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B: 近阶段,毒生姜、镉大米、毒淀粉等食品安全问题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令公众惴惴不安。 C: 雅安地震发生后,全国人民和海外同胞十分关注灾情,全力援助灾区,众成城志,显示出中华民族巨大的凝聚力。 D: 磁湖沿岸,繁花似锦,绿柳如烟,湖光山色,令人心旷神怡。 |
2、 | 下列关于《骆驼祥子》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祥子最大的梦想是拥有一辆自己的车,他先后买了三辆车,最终因为各种原因都失去了。 B: 刘四爷变卖了人和车厂的车外出享福,虎妞继承车厂的计划落空,只好向二强子买了一辆旧车给祥子拉。虎妞难产死后祥子只好卖车安葬虎妞。 C: 当祥子遇见了忙碌一生却依然穷困潦倒的“老马”后,他对前途感到了失望,但最终使他彻底走向堕落的却是得知了小福子的死讯。 D: 《骆驼祥子》通过祥子由老实、健壮、坚韧变得麻木、潦倒、自暴自弃的经历,折射出不让好人有出路的社会现实。 |
3、 |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恣意 喧哗 如法泡制 略胜一筹 B: 衣襟 翌日 目炫神迷 自园其说 C: 诬蔑 迁徒 轻歌漫舞 强词夺理 D: 雾霭 弥漫 历历在目 格物致知 |
4、 | 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 A: 著名作家张爱玲晚年心灵孤独,身体多病,这段鲜为人知的经历正在被人们所了解。B: 运动会入场式上,运动员们昂首挺胸耀武扬威地步入会场,博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 C: 这家企业通过“怕上火”的定位推广凉茶产品,最终打造出了家喻户晓的凉茶品牌。 D: 近代以前,跟西欧和西亚文化相比,农业繁荣的华夏文化毫不逊色,或许还略胜一筹。 |
5、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解剖 栖息地 眼花潦乱 不言而谕 B: 秘决 储藏盒 言行相顾 甘拜下风 C: 驰骋 圆明园 心无旁骛 形销骨立 D: 坍塌 候车厅 丰功伟绩 持之以恒 |
6、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在学校的读书会上,通过阅读经典书籍,使同学们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感悟了人生的真谛。 B: 实施垃圾分类处理,可以改革城乡环境,促进资源回收利用,有利于提升国民素质。 C: 民族团结需要每一个人的真情投入、真诚付出,传递家人般的温暖和对幸福的希望。 D: 《我和我的祖国》是一部以小人物见证大时代,献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
7、 | 下列词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伎俩 鸿孺 面面相觑 忧心冲冲B: 馈赠 璀璨 诚皇诚恐 海誓山盟 C: 脚踝 扶掖 重蹈覆辙 一抔黄土 D: 凌驾 娇正 折衷是非 根深蒂固 |
8、 | 依次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我一直认为,在这个世界上, ①最有价值的,是恬淡宁静和丰富无悔的回忆。 ②最温暖的,是纯洁无瑕的真挚感情。③而所有这一切的拥有,都需要用单纯、善良做底色。④最悦目的,是纤尘未染的。 A: ④②③①B: ①②④③ C: ②④③① D: ④②①③ |
9、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中国传统文化作为国之精髓,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中学生的重视和关注。 B: 通过开展扫黑除恶知识宣传活动,初一同学们增强了安全意识。 C: 小白刚转学到新的学校,不得不面对陌生的环境,班上的好多同学都不认识。 D: 香辣小龙虾是用辣椒、花椒、大蒜、生姜、香叶、紫苏、龙虾等佐料掺在一起爆炒的美味佳肴。 |
10、 | 下列对课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一句运用了类比的写作手法。用古名贤之室类比自己的“陋室”,表明作者以古名贤自况,即自己也有向古名贤学习的愿望和决心。 B: 刘禹锡诸葛亮和扬雄,他们都具有安贫乐道、淡泊名利的君子之风,高雅脱俗而才华横溢。住在床头屋漏、雨脚如麻的草堂中的杜甫,也可以说是他们的同类。 C: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象征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志洁行廉,仪态端庄,美名远扬。 D: 《爱莲说》写菊、写牡丹是为了衬莲,在映衬中突出了莲花的形象和品格,同时又针砭了时俗。 |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 1 )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 全诗写“望”之所见所感,显示了诗人一贯心系天下、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 B: 颔联中“感时”一语承上,“恨别”一语启下,章法分明,情感曲折复杂。 C: 颈联中用“连三月”“抵万金”来说明尽管丧乱时间还不长,但诗人念家心切。 D: 尾联中用“搔更短”“不胜簪”可见诗人苍老之态,写尽其忧愁、烦闷的情状。 ( 2 )诗的首联中“破”、“深”两字炼得极好,试分析表达效果。 |
阅读【甲】、【乙】两段选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乙】 唐玄宗以韩休为门下侍郎①,同平章事②,休为人峭直,不干荣利。及为相,甚允③时望。上或宫中宴乐,及后苑游猎,小有过差,辄谓左右曰:“韩休知否?”言终,谏疏已至。上常临镜,默默不乐。左右曰:“韩休为相,陛下殊瘦,何不逐之?”上叹曰:“吾貌虽瘦,天下必肥。吾用韩休,为社稷耳,非为身也。” (选自《涉史随笔》) 【注】①门下侍郎:官职名,为皇帝近侍。②同平章事:官职名,与中书、门下协商处理政务。③允:符合 ( 1 )解释下列划线词的意思。①选贤与能________ ②女有归________ ③及为相________ ④上常临镜________ (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①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②吾用韩休,为社稷耳,非为身也。 ( 3 )下列划线的字与“大道之行也”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B: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C: 《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D: 韩休为相,陛下殊瘦,何不逐之 ( 4 )在【甲】【乙】两文中,谈到大同社会,他们提出了什么相同的观点? |
交友之道
周国平
①对于人际关系,我逐渐总结出了一个最合乎我性情的原则,就是互相尊重,亲疏随缘,诚信对待。我相信,一切好的友谊都是自然而然形成的,不是刻意求得的。我还认为,再好的朋友也应该有距离,太热闹的友谊往往是空洞无物的。
②使一种交往具有价值的不是交往本身,而是交往者各自的价值。高质量的友谊总是发生在两个优秀的独立人格之间,它的实质是双方互相欣赏和尊敬。因此,重要的是使自己真正有价值,配得上做一个高质量的朋友,这是一个人能够为友谊所做的首要贡献。
③朋友之间,最重要的是尊重。
④你的朋友向你吐露了隐衷,你要保守秘密,不可向人传说。也许你的朋友还向别人吐露了这隐衷,你仍要当作只有你一人知道一样,不可让秘密由你传播出去。
⑤你的朋友最需要你的时候,你一定要出现。但是,这不能成为理由,认为你因此就有了随时在他面前出现的权利。即使对你最好的朋友,你也没有这个权利。
⑥当你的朋友处在大幸福或大悲痛之中时,你要懂得静默,不去打扰他,这也是一种尊重和教养。
⑦某哲人说:朋友如同衣服,会穿旧的,需要时时更新。我的看法正相反:朋友恰好是那少数几件舍不得换掉的旧衣服。新衣服当然不妨穿一穿,但是,能不能成为朋友,不到穿旧之时是不知道的。总在频繁更换朋友的人,其实没有真朋友。
⑧凡是顶着友谊名义的利益之交,最后没有不破裂的,到头来还互相指责对方不够朋友,为友谊的脆弱大表义愤。其实,关友谊什么事呢,所谓友谊一开始就是利益的面具和工具罢了。今天的人们给了它一个恰当的名称,叫感情投资,这就比较诚实了,我希望人们更诚实一点,在投资时把自己的利润指标也通知被投资方。
⑨在与人交往上,孔子最强调一个“信”字,我认为是对的。待人是否诚实无欺,最能反映一个人的人品是否光明磊落。一个人哪怕朋友遍天下,只要他对其中一个朋友有背信弃义的行径,我们就有充分的理由怀疑他是否真爱朋友,因为一旦他认为必要,他同样会背叛其他的朋友。“与朋友交而不信”,只能得逞一时之私欲,却是做人的大失败。
⑩这是一个孤独的人。有一天,世上许多孤独的人发现了他的孤独,于是争着要同他交朋友。他困惑了:他们因为我的孤独而深信我是他们的朋友,我有了这么多朋友,就不再孤独,如何还有资格做他们的朋友呢?
( 1 )作者提到“朋友之间,最重要的是尊重”,结合文章内容概括怎样的做法能体现对朋友的尊重。 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
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他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我想找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说:“走大路。”
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顺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对我说。
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读下列材料,然后作文。
在成长的愉悦中,在探求的欣喜中,我们每个人都积极进取,充满活力;在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中,我们朝气蓬勃,充满活力。和谐温馨的家庭,洋溢欢乐,充满活力;日新月异的社区、家乡、祖国……蒸蒸日上,充满活力。
请以“充满活力的岁月”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要求:①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②字数在600字以上,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字迹工整,书写优美,卷面整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