kuì) 裁(zhòng) 首(qiáo) 息敛声(bǐng)
B: 然(qiǎo) 刻(juān) 杆(wéi) 精竭虑(dān)
C: 红(fēi) 不(xùn) 不(chuò) 无消息(yǎo)
D: 热(chì) 发(quán) 亮(cèng) 疲力尽(jīn)
10、

下面文学作品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小时了了》选自古代小说集《世说新语》,作者是刘义庆。
B: 《有的人》这首诗是诗人臧克家为纪念鲁迅先生逝世13周年写的。
C: 《孟子》是记录春秋时候的思想家孟子的思想和政治言论的书。
D: 《谈骨气》这篇议论文论证了“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这一中心论点。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天平山中

【明】杨基

细雨茸茸湿楝①花,南风树树熟枇杷。

徐行不记山深浅,一路莺啼送到家。

【注】①楝(liàn):楝树,落叶乔木,春天开淡紫色花。

( 1 )有人认为本诗末句中“送”字用得最为精妙,请说说在何处。

( 2 )“茸茸”一次写出了雨的什么特点?用简洁的语言描述本句所呈现的画面。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桃花源记》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成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 1 )解释下列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落英缤纷 ________

仿佛若有光 ________

③便还家 ________

④便扶路 ________

⑤后遂无问者 ________

( 2 )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②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 3 )文中哪句话表明桃花源人听了渔人的话之后,仍然继续在桃花源中生活?他们为什么不愿意离开?

( 4 )在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你理想的桃花源是怎样的社会?请结合中国梦,试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雨的四季》,回答小题。
雨的四季(刘湛秋)
我喜欢雨,无论什么季节的雨,我都喜欢。她给我的形象和记忆,永远是美的。
春天,树叶开始闪出黄青,花苞轻轻地在风中摆动,似乎还带着一种冬天的昏黄。可是只要经过一场春雨的洗淋,那种颜色和神态是难以想象的。每一棵树仿佛都睁开特别明亮的眼睛,树枝的手臂也顿时柔软了,而那萌发的叶子,简直就起伏着一层绿茵茵的波浪。水珠子从花苞里滴下来,比少女的眼泪还娇媚。半空中似乎总挂着透明的水雾的丝帘,牵动着阳光的彩棱镜。这时,整个大地是美丽的,小草似乎像复苏的蚯蚓一样翻动,发出一种春天才能听到的沙沙声。呼吸变得畅快,空气里像有无数芳甜的果子,在诱惑着鼻子和嘴唇。真的,只有这一场雨,才完全驱走了冬天,才使世界改变了姿容。
而夏天,就更是别有一番风情了。夏天的雨也有夏天的性格,热烈而又粗犷。天上聚集几朵乌云,有时连一点雷的预告都没有,当你还来不及思索,豆粒般的雨点就打来了。可这时雨也并不可怕,因为你浑身的毛孔都热得张开了嘴,巴望着那清凉的甘露。打伞、戴斗笠固然能保持住身上的干净。可光头浇,洗个雨澡却更有滋味,只是淋湿的头发、额头、睫毛滴着水,挡着眼睛的视线,耳朵也有些痒嗦嗦的。这时,你会更喜欢一切。如果说,春雨给大地披上美丽的衣裳,而经过几场夏天的透雨的浇灌,大地就以自己的丰满而展示它全部的诱惑了。一切都亳不掩饰地敞开了。花朵怒放着,树叶鼓着浆汁,数不清的杂草争先恐后地成长,暑气被一片绿的海绵吸收着。而荷叶铺满了河面,迫不及待地等待着雨点,和远方的蝉声、近处的蛙鼓一起奏起了夏天的雨的交响曲。
当田野上染上一层金黄,各种各样的果实摇着铃铛的时候,雨,似乎也像出嫁生了孩子的母亲,显得端庄而又沉思了。这时候,雨不大出门,田野上几乎总是金黄的太阳。也许,人们都忘记了雨。成熟的庄稼地等待收割,金灿灿的种子需要晒干,甚至红透了的山果也希望最后的晒甜。忽然,在一个夜晚,窗玻璃上发出了响声,那是雨,是使人静谧、使人怀想、使人动情的秋雨啊!天空是暗的,但雨却闪着光;田野是静的,但雨在倾诉着。顿时,你会产生一脉悠远的情思。也许,在人们劳累了一个春夏,在收获已经在大门口的时候,多么需要安静和沉思啊!雨变得更轻,也更深情了,水声在屋檐下,水花在窗玻璃上,会陪伴着你的夜梦。如果你怀着那种快乐感的话,那白天的秋雨也不会使人厌烦。你只会感到更高邈、深远,并让凄冷的雨滴,去纯净你的灵魂,而且一定会遥望到在一场秋雨后将出现一个更净美、开阔的大地。
也许,到冬天来临,人们会讨厌雨吧!但这时候,雨已经化妆了,它经常变成美丽的雪花,飘然莅临人间。但在南国,雨仍然偶尔造访大地,但它变得更吝啬了。它既不倾盆瓢泼,又不绵绵如丝,或淅淅沥沥,它显出一种自然、平静。在冬日灰蒙蒙的天空中,雨变得透明,甚至有些干巴,几乎没有春、夏、秋那样富有色彩。但是,在人们受够了冷冽的风的刺激,讨厌那干涩而苦的气息,当雨在头顶上飘落的时候,似乎又降临了一种特殊的温暖,仿佛从那湿润中又漾出花和树叶的气息。那种清冷是柔和的,没有北风那样咄咄逼人。远远地望过去,收割过的田野变得很亮,没有叶的枝干,淋着雨的草垛,对着瓷色的天空,像一幅干净利落的木刻。而近处池畦里的油菜,经这冬雨一洗,甚至忘记了严冬。忽然到了晚间,水银柱降下来,黎明提前敲着窗户,你睁睛一看,屋顶,树枝,街道,都已经盖上柔软的雪被,地上的光亮比天上还亮。这雨的精灵,雨的公主,给南国城市和田野带来异常的蜜情,是它送给人们一年中最后的一份礼物。
啊!雨,我爱恋的雨啊,你一年四季常在我的眼前流动。你给我的生命带来活力,你给我的感情带来滋润,你给我的思想带来流动。只有在雨中,我才真正感到这世界是活的,是有欢乐和泪水的。但在北方干燥的城市,我们的相逢是多么稀少!只希望日益增多的绿色,能把你请回我们的生活之中。
啊!总是美丽而使人爱恋的雨啊!

( 1 )本文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2 )请简要概括文中所描绘的四季的雨的特点。

( 3 )文章开头说“我喜欢雨,无论什么季节的雨,我都喜欢。”结合全文,谈谈作者“喜欢雨”的原因是什么?

( 4 )文章的第三段“而夏天,就更是别有一番风情了”句中“别有一番风情”指的是哪些方面?

( 5 )本文在语言表达方面很有特点,请你以第四段为例谈一谈。

阅读《烘焙心情》,完成后面小题。

烘焙心情

尤今(新加坡)

①隔壁住了一户爱尔兰籍的夫妻,一住13年。两年前移居澳洲,临走之际,我“敝自珍”地在家做了几道菜,为他们践行。

②酒酣耳热之际,夫妻俩忽然以半开玩笑的口吻说道:“这番远去,最怀念你家两样东西,我们担心,少了它们,可能短期内睡不着觉。”

③受宠若惊,忙问是啥。

④双眸笑意闪烁的珍妮慢条斯理地说道:“约翰很习惯在你电脑打印机发岀的那种富有节奏的声音里入睡;我呢,常常在蛋糕飘出的香味里进入梦乡。”顿了顿,又说,“不过,有时,也挺懊恼的,夜半被那诱人的香味侵袭,醒来之后,只闻其香,不见其形,怔怔仲仲,数多少绵羊去你家把蛋糕衔过来哪!”

⑤听懂了话中之话,哈哈大笑之余。从善如流。次日,立刻将家中24针的打印机换成作无声的激计机;但是,夜半烘焙蛋糕的老习惯却改不掉,老实说,也不想改。

⑥说是烘蛋糕,其实,烘焙的是心情。

⑦有时,心情发霉,百事无心。坐立难安之际,索性撇下多如矮蚁的琐事,一头钻进厨房,专心致志地烘蛋糕。烘出一个好蛋糕,绝杯利昏功拉抽等于二那般的直截了当。把各种配料准确无误地称好备妥,像攀爬高峰那般的小心,像校对文稿那样的细心,像教导孩子那般的耐心,翻搅、、调弄、拌和,最后,满怀爱心地送进烘炉。个性全无的面糊,白着一张令人生厌的面孔,静静地等待热气的蹂躪。随看面糊的膨胀,那种让人口舌生津的香气,像泛滥的洪水,在夜半无人私语时,放肆地流满了天和地。这时,背上的重压、心里的焦躁,全都像被扎了一针的气球,慢慢地消了。烘好后,橘子蛋糕澄亮如金,香兰蛋糕翠绿似玉,香蕉蜀翩触口满月,乳蛋糕貌似丝绸。凌晨时分,坐在桌边大快朵頤的我,好似州个苦尽甘来、事业有成的富翁,大口大口地吃着时,觉得这样实实在在的人生真是快乐,刚才究竟为了什么事烦恼,竟不复记忆了。

⑧许多时候,心情发亮,我便抱看“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的心态,烘焙各式蛋糕,分送亲戚、朋友、邻居、同事她们脸上的笑意,是我心情永远的釉彩。

⑨吃过蛋糕后,有人戏谑地劝我改行,哇,想到日后我家门口或将有人排起长龙抢购每天新鲜出炉而“限量供应”的蛋糕,顿觉前景灿烂,兀自微笑。

【注】焙(城)用微火烘(药材、烟叶、茶叶等)

( 1 )文中第⑤段画线句子中一的“话中之话”指的是什么?
( 2 )指出句中划线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①有时,心情发霉 , 百事无心。

②许多时候,心情发亮 , 我便抱着“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的心态,烘焙各式蛋糕,分送亲戚、朋友、邻居、同事。

( 3 )文中第⑦段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何种修辞手法?有何表达效果?
( 4 )联系全文,谈谈“说是烘蛋糕,其实,烘焙的是心情。”这句话在文中的含义和作用?
四、写作(分值:60分)

根据下面题目和要求作文。
芊芊芦苇,触动了文人的心灵;眷眷亲情,触动了游子的心灵;殷殷师恩,触动了学子的心灵……相信五彩斑斓的大千世界里,一定也会有许多触动你心灵的人或事。
请你从生活中选择一件事,以“ ,触动了我的心灵”为题,写一篇文章,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不少于500字。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否则扣分。如果不可避免,请用字母或××代替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