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我们感谢他光临做客,惋惜他即将离去,两种情感都溢于言表 , 这实在是一次完美的送别了。B: 一个从不阅读文学作品的人,纵然他有“硕士”“博士”或者更高的学位,他也只能是一个“高智商的野蛮人”,这不是危言耸听。 C: 伟大的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的雕像,端坐平视,神态安详,栩栩如生。 D: 几十年来,作者多次想把心里话向这位知心朋友倾诉,可是都失之交臂。 |
2、 | 下列各句中划线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对待学习,我们应该有一丝不苟的态度,对任何细小的问题都要吹毛求疵。 B: 在校运会的闭幕式中,初一级粉墨登场 , 表演的跑操受到全场观众的热烈欢迎。 C: 李老师只读了课文的一小部分就能说出文章的内容和主旨,他这种断章取义的能力让同学们惊叹不已。 D: 我们都是毕业班的学生了,学校还不停地要求我们参加各种文体活动,这样做究竟是利还是弊,学校、老师、家长莫衷一是。 |
3、 | 下列划线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北国风光(北方的国家) 无意苦争春(竭力、尽力) B: 更著风和雨(同“着”,这里是遭受的意思) 分外妖娆(格外) C: 零落成泥碾作尘(凋谢) 寂寞开无主(孤单冷清) D: 一任群芳妒(任凭)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鞠躬,倾倒) |
4、 | 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电影中的美国西部边疆与历史事实大相径庭。 B: 我们从小就要养成认真负责的习惯,拈轻怕重 , 把重担子推给人家,是不正确的。 C: 在学习上,我们要理解透彻,深入领会,不能粗枝大叶,要不求甚解。 D: 学习知识和培养能力,要持之以恒,不能见异思迁。 |
5、 | 下列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B: 飞甍(ménɡ) 桑梓(zhǐ) 星宿(xiù) 面面厮觑(qù) C: 逮捕(dài) 俯瞰(kàn) 憬悟(jǐng) 卷帙浩繁(zhì) D: 钦佩(qīn) 跻身(jī) 魁梧(wǔ) 不屑置辩(xiè) |
6、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段章取义 不二法门 强聒不舍 恪尽职守 B: 弥留之际 一代天娇 廓然无累 重蹈覆辙 C: 声名狼籍 与日俱增 唯利是图 歇斯底里 D: 郑重其事 黎民百姓 鸿鹄之志 裨补阙漏 |
7、 | 填入横线上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正确的是( ) 有个成语,叫做目不识丁,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文天祥的诗中就有“眼不识丁马前卒,隔床鼾鼻已陶然”的诗句。 ①所以说人目不识丁或不识一字,就不免带有贬义 ②目不识丁又叫眼不识丁 ③“丁”字的写法,就那么一横一竖钩,确实是再简单不过了 ④意思是说连个简单的“丁”字都不认识 A: ③②④①B: ③④①② C: ④②③① D: ④③①② |
8、 | 下列各项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包头的夏季,绿树成行,鲜花盛开,让人感觉到不仅是生产钢铁的钢城,也是使人心旷神怡的树城、花城。B: “神舟”回归地,煤海书法城一一如今内蒙的中西部,也与科技文化结下了难以分开的不解之缘。 C: 寸草不生的戈壁滩,高大连绵的胡杨林,纵横起伏的大沙漠,构成了阿拉善盟独特的自然景观。 D: ﹣个人能不能开创自己的光明前程,关键在于要有远大的理想,持之以恒的努力才能获得的。 |
9、 |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 每次出门上学时,妈妈总是强聒不舍,一向听话的我对她也有些反感了。 B: 我感冒发烧,住进医院打点滴,在这弥留之际,老爸楼上楼下地跑,为我挂号抓药忙得不可开交。 C: 在祖国的领土和民族的主权受到侵害的时候,中华儿女应该有气冲斗牛的表现才行。 D: 学习上,只要我们心无旁骛,努力刻苦,就一定能够取得优异的成绩。 |
10、 | 下列作品中,以词代信的是( ) A: 《金缕曲》(此恨何时已) B: 《如梦令》(万帐穹庐人醉) C: 《点绛唇》(燕雁无心) D: 《金缕曲》(季子平安否) |
阅读《诗经• 蒹葭》,完成下面各题。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 1 )本诗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2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3 )诗中的哪些句子表明诗人的意中人是可望而不可即的?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①未尝识书具 尝:________ ②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文理:________ ③不能称前时之闻 称:________ ④受于人者不至也 不至:________ (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忽啼求之 彼其受之天也 B: 并自为其名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C: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D: 于舅家见之 贤于材人远矣 ( 3 )请将文中画线句子“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翻译成现代汉语。( 4 )方仲永“卒之为众人”的表现有哪些?(用文中的句子回答)从他的变化中,你得到怎样的启示? |
①皇帝亲自带着他的一群最高贵的骑士来了。两个骗子每人举起一只手,好像拿着一件什么东西似的。他们说:“请看吧,这是裤子!这是袍子!这是外衣!……②这些衣服轻柔得像蜘蛛网一样,穿的人会觉得好像身上没有什么东西似的——这也正是这些衣服的优点。”
“一点儿也不错。”所有的骑士都说。可是他们什么也看不见,因为什么东西也没有。
“现在请皇上脱下衣服,”两个骗子说,“好叫我们在这个大镜子面前为您换上新衣。
皇帝把他所有的衣服都脱下来了。两个骗子装作一件一件地把他们刚才缝好的新衣服交给他。他们在他的腰周围弄了一阵子,③好像是为他系上一件什么东西似的——这就是后裙。皇上在镜子面前转了转身子,扭了扭腰肢。
“上帝,这衣服多么合身啊!裁得多么好看啊!”④大家都说,“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这真是一套贵重的衣服!”
⑤“大家都在外面等待,准备好了华盖,以便举在陛下头上去参加游行大典!”典礼官说。
“对!我已经穿好了,”皇帝说,“这衣服合我的身吗?”⑥于是他又在镜子面前把身子转动了一下,因为他要使大家觉得他在认真地观看他的美丽的新装。
那些托后裙的内臣都把手在地上东摸西摸,好像他们正在拾取衣裙似的。他们开步走,手中托着空气——他们不敢让人瞧出他们实在什么东西也没有看见。
这样,皇帝就在那个富丽的华盖下游行起来了。站在街上和窗子里的人都说:“乖乖!皇上的新装真是漂亮!他上衣下面的后裙是多么美丽!这件衣服真合他的身材!”谁也不愿意让人知道自己什么也看不见,因为这样就会显出自己不称职,或是太愚蠢。皇帝所有的衣服从来没有获得过这样的称赞。
“可是他什么衣服也没有穿啊!”一个小孩子最后叫了出来。
“上帝哟,你听这个天真的声音!”爸爸说。于是大家把这孩子讲的话私下里低声地传播开来。
“他并没有穿什么衣服!有一个小孩子说他并没有穿什么衣服啊!”
“他实在没有穿什么衣服啊!”最后所有的老百姓都说。皇帝有点儿发抖,因为他似乎觉得老百姓们所讲的话是真的。不过他自己心里却这样想:“我必须把这游行大典举行完毕。”因此他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他的内臣们跟在他后面走,手中托着一条并不存在的后裙。
东藏记(节选)
宗璞
①昆明的天,非常非常的蓝。
②这是一种不可名状的蓝,只要有一小块这样的颜色,就会令人赞叹不已了。而天空是无边无际的,好像九天之外,也是这样蓝着。蓝得丰富,蓝得慷慨,蓝得澄澈而光亮,蓝得让人每抬头看一眼,都要惊一下,哦!有这样蓝的天!
③一九三八年九月二十八日日寇飞机首次袭击昆明,玷污了纯净的蓝天和瑰丽的白云。空袭威胁着昆明。跑警报已经成为昆明人生活的一项重要内容,像吃饭睡觉一样占一定的时间。有一阵空袭格外频繁,人们早早起身,烧好一天饭食,不等放警报便出城去,到黄昏才回家。有一阵空袭稍稀,人们醒来后最先想到的还是今天会不会有警报。如果有几天没有,人们会在菜市上说点废话:“日本鬼子轰炸没有后劲,飞机给打下来了。”“几架?”“十多架。”“我听说二十多架!”说完这些无可追究的话,哈哈一笑走散。
④日本空军大概在养精蓄锐。让昆明人享受了几天平安之后,又一次大举轰炸了昆明。随着警报声响,明伦大学的师生都向郊外走去。他们都可谓训练有素了,不少人提着马扎,到城外好继续上课。一个小山头两边坡上,很快成为两个课堂,一边是历史系孟樾(字弗之)讲授宋史,一边是数学系梁明时讲授数论。孟樾讲到周濂溪的太极图说。梁明时讲到第一位对数论做出巨大贡献的欧洲人费马。“现在说到无限下推法:形如图n+1的一个质数可能而且只能以一种方式表达为两个平方数之和……”这些玄妙的话传入历史系学生的耳鼓。数学系学生则听见“太极图说‘惟人也得其秀而最灵。形既生矣,神发知矣,五性感动而善恶分,万事出矣’”。两位先生有力的声音碰撞着,大家听得都笑起来。
⑤紧急警报响了,讲课依然进行,没有人移动。传来了飞机的隆隆声,仍然没有人移动。空中出现了轰炸机,排成两个正方形,黑压压的,向头顶飞来。愈来愈强的马达声淹没了讲课的声音。两位先生同时停止了,示意学生隐蔽。
⑥“升空了,我们的飞机升空了!”学生们兴奋地大喊。只见我们的飞机只有两架,正勇敢地升空迎战。下面高射炮也开始射击,但究竟火力太小,敌机仍然从容地飞,开始按着次序俯冲投弹了。一声声爆炸,震得地面都在跳动。“新校舍起火了!”好几个学生同时叫。只见新校舍上空浓烟滚滚,是中了炸弹。
⑦“卣(yǒu)辰!卣辰在实验室!”弗之猛然想到,心里一惊,恨不得走过去看个明白。庄卣辰本来已经接受劝说,不守实验室,参加跑警报。近来因为学校购买了两件珍贵仪器--光谱议和墙式电流器,他总觉得走开不放心。几次空袭都没有飞机来,他认为跑出去实在浪费时间,不如留着看书思考问题,倒是清静。光谱仪的核心是光栅,体积不大,可以拆下带走,但卣辰觉得带出去不安全,总之是不如守着。
⑧他坐在实验桌前,读一本新到的物理杂志,那是1938年春剑桥大学出版的。四周很静。他解开长衫领扣,读得专心,没有听见远处的隆隆声。及至飞机轰鸣直追头顶,他才猛然意识到敌机来了。
⑨窗外红光一闪,巨大的爆炸声震得他跳起来。眼看着一排排校舍倒塌下来,洋铁皮屋顶落下时发出金属的声音。“这样近!”他想,下意识地取出光栅掩在衣襟中,又把值夜的棉被盖住电流器,才走至门外。敌机飞得很低,似乎对准了他,机舱中的人清晰可见。又是一声天塌地陷般的巨响,他什么也不知道了。
⑩庄卣辰醒来时,发现自己好好站着。他倒不了,因为半截身子埋在土中。他仍紧紧抱着光栅。光栅完好无损!这时还没有救解除警报,人们纷纷回到新校舍来救护。人们跑过来时,见庄先生如一尊泥像,立在废墟上,眼泪将脸上泥土冲开两条小沟。庄先生在哭!人们最初以为他是吓的,很快明白了他哭是因为高兴,为光栅的平安而高兴!
⑪“发现两个人!恐怕已经死了!”救火的人跑过来报告。很快有学生认出,两位死者是化学系学生,参加步行团由长沙到昆明的。他们像千百万青年一样,有热血,有头脑,有抱负,原是要为国为民做出一番事业的,可怜刹那间便做了异地望乡之鬼!
⑫火场上飘过来白烟,似要遮住一切。孟弗之和梁明时,还有其他人等都肃立,良久不语,一任浓烟缠绕。
⑬只有那蓝天依旧,蓝得宁静,蓝得光亮。它没有留下一点敌机破坏的痕迹,它这样宽阔,这样深邃,连妖魔鬼怪也都能融成美丽的蓝。
(选文有删改)
( 1 )请根据作品的内容,以“明伦大学师生”为陈述对象完成下表。
时间 |
主要事件 |
警报响起 |
走去郊外继续上课 |
紧急警报响起 |
依然上课 |
马达声传来 |
①________ |
我方战机迎敌 |
②________ |
看到校舍中弹 |
惊呼 |
警报尚未解除 |
③________ |
见到学生牺牲 |
④________ |
①两位先生有力的声音碰撞着,大家听得都笑起来。
②他想,下意识地取出光栅掩在衣襟中,又把值夜的棉被盖住电流器,才走至门外,
( 4 )宗璞曾说:“这些乱世中以学术为业的知识分子是中华民族的脊梁。”请结合文本,谈谈她这样说的原因。 表达 • 交流
下面两题,请任选一题作文,作文中不得出现涉嫌泄密的人名、校名、地名。
(1)不知不觉中,半学期过去了。我想,这半个学期在你的学生生涯里也许是最不寻常的。你的家庭、你的学习、你的生活都在发生变化,这些变化也许使你快乐、使你兴奋、使你充满信心,也许使你困惑、使你忧虑、使你不知所措。对生活的关注和思考让我们觉得自己好象突然长大了许多,成熟了许多 。成长的收获来自老师、亲友的关爱、理解和鼓励,来自书籍的启迪,来自环境的熏陶。请把你上中学后最深切的感受告诉我,请相信,你的快乐和成长是我们的期待,你的困难更是我们努力改进的方向。
题目:上了中学以后
要求:A字数不少于500字。文体不限,诗歌除外。B写真事,诉真情,内容完整,字迹清晰。
(2)当你带着羡慕欣赏别人时,当你怀着责备批评别人时,朋友,你意识到没有,我们常常忽略的是对自我的欣赏与批评。其实在人生道路上,他视或自视都不可缺少,请以“自视”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可以记述经历,抒写感受,也可以发表议论。为了内容充实,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