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17年河南省清丰县世纪龙学校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请选出下列词语中划线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
A: 抖(sǒu) 尺(chǐ) 足(zhì) 怏不乐(yāng)
B: 慰(jí) 寒(jīn) 然(chì) 味同蜡(jiáo)
C: 爱(nì) 然(piān) 野(guǎng) 千山万(hè)
D: 红(yīn) 告(qìng) 次(lǚ) 正危坐(jìn)
2、选出下列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 )
A: 屏嶂 妇儒皆知 花团锦簇
B: 烦躁 苍海桑田 炯炯目光
C: 诫尺 穷愁潦倒 微不足道
D: 癫狂 大庭广众 沥尽心血
3、

下列各项中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枯曲quán 酝niàng 一丝不gǒu
B: 收liàn 肥shuò 滑qǐ 忍俊不jìn
C: 悴qiáo 笑ruò 静mì 头晕目xuán
D: 泣chuò 感kài 宽shù 踉踉跄跄niàng
4、下面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可以说,想象力应用多少是评价一个人智力高低的标准之一。

②人的大脑具有四个功能部位:感受区、贮存区、判断区和想象区。

③想象力是人类独有的才能,是人类智慧的生命线。

④人类运用想象区功能的机会少,一般人仅仅运用了自己想象力的15%。

⑤优秀的想象力对于一个杰出的人才来说是必需的。

A: ③⑤②④①
B: ⑤③②①④
C: ②④③①⑤
D: ④⑤①②③
5、将下列几句话组成一段文字,顺序最合理的一项是( )

在广袤的原野上,一株株、一簇簇的树木迎风挺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抬头看天,天空在茫茫草原的映衬下,显得更加明净深邃

②洁白而富有质感的云朵,在天地间悠然浮动

③为草原增添不少生动和妩媚

④又像上苍之手对大地轻轻抚慰

⑤或秀丽俏拔,或风姿傲然

⑥云影掠过草原,像锦缎在碧波中起伏


A: ⑤③①②⑥④
B: ⑤①③⑥②④
C: ①②⑥④⑤③
D: ①②⑤③⑥④
6、下列依次填入文段画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善思能“从无字句处读书”。读沙漠,读出它________;读太阳,读出它普照万物的无私;读春雨,读出它________;读大海,读出它________;读石灰,读出它粉身碎骨不变色的清白。

①坦荡豪放的胸怀

②气势磅礴的豪情

③润物无声的柔情


A: ②①③
B: ①③②
C: ①②③
D: ②③①
7、

下列句子属于祈使语气的一句是( )

A: 北京为申办奥运成功举行了新闻发布会。
B: 咱们出去散步吧!
C: 狂风怒吼,树木不停地、猛烈地摇晃着。
D: 我真的这样说过吗?
8、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震撼 慷概 相题并论 心驰神往
B: 喧闹 聒噪 墨守成规 按部就班
C: 烦燥 徇职 通霄达旦 人情事故
D: 狼籍 斑澜 销声匿迹 焕然一新
9、下面句子中划线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吾孰与徐公
B: 吾妻之我者
C: 皆以于徐公
D: 君
10、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能否杜绝“到此一游”这种不文明现象,关键是提升公民的文明素养。
B: 通过“一师一优课”活动的开展,使我市教师的教学水平跃上了一个新台阶。
C: 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常常能够使我们明白许多做人的道理,悟出人生的真谛。
D: 生活有多广阔,语文就有多广阔,我们不仅要在课堂上学语文,还要在生活中学语文。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鹧鸪天

辛弃疾

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念少年时事,戏作。

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①渡江初。燕兵夜娖银胡䩮②,汉箭朝飞金仆姑③。 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

【注释】①锦襜突骑:精锐的锦衣骑兵。②娖银胡䩮:整理银色或镶银的箭袋。③金仆姑:箭名。

( 1 )词的上阙雄壮,追忆领导抗金义军、擒获叛徒张安国并带义军南下的往事,塑造了一个________的词人形象;下阙悲凉,上下阙形成________。
( 2 )分析“春风不染白髭须”与《破阵子》中“可怜白发生”抒发情感的相同处。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甲)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节选自《庄子·北冥有鱼》)

(乙)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持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

(节选自《庄子·這遥游》)

(注)①穷发:穷,尽;发,草木,植被。指不毛之地,沙漠。

( 1 )解释下列画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而为鸟化:________

而飞怒: ________

天池也天池: ________

④其广数千里广: ________

⑤未有知其者修: ________

( 2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②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

( 3 )(甲)(乙)两文中所述之鲲鹏,借助于飞到“南冥”,其目的是
( 4 )你从鲲鹏身上得到怎样的人生启示?(写出两点即可)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谁与我同行
上初中时,学校每周总有二三晚的实习课。我家离学校有三里路,白天不觉难,一蹦两跳便到了学校,夜晚就怵然了。
  过一片稻田,翻一座山岭,而过山岭是极惧怕的。一条窄窄的山道,铺着青石,是乡村车行的路,两旁是过人的小树林,风一吹来,飒飒作响。间或林子里有夜莺和爬行动物鸣叫,全身毛孔大张,一身冷汗。有月亮时,从密密的枝桠间透出些淡淡的光亮来,洒在青石路上,行来可稍见轻松些;若遇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心口偏如兜着一只小兔。
  这时就想起母亲的话来,将头顶的发毛尽力往后梳,露出亮亮的额头来。母亲说,年轻人额头有团火,能驱妖逐魔。走夜路最怕的是碰上"鬼"这东西,尽管谁也没有见过。总之,晚上实习归来,见四周漆黑,便无端想起了"鬼"来。父亲见我害怕,便说:胆是锻炼出来的,你应该时时想到你是男子汉。
  一晚实习回来,刚上山岭时,便见前面几十米远的地方,有个火把在移动。我高兴极了,心里也不再惧怕。我加快步伐,想赶上那火把,结伴过岭。谁知我的步子加快时,那火把移动的速度也加快了。
  我的心顿时一阵惊跳。莫不是碰上了老人们说的"鬼火"。夏天纳凉,老人们常说鬼的故事,都说荒郊野外有鬼火出没。一时间,我仿佛肩上压有千斤重担,两腿发软,寸步难移。
  想到父亲的话:你是男子汉。我多少鼓了些勇气,艰难地一步步朝前走去。但当我放慢脚步时,火把也放慢了移动的速度,始终与我保持几十米的距离。
  下了山岭,便可见人家灯光了,我也松了一口气,一摸额头,却是一头的冷汗,深知那是吓的。下了岭走在平阔的田野上,那火把便在我眼前消失了。
  回到家中,我把这件事告诉了父亲,父亲却不以为然地说:"世界上根本就没有鬼,夜晚的鬼火,是磷火。你在学校应该学过的,有甚害怕的。"
  以后,我每天晚上回来,都能见到山岭上一个火把走在我的前面。我虽然害怕,但我壮着胆子跟在后面。它终究没有伤害于我,并照亮了我夜行的路,渐渐地,我便不再害怕了,我想那是与我一样夜行的路人。
  那天,我告诉父亲,我不怕独自走夜路了。我甚至渐渐地感觉出夜行的快乐来--万籁俱寂,抑或鸟鸣蛙叫,都有一份怡人的意境。这是不敢夜行之人所体会不来的。
从那以后,火把便在我夜行时消失了。毕业后,母亲告诉我,那是你父亲的火把。

( 1 )题目中的“同行”既指 , 又指

( 2 )小说的主人公是父亲,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 3 )对文章的表现手法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

A: 小说塑造主人公主要运用了正面描写的方法。
B: 第二段的环境描写烘托出“我”夜行山路时极度恐惧的心情。
C: 对“我”的心理描写是贯穿全文的线索。
D: 小说对父亲的语言描写简洁而有深意。
( 4 )假如你是文中的“我”,听到母亲说打火把的是父亲时,你会想些什么?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人贵立志

①人贵立志。古往今来,能成就大事业者莫不先怀雄心壮志,并且矢志不渝。宋代学者程颢曾说:“治天下者,必先立其志。”明代学者王阳明也说:“夫学,莫先于立志。”可见,立志对于一个人的事业发展来说,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②何谓立志、如何立志?答案见仁见智、人言人殊。一些人立志只注重个人利益,或者纯凭个人志趣,这显然过于狭隘和短视,不宜提倡;更多的人在立志时首先考虑国家和人民的需要,在这个大前提下寻找个人的兴趣点,然后确定志向。这样的立志,既有利于社会进步,又可充分发挥个人的积极性与特长,值得大力倡导。

③在我国历史上,为国家和民族作出过重要贡献的人,大多立有大志。比如,被林则徐誉为“绝世奇才”的左宗棠,很早就怀有“身无半亩,心忧天下”之志。尽管他三次赴京会考皆名落孙山,直到40岁还是一介布衣,但救世济民之心毫不动摇,潜心研究中外舆地军略,后来被人誉为“天才军事领袖”。在抵抗外国侵略方面,他先是抱病、带着棺材前赴西北指挥,在新疆战胜了英国支持的阿古柏军队后,又挫败了沙皇对中国西北的侵略阴谋,捍卫了中国的领土主权。反观与他同时代的一些官吏,一心只追求一己之利,在国
家危难之时,贪生怕死临阵脱逃,何谈为国家和民族做出重要贡献?

④关于立志问题,毛泽东同志在《致黎锦熙信》中有过深刻论述:“
真欲立志,必先研究哲学、伦理学,以其所得真理,奉以为己身言动之准…… 尽力为之,以为达到之方,始谓之有志也。如此之志,方为真志,而非盲从之志。”这就是说,只有把立志建立在深明哲理的基础上,而不是简单盲从,才能使志向更加高远而切实。

⑤毛泽东同志不但对如何立志提出了深刻见解,而且为我们如何实现高远志向做出了光辉榜样。他在求学时代,即立志救国救民,“身无半文,心忧天下。”为了救国救民,他在学习上废寝忘食,寻找救国救民真理,最后终于找到了马克思主义。为了救国救民,他还利用一切机会开展社会调查。在1917年暑假,他带着一把雨伞、一双草鞋,步行900多里,历时一个多月,深入农村,访贫问苦,倾听村民的呼声。此外,他还先后多次去安源煤矿了解工人疾苦,向工人宣传马列主义。这些社会调查为他后来形成依靠工农、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无疑起到了重大作用,也坚定了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努力奋斗的意志。因此,在此后的革命征途中,不管遇到任何艰难险阻,毛泽东同志都矢志不渝,最终成为一代伟人。

⑥在这个共筑中国梦的时代,我们要想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就必须确立高远的志向,并为自己的志向不懈奋斗。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 1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 2 )第③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 3 )第④段与第⑤段能不能调换?为什么?
( 4 )对本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古代学者程颢和王阳明告诉我们:无论治天下还是学习都要先立志。
B: 仅注重个人利益或者纯凭个人志趣来树立志向,是不宜提倡的。
C: 一个人,只要能立下大志,就一定能为国家和民族做出重要贡献。
D: 左宗堂心忧天下,面对外国侵略,赴西北指挥,捍卫了国家的领土主权。
四、写作(分值:60分)

作文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幸福常常伴随着我们。当父母用慈爱的伞为你撑起一方晴空时,你会感到“有家真好”;当同学用贴心的话安抚你孤独的心境时,你会感到“有朋友真好”;当欢歌笑语飞出课堂洒向山间野外时,你会感到“有这样的活动真好”;当知识帮你打开智慧的大门时,你会感到“有书真好”;当理想为你插上腾飞的翅膀时,你会感到“有梦真好”……“真好”是一种心灵的体验,“真好”是一种幸福的感觉。
请结合自己的切身体验,以“有 真好”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记叙文。②不少于600字。③书写工整。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