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划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白头搔(sāo)更短,浑欲不胜簪(zān)。 B: 角(jiǎo)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yān)脂凝夜紫。 C: 折戟(qǐ)沉沙铁未销,自将磨(mò)洗认前朝。 D: 我报路长嗟(jiē)日暮,学诗谩(màn)有惊人句。 |
2、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慧星 相辅相承 浮躁 格物致知 B: 辐射 名副其实 销蚀 目眩神迷 C: 傍徨 人情世故 蠕动 轻歌曼舞 D: 决择 纷至沓来 雾霭 穿流不息 |
3、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文字的背后是情感的承载,而朗读就是用最美、最直接的方式来表达情感、传递爱。B: 第31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主办国巴西是第一个首次承办奥运会的南美洲国家。 C: 我欣喜地发现昔日的土路已经被宽阔的马路代替,鳞次栉比的汽车川流不息。 D: 新能源汽车能否在补贴取消后获得长足发展,关键看本土企业在技术上取得突破。 |
4、 | 下列各组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黄晕(hūn) 静谧(mì) 绽开(zhàn) 淅淅沥沥(xì) B: 莅临(wèi) 恍惚(huāng) 抖擞(sǒu) 各得其所(suǒ) C: 憔悴(cuì) 萧瑟(sè) 粗犷(guǎng) 絮絮叨叨(diāo) D: 确凿(záo) 酝酿(yùn) 棱镜(léng) 咄咄逼人(duō) |
5、 | 下面句子中划线的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这本书,倾尽作者毕生心血。我们阅读时,不仅要了解情节内容,而且还需要浮光掠影 , 字字句句仔细品味。 B: 别人向你请教时,你一定要把道理讲到别人很容易明白的程度遇到别人不明白的事情,你也要耐心讲解,力求理至易明。 C: 历史告诉了我们一个无可置疑的事实:骄傲的人最终总会黯然失色,只有真正谦虚的人才会永远鹤立鸡群。 D: 这本侦探小说的开头引人入胜,但随着案情扑朔迷离的发展,很多情节就前后矛盾,不能自圆其说了。 |
6、 | 填入横线最恰当的一组是 ( ) B: 若大江东去 如小桥流水 如旭日喷薄 似风拂杨柳 C: 如小桥流水 似风拂杨柳 若大江东去 如旭日喷薄 D: 似风拂杨柳 如小桥流水 如旭日喷薄 若大江东去 |
7、 | 选出依次填入横线上最恰当的一组词语。( ) 将一门技术掌握到绝非易事,但工匠精神的远不限于此。倘若没有发自肺腑的热爱,怎有废寝忘食的付出?没有超今冠古的追求,怎有的卓越?没有物我两忘的 ,怎有脚踏实地的淡定?工匠精神所深藏的,有格物致知的生命哲学,也有超然达观的人生信念。 A: 尽善尽美 内容 脱颖而出 境界B: 融会贯通 内涵 更胜一筹 情境 C: 炉火纯青 内涵 出类拔萃 境界 D: 出神入化 内容 遥遥领先 情境 |
8、 | 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 拮据 消声匿迹 齐心协力B: 匀称 袖手旁观 提心掉胆 C: 造型 骇人听闻 前仆后继 D: 馈赠 获益匪浅 格尽职守 |
9、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充满功利色彩的教育,只能培养出只有小聪明而无大智慧。B: “一带一路”建设是沿线各国开放合作的宏大愿景和愿望,需各国携手努力,相向而行。 C: “感动中国”展示的是一个国家的精神脊梁,彰显的是一个民族的集体意志。 D: 云南旅游之所以经常出现“宰客”乱象的原因,是由于个别导游素质低下造成的。 |
10、 | 下列句子中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人生如花开般绚烂,这也许是智求,但即使不尽华美,也可以自然纯粹(cuì)。 B: 险恶严峻的自然环境,孕育出古时巴人棱(líng)角分明顽强坚韧的性格。 C: 茶香隽永,寓意东方的含著内敛(liǎn);酒香四溢,暗合西方的热烈奔放。 D: 我们不应被人工智能时代的洪流裹挟(xié),而应抓住一切带有创造元素的机会。 |
阅读文天祥的《南安军①》一词,完成小题。 梅花南北路②,风雨湿征衣。出岭同谁出?归乡如此归! 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饥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③。 【注释】①诗人被俘押解北上,途经家乡江西南安军,曾绝食。②梅花,指梅岭即大庾岭。③商亡,伯夷、叔齐不食周粟,逃进首阳山,采薇充饥,最后饿死。 ( 1 )选出下列对本词内容分析有误的一项:( )A: 首联写梅花在风雨中摇曳,雨水濡湿了押着兵败后被擒的文天祥的兵丁的征衣。初步显示了行程中心情的沉重。 B: 颔联写他身加镣铐,锒铛归来。流露出被俘的难过沮丧之情。 C: 颈联写以祖国山河万世永存与城郭一时沦陷进行对比,突出诗人对恢复大宋江山的信念和对元人的蔑视。 D: 尾联“饥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所流露的壮烈气概与“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所表达的情感是不一致的。 ( 2 )请结合诗句,简要说明诗人“归乡如不归”的原因。 |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张顺张贵传 张顺,民兵部将也。襄阳受围五年,宋将出重赏募死士,得三千。求将,得顺与张贵,俗呼顺曰“矮张”,贵曰“竹园张”。俱智勇,素为诸将所服,使之为都统。出令曰:“此行有死而已,汝辈或非本心,宜亟去,毋败吾事。”人人感奋。 汉水方生,发舟百艘,稍进团山下。越二日,进高头港口,结方陈,各船置火枪、火炮、炽炭、巨斧、劲弩。夜漏下三刻,起矴出江,以红灯为识。贵先登,顺殿之,乘风破浪,径犯重围。黎明抵襄城下。城中久绝援,闻救至,踊跃气百倍。及收军,独失顺。越数日,有浮尸溯流而上,被介胄,执弓矢,直抵浮梁,视之顺也,身中四枪六箭,怒气勃勃如生。诸军惊以为神,结冢敛葬,立庙祀之。 张贵既抵襄,襄帅吕文焕力留共守。贵恃其骁勇,欲还郢。 刻日既定,乃别文焕东下,点视所部军,洎登舟,帐前一人亡去,乃有过被挞者。贵惊曰:“吾事泄矣,亟行,彼或未及知。”……至勾林滩,渐近龙尾洲,遥望军船旗帜纷披,贵军喜跃,举流星火示之,军船见火即前迎,及势近欲合,则来舟皆北兵也。元兵得逃卒之报,据龙尾洲以待之。贵战已困,出于不意,杀伤殆尽,身被数十枪,力不支见执,卒不屈,死之。 (节选自《宋史》卷四百五十,略有改动) A: 固以怪之矣 B: 以中有足乐者 C: 杀之以应陈涉 D: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 2 )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在解救襄阳受围的战斗中,张贵做先锋,张顺殿后,最终他们迅速突围。 B: 襄阳城中已经很久没有救援了,士兵们听闻援军到,士气顿时高涨百倍。 C: 张贵抵达襄阳后,主帅吕文焕极力挽留他共同守护襄阳,但张贵拒绝了。 D: 元军得到了叛逃士兵的消息,在龙尾洲附近设了埋伏,张贵当场战死。 ( 3 )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 ①毋败吾事 败:________ ②被介胄 被:________ ③贵恃其骁勇 恃:________ ④举流星火示之 示:________ ( 4 )翻译下列句子。①俱智勇,素为诸将所服,后使之为都统。 ②吾事泄矣,亟行,彼或未及知。 |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用大脑控制电脑
当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科学家们就希望人脑和计算机更紧密地联接起来,为人类更好地服务。在这种情况下,脑机接口技术诞生了。它的诞生就像人工智能、基因科技和外太空旅行探索等一样,成为全球科技产业发展的趋势以及最值得期待的前沿创新项目,成为了科学家下一步的研究对象。
听起来脑机接口技术这个名字很陌生,实际上从字面上看很好理解,就是一种将脑和机器设备连在一起的技术。“脑”是指有机生命形式的脑,“机”是指任何处理或计算的设备,其形式可以从简单电路到硅芯片。具体来说,脑机接口技术是人脑与计算机或其他电子设备之间建立的直接交流和控制的通道。利用这个通道,人就可以直接通过脑来表达想法或操作其他设备,而不需要通过语言或肢体的动作,这是一种全新的通信和控制方式。
脑机接口有有创和无创两种形式,有创形式即在大脑中植入脑活动捕捉器,无创即在大脑外部设置捕捉器。目前,脑机接口技术面临两个技术难题。第一个难题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从人的大脑中获得信息,并对信息进行有效解读;第二个难题是如何把设备植入大脑,并且保证这个设备能够在使用者几十年生活中正常运转。要突破这两个难题,研究界还需要花上很多年时间。科学家研究的目标,是使未来脑机接口技术成为人脑的一部分,就像是计算机的内存一样,可以随时调出来,为人所用。
脑机接口的研究是近年来康复医学研究的一个热点。在这一技术的帮助下,未来有一天,坐在轮椅上的人可以通过脑机接口技术做更多事情。一些科学家采用脑机接口技术推出了一系列的医疗设备。比如丰田公司的智能轮椅,它可以仅凭人的思维驾驭。轮椅上安装有一个小桌板,上面可以放置笔记本电脑,坐轮椅的人戴上一个电极帽,脑电图感应装置把大脑发出的信号传输给笔记本电脑,后者又将它们变成轮椅操作指令。用思维操作的轮椅已经不是什么新鲜玩意,但丰田公司的轮椅大大缩短了发出指令和执行指令之间的时间。过去这个过程需要好几秒钟,现在只需要千分之一秒。
从现在脑机接口的研究来看,用脑机接口技术来“窥测”人的内心活动也是有可能的。科学家们基于人们在重复思考时大脑会重复放电的认识,已经找到一种方法来“重塑梦境”,甚至可以在人们观看图象时实时地将他们观看的图象“重塑”出来。这一技术有潜在的应用,例如,能够用于获知自闭症孩子在看到面孔时如何反应,了解这些孩子的思想活动。在更广泛的应用层面,“窥探”人的思想也许能够帮助揭示陷入重度昏迷的病人正在“想”什么,揭示老年痴呆症患者的大脑活动。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人类何时飞出太阳系
①宇宙航行是当今人类最远大、最美好的理想。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指出,宇宙航行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航天,即冲出地球大气层,在太阳系的广阔空间内活动;第二阶段为宇航,既冲出太阳系,到银河系和河外星系更加广阔的宇宙空间活动。
②人类的航行时代,如果从1957年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算起,已有40多年的历史。这期间,人类挣脱了地球的引力,飞出了地球村,登上月球。可人类总嫌飞天的步伐太慢,总以焦急的心情盼望着——何时才能飞出太阳系,进入宇航时代!20世纪70年代人类放飞的太空天使“先驱者”和“旅行者”探测器,到目前已飞行了二三十年,跋涉60亿千米,已飞跃了最远的冥王星轨迹,但它是否飞出了太阳系呢?
③其实,太阳系的边际非常广泛,如果以太阳影响所及的范围来计算,半径可达135亿千米~180亿千米;如果以太阳的引力所及的范围计算,半径可达15亿千米,约1.5光年。由此可见,上述的飞行探测器离太阳系的边界还差得很远很远。从宇宙的尺度来说,太阳系只是沧海一粟,跨越一条小河沟容易,要跨越大洋,就必须具备足够的条件。就目前人类对宇宙的了解认识和所具有的航天技术,对宇航来讲是远远不足的,还远远不能适应飞出太阳系的要求。目前及今后的十年内,人类主要是重点开展太阳系内的航天活动,并开展一系列的科学研究,努力取得一些突破性的研究成果。
④对于飞出太阳系的航行来说,眼下还只是一张白纸,任凭人们去设计、去幻想。目前人们的设想之一是必须开展质量小、作用时间长和高能的空间动力能源。如电能火箭、激光火箭、核能火箭和微波动力飞船、激光动力飞船、反物质推进星际飞船等等。必须大大提高宇宙飞船的速度,以每秒几百千米,几千千米,几万千米,几十万千米甚至以接近光速的速度飞行,这样,人们在数十年的有生之年,才有可能飞出太阳系,去别的恒星系,银河系或更遥远的河外星系进行星际航行。
⑤何时能飞出太阳系,取决于我们地球人类的智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努力吧,也许在几十年,上百年后,人们向往星际航行的梦想就会成为现实。
作文。
人生有无数的第一次,也有着无数的第二次。第二次也许是第一次的重复,但可能有全新的发现;第二次也许会趋于平淡,但更可能绽放精彩。第二次是一种坚持,是一种回味,是一次新生……
请你以“第二次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写出真情实感;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地名、校名和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