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17年深圳机场实验学校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面对《艾青诗选》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这两句诗形象而充分地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而且隐含献身之意。
B: 从“活着就要斗争,在斗争中前进”可以体会到诗人对革命的崇高热情、不懈努力,以及为革命奉献生命的伟大思想感情。
C: “当死亡没有来临,把能量发挥干净”这两句诗可以看出诗人对生命的热爱,对生命的赞叹、赞赏,以及奉献自己、贡献力量的伟大情怀。
D: 《礁石》中“含着微笑,看着海洋”的礁石,象征着高傲自负,自不量力的人们。
2、下列词语书写准确无误的一项( )
A: 憔悴 宽恕 拆散 随声付和
B: 阴蔽 炫耀 头衔 骇人听闻
C: 嬉戏 澄澈 绵延 踉踉跄跄
D: 弥漫 诅咒 幽雅 惊慌失错
3、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 )

A: 通过收看专题片,使我们认识到人类要与动物和谐相处。
B: 2003年10月16日,我们靠自己力量完成了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这是中国人永远值得纪念和骄傲的日子。
C: 我们要确保安全生产,防止万无一失。
D: 近段时期以来,小王电脑水平有了明显的增强。
4、选出没有语病的一项( )
A: 学习委员猜测,新来的物理老师大概是三十三四岁左右。
B: 是否多读书,也是提高一个人语文素养的途径之一。
C: 中学生是学习的重要阶段。
D: 我们要注意找出并改正作文中的错别字。
5、

当你遇到下列情况时,你认为说法较委婉得体的一项是( )

A: 当同桌向你请教问题时,你说:“好吧,咱们一起来研究研究。”
B: 当你乘车被人踩了脚时,你说:“喂,怎么回事,没长眼啊!”
C: 你参加演讲比赛得了一等奖,同学们夸你,你说:“过奖啦,我有天赋嘛!”
D: 同学苗苗被自行车撞伤,你打电话给他妈妈通报情况时说:“阿姨,不好啦,苗苗出车祸了!”
6、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诗前小序说明作者在身临险境时用诗的形式留下了自己的遗言。
B: 小序和三首诗是作者在“虑不得脱”的艰难环境中一气写成的。
C: 三首诗可看成一个整体,又各自表达不同的意思。
D: “血雨腥风应有涯”“取义成仁今日事”这两句,分别运用了借喻、引用的修辞手法。
7、下面对《朝花夕拾》中有关篇目要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藤野先生》一文中,鲁迅讲述了自己弃医从文的原因和经过。
B: 《五猖会》指出强制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
C: 《狗·猫·鼠》表现了鲁迅先生对动物的热爱。
D: 在《二十四孝图》中,鲁迅先生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
8、元曲在元代被称作( )
A: 新诗
B: 新词
C: 新曲
D: 乐府
9、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B: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C: 舜/发于/畎亩之中
D: 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10、

下列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妖(láo) (pián) 进 (yǔn)落 (zì)睢
B: (shā)白 繁(yǎn) (zhǎo)饰 (jié)据
C: 狡(xiá) 抽(yē) 脚(huái) (sè)索
D: (cī)笑 (zhèn)害 商(zhuó) (diǎn)着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问题。

题春晚

周敦颐

花落柴门拾夕晖,昏鸦数点傍林飞。

吟余小立阑干外,遥见樵渔一路归。

( 1 )这首诗中哪一句话交代了诗人观景的立足点?

( 2 )诗人描写昏鸦时为什么用“点”而不用“只”?请说说你的理解。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小题。

【甲】(马)援兄子严、敦,并喜讥议,而通轻侠客。援前在交趾,还书诫之曰:“吾欲汝曹闻人过失,如闻父母之名:耳可得闻,口不可得言也。好议论人长短,妄是非正法,此吾所大恶也。宁死,不愿闻子孙有此行也。汝曹知吾恶之甚矣,所以复言者,施衿结缡,申父母之戒,欲使汝曹不忘之耳!

【乙】吾本寒家,世以清白相承。吾性不喜华靡,自为乳儿,长者加以金银华美之服,辄羞赧弃去之。二十忝科名,闻喜宴独不戴花。同年曰:“君赐不可违也。”乃簪一花。平生衣取蔽寒食取充腹亦不敢服垢弊以矫俗干名但顺吾性而已

众人皆以奢靡为荣,吾心独以俭素为美。人皆嗤吾固陋,吾不以为病。孔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古人以俭为美德,今人乃以俭相诟病。嘻,异哉!

【注释】①交趾:地名。②施衿(jīn)结缡(lí),申父母之戒:古时女子出嫁前,父母对其进行告诫或教育。③干:求取。

(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

①此吾所大________

②乃一花 ________

③吾不以为 ________

④士于道 ________

( 2 )对文中划横线的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平生衣取蔽寒食取充腹/亦不敢服垢弊/以矫俗干名/但顺吾性而已
B: 平生衣取蔽寒/食取充腹亦不敢服垢弊/以矫俗干名/但顺吾性而已
C: 平生衣取蔽寒/食取充腹/亦不敢服垢弊以矫俗干名/但顺吾性而已
D: 平生衣取蔽寒食取充腹/亦不敢服垢弊/以矫俗干名但顺/吾性而已
( 3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好议论人长短,妄是非正法,此吾所大恶也。

②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 4 )这两篇短文都讲述了长辈对晚辈的教育关怀,结合文章内容分析他们俩不同的教育内容与教育方式。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列小题。

一场疾病,“治愈”了母亲和我

①那年,我们一同出去旅游,妈妈喊我:“嘿!你回头,我给你拍张照。”拍完照片,她站着没动,盯着照片看了好一会儿,又走到我跟前,伸手在我左边嘴角用力蹭了蹭:“这是什么?”我拿出镜子,发现自己的嘴角有一块明显的白色。

②妈妈带我去了医院,很快我就被确诊为白癜风。医生开了一堆外擦、口服的药,让我停掉所有的化妆品和护肤品,还嘱咐:“不要吃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从此,妈妈开始严格监督我的饮食,并且对我的管束一发不可收拾:“这个裙子不是纯棉的,对皮肤不好。”“美甲不要做了,再不小心碰到脸,影响恢复。”对于涂药,恨不得我吃饭睡觉时都要涂药。

③随着时间推移,她对我的病情愈发敏感了,仿佛我的白癜风一不小心就会发展至全身。一旦出了家门,她就将我的脸藏得严严实实的。

日复一日,我觉得自己被一根根丝带缠住,越收越紧,勒得遍体红痕,几近窒息。

⑤起初,我只是对橘子、橙子馋得慌,那种酸甜的味道让我很怀念。等白斑开始渐渐缩小,我实在忍不住了,开始偷吃“禁品”。吃到的瞬间,第一感觉并不是来自橘子的酸甜,而是一种自由的畅快。我脑海中立刻蹦出妈妈那种不容反驳的表情,那一刻,我只觉得她剥夺了我的消遣、爱好,这些本和治疗无关,只因她觉得有关,我便从此无法拥有这些东西,这种不自由感如鲠在喉。于是,我开始“忘记”喝药、擦药。

⑥被发现后,我和妈妈爆发了严重的争吵。我怪她步步紧逼,她怪我对自己的病不上心,我们各执一词,最后她以“那我不管你了”结束了对话。

⑦但是,冷静下来后,我开始反思,我和妈妈争吵的症结究竟在哪里,为什么来自亲人的善意会让我感到窒息?

⑧转机出现在我养了猫之后。小猫刚来到我家时,因为紧张和水土不服,肠胃出了点问题。我带它去医院打针,小心翼翼地照料它。那一刻,我突然想到了妈妈。我开始明白妈妈歇斯底里、草木皆兵,正是因为她爱我,我觉得应该和妈妈谈一谈了。

⑨“我知道你是为我好,可是我觉得自己正在失去自由。”我对她说。妈妈眼圈泛红,露出愧疚的神色:“我只是太担心你了。”“我生病不是你的责任,你要相信我能照顾好自己。”我说。妈妈听完有些惆怅,但也意识到,女儿已经是独立的个体了。

⑩“行吧。”她终于松口,“你自己负责。”

⑪此后,妈妈不再对我施加那些毫无道理的限制,我和她都感觉轻松了很多,我也开始主动配合治疗、控制饮食。当我喝完最后一瓶药,白癜风终于和我分道扬镳,妈妈很开心,仿佛打了场胜仗。

⑫这场突如其来的疾病,在妈妈和我的坚持下快速痊愈了,同时,它也像爱的风暴,“治愈”了我们。如今我们比以前更好了。

( 1 )文章以“一场疾病,‘治愈’了母亲和我”为题,有什么妙处?
( 2 )阅读文中画线的句子,按要求作答。

①她站着没动,着照片看了好一会儿,又走到我跟前,伸手在我左边嘴角用力蹭了蹭:“这是什么?”(阐述划线词语的表达效果)

②日复一日,我觉得自己被一根根丝带缠住,越收越紧,勒得遍体红痕,几近窒息。(从修辞的角度加以赏析)

( 3 )分析文章最后一段在文中的作用。。
( 4 )请结合文本内容,具体分析母亲这一人物形象。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小题。

朝最厚的地方钻孔

①据说,一位物理学家曾致力于研究某课题,因成绩不佳便转换了领域,结果意外获得了许多新发现。不少同行称赞他“审时度势”,但有位大科学家却表示:“我尊敬这位物理学家,但我却不能容忍这样的行为,他拿出一块木板来,寻找最薄的地方,然后在容易钻透的地方拼命钻许多孔。”科学家不能容忍在木板最薄的地方拼命钻孔的故事,其实强调了在困难面前再坚持一下的理念。“钻厚板”才能取到火种,“凿深井”方能得到甘泉,这是干事创业过程中颠扑不破的硬道理。

②“朝最厚的地方钻孔”,关键在于持之以恒。成长无法抄近道,成功没有短平快。陆谷孙教授为完成一部《英汉大词典》,花费了近20年工夫,等到下卷出版时已是年过半百;享有盛名的《牛津英语词典》定期更新,有编辑甚至用了一年时间来修订“go”这一常用单词的含义。只有持之以恒地“朝最厚的地方钻孔”,在最吃劲的地方磨砺,才能取到火种。反观现实,有的人缺乏韧劲,遇到难题瞻前顾后,“总是在奇迹发生前五分钟停止努力”。凡事追求眼前成绩,没有“再坚持一下”的定力,那么这个人是不可能钻透人生的硬木板的。

③“朝最厚的地方钻孔”,才能收获不一样的风景。“最厚的地方”往往意味着困难多、风险大,却也是离成功最近的地方。乡村木匠何夕瑞,立志制作专业小提琴。他一边从木材学、地质地貌学等基础学科开始研究小提琴制作,一边自学乐理、乐器知识。为了寻找合适的木材,他曾无数次去原始森林,险些丧命;为了达到理想的音色效果,他首次跨学科地把提琴研制拓展到生物领域。他吃尽苦头,最终研制出了“何氏三圆琴”,被四川音乐学院特聘为专业教授。经常“朝最厚的地方钻孔”,多到吃劲的岗位上磨练,一个人终将磨砺真本领、收获真才干,拥抱不一样的风景。

④钻“最厚的地方”还是“最薄的地方”,对个体来说,或许只是一道事关自我发展的选择题,但对国家民族而言,却是事关前途命运的必答题。譬如,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不了,就会永远受制于人;深化改革中的“拦路虎”清除不尽,就会影响前进步伐。这些都是绕不开、躲不过的“最厚的地方”。直面考验,迎难而上,钻得进去,研究透彻,才有利于开创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⑤今天,我们仍然需要这种在最困难的地方站住脚、生下根的那股劲。朝最厚的地方钻孔,敢于啃硬骨头,砥砺前行,我们将拥有无穷的力量,成就一番“直挂云帆济沧海”的事业。

( 1 )阅读第①自然段,回答:“朝最厚的地方钻孔”的含义是什么?
( 2 )第②自然段划线句与前文形成鲜明对比,结合该段内容分析其作用。
( 3 )阅读全文,理清作者思路,填全下面的图。

四、写作(分值:60分)
阅读下面谢尔·希尔弗斯坦的小诗,按要求作文。

听听那些“不许”!

孩子,听听那些“不许",

听听那些“不要”,

听听那些“不该”,

那些“不可能”,那些“不会”,

听听那些“从来就没有过",

然后仔细听我说——

任何事都可能发生,孩子,

任何事都会成为可能。

这首诗唤起了你的什么回忆,或者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文章,可以记叙故事,可以抒发情感,可以发表见解。

要求:①不少于500字;②不得套写,抄袭;③不得出现含有考生信息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