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17年涉县西达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童鸽同学发表了一篇“QQ说说”:

今天看到一句话,很受感动。“某些昆虫有许多小眼组成的复眼,但只能看到几步之内的东西;人虽然只有两只眼睛,却能够凭高望远、瞻望未来。”同学们,我们一起共勉!

奕辉同学回复道:

嗯,正如“ ”,我们一起努力吧!

奕辉同学回复的空白处,与童鸽同学所引用句子内涵最接近的是( )

A: 一个人生活在世界上,最怕的是看不见事情的真相。
B: 鸟有翅膀能飞上天,人没有翅膀却能凭着智慧飞得更高。
C: 人类总能把每一桩不幸化为一次机会
D: 飞翔在天空中的老鹰不如握在手中的麻雀。
2、

下列划线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 进 pián 忐xī息 驾líng 僧
B: 偻gōu 庸lù 留zhì 扶yè 旁
C: 凿bǐng 繁yǎn 披shuāi 覆chè 智ruì
D: 灵jiàu 冥dàn 成吉思hàn 落sǔn 词yú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自李可染踏上写生之旅,他游遍大江南北,走过千山万水,已然是胸有丘壑
B: 位于京杭大运河畔的新市,与闻名遐迩的乌镇、西塘一样,是江南古镇之一。
C: 对近期社会上出现的“车闹”“抢夺方向盘”等行为,我们不能熟视无睹,不动声色
D: 春节期间,休闲自驾游人数持续攀升,各种游乐场所的停车场内外车水马龙 , 人潮涌动。
4、下列加点字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A: 之不能尽其才
B: 山不在高,有仙则
C: 渔人甚
D: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5、下列划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益(bì) 古(gèn) 刻(juān) 面面相(qù)
B: 怒(wèn) 跷(xī) 女(gōng) 感人肺(fǔ)
C: 驾(yù) 聚(zǎn) 宽(yòu) 熙来往(nǎng)
D: 湃(péng) 工(jùn) 溅(bìng) 为人知(xiān)
6、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决别 辍泣 花枝招展
B: 宽恕 卑鄙 仙露琼浆
C: 澄清 缭亮 苦心孤指
D: 伶仃 挑逗 慌然大悟
7、

下列划线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脑(suǐ) 躯(ké) 裂(jūn) 德量力(dù)
B: 恶(zèng) 淆(hùn) 唐(suī) 尽职守(kè)
C: 热(mēn) 临(bīn) 挑(tī) 恃才放(guǎng)
D: 靖(suí) 丽(qǐ) 碧(piǎo) 怏怏不乐(yàng)
8、

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至今仍深深记得恩师说过的一句话:“努力是任何成功者的不二法门。”
B: 我们要善于总结经验,做将来的借鉴,以免重蹈覆辙
C: 正因为他具有自以为是的崇高理想,才在工作中取得了出色的成绩。
D: 每个公务员都应该恪尽职守 , 不能徇私枉法。
9、下列加下划线字注音全对的项是( )
A: 痛(chì) (quān)养 味同蜡(jiáo)
B: 摇(yè) 守(kè) 头目眩(yūn)
C: 桥(zhàn) (shí)级 顶礼拜(mò)
D: 褴(lǚ) 悍(piāo) 心贯注(qiǎn)
10、下列选项字形全对的一项是( )
A: 蓑衣 屋檐 箫瑟 迫不急待
B: 嘹亮 哄托 发髻 感概万分
C: 决别 萌发 娇媚 翻来复去
D: 淡雅 分歧 天涯 花枝招展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问题。

野池

(唐)王建

野池水满连秋堤,菱花结实蒲叶齐。

川口雨睛风复止,蜻蜓上下鱼东西。

【注释】①川口:河口。

( 1 )诗歌第一、二句描绘了池水________、植物________的景象。

( 2 )诗歌三、四句情景交融,表达了诗人的生活理想,试加以赏析。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文言文,完成问题。
  故槐里令朱云上书求见,公卿在前,云曰:“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无以益民,皆尸位素餐。臣愿赐尚方斩马剑,断佞臣一人以厉其余。”上问:“谁也?”对曰:“安昌侯张禹。”上大怒,日:“小臣居下讪上,廷辱师傅,罪死不赦。”御史将云下,云攀殿槛,槛折。云呼曰:“臣得下从龙逢、比干游于地下,足矣!未知圣朝何如耳?”御史遂将云去。于是左将军辛庆忌免冠,解印绶,叩头殿下,曰:“此臣素著狂直于世,使其言是,不可诛;其言非,固当容之。臣敢以死争。”庆忌叩头流血。上意解,然后得已。及后当治槛,上曰:“勿易!因而辑之,以旌直臣。”

(选自《汉书朱云传》)
【注】①匡:辅助。②尸位素餐:居其位,食其禄,而不管事。③厉:激励,此处有“警戒”之意。④上:指汉成帝。⑤张禹:汉成帝的老师。⑥将:拿。⑦龙逢、比干:古代因直谏而被杀的忠臣。⑧辑:整修。⑨旌:表彰。

( 1 )用“/”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只划一处)。
于 是 左 将 军 辛 庆 忌 免 冠。

( 2 )解释文中加粗词语的含义。
①已:___________ ②易:___________

( 3 )概述朱云直谏杀张禹的理由。

( 4 )辛庆忌是如何劝说汉成帝不杀朱云的?请用自己的话说说。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幸福没有榜样

①有时,我们总是感到自己的生活不够幸福,不如人家的日子过得那样滋润甜美,还常常拿别人家的幸福作榜样,去寻找自己的幸福。“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可是,到头来,我们会发现,唯独这人追人寻、人见人爱的幸福,没有榜样,常常是求而不得,甚至徒生烦恼。

②幸福是什么?《现代汉语词典》给出的答案是“使人心情舒畅的境遇和生活”。但是,同样的“境遇和生活”,不同人却有不同的感觉。乞丐得到一顿饱饭,心情会很舒畅,感到幸福的降临;不说一顿饱饭,就是一桌山珍海味,在大款大腕那里,大概也激不起一点快乐的心情吧。作家史铁生的境遇,很让我们同情,他不幸患有尿毒症,但他说:“生病的经验是一步步懂得满足。发烧了,才知道不发烧的日子多么清爽。”并说:“终于醒悟,其实每时每刻我们都是幸运的。”我们身体还算健康的人,能体验到不发烧也是一种幸福吗?会把幸福的底线放得这样低吗?

③其实,词典给出的幸福答案是不大准确的。即使同一境遇,人们对幸福的理解也是千差万别的。生活在大体相似的环境里,一百个人眼中的幸福观,或许还不止一百呢,有时同一个人,不同的时期就有不同的幸福观。幸福观的模糊,对幸福理解的个性化,这大概也告诉我们:幸福,没有模式;幸福,没有榜样。④幸福,没有榜样。梁实秋也这样说,“幸福与快乐,是在心里,不假外求。求即往往不得”。一位远房的侄女,日子本来过得很快活。一次同学聚会,看一位当处长的同学,居有豪宅,出有宝马,很是羡慕人家的幸福生活,抱怨自己的男人只会教书,不会捞钱。原有的快乐也因寻找幸福的榜样,而逃之夭夭。

⑤还有,我们眼中的别人的幸福,有时并不是那么一回事。我们常常喜欢用世俗的眼光看别人的幸福,常常认为有权势,有财富,有显赫的名声,有骄人的业绩,就会有幸福,有舒心的日子。其实,幸福有时恰恰与权势、与财富离得很远,与名声、与业绩也并不怎么亲近。侄女那个同学,近日,婚外恋闹得沸沸扬扬,幸福显然并不在她家。孟德斯鸠好像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你仅仅希冀幸福,这不难做到;但期望像别人那样幸福,这总是难以做到,因为我们认为别人会比实际更幸福。“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样的”,然而,每个人对幸福的感悟又各有各的不同。这大概与人们的不同追求有关。勇敢的人,追求刺激,冒着生命危险或是攀登高山,或是漂游湍流,感到是种幸福;沉静的人,喜欢安闲,甘愿生活寂寞,或是一部《庄子》,或是一首古曲,也会心中溢满快乐。伟大的哲学家康德,把人生的追求归结为:“我是谁?我要干什么?我能干什么?我如何去干?”幸福大概就是对这些问题的回答。能行风行风,能行雨行雨;能运筹帷幄,可当经理;有一身力气,蹬起三轮车也有歌声相伴。幸福,其实只是一种感觉,自己做了自己能做的事,感到活着是多么有意思,人生是多么美好,你感觉到了,你便拥有幸福,这和他人的评论毫不相干。

⑥幸福,完全在于自己。自己有个真实的人生,对自己的人生尽力了、负责了,对得起社会、对得起家人,就是充实的人生、快乐的人生。心存快乐,就是幸福。

⑦幸福,在自己的心中;幸福,没有榜样,也无需榜样。

( 1 )文章告诉我们,幸福没有榜样,其中“榜样”的意思是________
( 2 )“幸福”的对立面就是“不幸”,根据你平时的积累,请你为“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样的”这句话写出相对的下一句。

幸 福 的 家 庭 都 是 一 样的,________

( 3 )文中所说的“幸福观不一致”的原因有哪些?
( 4 )文章第②自然段主要运用的是________论证方法,其作用是________。请从文中再找一例予以说明________
( 5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
A: 幸福没有榜样
B: 幸福是一种感觉体会
C: 幸福是模糊的
D: 幸福属于自己。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一些春天

段琳

①有一年的春天,我因为脊椎侧弯没有得到完全矫正,再加上长时间久坐,经常腰背疼得坐立难安。因别人介绍认识了家在重机厂的李医生,便下定决心好好治疗。每天下了班就开车到重机厂李医生家。刚好是三月,风暖起来,花开成片,如同有人在泼洒颜料一般,醉人的酒红,少女明艳的桃红,婴儿般纯净的粉白,这边染一块,那边染一块。

②到李医生家,要经过农大门口一条笔直的路,两旁种满重瓣晚樱,这个时节,花团锦簇,触目惊心。一直以来,我总是回避从这里经过,农大总是提醒我心里的疼痛,让我想起弟弟,想起他在这里生活的岁月。

③我的弟弟,曾在这里学习,后来,他得了癌症,发现时已是晚期,治疗了半年多,还是离开了。弟弟开始治疗也是在三月。爸爸的朋友在医院对面有一套小房子,弟弟暂时住在这里,我每天下了班过去。

④弟弟每天接受治疗,结束了便到房子里休息。同龄人比较少,大概他也比较无聊。姑妈说每次我来的时候,是弟弟一天里话最多的时候。我们说了什么呢?我总是回想起一个场景,我衣服上连接珠片的线断了,便寻针来,一颗一颗重新钉上去,弟弟在一旁坐着,看两眼电视里的新闻,又看看我,我们有一搭没一搭地说话,说说新闻,说说近期上映什么电影,哪部美剧值得追。珠片很多,我钉一会儿脖子就酸了,要抻直一下脖子,再低头接着钉。那时候他还不知道自己的病情,我们也都在假装正常,心里怀着莫大的期望。那个春天里,风很大,有些夜晚,我们出去散步,顺城附近的街道,来来走了很多遍。有时候他走在我前面,风里的他看起来瘦了好多。

⑤那时的我,没有经历过太多生老病死,总以为亲人不会离去,他们会一直在那个固定的地方,即使我们跑再远,也总是会相见。所以我才那么恨自己,恨自己不够珍惜,恨自己做得不够好。

⑥又是一年的春天,一个与平时无异的晚上,接到公公电话,说外婆去世了。他说我现在过去处理。你先不要告诉妈妈(我的婆婆)。挂了电话,我呆立许久。那个最最和善的老人家,居然就去世了。

⑦外婆以前是幼儿园老师,退休多年,因为老伴儿早些年生病去世了,自己一个人在老房子里生活。我很喜欢她,她说话柔和,衣着整洁,每次见面都笑眯眯地和我说话。

⑧前一周我们去看她时,她刚刚出院不久。在她清净整洁的小院子里,看到她正在恢复,脸上的浮肿消退多了。待了几分钟,她说别在家里待着了,去看看花吧。花开得正好。确实是的,海棠爆满枝头,微风吹过,片片花瓣蹁跹而下。重瓣晚樱云蒸霞蔚。

⑨才隔一个星期,居然老人家就去世了。美丽烂漫的春天,从来就是存在着腐败和消亡。婆婆身体不太好,才做完手术不久,家人觉得她身体虚弱,不能到墓园这些地方,便决定瞒着她。那是对于我来说最煎熬的几天,面对帮我带孩子的婆婆,要装作什么都没有发生。周末,为了方便公公过去帮忙料理外婆的后事,我带着孩子,让婆婆和我一起去公园玩。公园里的樱花开得像海水一样蔓延开来,孩子无忧无虑地在花树下奔跑,婆婆在好几个景致好的地方,热心地说要帮我照相。我都推说人太多了,不照了。在明亮刺眼的春天阳光中,内心悲恸又心疼。

⑩眼前这个人,虽然是我的长辈,却跟我一样,成了一个没有妈妈的人了,孤独无依。

⑪初到李医生家,似乎时光倒流二十年,回到了很早以前的场景。重机厂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是非常显赫的单位。李医生虽然有家传正骨复位治疗的技艺,但他觉得太耗力气,不如工厂的工作整洁体面有保障。后来工厂倒闭,李医生下岗,他开始钻研家传的技艺医治伤者。

⑫医生夫人爱说话,经常跟我聊来他们这里治病的人。据说有一个跟我一样,工作经常加班到凌晨,颈椎问题一样严重,过度透支自己的身体,后来辞职了,现在生活得轻松,人也比以往更年轻。还有一个女病人,我没见过的。医生夫人说,媳妇来治病,老公每天都陪着来,你说好不好玩?我看着去哪儿都会一起去的医生两口子,只是笑笑。如影随形,只是习惯。

⑬医生家的作息很规律,每天准点吃饭,中午和晚饭后有两次散步,下午四点一般要去菜街子买些小菜。吃饭是大事,医生夫人总说,早上起来,必然把早点煮了吃了,才能安心干别的事情,一天忙活三顿饭,感觉这三顿饭准备好,吃完,再收拾洗净,一天的时光,居然就过去了。本来是治疗脊椎的,但慢慢知道对自己的身体要善待,并且从一种重复和规律中,那些不可触碰的疼痛记忆慢慢平静。

那些花,我渐渐敢好好欣赏它们了。

(有删改)

( 1 )本文写了哪几件与“春天”有关的事?
( 2 )本文多次写春天的花,分析下面两段文字在文中的作用。

①刚好是三月,风暖起来,花开成片,如同有人在泼洒颜料一般,醉人的酒红,少女明艳的桃红,婴儿般纯净的粉白,这边染一块,那边染一块。

②海棠爆满枝头,微风吹过,片片花瓣蹁跹而下。重瓣晚樱云蒸霞蔚。

( 3 )第④段画线的句子,反映了“我”怎样的心理状态?
( 4 )文章第⑪~⑬段记叙语言有何特点?
( 5 )你怎样理解“那些花,我渐渐敢好好欣赏它们了”这句话的含义?读完本文,你对人生有了什么新的认识?
四、写作(分值:60分)

作文:

在你的成长中,总有那么一些往事,一段经历,一种情感,他们或许让你高兴,或许让你痛苦,或许让你迷惘,或许让你释怀,或许让你惭愧、尴尬,甚至难堪……但不管何种感受,都值得你去记忆。请以“总有_______值得记忆”为题 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加上适当的词或短语,补足题目。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字数不少于600字。③正文中如需出现真实地名、校名、人名,请用××代替。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