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选出下列划线成语使用错误的一句是( )。 A: 他嘴上虽然没说什么,其实心里却不以为然。 B: 同学们的作文水平参差不齐 , 自然分数差距也就大了。 C: 语言的发展使得汉语里很多字、词的古今义大相径庭。 D: 本月日本已经连续发生多次地震,但居民们对地震早就麻木不仁。 |
2、 |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 大家都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献爱心活动,谁也不会袖手旁观。B: 经过不断试验,反复推敲,关键难题一旦攻克,其他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C: 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把郁积在心中的“愁”抒发得淋漓尽致。 D: 班会上,大家一致推选德高望重的小华担任班长。 |
3、 | 下列知识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 “变脸”、“热爱生命”、“敬畏自然”都是动宾短语。B: “第十六届亚洲运动会火炬传递活动启动仪式在北京隆重举行。”这是一个单句。 C: “他们用平实的语言讲述自己的故事。”这个句子中的“用平实的语言”是定语。 D: “尊重人才,才能更好地集纳人才,推动发展。”是一个条件复句。 |
4、 | 下列划线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 酝酿(yùn liàng) 应和(hè) 粼粼(líng) 静谧(mì) B: 棱镜(léng) 黄晕(yūn) 荫蔽(yīn) 粗犷(guǎng) C: 草垛(duò) 贮蓄(zhù) 菜畦(qí) 水藻(zǎo) D: 着落(zháo) 卖弄(nòng) 镶嵌(xiāng) 差可拟(chà) |
5、 | 下列字形和划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沁(qìn)园春 分(fēn)外 略输 红装素裹(guǒ) B: 莽(mǎng)莽 妖娆(ráo) 上阙 江山多娇(jiāo) C: 折(zhé)腰 今朝(zhāo) 稍逊(xùn) 原弛蜡象 D: 滔(tāo)滔 风骚(sāo) 文采 成吉思汗(hán) |
6、 | 对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宽带网不仅能浏览信息,还可以提供网上视频点播和远程教育等智能化、个性化。(在句末添加“的服务”) B: 上网到底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这个问题在同学们中间广泛引起了讨论。(“广泛”调到“讨论”前面) C: 到了退休年龄的他,精力和身体都还很健壮。(将“健壮”改为“充沛”) D: 一个人能取得卓越的成就,并不在于他就读的学校是重点还是普通,而在于他是否具备成功的特质。(在“一个人能”后面加“否”) |
7、 | 下列句子中按括号中的意思填写词语,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科学家(想象,假设)假想了这头黄河象化石的来历。 B: 他以自己(不松懈;做事抓紧)不懈的努力和才华,创造了非凡的奇迹。 C: 她(当之无愧)不愧是赏月的行家,在她的眼里,月的阴晴圆缺无不各具风韵。 D: 上帝(警告劝诫)告诉他离开村庄以后,不管身后发生多么中国重大事故,都不准回头去看。 |
8、 | 下列划线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 夏日的天空就像孩子的脸一样善变,刚才还是阳光灿烂,顷刻间,乌云就弥漫了整个天空。 B: 她平时一向沉默寡言 , 没想到在辩论会上侃侃而谈,令人大吃一惊。 C: 他有个特点,遇事情喜欢刨根问底 , 弄个水落石出。 D: 她用了一上午的时间,把房间打扫得干干净净,可谓不毛之地。 |
9、 | 下面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挑剔tì 瞥见piē 吞噬shì 龙肝凤髓suǐ B: 脊背jǐ 黝黑yǒu 炽热zhì 丑陋可憎zèng C: 惩罚chéng 铁箍桶gū 睥睨pìnì 如法炮制páo D: 啮齿niè 鬈发quǎn 踌躇chóuchú 长吁短叹yū |
10、 |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茅盾创作的《题白杨图》中有这样的句子“北方有佳树,挺立如长矛。” B: 这时如果不是宛若并肩的远山的连峰提醒了你,(这些山峰凭你的肉眼来判断,就知道是在你脚底下的)你会忘记了汽车是在高原上行驶。 C: 白杨树是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 D: 《白杨礼赞》是现代作家茅盾于1941年所写的一篇散文,文章立意高远,形象鲜明,结构严谨,语言简练。 |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己亥杂诗 龚自珍 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A: 诗的第一、二句真实地反映了诗人当日复杂的心境:离别的愁绪和回归的喜悦相互交织。 B: 诗的第三、四句从落花到春泥展开联想,将诗人的时代使命感移情落花,从而把离愁升华为崇高的献身精神。 C: 诗中用冷色调的“白日斜”烘托离愁,用“落红”一句作为情感的转析,使整首诗从离愁中解脱出来。 D: 全诗表达的思想和陶渊明《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所表达的官场决裂、归隐田园的遁世思想相同。 |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 1 )翻译下列划线的词。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说:________ ②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知:________ ( 2 )翻译下列句子。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②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 3 )上面选句中阐述正确的学习态度应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的句子是哪一句?( 4 )结合上面《论语》中的相关句子谈谈你的心得。 |
今天就开始
这是一个萧瑟多雨的天气。在这种日子里,我只想赖在家中,一点儿不愿意出门。但是女儿凯罗琳打来电话,坚持要我开车上山去她家看风景。多少年来,为了“生态”、“环保”,她将自己交给了大自然,难得今天想得到我。
开了两小时的车子,穿过厚重的浓雾到了她家。一进门,我就对她说:“这种时候出门,一点也不值得。吃了中饭,就回家吧。”
“但是我想让您开车带我去汽车修理厂取我的车子。”凯罗琳说。
“有多远?”我问。
“大约三分钟的路程吧,”她说,“咱们走吧!我来开车。”
在山路上行驶了约十分钟后,我着急地望着她说:“不是说只需三分钟吗?” 她顽皮地朝我笑笑:“我们绕了远道。”
不一会,汽车拐进一条小路,我们停下车沿着山间的小道往前步行。小路旁茂盛的冬青下长满了各式野花,姹紫嫣红。立即,一种宁静舒坦的感受充满我的心间。我们转了个弯,我更被眼前的景致镇住了,全然忘了急着回家的想法。
沿着山顶往下,几亩鲜花似一床绚丽多彩的绒毯斜铺在山坡,五彩缤纷的花儿——从淡淡的象牙红到令人心醉的柠檬黄、鲜艳的橙红——展现在我们眼前的这幅绒毯在浓雾过后的阳光下显得如此娇艳,如此令人赏心悦目。
我们在花间穿行,这儿是紫色的风信子,那儿是珊瑚色的郁金香,然而更美的要算那一大片象征着鸿 运高照的鲜黄色的水仙,她们在蓝宝石般的燕尾花上颤动着晶莹透彻的羽翼。 我的脑海中立即闪现出一个问题:“是谁,又是如何创造出这幅美丽的图画?” 当我们走到花木拥抱的那间小屋前,我的疑问得到了解答。
小屋前竖立着一块小木板,上面有几行字:“亲爱的客人,我知道你想问什么:第一,一位女士有两只手两条腿和一个对生活充满渴望的头脑;第二,立即动手;第三,开始于1958年。”
回到家早已过了午后,可我被刚才所亲眼看到的深深地感动着:“从开垦土地、育种开始,差不多40年,她坚持了,多么难能可贵啊。”
吃完午饭,我的心情还不能平静。“如果,”我说,“我每天干点儿,我能坚持吗?”
似乎凯罗琳在眼前,她充满信心地看着我:“明天就开始。”
“为什么不今天就开始呢?”我卷起衣袖说。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眼 光
①同样的景物,有人觉得美丽,有人却觉得平淡;同样的事物,有人看到了机遇,有人却熟视无睹;同样的生活,有人活得坦然,有人却活得凄然……面对同一世界,为什么每个人的收获与感受如此不相同?这是因为每个人的眼光不同。
②春之绿草、夏之鲜花、秋之艳阳、冬之白雪,四季的盛景如一场极其动人且常演不衰的戏剧,但在一些人的眼中却枯燥而无味,原因就是他们缺少智慧的眼光。
③为发现一朵花开放而欣喜,为看到清晨第一缕阳光而欢乐,为望着湛蓝的天空而陶醉,为目睹一个小小的善举而感动……我们会发现身边有无数美丽的风景,人性的善良是如此感人。所以,用智慧的眼光看世界,就能发现美丽。
④ 用智慧的眼光看世界,就能抓住机遇。冷战结束后,东德和西德之间的柏林墙随即被推倒。那些剩下的碎石瓦砾,在旁人看来就是一堆废物,毫无用途。可是有一个年轻人看到了它的价值,因为这些遗物是历史的见证,将来的价值不同寻常。于是,年轻人买下了它们,经过加工,废物摇身一变,变成了柏林墙推倒后的纪念品。人们为了记住这段历史,纷纷购买。看似无用的东西却使那个年轻人获得了财富,正是因为那个青年有着敏锐而智慧眼光,才发现并抓住了这个别人都看不到的机遇。
⑤ 。著名作家及画家冯骥才文革中被下放,生活贫苦,但他没有放弃对艺术的追求,还在自家院中种上扁豆花,每日作画。正因为他能坦然面对磨难,始终坚持自己的理想,最终凭借独树一帜的画风,被评论界称为“现代文人画的代表”。相反,有些人生活中遇到小小的挫折,就喋喋不休地抱怨命运不公,甚至绝望轻生,看不到生活的光明和精彩。可见,在人生旅途中遭遇困难挫折时,一定要用智慧的眼光去看待,才能让我们释怀,活的更加精彩。
⑥总之,你想世界给你精彩的生活,你就得用智慧的眼光看待世界。如果你想拥有欢乐、健康和成功,拥有丰富精彩的生活,那么就请你调整心态,改变看待世界的眼光吧。(原文有删改)
要求:(1)符合题意,中心明确,请感真实,内容充实,语言通顺,卷面整洁,不得抄袭、套作。(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字数不少于600字。(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题一:以“_______真好”为题,请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一篇作文。
题二:“担当”在《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252页)吕释释义为:接受并负起责任,我们每个人都要有自己的担当:在家庭生活中,因为有父母和儿女的担当,家才能幸福美满;在学校教育中因为有老师和学生的担当,教育才能蒸蒸日上;在国家建设中,因为有每个公民的担当,国家才能繁荣富强……
请以“担当”为话题,自拟题目,自主立意,自选文体,写一篇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