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句中划线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 古运河两岸树木鳞次栉比;河面碧波荡漾,大小游船来来往往。B: 春日的瘦西湖,三步一桃,五步一柳,令人心旷神怡。 C: 今年春节联欢晚会一曲《时间去哪儿了》让观众听后,不由得触目伤怀。 D: 在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同学们既得到了能力上的锻炼,也享受了天伦之乐。 |
2、 | 下列语段中,画线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如今,网络阅读成为人们生活重要的组成部分。人类的阅读行为也随之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B)眼睛在网上快速、便捷的“暴走”,逐渐替代以往细嚼慢咽似的传统阅读。(C)但我觉得,人们在有某种难言的失重感的同时,也会获得大面积爆炸性信息。(D)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就我个人的经验而言,阅读是一种有重量的精神运动。 A: AB: B C: C D: D |
3、 | 下列判断各句所用修辞方法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上野的樱花烂漫的时节,望去确也象绯红的轻云。 ②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谢谢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③在没受教育之前,我正像大海里的航船,既没有指南针也没有探测仪,无从知道海港已经非常临近。 ④大自然有时也会向他的儿女开战,在她温柔美丽的外表下面还隐藏着利爪哩! A: 比喻 引用 排比 拟人B: 拟人 反语 排比 比喻 C: 比喻 反语 比喻 拟人 D: 比喻 反语 排比 反语 |
4、 | 选出下列加下划线词语运用不当的一项 ( ) A: 星期天放假了,我们的学校成了人迹罕至的地方。B: 五月的香山,空气洁净如洗,槐花香气四溢 , 令人陶醉在“割尾巴”的年代。 C: 这部影片构思巧妙 , 很多细节深深地感染着观众,让观众泣不成声 D: 张张活泼可爱、充满朝气的笑脸活跃在操场上。 |
5、 | 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 B: 读时须全神贯注,孜孜不倦。 C: 完全不应该对他滥加粗暴的不讲道理的非议。 D: 目的在于劝戒学者不要骄傲自负。 |
6、 | 简·爱离开罗切斯特到两人重逢这段时间内,她经历了很多事。下面时间不发生在这一期间的一项是( ) A: 被舅妈关进红房子 B: 三天流浪和挨饿 C: 获得叔叔的遗产 D: 拒绝圣约翰的求婚 |
7、 | 下列语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长征五号运载火箭的研发人员用精益求精的态度向我们诠释了什么是“工匠精神”。 B: 只有让音乐人真正享受音乐,才能使其专心创作,为市场络绎不绝地输送优质音乐。 C: 电影《流浪地球》中无数人为拯救地球挺身而出,上演了一部可歌可泣的传奇故事。 D: 不知不觉间我们来到了著名景点“宽窄巷子”,这里早已是锣鼓喧天,人声鼎沸了。 |
8、 | 在下面句子中的横线处依次填写关联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天才与常人______在智力上有区别,在非智力方面______有区别。通常情况下,在非智力方面,天才往往表现出一种强烈的使命感,也许他自己也说不清楚这使命感究竟是什么,______始终存在着,______通过其言行体现出来,这种使命感就是他对自己生命的责任心。 A: 因为 所以 既然 就B: 不仅 也 但是 并且 C: 不是 而是 只要 就 D: 如果 就 与其 不如 |
9、 | 下列句子,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近日做出重要指示指出,黄大年同志秉持科技报国理想,把为祖国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作为毕生追求,他的先进事迹感人肺腑。 B: 央视《朗读者》受到观众的广泛好评,是因为其节目形式新颖、文化内涵丰富的缘故。 C: 本赛季欧冠决赛北京时间6月4日凌晨在加的夫展开角逐,皇家马德里以4比1的比分完胜尤文图斯,再度捧起了象征欧洲俱乐部冠军荣誉的圣伯莱德杯。 D: 《中国诗词大会》通过选手的激烈比拼及嘉宾的精彩点评,唤起了国人心中对诗词的记忆和情怀,使观众深刻感受到中国传统诗词文化的魅力。 |
10、 |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关雎》《蒹葭》均选自《诗经》,《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属于儒家的经典著作。共三百零五篇,分为“风”“雅”“颂”三类。 B: 《叔向贺贫》选自《国语》,相传是春秋时期左丘明所著,是一部以记录春秋到北宋时期国君言论为主的编年体史书。 C: 《与朱元思书》作者是南朝梁文学家吴均所著,他擅长于描写山水景物。风格峻拔清新,称为“吴均体”。 D: 苏轼,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 ,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春兴 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 春风一夜吹乡梦,梦逐春风到洛城。 ( 1 )对本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诗中描绘的景物有杨柳、细雨、残花、流莺等。 B: 从春景引发诗人的思乡之情,这里是运用了诗歌表现手法中起兴的传统手法。 C: 从诗中的描写来看,这首诗所写的季节是早春时节。 D: 诗中“阴阴”一词写出了杨柳的枝繁叶茂。 ( 2 )诗的最后两句语言平易自然,而想象却非常新奇,意境也十分美妙,请简要赏析。 |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小石潭记(节选) 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呜砜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目光下澈,影布石上。恬然不动,傲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④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 1 )下列句子划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伐竹取道 策之不以其道 B: 全石以为底 一食或尽粟一石 C: 日光下澈 主人日再食 D: 不可知其源 林尽水源 ( 2 )下列句子划线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潭中鱼可百许头 可以调素琴 B: 似与游者相乐 至于负者歌于途 C: 潭西南而望 思而不学则殆 D: 乃记之而去 乃不知有汉 ( 3 )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第①段采用移步换景的写法讲述发现小石潭的经过.由小丘西行到看见篁竹、听闻水声,寻得小石潭,移动变化中景致不同,极具动态画面感。 B: 第②段特写游鱼的形神姿态,动静之间,游鱼形象丰满灵动,体现游鱼怡然自得的同时,也侧面凸显潭水的空明澄澈,二者各尽其妙。 C: 第④段描述作者在小石潭停留的感受,突出一个“清”字,环境之清深人心神,作者顿感悠闲宁静,直接反映他纵情山水的精神追求。 D: 作者写小石潭及其周围幽深冷寂的景色和气氛,把自身遭遇、个人心境融入自然风景的描绘中,抒发自己被贬后无法排道的忧伤悲凉之情。 ( 4 )把文言文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②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
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小题。
①今天,我国又增加了4例确诊的H7N9禽流感病毒的病例,这使我国的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病例已经增加到11例,涉及了上海、安徽、江苏、浙江4个省市。人们不禁要问:禽流感怎么了?为什么这几年总要不断地闯入人间,导致人类疾病?
②禽流感病毒不断闯入人间与生态环境、病毒变异等多种因素有关。
③在生态环境方面,首先是禽流感暴发的次数越来越多。近几十年来,全球的生态环境有了很大的变化。禽流感病毒原本在禽类动物(特别是野生水鸭和野生禽类)中流行。而近十几年来,禽流感病毒在饲养家禽中暴发流行的情况越来越多。自从1959年有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禽类暴发记录以来,前20年仅有4次高致病性禽流感流行的记录,后来的20年有13次,最近的7年发生了7次。禽流感在家禽中暴发的次数越多,病毒越容易跨越物种闯入人间。禽流感暴发增多的原因有人认为与家禽产业的飞速增长有关。
④病毒感染人类或动物,首先要和被感染细胞表现上的一种蛋白质结合,才能钻入细胞内导致细胞感染。这种能和病毒结合的蛋白质被称为“受体”。流感病毒的红细胞血凝素是专门负责与感染细胞上的受体结合的。因此,人们称其为病毒感染的“开路先锋”或打开细胞之门的“钥匙”。人类与禽类细胞上的受体差别是很大。所以,流感病毒家族的成员各自有各自的“领地”。一般来说,禽流感病毒不会轻而易举地直接感染人类,或在人类中引起疾病的传播和流行。
⑤但是,流感病毒是一种能在多物种中流行的病毒,尤其禽流感病毒,尽管它们常常不能直接感染人类,但有些哺乳动物呼吸道上皮细胞存在与禽流感病毒结合的受体,因此它们有时可以感染哺乳动物,借助一些哺乳动物为“跳板”,逐渐进化成可以感染人类的病毒。例如:它可以先感染猪、猴子等哺乳动物,使自己逐渐适应哺乳动物体内的环境,再经过“二次跨越”感染人类,有逐渐“学”会感染人的本领。
⑥流感病毒又是一种非常容易变异的病毒。不仅在病毒复制的过程中常常发生复制错误,而且容易插入或被插入其他流感病毒的基因。有时,禽流感病毒和人流感病毒也会同时感染猪或其他哺乳动物。猪或其他哺乳动物就可能成为两种流感病毒的“混合器”,在猪体内发生基因重配,禽流感病毒“嫁接”给人流感病毒,成为一种能够感染人类的新流感病毒。
⑦禽流感病毒的物种间差距逐渐缩小。最近,许多科学家发现,禽流感病毒越来越容易感染人类了。【首先,有科学家发现,人肺和呼吸道上皮细胞也携带有禽流感样病毒的受体,所以,禽流感病毒有可能直接感染人类。后来,又有人发现,人流感病毒能与鸡的上皮细胞结合,而且还在鸡的肺组织中发现了人流感样病毒。如果如此,禽流感病毒似乎有可能不借助其它动物,直接在鸡的体内和人流感病毒“嫁接”了。最近科学家发现,某些以前主要感染鸡肠道的禽流感病毒逐渐从鸡的肠道上皮向呼吸道上皮转移,而鸡的呼吸道中的温度与人呼吸道的温度比较接近,这可能使禽流感病毒发生人类环境的“预先适应”,为逐渐进化成流感病毒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⑧人类为了生存在不断地改造世界,病毒为了生存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异。尽管本次我国新发现的H7N9禽流感病毒是如何跨跃到人类的还是一个未解之谜,但严峻的事实告诉我们:传染病仍然是人类健康的大敌,人类同传染病的斗争永无止境。
—— 选自蔡皓东医生博客
人流感病毒和禽流感病毒同时感染猪 | A | B | 成为能感染人类的新流感病毒 |
第一要敬业。敬字为古圣贤教人做人最简易、直捷的法门,可惜被后来有些人说得太精微,倒变了不适实用了。惟有朱子解得最好,他说:“主一无适便是敬。”用现代的话讲,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业有什么可敬呢?为什么该敬呢?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是为劳动而生活人类既不是上帝特地制来充当消化面包的机器,自然该各人因自己的地位和才力,认定一件事去做。凡可以名为一件事的,其性质都是可敬。当大总统是一件事,拉黄包车也是一件事。事的名称,从俗人眼里看来,有高下;事的性质,从学理上解剖起来,并没有高下。只要当大总统的人,信得过我可以当大总统才去当,实实在在把总统当作一件正经事来做;拉黄包车的人,信得过我可以拉黄包车才去拉,实实在在把拉车当作一件正经事来做,便是人生合理的生活。这叫做职业的神圣。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惟其如此,所以我们对于各种职业,没有什么分别拣择。总之,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劳作的。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至于我该做哪一种劳作呢?全看我的才能何如、境地何如。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呢?惟一的秘诀就是忠实,忠实从心理上发出来的便是敬。《庄子》记佝偻丈人承蜩的故事,说道:“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惟吾蜩翼之知。”凡做一件事,便把这件事看作我的生命,无论别的什么好处,到底不肯牺牲我现做的事来和他交换。我信得过我当木匠的做成一张好桌子,和你们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家同一价值;我信得过我当挑粪的把马桶收拾得干净,和你们当军人的打胜一支压境的敌军同一价值。大家同是替社会做事,你不必羡慕我,我不必羡慕你。怕的是我这件事做得不妥当,便对不起这一天里头所吃的饭。所以我做这事的时候,丝毫不肯分心到事外。曾文正说:“坐这山,望那山,一事无成。”我从前看见一位法国学者著的书,比较英法两国国民性质,他说:“到英国人公事房里头,只看见他们埋头执笔做他们的事;到法国人公事房里头,只看见他们衔着烟卷像在那里出神。英国人走路,眼注望,像用全副精神注在走路上;法国人走路,总是东张西望,像不把走路当一回事。”这些话比较得是否确切,姑且不论;但很可以为敬业两个字下注脚。若果如他所说,英国人便是敬,法国人便是不敬。一个人对于自己的职业不敬,从学理方面说,便亵渎职业之神圣;从事实方面说,一定把事情做糟了,结果自己害自己。所以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庄子说:“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孔子说:“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所说的敬业,不外这些道理。
( 1 )选文作者的观点是什么?沙
世上好像——
只有沙最不值钱
然而
最宝贵的东西——金
就在它的里面
要求:根据你的理解和感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作,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除外),文章不少于600字。文中不要出现含有考生信息的人名、校名、地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