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17年上海英国国际学校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句子中划线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A: 洗(zhǎo) (chéng)罚 (yān)红 心不在(yān)
B: (jiào)对 (shuó)果 选(pìng) 群蚁排(yǎ)
C: (zhì)友 元(xūn) (mǒ)杀 慷(kǎi)淋漓
D: 小(kǎi) 伴(nǚ) 调(gēng) (yān)然勒功
2、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水立方采用的ETFE膜,只有一张牛皮纸厚,捧在手上轻若鸿毛。

②此外,它的耐火性、耐热性也非常出色。

③然而这种膜的耐压性非常强,正常状态下,一辆小汽车开过去膜都不会被压破。

④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完全由膜结构来进行全封闭的大型公共建筑。

⑤ETFE膜的延展性也很好,它可以被拉伸到自身的三倍到四倍也不会断裂。


A: ①④⑤③②
B: ①⑤④②③
C: ④⑤③①②
D: ④①③⑤②
3、古人在分析姓氏起源时说:“氏于国,则齐鲁秦吴……氏于字,则盂孙叔孙;氏于居,则东门北郭。”由此推论,司马.司徒等姓氏应源自( )
A: 官名
B: 爵位
C: 溢号
D: 行业
4、说明方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 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下定义)
B: 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十天左右。(作比较、列数字)
C: 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例如,在1986年1月,阿根廷南极研究所宜布在詹姆斯罗斯岛发现了一些骨骼化石。(举例子)
D: 位于南极中心部位的南极洲是全球的大冰箱,地球上所有冰的十分之九都在南极冰盖。(打比方)
5、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不管气候条件和地理条件都极端不利,登山队员仍然克服了困难,胜利攀上了顶峰。(把“不管”改为“尽管”)
B: 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败的关键。(“关键”改为“重要因素之一”)
C: 大会期间,广大代表认真阅读并领会《公民道德规范》的精神实质,提出了许多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阅读”与“精神实质”不搭配,应改成“阅读《公民道德规范》并领会其精神实质。)
D: 因特网的诱惑无法令现代人拒绝,但昂贵的网上消费又使人们难以接受。(不是“诱惑”“无法”,而是“现代人”“无法”,将“无法”一词移至“现代人”之后。)
6、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 《狼》——蒲松龄——《聊斋志异》
B: 《隆中对》——罗贯中——《三国演义》
C: 《祖国》——莱蒙托夫——俄国诗人
D: 《骆驼祥子》——老舍——中国现代作家
7、下列语句朗读停顿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B: 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C: 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D: 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
8、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瞭亮 静默 烘托 披衰戴笠
B: 澄清 姣媚 铃铛 翻来复去
C: 婉转 决别 高邈 喜出望外
D: 静谧 莅临 吝啬 盛气凌人
9、阅读下面的文字,找出表述有误的一项( )

所谓成长力,是指一个人持续成长的动机和能量。具有成长力的人从不沉溺于过去,而是展望未来,他们既不会因为过去的成绩而沾沾自喜,也不会因为过去的失败而止步不前。成长力高的人无论在什么环境中都始终保持热忱,明确前进方向,勇于行动,善于行动。


A: “成长力高的人无论在什么环境中都始终保持热忱”中“始终”“保持”“热忱”的词性分别为副词、名词、动词。
B: 语段中的“沾沾自喜”是贬义词,其近义词为“趾高气扬”。
C: “明确前进方向,勇于行动,善于行动”中“明确”不能用数量词修饰。
D: 语段中画线句子属于并列关系复句。
10、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近期,山东鲁能将在中超联赛第11轮中坐镇主场迎战北京国安。
B: 备受关注的全国小型电动车测试大赛5月25日在山东德州举行,有近50家左右的电动车生产企业参赛。
C: 在著名物理学家霍金的首条中国微博中表示,希望与中国网友分享生活趣事和工作心得。
D: 新版《三打白骨精》以其华丽的3D制作技巧、虚实结合的特效手法,国内影视从业者们引发深思。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 1 )对这首诗内容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 首联中的词语“凄凉地”“弃置身”,暗含诗人长期谪居的痛苦和抑制已久的愤激心情。
B: 颔联写诗人回到了久别的家乡,虽人事全非,心里却有欣慰之情。
C: 颈联“沉舟”和“病树”是比喻久遭贬谪的诗人自己。
D: 尾联点明酬赠题意,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
( 2 )颈联“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历来为人所称赞。试从诗人的思想感情和诗句蕴涵的哲理两个角度,说一说你的理解。
①思想感情:
②哲理: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柳宗元《小石潭记》)

( 1 )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潭中鱼百许头: 佁然不动:

( 2 )翻译下面的句子。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 3 )有人说这篇文章“全文寂寞清幽,郁郁落落,形似写景,实则写心”,请你谈谈对“形似写景,实则写心”的理解。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成功无学,幸福有道
①如今,走进书店,或者来到书市,扑面而来的就是各种“成功学”图书。看看那些“成功学”的封面,就知道作者对“成功”的理解,无非是赚钱、高升、豪宅、名车、年收入百万之类。
②其实,岂止是图书市场,在影视、传媒、教育培训等不少领域,“成功”都成了被热炒的主题。这一方面反映了人们向上发展、追求幸福的愿望,另一方面,在“不是权就是钱”“成名要趁早”等喧哗与骚动中,又透出了某种“成功焦虑症”的症状。
③渴望成功无可厚非,但如果把成功简化为财富的多寡、职位的高低,把成功的希望寄托于速成方法、终南捷径,本身就已经偏离成功的轨道。那些大肆兜售的“成功学”能够大行其道,正是利用并强化了这种心理
④条条大路通罗马,成功道路万千条。向庸俗“成功学”说不,并不是不鼓励成功,而是让人多一份清醒,多一点沉思,探寻真正的成功规律。
⑤古往今来,俊采星驰,尽管人们成功的途径各异,方式不同,但差异性中又隐藏着共性的东西。
⑥成功在于坚持。坚持是阶梯,引导我们勇攀生命的高峰;坚持是帆船,帮助我们勇渡生命的大河。有一个“一万小时定律”,是说人在某一方面要想有所作为,要能坚持一万个小时,相当于每天练习近3个小时,坚持10年。你能坚持吗?坚持住了,你就会成为某一方面的专家。陆游所说的“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⑦成功源于小事。成功者比别人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在小事上一贯做得比别人好,坚持干小事,垒土成高台,只有打好基础,才能利长远做事、增后劲。伏尔泰说过:“使人疲惫的不是远方的高山,而是你鞋里的一粒沙子。”现在一些人抱怨饭碗难找,事业难成;感叹工作难做,发展受限,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不愿踏实。结果,大事干不了,小事不愿干,只能是离成功越来越远。
⑧成功贵在有静心。看到别人成功,或急不可耐,或心烦意乱,或疲于奔命,或孤注一掷,如此种种,皆谓之“浮躁”。浮躁心态,是成功的大敌。有人说得好,浮躁的社会,心静者胜出。《大学》中也说:“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在欲望与诱惑面前沉着淡定,在困难与挫折面前矢志不渝,才能不断迈向新的成功。
⑨成功胜在能吃苦。“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钢铁不淬火就难以成真钢,红梅不傲立风雪就难以成品性,人不勇于吃苦就难以成良才。巴尔扎克说,吃苦是最好的老师,吃苦是最好的大学。人生最有营养的东西,往往是在艰难困苦中获取的。伟大的人格无法在平庸中养成,卓越的成就无法在舒适中取得。只有能吃常人不能吃之苦,才能达到常人无法企及的高度。吃苦的过程,就是吃补的过程,就是思想成熟的过程、内心丰盈的过程、灵魂升华的过程,也是走向成功的过程。
⑩成功无学,幸福有道。成功不在于一朝一夕,一时一事,也不靠临摹他人、投机取巧,而在于一步一个脚印,坚持做慢工,经久成大业,用汗水和艰辛,在坚实的大地开掘出不竭的幸福源泉。

( 1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 2 )第③节中加线的词语“这种心理”具体指什么?

( 3 )请为第⑥节补充一个事实论据。

( 4 )请从论证方法的角度赏析下面句子。
坚持是阶梯,引导我们勇攀生命的高峰;坚持是帆船,帮助我们勇渡生命的大河。

( 5 )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者针对现实生活中有些人期望迅速成功,相信有“成功学”这一现象展开论述,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B: 第⑦节中引用伏尔泰的话“使人疲惫的不是远方的高山, 而是你鞋里的一粒沙子”,目的是为了证明“成功源于小事”。
C: 文章第⑤—⑨节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主要运用了引用论证的方法,从四个方面论证了走向成功 的共性途径和方式。
D: 第⑨节中“人生最有营养的东西,往往是在艰难困苦中获取的”,“往往”一词起限制作用,表明人生最有营养的东西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在 艰难困苦中获取的,但并非全部,体现了作者论证语言的严密。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类身高为何不会永远上长

①我们以坚硬的岩石为例:一座花岗岩构成的山能够无限增高吗?计算表明,在地球上,山的临界高度是11千米,如果超过此极限就难以稳如泰山了。巨大的剪应力会突破岩石的强度极限,导致山体的沉陷和崩塌。事实上,世界第一峰珠穆朗玛峰只有不到9000米高。

②____把跳蚤原模原样放大10倍,它们将无法跳上大树:燕子如果增大10倍,将再不能翔舞自如,老鼠如果增大10倍,从高楼上跌下来便不会安然无恙。

③____假如真有童话中身高数丈、力大无穷的巨人,我们姑且算他们比普通人高大10倍吧,其体重将达到80吨,即正常人的1000倍,而骨骼的截面积却只能增加100倍。于是,这些可怜的巨人便会被自己体重压得举步维艰,甚至筋断骨折,哪里还谈得上去拔山举鼎、力扫千军呢?

④看看现实生活中的“巨人”步履蹒跚、行动迟缓的样子,便会明白高大的体态足以使人类的灵活机敏大打折扣。皮肤面积不能和体重按同样比例增长,自然带来了热量散发的困难,这便是躯体庞大者特别怕热的原因。

⑤问题还远远不止于此。我们知道,长颈鹿需要我们人类3倍的血压才能把血液送到头部,身材高大的人无疑也需要较高的血压和更坚韧的血管,才能避免脑供血不足。但是肢体过长则会带来静脉回流不畅和末梢循环不良,更何况庞大的躯体要求更多的供血量,这样身材高大的人,就不得不以增加心血管系统的负担为代价了。

⑥其实,同时增加负担的还包括消化系统,呼吸系統,泌尿系统和其他一切系统。以神经系统为例,恐龙以小小的脑袋管理几十吨重的身躯,使它成为生物史上典型的管理失败者(X处)我们的脑袋如果负担一个比例过大的身躯,无疑也会导致自身管理水平的全面下降身材高大引起的生理上的困难,还可以一直列举下去

翔实的统计数字指出,人类寿命和身高有着确定的函数关系,而且寿星老人并不钟情于高个子,但是常常垂青于身村矮小的人。(Y处)湖北省调查报告把瘦小的体型列为长寿第一要素,这个结论和世界各地学者的研究成果不谋而合

( 1 )第⑦段划线词语“不谋而合”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
( 2 )第③段中画线句的表达效果是________
( 3 )①用“不只是……,……也是如此。”的句式,在第②段段首填写过渡句应该是________。

②用“那么……”这个提示语,在第③段段首填入过渡句,应该是“那么,________”

( 4 )下面这句句子应该接在文中X处还是Y处?请简述理由

湖北省对88名百岁老人的调查表明,他们的平均身高为143厘米,体重为38千克。

( 5 )根据文章内容,下列不属于“人类身高不会永远上长”原因的一项是( )
A: 身材高大的人往往行动迟缓,人的机敏度大打折扣。
B: 身材高大的人的皮肤面积不能和体重按同比例增加,人体散热比较困难。
C: 身材高大的人供血量不足,心脏负担会受到不同影响。
D: 身材高大的人身体各系统负担加重,人的寿命可能会减少。
四、写作(分值:60分)
题目二:今年7月,你将迎来人生的首次“大考”。当你完成了全部考试,走出考场那一刻,会是怎样的情景?又会发生什么事情?请发挥想象,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⑴将作文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

⑵字数在600–800之间。

⑶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