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17年东莞市万江长鸿学校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于”的用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其泻出两峰之间者
B: 有亭翼然临泉上者
C: 舜发畎亩之中
D: 受地先王
2、“福”字的起源:“福”字在甲骨文中表示“人双手捧酒坛把酒浇在祭坛上”的意思。“福”字像一个人双手捧着一樽酒在祖先的神位前祭献,求得神主保佑。古代祭祀是为求得上帝或神祖的保佑,祭祀后要把祭品分别送人叫“致福”、“归福”。古书中常说人的“五福”是:长寿、富裕、康宁、修好品德、考终命。认真读材料,找出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由上述材料可知“福”字在甲骨文中是形声字。
B: 汉字的演变经历了:甲骨文、金文、繁书、隶书、楷书等过程。
C: 汉字的演变规律是由繁到简。
D: 汉字的构成方式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休”字是会意字。
3、下列划线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前行,欲穷其林 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B: 便船,从口入 土地平旷,屋俨然
C: 向所志 病终
D: 处处之 寻向所
4、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蓄(zhù) 静(mì) 应(hè) 咄逼人(duō)
B: 临(lì) 徘(huái) 黄(yùn) 翻来去(fù)
C: 娇(mèi) 镜(líng) 粗(kuàng) 淅淅沥(lì)
D: 啬(lìn) 落(zhuó) 亮(liáo) 絮絮叨(dāo)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通过汉字书写大赛,让人们重拾汉字之美,也就越发珍惜纸质时代的好。
B: 华人游子用他们所钟爱的音乐方式,在过去的岁月中创作了优秀的大量的歌曲。
C: 深受人们喜爱的中国京剧脸谱艺术,被公认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标识。
D: 为了4育人环境,提升办学水平,学校加快了校园环境改造的速度和规模。
6、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无所事事 光彩熠熠 歇斯底里 针锋相对
B: 耿耿于怀 风度翩翩 得天独厚 一席之地
C: 劫后余生 手当其冲 刀耕火种 危言耸听
D: 错综复杂 仗义执言 大相径庭 不言而喻
7、

对下面这首小诗修辞方法作用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只要明天还在
只要春天还在,我就不会悲哀
纵使黑夜吞噬了一切
太阳还可以重新回来
只要生命还在,我就不会悲哀
纵使陷身茫茫沙漠
还有希望的绿洲存在
只要明天还在,我就不会悲哀
冬雪终会悄悄融化
春雷定将滚滚而来

A: 诗中说“纵使黑夜吞噬了一切,太阳还可以重新回来”运用夸张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不畏惧黑夜喜欢太阳的心情。
B: “纵使陷身茫茫沙漠, 还有希望的绿洲存在”这句诗运用比喻修辞手法,把“希望”比喻成“沙漠中的绿洲”, 生命成了希望的载体,表达了诗人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决心。
C: 诗歌中“冬雪终会悄悄融化,春雷定将滚滚而来”运用对偶修辞手法,抒发了诗人相信困难终将过去,明天会更加美好的信念。
D: “我就不会悲哀”在诗中出现了三次,这是诗歌中常见的反复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从“春天、生命、明天”中看到希望,整首诗表达了抒情主人公的积极向上、超然、豁达的人生态度和追求。
8、

下列句子修辞方法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在他脸上找不到一点奋发向上的灵气,找不到精神光彩,找不到陀思妥耶夫斯基眉宇之间那种像大理石穹顶一样缓缓隆起的非凡器宇。
B: 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姹紫嫣红的花朵,微微露出点粉色。
C: 何大学问家每天招待老秀才三顿净米净面,外加一壶酒;这个局面,穷门小户怎能支撑得住?
D: 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9、填入下列横线处的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________,便只顾风雨兼程;我不去想能否赢得爱情,________,就勇敢地吐露真诚;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________,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我不去想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________,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①只要热爱生命

②既然目标是地平线

③既然钟情于玫瑰

④既然选择了远方


A: ④③②①
B: ②③④①
C: ②④③①
D: ④①②③
10、选出下列对王湾《次北固山下》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首联中“青山”指北固山,“客路”指诗人前行的路,暗含旅途奔波之意。
B: 颔联中“平”“阔”“正”“悬”描绘出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的景象。
C: 颈联写残夜消退、红日初升,旧年已过、春天到来的景象,蕴含一种自然理趣。
D: 尾联采用设问的手法,诗人希望借归雁来给他传递家书,传达出一种思乡愁绪。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江城子·密州出猎》,完成各题。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 1 )词的上片以“狂”字开篇,用________写出了自己出猎的雄姿,用“千骑卷平冈”写出了________。
( 2 )①这首词中,“亲射虎”“遣冯唐”“射天狼”均借用典故表情达意。请你选择其中一句,分析表达的意思和作者的情感。

②古诗词中表达壮志豪情的诗句还有很多,如“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工之侨①得良桐②焉,斫而为琴,弦而鼓之,金声而玉应,自以为天下之美也。献之太常,使国工视之,曰:"弗古。"还之。工之侨以归,谋诸漆工,作断纹焉;又谋诸篆工,作古窾③焉。匣而埋诸土,期年出之,抱以适市。贵人过而见之,易之以百金,献诸朝。乐官传视,皆曰:"稀世之珍也。" 工之侨闻之,叹曰:"悲哉世也!岂独一琴哉?莫不然矣。
注:①工之侨:名字叫做侨的技艺工人。是虚构的人物。②良桐:上等桐木,即梧桐,青桐,木质理疏而坚,是制作古琴的好材料。桐,桐木,制古琴的材料。③古窾(kuǎn):古代的款式。窾,同"款",款式。

(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而鼓之 ( ) ② 而埋诸土 ( )
③抱以市 ( ) ④ 之以百金 ( )

( 2 )下列选项中“之”意义和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是()

A: 献之太常
B: 还之
C: 稀世之珍也
D: 工之侨闻之
( 3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的划线句子。
悲哉世也!岂独一琴哉?莫不然矣。

( 4 )这则小故事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回答文后问题。

贝尔塔:“她说的一点都不错。”

修女们唱《玛丽亚》:

贝尔塔(唱):她爬树,擦破皮,衣服撕窟窿。

索菲娅(唱):做弥撒①,蹦蹦跳跳,嘴里还吹着口哨。

贝尔塔(唱):头罩底下留着一头卷发。

卡塔林(唱):修道院里还把歌儿唱。

阿格塔(唱):她上教堂不准时,

索菲娅(唱):可忏悔起来倒真心诚意。

贝尔塔(唱):她什么事都拖拖拉拉,

卡塔林(唱):就是吃饭挺准时。

贝尔塔(唱):不怪我心直口快,事实就是如此。

众修女(合唱):玛丽亚不适合做修女。

在边上好久没开口的玛格丽塔忍不住了。

玛格丽塔(唱):我倒想替她说几句。

院长:“你说吧,玛格丽塔嬷嬷。”

玛格丽塔(唱):玛丽亚总叫我笑哈哈。

玛格丽塔唱到这里忍俊不禁哈哈大笑起来,其他修女也一齐放声地笑了。

院长见状无可奈何地摇摇头。

院长(唱):叫人拿玛丽亚怎么办?

叫人怎么能抓住天上的云彩?

玛格丽塔(唱):叫人怎么来形容玛丽亚?

卡塔林 阿格塔(合唱):她爱唠叨。

索菲娅(唱):叫人难捉摸。

贝尔塔(唱):像个小丑。

院长(唱):有好多事你想开导她,

有好多事她应该懂了。

贝尔塔(唱):可她就是坐不住,听不进你的话。

院长(唱):水怎么能停留在沙子上?

玛格丽塔(唱):叫人拿玛丽亚怎么办?

院长(唱):叫人怎么能抓住皎洁的月光?

索菲娅(唱):只要跟她在一块,我就晕头转向,分不出东西南北。

阿格塔(唱):像变化莫测的天气。

卡塔林(唱):飘啊飘的羽毛。

玛格丽塔(唱):她真可爱。

贝尔塔(唱):她真可怕。

玛格丽塔(唱):她像绵羊。

索菲娅(唱):她比祸害还祸害,

赶得黄蜂没处藏。

阿格塔(唱):她比异教徒还异教徒

玛格丽塔(唱):时而温柔,时而野。

卡塔林(唱):像个孩子,像个谜。

贝尔塔(唱):叫人头痛。

玛格丽塔(唱):叫人爱。

院长(唱):像个小姑娘。

众说纷纭的修女们只好一齐双手合十,仰脸向天齐唱:

叫人拿玛丽亚怎么办?

叫人怎么能抓住天上的云彩?

叫人怎么来形容玛丽亚?

卡塔林 阿格塔(合唱):她爱唠叨,叫人难捉摸。

贝尔塔(唱):像个小丑。

众修女(唱):有好多事你想开导她。

有好多事她应该懂了。

院长(唱):可她就是坐不住。

贝尔塔(唱):听不进你的话。

玛格丽塔(唱):水怎么能停留在沙子上?

众修女(唱):叫人拿玛丽亚怎么办?

( 1 )在争论的过程中同意玛丽亚做修女的代表人物是________在争论的过程中不同意玛丽亚做修女的代表人物是________院长的态度是________

( 2 )在“她比异教徒还异教徒”这句话中,划线的词和前面的“异教徒”意思一样吗?在这里应怎样解释?模仿这种形式造一个句子。

( 3 )下面这三个句子有什么共同点?表达了一种什么感情?

叫人拿玛丽亚怎么办?

叫人怎么能抓住天上的云彩?

叫人怎么来形容玛丽亚?

结构上:________

语气上:________

情感:________

( 4 )院长在嬷嬷们争论用了两个比喻:“水怎么能停留在沙子上?”“叫人怎么能抓住皎洁的月光?”这种比喻叫________。

( 5 )课文是怎样将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来塑造人物形象的?

( 6 )阅读影视剧本要注意体会它的画面感。你觉得画面感在本文中是如何表现出来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做难事必有所得

徐长才

①金一南说:“做难事必有所得。”诚哉斯言!这也是金一南的亲身体验与成功之道。金一南年轻时,在一家制造玻璃瓶的工厂当工人,他开始吹拉的玻璃瓶都是奇形怪状的,没有一个成形的。他下定决心,刻苦钻研,三个手指头的肉都烫坏了,终于制作玻璃瓶子又好又快又多。后来,金一南考取了军事院校,以顽强的毅力学习英语,毕业后在大学任教并从事学术研究工作。他常常废寝忘食地研读与搜集大量红军资料,不畏劳累地写出了多部有关红军研究的著作,深受广大读者的敬重。

②多年前,画家、航海家翟墨明知一人驾着无动力帆船进行环球航行,是无比艰难的,更有生命危险,但他觉得这样的航海可以为祖国争光,可以在征服海洋的同时征服自己、超越自我。于是,在缺乏航海经验的情况下,他还是买了条旧帆船,毅然决然地从山东日照出发,进行远航。途中,他经历了千难万险,在穿越印度洋时,遇上狂风暴雨,浪高七米,随时都有被大海吞没的危险。那时,他把自己绑在船的甲板上,小腿上绑着水手刀,任凭风吹浪打,随时做着死亡的准备。经历了七天七夜,他才脱离了险境。在经过海上美军某基地时,被美军关押。美军在搞清他的真实身份后,又帮他修好了船,友好地送他继续航行。在大西洋的一个海域,虽然风平浪静,长久的寂寞又给他带来了无限的恐惧,但他挺了过来。有一条巨鲨,尾随在他的船后很多天,他也没有被吓倒。在南太平洋的一个岛上,土著人待他很友好,酋长的女儿还想嫁给他,但为了完成环球航行的大业,他毅然地“逃”了。经过好望角时,那里的人们被他的勇敢行为所感动,举办宴会邀请他。当他继续航行时,停在那里的所有船舶都鸣笛为他壮行。经过两年多的拼搏,翟墨终于又回到了日照。翟墨实践了“做难事必有所得”。

③达尔文年轻时就在学习和钻研动植物学上下功夫,能细心地对一些动植物进行反复观察,有时连吃饭也忘掉了。他大量采集植物和昆虫,把它们制成标本。后来,他大胆地好不容易在英国乘上了一艘到南美洲去的邮轮,孤身一人到南美洲进行动植物考察和收集样品。在那里,他风餐露宿,忍饥挨饿,经历了很多风险和磨难。通过多年考察、搜集和研究,达尔文撰写了巨著《物种起源》,表达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观点,推动了世界生物学的进步。可以说,达尔文的卓越成就是他不畏艰苦和敢于做难事而取得的。

④常言道:“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一个人要想做出令人惊羡的成就,不想做难事是不行的。有些人贪图安逸,做事拈轻怕重,生怕吃苦受累,生怕多费了心血多动了脑筋。这样想这样做,怎么能做出更大的成就呢?“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难事不难,只要肯做,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不妨敢于、乐于多做点难事大事,迎难而上,知难而进,必有所得。

(选自《做人与处世》)

( 1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 2 )本文在论证论点的过程中,主要采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 3 )下面对文章结构层次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④
C: ①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 4 )结合本文内容,谈谈你对“苦与乐”的理解。
四、写作(分值:6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写一篇不少于550字的文章。

树木,要感激的是森林,因为它给了树一个温暖和谐的家;小溪要感激的是大海,因为它给小溪奔流不息的生命;大地,要感激的是太阳,因为它的光辉给人类生活的乐园…… 同学们,是谁在你陷入困境时给你帮助?你要感激的人是谁呢?

请以“我最感激的人”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书写正确、规范、美观;

②叙述清楚,要有真情实感;

③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各、地名、人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