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17年东莞市石碣新民学校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大桥就要通车了,”他环视了一下会场说:“请大家咬紧牙关,作最后的冲刺。”
B: 星期六去呢?还是星期天去呢?我实在是拿不定主意。
C: 不过,像皇帝一样,他们也说:“哎呀,真是美极了”!
D: 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聒燥 盘缠 疏懒 顿开茅塞
B: 怨怅 心窍 岔气 箪食壶桨
C: 颠倒 侥幸 促狭 思贤如渴
D: 歇息 傲慢 筵席 经事奇才
3、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临近期末,同学们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都有很大提高。
B: 多读书是提高一个人语文素质的途径之一。
C: 通过开展“捐助”活动,使同学们懂得了关爱他人。
D: 只有一到暑假,他就去游泳。
4、

下列短语的结构类型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 爱莲说 十拿九稳 开卷有益 龙吟凤哕
B: 出师表 通宵达旦 最后一课 安塞腰鼓
C: 游子归 水波粼粼 精力充沛 斑羚飞渡
D: 谈读书 热爱生命 天衣无缝 锐不可当
5、下列语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当代劳动者奋斗在各自领域中,用精益求精的职业品质,彰显着“工匠精神”。
B: 漫画往往用让人忍俊不禁的画面暗寓犀利的讽刺,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C: 峨眉山的猴子,或相依相偎,或交头接耳,或追逐嬉戏,情态各异,栩栩如生
D: 林清玄在浪漫至真的文字中融入超然的禅趣,创作出的文化散文耐人寻味
6、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伤疤 砍肩 不屑置辩
B: 婉惜 荒唐 无缘无故
C: 洋溢 隐匿 两肋插刀
D: 旗帜 烟囱 千匀之力
7、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C )
A: 哪怕是儿子的任何一点点进步,爸爸和妈妈都看在眼里,都让他们喜出望外
B: 沿十里路来到秋浦河段,只见水波粼粼 , 岸上麦穗泛起层层麦浪。
C: 母亲节那天,张涵在网上发了微博,絮絮叨叨地祝愿母亲及天下母亲节日快乐。
D: 班主任善于发挥每个同学的长处,大家各得其所 , 各尽所能地为班级做出自己的贡献。
8、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一些家长没有意识到“手机综合症”是一种病,而是简单粗暴地禁止孩子不玩手机。
B: 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C: 为了创建文明城区,建设宜居滨海,各社区召开了多次“万人环境大清整”活动。
D: 在巡检排查过程中,我市供电部门解决并发现了居民用电方面的诸多问题。
9、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籍的东西,又想起父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
B: 他们对这位文坛泰斗敬重有加,内心的期望扩大到诚皇诚恐的地步。
C: 很多人从图拉驾车赶来,在客厅里正襟危坐地等待这位大师的接见。
D: 还没等观众从眼花瞭乱中反应过来,她已经展开身体,“哧”地插进碧波之中。
10、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论语》,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宋代把它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B: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左迁”指降职贬官,因为中国古代以“右”为尊。
C: “令”是一种敬辞。所以,我们在向别人介绍自己的父母时,可用“令尊”和“令堂”这样的称呼。
D: “诸子百家”中对后世产生过重大影响的学派有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等。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诗后两小题。

城 南

宋·曾巩

雨过横塘水满堤,乱山高下路东西。

一番桃李花开尽,惟有青青草色齐。

( 1 )一、二句写出“雨”怎样的特点?

( 2 )诗歌的三、四句运用对比的手法,请从这个角度对这两句诗进行赏析。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选自韩愈《马说》)

【乙】

臣闻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三。

(选自《战国策·燕策一》)

【注】①涓人:国君的近侍。②安事:何用。③捐:花费。④期年:满一年。

( 1 )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

之不以其道 策:________

真无马邪 其:________

③臣古之君人 闻:________

④有千金求千里马者 以:________

( 2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②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

( 3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而”与例句中的“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

A: 潭西南
B: 中峨冠多髯者
C: 鸣之不能通其意
D: 学时习之
( 4 )两文中“千里马”的命运截然不同,说说不同之处表现在哪里。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①周末下午偕妻儿回家,年近花甲的母亲喜不自禁,一定要上街买点好菜招待我们。母亲说:“你们回来,妈给你们煮饭,不是受累,是高兴呀!”我便说:“我陪你去吧!”母亲乐呵呵地说:“好,好,你去,你说买啥妈就买啥。”

②到菜市需要走一段人行道,再横穿一条马路。正是下班时间,大街上车来车往,川流不息的人群匆匆而行。年龄大了,母亲的双腿显得很不灵便。她提着菜篮,挨着我边走边谈些家长里短的生活琐事,我宽容地耐心地听她诉说。树老根多,□□□□,母亲这把年纪,自然絮絮叨叨,别人不愿听,儿女们还能不听?

③穿过马路,就是菜市了。母亲突然停了下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一刹那间,我的心灵震颤起来。这是多么熟悉的动作呀!

⑤上小学时,我每天都要穿过一条马路才能到学校。母亲那时在包装厂上班。学校在城东,厂在城西,母亲担心我出事,每天都要送我,一直把我送过马路才折身回去上班。横穿马路时,她总是向我伸出右手,把我的小手握在她的掌心,牵着走到公路对面。然后低下身子,一遍遍叮嘱:“过马路要跟着别人一起过”……

⑥20多年过去了,昔日的小手已长成一双男子汉的大手,昔日的泥石公路已改造成混凝土路,昔日年轻的母亲已经皱纹满面,手指枯瘦,但她牵手的动作依然如此娴熟。她一生吃了许多苦受了许多罪,这些都被她掠头发一样--掠散,但永远也抹不去爱子的情肠。

⑦我没有把手递过去,而是伸出一只手从她臂弯上取下篮子,提在手上,另一只手轻轻握住她的手,对她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母亲的眼里闪过惊喜,笑容荡漾开来,像一个老农面对丰收的良田,像一个渔民提着沉甸甸的鱼网……

( 1 )根据上下文内容,仿照“树老根多”一词,在第②段□处填写合适的内容,限4个字。
( 2 )“我”周末回家做了些什么?请用简洁语言分别概括。(每点不超过8个字)
( 3 )请结合上下文和提示,将第③、⑦段中横线上的内容补充完整。

第③段:“母亲”对“我”做了什么事?

穿过马路,就是菜市了。母亲突然停了下来,________。

第⑦段:我没有把手递过去,而是伸出一只手从她臂弯上取下篮子,提在手上,另一只手轻轻握住她的手,对她说:“________!”“我”会对母亲说什么呢?

( 4 )第⑦段划线的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在表达上有何作用?
( 5 )有时父母的一个眼神、一种举动、一句话都饱含了他们对子女的深情,你感受到过吗?请用简洁的语言将自己的亲身经历描述出来。(40字左右)
( 6 )积累链接:孟郊《游子吟》一诗中寄托了赤子炽烈的情意:对于春天阳光般厚博的母爱,子女的孝心怎么报答得了呢?请写出这两句诗。
阅读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

施雨欣

①母亲的老家,在一个叫做普者黑的地方。在我的记忆里,每年母亲都要带着我回老家住上几天,乐此不疲。

②但说实话,小的时候,每次母亲说带我回老家时,是我心里最纠结的时候。老家村里的环境让人心里发憷:破败的村庄,低矮的泥土房,坑坑洼洼的道路,猪狗到处跑,蝇虫满天飞………

③后来的几年里,我感觉到母亲的眉头一点一点地有了舒展,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普者黑作为旅游景区开发了!每次随母亲去老家,都能感受到明显的变化:到普者黑划船赏荷花、打水仗的游客多了,即使在荷花调谢的淡季,在普者黑的众多石山孤峰上、在蜿蜒清澈的水域间,都常常见到装备着“长枪短炮”的摄影愛好者和游客频频拍照,“咔嚓”声不绝于耳;外出打工的年轻人逐渐回来了,有的划船载容,有的经营农家客栈、农家饭庄,有的售卖打水仗的用品和土特产……很多年轻人在家门口就实现了就业,收入不菲,留守老人迎回了儿女,留守儿童有了圆满的家和父母的爱、昔日沉寂的村庄,日渐热闹、兴旺起来;村里根据县里的旅游规划,按照凸显民居特色,一户一方案、ー户ー设计、一户一景观的要求,开展了大规模的民居改造工程,村里道路平整宽敞、卫生干净整洁,一座座别具一格、富有民族风情的农家客栈拔地而起,每一家客栈房屋建筑都带有浓郁的彝族撒尼特色,乡土气息浓郁,与周围的自然风光相映成趣,客栈的屋檐下、柱子上、围栏上、走廊里,挂着彝族风情的刺绣品,摆放着色泽浓厚的土瓷或农家日常生产生活用的鱼篓、虾篓、犁、筐、船、网……过去农家的很多普通的东西,在客栈主人的手里找到新用途,变得民族、文艺和灵动,常常惹得住宿的游客满脸的诧异和惊喜,游客们不仅可以欣赏普者黑的山清水秀,泛舟荷花之中,还能居住在独具民族特色的客栈中,享受静谧的休闲时光;县里利用各种载体和契机,大力宣传推介普者黑“水上田园、湖泊峰林、彝家水乡、岩溶湿地、荷花世界、候鸟天堂”的主题旅游,使普者黑很快成为集观光、度假、养生、休闲、骑行、写生、摄影、垂钓、观鸟等为一体的游体验区,普者黑景区先后被批准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湿地公园,吸引了省内外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特别是湖南卫视大型亲子秀节目《爸爸去哪儿了》和杨幂主演的《三生三世之十里桃花》在普者黑取景拍摄、播出,更是使普者黑蜚声国内外,并多游客慕名而来,助推普者黑的旅游发展进入快车道。

④再后来,也就是最近一次我和母亲高高兴兴地回老家,住进了范家的“喳喳呀”客栈。范动情而又兴奋地告诉我们:这些年来,大家依托家乡的和自家的山水田园发展旅游增加收入,谁还愿意抛家离乡去外面打工呢?现在,村里家家户户都经营起了客栈、农庄,以前种田种地人均收入只有300多元,靠旅游发展,人均收入翻了100倍,达到了3万元,自己家的客栈年收入已经超过100万元,普者黑的绿水青山,变成了乡亲们发家致富的金山银山。

⑤现在在外求学,真正对乡思乡恋乡愁有了新的体味,夜深人静时,心头常常情不自禁会想起曾经读过的席慕容的《乡愁》一诗: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仿佛雾里的挥手离别/离别后/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

( 1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 2 )请说说你对文章标题“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的理解。
( 3 )选文第③自然段开头写母亲的情感变化。母亲的情感有怎样的变化?作用是什么?
( 4 )请赏析第③自然段中加点的“满脸”一词。
( 5 )结合选文内容,简要说明本文主要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 6 )选文第⑤段引用席幕蓉的《乡愁》一诗有何作用?
( 7 )本文叙事采用了记叙的哪一种顺序?请找出表明这种顺序的词语或短语。
四、写作(分值:60分)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杭州某图书馆向所有读者免费开放,乞丐、拾荒者、衣衫破旧的民工小心翼翼进来了,他们在馆内读书看报之前都自觉地去洗手洗脸,尽量做到不影响别人。但是,还有读者向馆长表示不满,称图书馆是大雅之堂,如果允许乞丐和拾荒者进入阅读,就是对其他读者的不尊重。馆长回答说:“我无权拒绝他们入内阅读,但你有权选择离开。”

请根据上述故事的含义,写一篇600至800字的文章。

注意:①自定立意,自拟题目;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得抄袭、套作;④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的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