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17年佛山市顺德区容桂新蕾学校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由于运用了科学的复习方法,使李明的学习效率有了很大提高。
B: 中学生书写水平下降的现象,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
C: 傍晚时分,身材高大的王老师的父亲,经常在这条小路上散步。
D: 当听到“神舟十号”飞船成功升入太空的消息时,让许多中华儿女激动得热泪盈眶。
2、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当狂风在你耳边呼啸时,你只当是______;当暴雨在你眼前倾泻时,你只当是______;当闪电在你头顶肆虐时,你只当是______。人,决不能在逆境面前屈服。


A: 微风拂面,萤火流逝,屋檐滴水
B: 萤火流逝,屋檐滴水,徽风拂面
C: 微风拂面,屋檐滴水,萤火流逝
D: 萤火流逝,微风拂面,屋檐滴水
3、

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尽管专家称欧洲急性肠道病疫情或将缓解,但人们对此依然诚惶诚恐
B: 南方的持续低温使得今年江南的春天姗姗来迟
C: 音乐会上,中国爱乐乐团惟妙惟肖地演奏了二十多首中外名曲。
D: 对于小学生来说,严肃认真的说教有时并不能起到良好的效果,适时的讲故事常常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

下列各组词语中划线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 旁(wù) 灵(jiù) 抽(yē) 强(guō)不舍
B: (kuāng)骗 脚(luǒ) (zhì)留 (huò)然贯通
C: (jié)难 (yú)词 (shà)白 咬文(jué)字
D: (fù)彩 扶(yè) (xǔn)落 (kuò)然无累
5、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对偶)
B: 你永远是个无情的建筑/蹲踞在荒莽的山巅/冷眼看人间恩怨(拟人)
C: 每个字都是一颗星/像蜜蜂在心头颤动(比喻)
D: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反问)
6、

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留(zhì) 桥(jiàn) 而不舍( qiè )
B: 息(xī) 褓(qiǎng) 强不舍(guō)
C: 谷(bǐ) 落(yǔn) 一黄土(póu)
D: 哑(ān) 那(chà) 尽职守(kè)
7、

用一句话概括以下两则材料的内容,正确的一项是( )

材料一:近年来,清明节祭奠亲友,一些地方从烧冥钞、纸人、纸马,发展到烧纸电视机、纸数码相机,甚至烧纸汽车、纸别墅……

材料二:今年清明节前,某市首个在线祭祀网站开通。清明节时,许多市民纷纷登陆该网站,上传几年图片,发布纪念文章,祭奠逝去的亲友,表达哀思。

A: 清明节祭奠亲友烧纸汽车、纸别墅等。
B: 赞同网祭,摒弃陋习。
C: 清明节祭奠亲友的方式发生了变化。
D: 清明节网上祭奠。
8、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新年花市各种各样的花到处都是,看得我眼花缭乱
B: 家风是一种软约束,通过潜滋暗长的影响,有效约束家庭成员的行为、作风和操守。
C: 国学泰斗季羡林先生深信开卷有益 , 生前多次在不同场合倡导青少年要广泛阅读。
D: 如果醉驾者在一起起车祸面前还无动于衷 , 无疑会成为极其危险的人。
9、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他那崇高的品德和顽强的精神,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B: 这篇作文真难写,我用了整整两个小时左右的时间,才写好交卷。
C: 我们应当认真解决和研究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将班级工作做得更好。
D: 几个中层干部就近期学校的德育工作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提出了中肯的意见。
10、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书藉 悠久 矢志 颠倒黑白
B: 典章 忘图 野蛮 沧海桑田
C: 扭曲 右翼 顽固 百般抵赖
D: 催残 初衷 隆重 时代变迁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夜宿七盘岭

沈佺期

独游千里外,高卧七盘西。山月临窗近,天河入户低。

芳春平仲绿,清夜子规啼。浮客空留听,褒城闻曙鸡。

【注释】①沈佺(quán)期:唐代诗人。②平仲:银杏的别称。③浮客:游子。诗人自指。

( 1 )“夜宿七盘岭”中“宿”字的意思是________。
( 2 )“山月临窗近,天河入户低”描绘了什么样的情景?
( 3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当时怎样的心境?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吾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吾亦无他,唯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 1 )解释下列划线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①有卖油翁担而立________

②尔敢轻吾射________

以杓酌油沥之________

④康肃笑而之________

( 2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 3 )文章强调陈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十中八九的目的是( )
A: 为后文写陈尧咨埋下伏笔。
B: 为后文写康肃笑而遣之埋伏笔。
C: 为后文写陈尧咨忿然责问作铺垫。
D: 与卖油翁不以为然的态度形成对比,引出两人对话。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人生不需要太多条件

①世间,那些生存、成长条件好的人往往让人羡慕。

②有人羡慕那些生下来就落地首都的孩子,他们在没有“贵族”的国度里,仍是国民中的“贵族”;有人羡慕那些将门虎子与大家闺秀,在人生起点他们就赢了草根一族。他们优越的生存条件,是很多人尽毕生的努力都无法实现的,比如他们从小就能得到的一流教育,比如他们拥有无尽的财富。

③其实,这些身不由己的条件,不应被列为普遍人生的条件。因为它的偶然性就如我们坐胎成天生丽质还是歪瓜裂枣,都与我们自己无关,有关的只是我们能创造和利用的条件。

④伦敦开始时也是村庄,就像贵族中也有草莽出身。把村庄作为起点,把创造条件作为开始,才是我们人人都具备的条件。有条件可能会有好命运,没条件就是个好机会,这个机会就是创造。就像历史上的犹太民族,在丧失了生存的家园、遭受了没顶之灾后,他们漂泊在世界各地,寄人篱下,反而强化了他们的生存能力。没有国土,他们有智慧;没有工厂,他们有发明创造。按人口比例计算,世界上没有哪个民族像犹太民族那样出现如此多的教授、专家、学者。就像自然资源极度缺乏,并没有制约日本成为经济大国一样。

⑤《鸟类世界》一书中记载,有一种海鸟能飞越太平洋,靠的仅仅是一小节树枝。飞行时,它把树枝衔在嘴里,累了,它把树枝放在水里,站在上面休息一会儿;饿了,它就站在树枝上捕食;困了,它就站在树枝上睡觉。试想一下,如果它带上鸟巢和足够的食物,它还能飞得动、飞得远吗?同样,成功也不能一味苛求条件,如果一味苛求条件,再好的条件也可能成为捆绑在翅膀上的黄金,反而会拖累你前进的步伐。

⑥如今,许多人创业时过于依赖条件,失败后便把自己平庸的人生归咎于条件不好。可是,条件好了,我们还用奋斗吗?海湾地区那些王室成员的后代很少有科学家、艺术家、奥运冠军,优越的生活条件就是他们翅膀上的黄金

⑦世界足球先生梅西,9年前还是个“侏儒症患者”。梅西在11岁时被诊断患有生长激素缺乏症,家里的经济条件难以承受他的治疗费用,因此全家移民西班牙寻求解决之道。可这样的身体条件没有阻挡梅西热爱足球,9年之后,他成了世界足坛巨人。如果他当初“理智”地对待自身条件,世界足坛就没有了“梅西的神话”。

⑧抓住机遇,时刻记住不足,就完美了自己。成就每一项事业,更多的时候不是看已经具备的条件,而是要看我们创造条件的智慧与信心。

(选自《读书文摘》)

( 1 )请写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 2 )结合语境解释第⑥段画线句中词语的含义。

翅膀上的黄金________

( 3 )文章列举了大量的事例来阐述观点。有人说第⑥段的例子与第④段中列举的事例重复,请谈谈你的看法。

( 4 )请你为第⑦段补一个与梅西相反的事例论据。

( 5 )请联系生活实际,简要谈谈你的阅读感想。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十七岁那年的单车

①十七岁那年,刘伟看到别人骑着单车跑来跑去,十分羡慕,吵着要母亲买一辆。父亲横着眼说:“别做梦!有本事自己去买!”

②刘伟发了一个月脾气。母亲心疼儿子,就买了一辆旧单车,在一个夏日的午后推回了家。刘伟骑上单车就跑,天天呼朋唤友,在集镇上闲逛。只有在外面没处混的时候,他才会回家,迎接他的自然是父亲铜铃般的眼珠子。刘伟把他爹当空气,吃完饭,跨上单车又风一样飘走了。

③那一天,刘伟没有骑车出门。单车在墙角拧着脖子,父亲越看越来气,举起一把锄头,攒足力气砸了下去。单车散了架。“你——”刘伟正从外面回来,抄起一根扁担,横在父亲面前。母亲赶紧跑过去夺下了扁担。

④父亲本来体弱,这回又气又恨,病倒了。

⑤第二天,刘伟在埋头收拾衣服,母亲惊诧地问:“你要干啥?”“你别管。”刘伟头也不回,________,走了。

⑥“有本事你就别回来!”病床上的父亲吼道。

⑦刘伟走后,母亲每天晚上都会把刘伟的饭留在锅里。半夜,父亲起来喝水,总忍不住揭开锅盖看看。

⑧刘伟真的有半个月没回家了。母亲急了,找男人吵。父亲便四处打听刘伟的下落。

⑨母亲依然每天都给刘伟留饭。父亲依然每晚都揭开锅盖看一眼。

⑩两个月后的一天中午,母亲在打盹,听到屋里有响声,睁开眼。儿子正打着赤膊一门心思地擦着一辆新单车。父亲斜着眼看他,他装着不知道。

⑪母亲万分高兴,跑到厨房打了一大碗溏心鸡蛋。刘伟吃着鸡蛋,母亲在一边说:“这次你爸的病一直不见好,今天你把他驮到医院看一下啊!”

⑫刘伟不作声,站在单车旁,低头摸着崭新的龙头。父亲不愿意,母亲硬把他推到单车边,架了上去。

⑬刘伟在前面使劲蹬车。父亲紧紧地拽着座凳下的立杆。父子俩你不理我,我不理你。走了一程,父亲手一松,就从单车上掉下来了。

⑭刘伟两条长腿支挺了车,不耐烦地说:“又怎么了?”

⑮“我不走了。”父亲说,“你这辆车是哪里弄来的?借的?偷的?抢的?”

⑯“关你什么事!”

⑰“我是你爹!”

⑱“起来!”

⑲父亲没动。

⑳“不起来拉倒!”刘伟按了一把车铃,“丁零零”跑了!

㉑父亲爬起来,拍拍屁股,看见刘伟又把单车骑回来了。

㉒“我说单车是给人家搬砖挣钱买的,你信不信?”刘伟的口气缓和了一些。

㉓父亲看了看儿子,脸和胳膊都晒得黑黝黝的。“这还差不多。”他嘟哝了一句,就往单车上坐。儿子伸手拉了他一下:“我要冲了,你抓牢。”

㉔父亲犹豫了一下,伸出手环住了儿子的腰。刘伟身体,顿了一下,脚下一用力,单车就飞跑起来,身后留下了一串清脆的车铃声

( 1 )填入第⑤段横线上的句子,符合语境的一项是________,因为它与后文________(用原文填空)一句相照应。

A.顶着火辣辣的太阳

B.冒着冷丝丝的寒风

C.踩着金灿灿的落叶

D.迎着雾蒙蒙的细雨

( 2 )小说以“单车”为线索,情节生动。请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

母亲购买旧车——________——________——父子骑车看病

( 3 )第⑨段与第⑦段内容基本相同,简析作者这样写的用意。
( 4 )细读第㉔段,紧扣划线之处,说说结尾的妙处。
四、写作(分值:60分)
根据要求作文。

当代社会节奏快、压力大,人们渴望被关注、被需求、被肯定,“夸夸群”应运而生。在“夸夸群”内,被人夸奖是家常便饭。无论小事、蠢事还是倒霉事,在群里都可得到多角度、全方位的夸奖。

请“夸”这个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你可以记叙一次自己被“夸”的经历与感想;也可以结合自己对“夸夸群”的了解,说说你对这种现象的看法与态度;你还可以思考,为什么“夸夸群”这么火……

要求:①文体自选;②不少于600字;③不得套写,抄袭;④不得透露个人信息。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