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17年东莞市寮步龙光学校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错误的一项是( )

A: 基因引发严重精神病解释了精神分裂症,忧郁症及双胞胎患同类精神病比例偏高。(句末加“的原因”)
B: 为了防止酒驾事件不再发生,东莞市交警支队加大了巡查整治的力度。(删除“不”)
C: 在这次教学研讨会上,老师们交换了广泛的意见。(删除“在……上”)
D: 这部作品塑造了几个共产党员的英雄事迹。(把“事迹”改为“形象”)
2、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没有,”他生气地说:“我一点儿病也没有,只是那个坏东西在我睡觉的时候,把我裤子上的扣子全咬掉了。”
B: 歌曲“最炫民族风”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民族特色,深受广大青少年喜爱。
C: 语言,是人们用来抒情达意的;文字,是人们用来记言记事的。
D: “春雨惊春清谷天”,点出了春天有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和谷雨的节气。
3、

请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病句的一项( )

A: 杨绛在文学史上的身份,不止是著名作家、翻译家、外国文学研究家,更是钱钟书的妻子。
B: 内地第一所引进俄罗斯高等教育资源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中俄合作大学——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获批设立。
C: 市教育局联合市交警局组织开展校车安全专项检查行动,严防校车安全事故不再发生。
D: 2016年1月1日,在中国实施了30多年的独生子女正式宣告终结。
4、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青蒿素对鼠疟、猴疟疟原虫的抑制率达到100%,屠呦呦这一重大发现,每年在全世界挽救了数以百万计疟疾患者的生命。
B: 最近乐山市有关部门联合行动,迅速取缔黑网吧,为青少年健康成长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C: 作为一名军人,其职责就是保卫国家安全,保卫及守护国家边境,即使在战场上马革裹尸又有何妨呢?
D: 200多年来,世界各国数以万计的探险家不畏冰山阻挡,不畏风暴严寒,前仆后继地奔赴南极,进行科学考察。
5、下面各句中标点符号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中国人民永远牢记南京大屠杀历史,与全世界爱好和平与正义的人们共同维护和平。
B: 《别让南京消失在人们的记忆中》,这是美国《波士顿环球邮报》近日发表的有关南京大屠杀长篇文章的标题。
C: 联合国人权理事会提出218项建议,狠批日本在历史问题上的态度,要求日本“正视历史,应努力向后代讲述真实的历史。”
D: 南京大屠杀,早已是所有正义力量的集体记忆,唯有日本右翼分子仍在梦中呓语。
6、下列加点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据调查,在各种不文明行为中,市民对不遵守交通法规乱闯红灯的行为深恶痛疾
B: 每遇烦恼,我就会情不自禁地躺在草地上,任清风拂面,希望自己也能化作一阵风,在天空中自由地俯仰生姿
C: 平凡生活中,常有一些情感不能自已 , 令我们微笑着俯下身去,细细清点飞珠溅玉般的回忆,诉说对生命的感激。
D: 如果我们失去了至尊至贵的诚信,人与人之间就会保持距离,保持谨慎的交往,小心翼翼地躲避伤害。
7、

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 溅(bìng) 柔(mèi) 呜(yè) 山雾气(nán)
B: 立(zhù) 跄(liàng) 丽(xuàn) 鳞次比(zhì)
C: 祷(qǐ) 枯(jí) 望(qiào) 旁斜出(yì)
D: 琐(xiè) 空(lòu) 雄(jù) 争斗艳(yán)
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从孔乙己悲惨的一生中,使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封建科举制度的吃人的本质。
B: 我虽然和他只有一面之缘,但从他那里学到了许多东西,包括他的学识和人品。
C: 可惜,这部在他心中酝酿了很久,即将成熟的巨著未及完篇,就过早地离开了我们。
D: 公园里展出的有象征中华民族腾飞的“中华巨龙”等冰雕艺术品,也有取材于《西游记》《海的女儿》等神话和童话故事。
9、下列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 牢记使命 气势磅礴 万众一心 礼赞祖国 解说:这四个短语结构各不相同。
B: 祖国繁荣强大的原因是的领导下,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 解说:这句话没有语病。
C: 人民军队既是人民利益的守护者,也是国家和平的捍卫者。 解说:这是一个并列关系的复句。
D: 以《同心共筑中国梦》为主题的群众游行分建国创业、改革开放、伟大复兴三个篇章。解说:这句话的标点符号运用正确。
10、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能否顺利开展大课间活动,也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保障条件。
B: 记者探访多家药店发现,部分药品价格上调,大多数药品价格保持稳定。
C: 我永远不会忘记老师耐心细致地纠正并指出我考试中的问题的情景。
D: 敦煌市承办首届丝路文博会的各个展馆都在改善建设及改造的进度。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按要求答题。
山中留客
张旭
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明无雨色,进云深处亦沾衣。

( 1 )首句中“弄”字有什么表达效果?

( 2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小题。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靠,再适长山朱氏。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糜粥不充,日昃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选自《宋名臣言行录》)

注:①再适:改嫁。②昃(zè)太阳偏西

( 1 )翻译下列句中加点的字的含义。

①或异二者之:________

之南都入学舍:________

( 2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②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

( 3 )“先天下之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一句在甲、乙两文中都起________作用。但两文采用的表达方式不同,甲文主要运用了________的表达方式,乙文主要运用________的表达方式。
( 4 )从乙文看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一伟大抱负的思想基础是什么?
( 5 )班级要开展“感动中国十大历史人物”评选活动,请你从下面的备选人物中选择一位,写一段颁奖词。(备选人物:杜甫苏轼鲁迅李白欧阳修、唐雎)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我们跟着月亮走吧

朱成玉

我12岁那年,家里很不顺,处处弥漫着哀伤的味道。先是祖父去世;然后父亲在工作中受伤,中指被车床绞断;随后是哥哥闯了祸,和几个小混混一起偷铁被派出所抓去,被拘留还要遭罚款;紧接着是姐姐被一个男人欺骗了感情,整天精神恍惚。这些事情几乎是一起涌过来的,母亲像一个太极高手,四两拨千斤,硬生生用她的柔弱之躯扛起了这一切。

父亲在医院里并不知晓家里发生的其他变故,母亲刻意提醒我们,因为祖父的去世,父亲心情一直没有缓过来,所以家里的事情必须对他隐瞒,让他安心养伤。

母亲把亲戚朋友甚至邻居家借了个遍,总算凑够了钱交了罚金,毕竟偷盗数额较小,派出所一通教育之后,就把哥哥放了回来。母亲并没有立即打骂,只是让他跪在院子里,让他自己思过。哥哥双膝跪着,心却直挺着,倔强地噘着嘴不肯服软:“我去偷东西,不也是寻思给弟弟妹妹买点儿好吃的吗?”

“就是饿死,也不能白拿别人东西,何况是偷!”母亲终于爆发,气得脸色惨白如月,“人要清清白白,你就在这月亮地儿好好反省反省吧。”

那晚的月亮白油漆一样泼在哥哥身上,像母亲的目光,一遍遍地洗刷着哥哥身上的污浊之气。

姐姐遭遇情感变故后,把自己困在屋子里,拉紧窗帘,整天不出来。母亲担心姐姐闷坏了身子,变着法子想让姐姐走出忧郁的囚笼。

母亲为姐姐做了很多好吃的,我去喊姐姐吃饭,却是千呼万唤不出来。母亲实在逼急了,闯进姐姐的屋子,一把扯开窗帘,月光被抖落一地。

“你还这么小,难免会遇到不好的人。这有啥?以后的路长着呢,难不成你就把自己困在这黑屋子里,一辈子不出去了吗?”母亲轻语安慰,“丫头,你看,那月亮还有缺有圆呢,何况是人。以后你就知道了,你这点儿小事儿啊,咋说呢,喏,看见窗外炉子上那大锅菜了吧,它就像那大锅菜里的一头大瓣儿蒜,菜都算不上,就是借点儿味。”

许是母亲的比喻生动,姐姐竟挤出了一个笑窝窝,继而号啕,母亲把她拥在怀里:“哭吧,哭出来就好了。咱不能闷着,你看月亮多好看,你怎么舍得不去瞅上两眼呢!”

姐姐心里的缺口,慢慢地就被那月亮的银辉注得满满的了。

几天后的一个夜晚,要去医院给父亲送吃的,很远的路,我和母亲走走停停。

歇脚的当口,我看见母亲对着夜空轻叹了一口气,仿佛是在对上苍许着愿望,又仿佛是在向无边的黑夜倾诉着憋闷和委屈。眼角似乎有亮晶晶的东西在闪,母亲毕竟是女人,太多的事让她有些难以承受,可是她强忍着不让泪水落下。

乌云一层层压过来,有些让人窒息,母亲也一直沉默着,让人不免担心一个闪电会不会将我们引爆。我想牵个话头出来,可是张开的嘴却被一阵风塞住。

忽然间,天上的乌云裂开一个缝隙,月亮像获得自由的鸟儿,“嗖”一下窜出来!一绺一绺的月光像一把把利剑,霎时间割开夜妖的黑色袍子。母亲终于露出一丝笑容:“‘黑蘑菇’总有散开的时候。月亮出现,一切就有了转机和希望。”于是催促我说,“快,咱一直跟着月亮走。”

跟着月亮走吧。

这些年,不知是有意还是巧合,母亲总是喜欢在月亮地里对我们进行说教,母亲的“月光疗法”对我们健康成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殊不知,母亲才是最温暖、最贴心的那缕月光,我们一生都栖息在她的光华里。

母亲用强大的母爱叮嘱我,一切烦忧都不必介怀,跟着月亮走吧,自会走到柳暗花明处,自会走到鸟语花香间。

( 1 )文章写了母亲的哪几件事情?请简要概括。
( 2 )请结合语境分析第⒁段中画线句环境描写的作用。

一绺一绺的月光像一把把利剑,霎时间割开夜妖的黑色袍子。

( 3 )请赏析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

那晚的月亮白油漆一样泼在哥哥身上,像母亲的目光,一遍遍地洗刷着哥哥身上的污浊之气。

( 4 )这篇文章带给你怎样的启示?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以下小题。

望星空

莫言

不久前,一串彗星的碎片(每片都有数公里之巨),撞击了木星。在那颗神秘的星球上,发生了“惊天动地”的大事件。如果那里有什么生物,那它们的命运将会十分悲惨。在彗木相撞的那些日子里,全世界亿万双眼睛盯着天上这颗与地球息息相关的星球。据说西方国家的电视台一天二十四小时滚动着播出有关彗木相撞的消息,是绝对的新闻热点。但在我国,媒体保持着足够的冷静,以近乎麻木的口吻向国人转述着国外的科学工具获得的资料。好像彗木相撞是在某个大洋深处的小岛上发生的一次小小的自然灾害一样。

在那些日子里,我一直在想,假如有一天,同样的命运落在了地球上,人类该怎么办?过去,杞人忧天是讽刺某些人的,现在,是否应该学习那些忧天倾的杞人,有那么点忧天的意思呢?彗星的碎片既然可以"亲吻"木星,谁又敢担保它不会"亲吻"地球呢?这样的“亲吻”是真正的天崩地裂,不是闹着玩的。

有一位名叫王红旗的人,写了一本文采飞扬的奇书《神秘的星宿文化和游戏》,在彗木相撞的那些日子里,这本书陪伴着我,给了我很多的教益。王红旗认为:在不太久远的古代,小行星的碎片或者彗星的碎片,确曾光顾过地球,并造成了几乎毁灭人类的巨大灾难。王认为我国古代那几个著名的神话传说如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嫦娥奔月、夸父追日等,都与那时代的一次巨大的天文事件有关。

那是一颗足够大的天外星体与地球相撞的事件,当该星体进入地球的大气层后,剧烈的摩擦使它发出了灼目的光芒,发出了难以形容的巨响,并且极有可能分裂成了多块碎片(十日并出),然后是风云突变、石破天惊、地动山摇、山呼海啸、天地变色——这些巨大的字眼就是事实的写照,后来变成了大形容词。这次事件,极大地震惊了处在混沌状态中的远古人类,使他们抬起了仰望星空的眼睛。这次天文事件开启了他们的心智,历史的意识由此产生,哲学也由此及彼地产生了。

《淮南子·天文训》曰:“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撞不周山,天柱折,地微缺,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不周山正是这次撞击事件造成的巨大陨石坑。据王的解释,“不周”,是不完全的圆形。可能是那个天体带有一个棱角吧?这次事件的可怕后果就是“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敏锐地指出,这是中国古代关于地球自转轴倾角的最早知识,当然也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关于地球自转轴倾角的知识。王认为如非亲身经历,绝难编造出来。忧郁地球自转轴倾角的变化,以及撞击过后的巨量尘埃("黄帝蚩尤战于涿鹿之野,蚩尤做大雾弥漫三月"),不排除破碎的高温天体落入大海后引起的海啸("扶桑之东,有一石,方圆四万里,海水注之,莫不焦尽")、陨石落地引起的森林大火等,远古人类的生存环境发生了突然的巨变,相当一部分人在事件过程中和事件过后的洪水、火灾、恶劣的环境中死去,活下来的人,都是与大自然顽强斗争后的胜利者。所以,远古神话传说,既是那场巨大灾难的记录,也是我们的远古祖先为了生存与大自然顽强斗争并最终取得了胜利的记录。

我想,所谓的盘古、女娲、后羿、嫦娥、夸父、精卫,应该是我们的远古祖先的英雄群体的名字或者是他们心造的英雄。盘古开天地是祖先们的集体行为,女娲炼石补天、后羿举弓射日、夸父持杖逐日、精卫衔石填海亦当如是解。嫦娥奔月则被王红旗理解为对月亮(亦或是那发光的天体碎片)的献祭。这使我联想其英国作家劳伦斯的著名小说《骑马出走的女人》,印第安人用女人祭奠月亮的行为应该是远古巫术的延续吧?当然,这些美妙的传说肯定是产生于那次大事件后的若干年,发生在新的自然环境形成若干年、人类重新安居乐业后。那场大灾难是通过一代代的传说甚至是形成了一种潜意识遗传给将历史事件神话化了的后代的,一直到文字产生,才被记录到《山海经》里。想想《山海经》这本奇妙无穷的天书的创作者和流传者也是一桩令人心驰神往的事情。

世界上所有民族的古老神话传说都惊人地相似,都有开天辟地、十日并出、洪水滔天之类的内容,这恐怕很难说是偶然的。地球毕竟很小,那次天文事件所产生的后果,并不仅仅影响到女娲们、后羿们、嫦娥们,那时候人类是否就形成了体征鲜明区别的种族也未可知,人类是不是由一种猿进化来的也很难说。我想"远古神话传说"是一个复杂的概念,神话和传说本不是一回事。尽管传说久远了就具有了神话的色彩,这也不完全是祖先们对科学知识了解不够所造成的现象。传说本身就是个添油加醋的过程,如果再有文人一加工,那更要乱套,非搞得光芒四射不可。就连司马迁也是如此。根据考古发现,汉朝人的身材普遍比今人矮小,可那项羽在司马迁笔下,已经是巨无霸了。神话应该是比较近代的产物,是理想的产物,现实的折射,如牛郎织女之类。而传说,即便是被传神了的,也总是有一个真实的事件为内核。所以,看起来神乎其神的女娲补天、嫦娥奔月、羿射九日等远古传说,反倒具有了历史的价值,而牛郎织女、仙女下凡之类,则一般地只有文学的和伦理学的价值。

彗木相撞的情景(已经观测到的)与《山海经》、《淮南子》等古籍中所记载的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如:无法用语言形容的光亮、突破了木星深厚的大气层矗立数千公里的巨大烟柱等。木星尽管比地球大一千三百多倍,但这次撞击,也令它哆嗦了良久(油然想起"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的豪言壮语,心中泛起难言的凄凉)。据王红旗说,近年来在地球上发现了几个巨大的陨石坑(烟波浩渺的太湖也有陨石坑之嫌)。由上述推想,地球确是遭受过类似彗木相撞的浩劫的,这说明,地球并不是安全的,所以,杞人忧天是有道理的,新的杞人忧天的时代,应该开始了。

那场远古浩劫,也许可以算作人类的一个转折点,而彗木相撞,该不该算作一个新的转折点呢?这是真正的"上天示警"。我想人类应该认识到:地球本以很小,国与国的疆界、社会制度的差异、阶级之间的争斗,与彗木相撞比较起来,简直是荒唐可笑了。假如有一天哪一颗一直在流浪的小行星之类的天体亲近了地球,即便它撞在了纽约,上海也不会舒服。人类实在是应该大度一点。多一点豁达大度,少一点鸡肠小肚;多一点襟怀坦白,少一点阴谋诡计;多一点堂堂正正,少一点蝇营狗苟。我想,当年美国宇航员站在月球上时,他代表的并不仅仅是"美帝"。假如有一天,中国人改变了一颗对着北京撞来的小行星的轨道,让它与地球擦肩而过,我们所拯救的也不仅仅是北京的市民和中国的首都。由此推想,我们这些平民百姓也应该想开一些,最名贵的钻石也是石头,在沙漠里,它的价值还不如一块西瓜皮。至于争权夺利、投机倒把、打小报告修理朋友、为了头上的乌纱帽媚上欺下、卖友求荣等等,就更加没有意思了。

当然一切还会照旧。彗木相撞的观测和研究使我感到人类的伟大也使我感叹人类的不可救药。即便明天就会有天外来客撞击地球,日本的大米也不会白送给朝鲜,美国的边境也不会对全世界开放。一般的百姓会好一点,但顶多也就像《编辑部的故事》里的那些人,多吃一碗盒饭——还是先顾自己的肚子,死到了临头还是难改自私的天性。至于各个国家的元首们会干些什么就很难想象了。据我的一个很有些见识的朋友分析,说一旦地球面临着灭顶之灾,各国的元首,就会坐上火箭飞上月球去找嫦娥玩耍。我知道他这是戏言。几十个总统,呆在一个荒凉的月球上干什么?尽管早就为他们储备了足够的水和氧气以及美味食品,但没有足够的子民供他们领导,他们很快就会感到没有意思。所以我想,当地球面临危机时,这些大人物不会往月球上飞,他们要做的大概是这样两件事:一是严密地封锁消息,不让老百姓知道,二是发射飞弹之类的东西拦截撞向地球的天体。

写到此处,突然想起了离我的老家不远的潍坊市寒亭区双杨镇华潼村的村民栾来宗和他的孙子栾巨庆。栾氏祖孙是有名的“星痴”,穷毕生精力研究太阳系五大行星运动轨迹和地球气象、地壳运动的关系,并写出了《行星与长期天气预报》、《星体运动与长期天气、地震预报》两部专著,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果。两个朴素的农民,并没受过学校教育,吃着地瓜干子喝着凉水,能有如此高远的目光和辽阔的胸襟,并且在神秘莫测的天文学领域仅仅靠着悟性和肉眼的观测就获得了丰厚的知识,的确令锦衣玉食者汗颜。在爷爷栾来宗的时代,潍坊出过很多举人和进士,其中获得了高官厚禄者也不少,但从对人类的贡献和人的价值的角度看,他们加起来也比不上一个乡巴佬栾来宗。他们的眼睛望着金银财宝和官帽上闪烁的顶子,栾来宗的眼睛却在仰望着灿烂的星空。

链接1: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链接2:在2004年,一颗1950年发现的名为1950DA的小行星成为美国航空局科学家们关注的焦点,他们预测,该小行星可能将在2880年3月16日与地球目撞。 对于科学家和逻辑学者来说,这是一个触目惊心的数字,因为一旦变为事实,就意味着整个地球和人类的一场大灾难!回顾一下相对于无穷无尽的宇宙,极为短暂和年轻的地球的历史吧!人们不会淡忘发生在这颗蓝色的星球上的两件大事:6500万年之前,那时候,也许还没有我们人类,一颗直径在10~20千米之间的小行星撞击了墨西哥尤卡坦来岛。那次空前的撞击掀起的尘云,笼罩在空中经久不散,地面至少有6个月处于黑暗状态,并由此开始了长达10年“核冬天”一般的寒冷岁月,地球上的大量生物遭到灭顶之灾。当时主宰地球的庞然大物——恐龙没能度过那个“冬天”,消失殆尽。 或许又有人会说:恐龙灭绝的事件太过久远,况且那时还没有人类,没有谁亲眼目睹过,今天所知的一切不过都是科学家们的推测。

链接3:两位美国宇航员在月球荒凉的表面上,为一块牌子揭幕,两位美国宇航员在月球荒凉的表面上,为一块牌子揭幕,那牌子上写着:公元一九六九年七月,地球人类初次在此登陆月球,我们代表全人类和平而来。从某种意义上说,美国人树立在月球上的纪念碑,他开阔了人类的视野,使人类又一次抬起头仰望星空,唤起了人作为人的光荣感觉。

( 1 )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关于地球自转轴倾角的知识,是由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记载的。
B: 彗木相撞产生的光亮和烟柱与《山海经》《淮南子》等记载的有惊人的相似之处。
C: 作者认为,彗木相撞不是“上天示警”,与人类社会的纷争相比,简直是荒唐可笑。
D: “星痴”栾氏祖孙写了《行星与长期天气预报》《神秘的星宿文化和游戏》两部专著。
( 2 )下列关于“地球遭到撞击”的描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共工怒触不周山造成“天倾西北”,这个远古的传说是地球遭到撞击的一次记录。
B: 近年来发现了几颗巨大的陨石,王红旗由此推测地球曾遭受类似彗木相撞的浩劫。
C: 科学家断定人类将要面临一场大灾难,1950DA小行星将在2880年与地球相撞。
D: 6500万年之前,彗星的碎片撞击尤卡坦来岛,使得地球上的庞然大物恐龙濒临灭绝。
( 3 )下列关于人类探索星空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者认为,我国媒体对彗木相撞消息的冷静报道,充分显示出其对星空探索的理智。
B: 我国古代著名的神话传说如女娲补天、夸父逐日等,反应了远古人类探索星空的愿望。
C: 栾氏祖孙穷尽毕生精力仰望星空,获得了丰厚的天文学知识,的确令锦衣玉食者汗颜。
D: 美国人在月球上竖立了纪念碑,开阔了人类的视野,激发了人类继续探索星空的热情。
( 4 )结合文本,谈谈你对下面这句话的理解。

他们的眼睛望着金银财宝和官帽上闪烁的顶子,栾来宗的眼睛却在仰望着灿烂的星空。

( 5 )有人认为地球是不安全的,杞人忧天是有道理的;也有人认为,地球将被亲吻,只是猜测,不必杞人忧天,你同意哪一种说法,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四、写作(分值:60分)
根据要求,完成下面的作文。


人生是一次远航。起锚时的林林总总,那岸上的斑驳,那港湾的纷杂,深深烙进你的心底。当你在漫无边际的海上漂浮,从心底荡起的思绪便来慰劳你的寂寞;当你在翻腾咆哮的浪谷间争斗,从心底迸发的潜力便来支撑你的肌骨。人生历程像一本本日历,不同时间段折合成册。初中毕业在即的你,在装订你的这段历程时会梳理出怎样的册页呢?

请以“总有一种记忆值得珍藏”为题,完成作文。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字数600字以上。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