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句子划线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我自己常常力求这两句话之实现与调和,又常常把两句话向我的朋友强聒不舍。B: 这批无恶不作的法官,他们见风使舵 , 俯伏于国王之前,凌驾于人民之上。 C: 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唯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方能廓然无累 , 真正地解脱。 D: 对于叔叔回国这桩十拿九稳的事,大家还拟定了上千种计划,甚至计划到要用这位叔叔的钱置一所别墅。 |
2、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婉蜒 憔悴 藏污纳垢 光大门楣B: 虐待 侏儒 郁郁寡欢 油光可见 C: 褪尽 睥睨 器宇轩昂 孤苦伶仃 D: 广漠 璀璨 暗然失色 广袤无垠 |
3、 |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 这是您家母托我买的,您直接带回去交给她就行了。 B: 令郎不愧是丹青世家子弟,他画的马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C: 我们家家教很严,令尊常常告诫我们,到社会上要清清白白做人。 D: 令爱这次在儿童画展上获奖,多亏您悉心指导,我们全家都很感谢您。 |
4、 | 下列词语没有错字的一组( ) A: 辨伪去妄 根深帝固 墨守成规 吹毛求疵B: 一抔黄土 重蹈复辙 涕泗横流 气呑斗牛 C: 恪尽职守 锲而不舍 狼籍满地 怒不可遏 D: 谈笑风生 无与伦比 心无旁骛 强聒不舍 |
5、 | 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侍弄 决别 疲倦不堪 饥肠碌碌 B: 瘫痪 抖擞 晃然大悟 翻来复去 C: 尴尬 喉咙 咄咄逼人 得意洋洋 D: 嘈杂 感概 人声顶沸 煞有介事 |
6、 |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趵突腾空”为“济南八景”之首,泉水日夜喷涌,络绎不绝。 B: 作家曹文轩荣获儿童文学最高奖——国际安徒生奖,消息传来,骇人听闻。 C: 杨绛先生的离世,如巨星陨落,使中国文坛黯然失色。 D: 漫步曲水街亭,我们用相机去捕风捉影 , 记录家乡的古风古韵。 |
7、 | 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正确的一组是( ) A: 诀别 搏学多才 喜出望外 B: 憔悴 两全其美 花枝招展 C: 云宵 波光粼粼 人迹罕至 D: 分歧 徘徊不定 翻来复去 |
8、 | 对下面语段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我的读书旨趣有三个特点。第一,虽然我的专业是哲学,但我的阅读范围不限于哲学,始终喜欢看“课外书”,而我从文学作品和各类人文书籍中同样学到了哲学。第二,虽然我的阅读范围很宽,但对书籍的选择却很挑剔,以读经典名著为主,其他的书只是随便翻翻,对媒体宣传的畅销书完全不予理睬。第三,虽然读的是经典名著,但我喜欢把它们当作闲书来读,不端做学问的架子,而我确实在读经典名著中得到了最好的消遣。 (周国平语) A: 读书旨趣是:阅读范围不限于哲学,读书很挑剔,当作闲书来读B: 读书旨趣是:喜欢看“课外书”,阅读范围很宽,读是为了消遣 C: 读书旨趣是:喜欢看“课外书”,主要读经典名著,不端做学问的架子读 D: 读书旨趣是:从各类书籍中学哲学,不理睬畅销书,读中得到消遣 |
9、 | 下列词语中加下划线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湍急(tuān) 安恬(tián) 销声匿迹(nì)B: 颓唐(tuí) 挑衅(xìn) 审时度势(duó) C: 竣工(jùn) 悖论(bó) 刚正不阿(ā) D: .阻塞(sè) 褒贬(bāo) 风靡一时(mǐ) |
10、 | 选出划线词语解释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天池也(天然形成的水池) 鹏之徙于南冥(飞奔) 请循其本(追溯) B: 怒而飞(用力鼓动翅膀) 不知其旨也(味美) 讲信修睦(培养) C: 孤、独、废疾者(独自一人) 乱贼而不作(兴起) 不以千里称也(著称) D: 八月秋高风怒号(号叫) 伐薪烧炭(木柴) 执策而临之(用马鞭驱赶) |
诗歌鉴赏 王维 |
按要求答题。 孙权劝学 ①但当涉猎________ ②及鲁肃过寻阳________ ③蒙辞以军中多务________ ④见往事耳________ ( 2 )翻译下列句子。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 3 )请写出文中形成的一个成语并解释。( 4 )你还能举出两个勤奋好学的名人故事吗?请写出名人及故事名称。 |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胖石匠
张爱国
①胖石匠十五岁就跟着师父跑江湖。
②后来,同行都不干了,只有胖石匠还干着。他实在丢不下自己的手艺。。
③夏天的早上,胖石匠早早地起,光着膀子,坐在院中心,左手的斧凿一会儿是尖的,一会儿是扁的,一会儿又换成弧形,右手的铁锤适时地敲上几下,石头就听话地有了点、线或圆弧。不久,太阳照到身上了,胖石匠就转到东墙根。下午,再转到西墙根。等西墙的影子舔舐到东墙根了,胖石匠又回到院中心。偶尔,胖石匠会举起铁锤砸向自己的脊背,头也不回,只听见“啪”的一声,一只苍蝇或蚊子的尸体就烂泥一样粘在他古铜色的脊背上。
④胖石匠对手艺要求严。一件石器出来,只要他认为有缺陷,就立即砸碎。因此,胖石匠的石器件件是精品,石磨、石舂等普通物件也有人争相购买。往往,来人问:“这个多少钱?”胖石匠头也不抬:“我侍弄它花了七天,七天的茶水值多少你就给多少。”
⑤当胖婶发现这些人低价甚至不花钱从这儿弄走的石器到城里一转手就是一个令人吃惊的价钱时,就不让他再卖给这些人,要自己到城里卖。胖石匠说:“何苦啊?有人为钱,有人为面子,我只为手艺。”
⑥胖石匠人长得胖,做事又慢腾腾,于是大家就叫他弥勒佛。胖石匠很受用。
⑦这一年,胖石匠足不出院雕了一尊真人大小的弥勒佛,圆头亮顶,慈眉善目,笑口大开,项挂念珠,坦胸露乳,大腹雍容。这石像很是神奇:就在来人一边赞叹“好一个弥勒佛”一边继续里走的时候,却发现那石像又不是弥勒佛了,而是胖石匠自己。到跟前细细看,石像上唇“笑口常开笑天下可笑之事”几个隶书小字清晰可见,排列工整。于是说:“也给我弄一个弥勒佛吧,要多少钱你开口。”胖石匠摸摸大肚皮,笑着对来人说:“你啊,满脑子都是钱,不行!”
⑧胖石匠常常端把椅子坐在石像旁,陶陶然。一天,五岁的孙子说:“爷爷,你怎么不再雕一个自己呢?”
⑨胖石匠觉得很在理,就决定再雕一尊远看是自己,近看是弥勒佛的石像。
⑩胖石匠对这尊石像的要求更严了,严得半年里整好了几个毛坯却只因对某一凿不满意而弃掉。直到第二年秋,石像快完工了,只剩下文字还没雕上。看着每一凿都代表自己最高水平的石像,胖石匠拿凿的手竟然微微颤抖。
⑪这次,胖石匠要在石像肚脐四周雕“大肚能容容世上难容之人”几个字。三天后,还有最后三个字了,胖石匠不禁激动起来。
⑫当发现“容”字下的“口”被雕成“曰”的时候,胖石匠傻了。等回过神,他想砸,却下不了手。胖婶更是拼命拦着。
⑬胖石匠没办法,开始怨恨自己,骂自己那一刻为什么要激动?为什么舍不得一锤砸掉?现在为什么更舍不得砸……
⑭胖石匠病倒了。
⑮胖婶劝他:“你啊,不是弥勒佛吗?弥勒佛什么都能容,你怎么就容不下自己的一笔之误呢……”
(选自《小小说月刊(上)》2014年第3期,有改动)
( 1 )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说说胖石匠给你留下的最深印象。( 2 )第⑦段胖石匠完美地雕成了第一尊弥勒佛,揣摩作者为什么要设计这样的情节?( 3 )阅读第⑪段画线句,发挥想象,试将胖石匠当时的心理描写出来。(不超过60字)( 4 )文章结尾胖婶劝说胖石匠的话意味深长,请你谈谈对这段话的理解。柔软的父亲
①清晨,经过小区的池塘边时,见到一个穿着黑西装的中年壮汉,趴在雨后潮湿的木栏杆上,执着一根简易的木勺费力地在水面上舀些什么。
②原以为是小区的清洁工,走近一看,不是。不会有清洁工穿一身休闲西装来工作的。这人约莫40岁,面孔和身材都带着北方人的轮廓,显得很硬朗。他另一只手上提着东西——那是一次性塑料袋,灌了点水,里面游弋着一只黑蝌蚪。
③这时,另一位好奇的老头儿也背着手凑了过来,开始给他提意见:“这哪有蝌蚪哟,还早哩……”男子唯唯听着,也不bian______解,仍旧兢兢业业地沿着栏杆逡巡。
④其实我很想告诉他,在小区隔壁的政法大学,有一块大水塘,那里已经是蝌蚪成群了。上周我就带着孩子去过,孩子第一回见到那么多黑溜溜的蝌蚪,欢喜得不得了。但由于天生不善与陌生人搭讪,我并没说。
⑤出了小区很久,我还在想,这个粗粝的男人适才捕捉蝌蚪时的那种神情,看起来竟是如此“柔软”。我当然也猜得出来,这位显然并不擅长捕捉蝌蚪的男人,之所以出现在池塘边,必然是为了某个孩子。准确地说,是为了孩子的愿望而来。没有喧哗,没有铺张,甚至于有些笨拙,但这就是父亲啊。父亲大多就是这样的。
⑥他的神情让我想起了另一个人。
⑦我读初中一年级时,有一位十分要好的同学。我经常去他家玩,很恣肆,但只要他父亲一回家,我就不自觉地收敛了。他父亲是一位拳师,满脸横肉,彪悍异常,我心底十分怕他,从不敢正眼看。然而,有一天,这种感觉被彻底改变了。那是在初夏,我在同学家耍到很晚,干脆留宿。至半夜酣然大睡时,一只手——那是一只非常粗糙强壮的手掌——把我跟同学从蚊帐里轻轻摇醒,我们半睡半醒睁开眼睛,一只手朝我们眼前伸了过来。就像变魔术那样,一个透明的玻璃瓶被放进了漆黑的蚊帐里,亮晶晶的,闪闪烁烁的——里面全是飞舞的萤火虫。
⑧从此,我知道了,拳师跟我所见过的另一些父亲并无区别,在那令人畏惧的外貌下面,其实也藏有一颗慈爱而且浪漫的心,那是父亲的柔软之处。
⑨年少时,当我们提起父亲,总觉得这是一个坚硬的词,抑或是一个沉默的形象,因为他们总是话不多,总是让你惧怕,让你觉得难以接近。
⑩我跟父亲就是如此,从不交流。记得十岁那年的一个黄昏,父亲在后门口为我洗澡,他的手搓在我身上,就像砂纸摩擦在我皮肤上,我极力地压抑着,才没让自己叫出声,没让眼泪流出来。而疼痛其实并不是最重要的,被邻居们笑嘻嘻地围观,才是最令我痛苦的。但我没有告诉他这些,一直到四年前他去世,他也不知道我对这件小事有如此深刻的记忆。
⑪很多年来,我总认为自己没有享受过“父爱”。然而,当他离世,当我自己也成了一个孩子的父亲,我终于明白:原来我不是没有得到过爱,而是那时的我根本理解不了——父亲的表达总是很隐晦,隐晦得让你无从察觉(原文)。
⑫就像那个让我羞耻的黄昏,他可能早已预知到,这将是他最后一次给我洗澡,所以他把全部的不知来处的忧伤和酸楚都积聚在了手掌里。
⑬那一种疼痛,现在想来也是一种无以言表的柔软。
( 1 )用简要的语言概括文中三位父亲“柔软”的具体表现:①中年壮汉在小区池塘边为孩子费力的捉蝌蚪;
②________;
③________;
( 2 )把第⑦段中的画线内容改成“一只手掌把握跟同学从蚊帐里摇醒,就像变魔术那样,一个透明的玻璃瓶被放进了漆黑的蚊帐里,里面全是飞舞的萤火虫”后,表达效果没有原句好,请选择一个角度说说理由。 请以“凡人小事的背后”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3)卷面整洁,字迹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