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17年重庆市钢城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下面划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读书的方法因书而异:有的书,可以躺在床上,随意地翻阅;有的书,恐怕得找一把硬木头椅子,以便正襟危坐地展开书页,虔诚地于经典对话。
B: 读文章不能够断章取义 , 必须联系上下文、背景、作者等多方面因素来解读文章。
C: 智慧的人往往能在失败中吸取教训,改变自己的思维和行动,以免重蹈覆辙而后悔莫及。
D: 很久以前他不学无术,无所事事,无意之中,被一朵墙角的小花打动,此后改头换面 , 有了蓬勃的朝气。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姿势 蹒跚 勋章 提心掉胆 不可救药
B: 贮蓄 禁锢 蜷伏 暗自得意 畏罪潜逃
C: 凝望 中伤 绵廷 眉开眼笑 眈眈相向
D: 坍塌 鸟笼 炫耀 怪诞不经 力不瑕供
3、

下面关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 前苏联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为一部闪烁着崇高的理想主义光芒的长篇小说,成功之处就在于创作了保尔这一无产阶级英雄形象。
B: “他一面想着,一面加快脚步,嘴里吹着口哨。‘离开学校倒也好。反正那个该死的神父是不会让你好好念书的,现在我恨不得吐那家伙一脸唾沫。’他正想着,已经到家了。”这段文字中的“他”是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的保尔的哥哥阿尔焦姆。
C: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通过写保尔的成长道路,告诉我们,一个人只有在革命的艰难困苦中战胜敌人也战胜自己,只有把自己的追求和祖国、人民的利益联系起来,才会创造出奇迹,才会成长为钢铁战士。革命者在斗争中百炼成钢,这是小说的一个重要主题。
D: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描写国内战争,第二部分描写经济恢复和社会主义建设。
4、下列句子中划线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犬牙:像狗的牙齿那样(《小石潭记》)
B: 虽乘御风不以疾也。 奔:奔驰的快马(《三峡》)
C: 主人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日:白天(《送东阳马生序》)
D: 小惠未 , 民弗从也。 徧:同“遍”,遍及(《曹刿论战》)
5、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伫立 丑陋 肿胀 小心冀冀
B: 蝉蜕 讪笑 嫉妒 荒草凄凄
C: 幽寂 轻捷 延绵 惊慌失措
D: 膊学 欺骗 瞬息 高枕而卧
6、

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河北柏乡汉牡丹园栽培的牡丹,种类繁多,品质优良。每至花期,园内的牡丹竞相绽放,五彩缤纷的景象美不胜收
B: 她性格温和,待人诚恳,举止文雅,言语动听。虽然是初次接触,但我对她的好感油然而生
C: 六月的天,娃娃的脸,说变就变。刚才还是晴空万里,不一会儿,阴云密布,竟然下起了冰雹,天气的变化真实扑朔迷离啊!
D: 今天的荧幕和银幕,并不缺少令人眼花缭乱的离奇情节,缺少的恰恰是能够关照自我的活生生的生命个体。
7、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政策拟定应该因地制宜 , 不可一味沿用国外的制度。
B: 我国众多的自然景观美不胜收 , 许多国外友人慕名而来。
C: 作家笔下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让我对语文着迷。
D: 教师要在潜滋暗长中感染学生、教育学生,使他们知识、才智和思想不断提高。
8、小明同学的感想里面提到的《爱莲说》《陋室铭》都是我们这学期学习的课文。下列关于本学期的文学常识,有误的一项是( )
A: 《陋室铭》——唐——刘禹锡 《河中石兽》——清——纪昀
B: 《登幽州台歌》——唐——陈子昂 《登飞来峰》——北宋——王安石
C: 《紫藤萝瀑布》——当代——宗璞 《爱莲说》——唐——周敦颐
D: 《伟大的悲剧》——奥地利——茨威格 《阿长与〈山海经〉》——现代——鲁迅
9、

为下列长单句提炼主干,正确的一项是( )

饱含原始宗教、哲学、文学的悠悠岁月的滋养下,中国的诸子百家从组织的有序性、参与的严整性、活动的集中性、内外的可辨识性、不同时空的统一性这五个方面站立起来向世人宣告了自己的主张和思维习惯。

A: 原始宗教、哲学、文学的滋养,诸子百家站立起来。
B: 诸子百家站立起来宣告了主张和习惯。
C: 中国的诸子百家站立起来向世人宣告了自己的主张。
D: 诸子百家从这五个方面站立起来向世人宣告了自己的主张和思维习惯。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南怀瑾老师曾经说过:千万别小看孔子!他是个大彻大悟的人。
B: 不少贪污腐败分子涉案金额一经曝出,就让人叹为观止
C: 我们应做“文明有礼二十四条”的践行者,不能让它在我们手中变成一纸空文
D: 汇聚天南海北众多美食佳肴,8月31日,“舌尖上的中国美食嘉年华”在西安站正式拉开全国巡展的序幕。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 1 )诗中“当年万里觅封侯”说明作者年青时候的愿望是( )

A: 为国家建功立业
B: 获得侯的爵位
C: 获取高官厚禄
( 2 )诗中表明作者即使在梦里也不忘记国事的诗句是: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治国犹栽树

唐太宗谓侍臣①曰:“往昔初平京师②,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③意犹不足,征求不已,兼东征西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致灭亡,此皆朕所目见。故夙夜孜孜④,惟欲清净,使天下无事。遂得徭役不兴,年谷丰稔⑤,百姓安乐。夫治国犹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盛。君能清净,百姓何得不安乐乎?”

节选自《贞观政要》)

【注释】①侍臣:周围的大臣。②京师:京城。此指隋朝京城大兴(今陕西西安市)。

③炀帝:隋朝未代皇帝杨广。④孜孜:勤恳的样子。⑤稔:rěn,丰收。

( 1 )解释下面句中加横线的词。

①征求不已________

欲清净________

( 2 )翻译下列句子。

夫治国犹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盛。

( 3 )结合选文用自己的话说说唐太宗的治国之道。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广场上弹吉他的弟弟

包利民

①太阳刚刚爬过对面楼房的顶上,弟弟便开始忙活起来,穿上那件浅灰色的长风衣,背着那把破吉他出门,去离家附近的一个不大不小的广场上班了。

②弟弟所谓的工作,在我看来,和他周围那些面前摆着破碗或者竖着写满悲惨经历的人一样,是希望得到别人的施舍。但只有他称那是工作,而且他是很认真地说那是他的工作。

③他第一次去的时候,我笑着对他说:“你周围的那些人,不会让你抢他们的生意的!”他神秘地笑笑,说:“我自有办法!”只是那天中午回来,弟弟的长风衣上布满了脚印,他连饭也没吃,回到自己的房间,一会儿便传出了呻吟声。到了午后,他居然起来了,而且把风衣上的灰掸得很干净,背上琴又要出去。我叫住他:“换身行头吧,你穿成这样去,不挨打才怪!”他留给我一个倔强的背影,走起路来,腿有点微瘸,看来被教训得不轻。

④晚上弟弟回来后神采飞扬,衣服也干干净净,看来他下午不但没有挨打,生意好像也不错。我打开他的琴盒,却是一个硬币也没倒出来。于是嘲笑说:“你连一毛钱都没挣到,还乐得像捡了金条一样!”他故作高深地一耸肩:“太俗,张口闭口都是钱!我这高雅的艺术岂是金钱能衡量的?”

⑤我曾在一个网站上看到过弟弟的长篇玄幻小说,他同时写了两本书,都已经签约上架,也已经出版了第一本的第一部。我常批评他:“白天的时间用来在家写书多好,你知道那些读者对你的作品有多么期待?你对得起他们吗?”他回应我的依然是背着琴盒有些酷酷的背影。

⑥快冬天了,弟弟还是那身装束。我曾对他说:“你得多买几件风衣了,总穿一件,观众们会有视觉疲劳!”他却说:“没多长时间了,冬天我就不去了,太冷,旁边的那些人冬天也很少出来!”呵呵,他居然跟那些乞丐对比上了,在我看来,他似乎忘了第一天他们联手揍他的事了。他还一本正经地说:“那些人并不像你想象的那样都是骗钱的!”

⑦天气逐渐冷起来了,从我们小区通往广场的柏油路被银杏树叶染成一片金黄。像我这种爬格子的人平时是很少出门的,这天却突发奇想,想去看看弟弟是怎样工作的。正是下班的时间,广场上人来人往,弟弟被那些下班的人里三层外三层地包裹着,吉他声、歌声硬是从人群中传了出来。呵呵,这小子,一首看似普普通通的流行歌曲,倒是被他整出了“绕梁三日”的感觉。我好不容易挤了进去,看见弟弟面前的琴盒里已悠闲地躺着不少的零钱和整钞,这些钞票和它们新的主人一样,流露出一脸的得意。

⑧我从人群中退出来,躲在一边。凝视着落日那诱人的余晖,时光仿佛定格成了一幅画。渐渐地,围拢的人群散去了,弟弟艰难地站起来,他居然把琴盒里的钱散发给周围的乞丐们。呵呵,原来整个秋天,他都是替那些曾经打过他的人讨过冬的钱啊!我想起弟弟在他的小说中说:“网上说今年冬天会更冷,这回你们冬天不用出来了!”

⑨为了不让弟弟看到我,我先跑回家,站在一楼的窗口,看着弟弟慢悠悠地走回来,凉凉的风吹动他长长风衣的下摆,他脸上依然是满足的神情。一进门,他立刻换了一副神情,急急地甩了风衣,脱下裤子,把左腿的义肢摘下来,疼得龇牙咧嘴,腿根的断处,已经磨得不堪入目。我忙为他抹药,再把他抱回房间。

⑩那个夜里,我在弟弟更新的小说中,看到他借主人公的口说出的几句话:“原以为最幸福的事,是和心爱的人相伴偕老,现在才发现,最幸福的事其实是给别人以帮助;原以为最痛苦的事,是恋人陌路,可是经历了才知道,在那份帮助别人而得到的幸福面前,这种痛苦微不足道。”弟弟在说着他自己的心声啊。

( 1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纵观全文,可以看出弟弟是一个善良大度、乐于助人、自立自强、多才多艺的人。
B: 第④段中的“神采飞扬”一词,运用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弟弟将挣到的钱散发给周围乞丐后的得意与兴奋。
C: 弟弟的长风衣是贯穿全文的一个线索,在文中多次出现,对推动情节、塑造人物、表现主题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D: 文章最后借弟弟所写小说中主人公的话,巧妙地点明文章中心,同时流露出作者对弟弟的由衷赞赏之情。
( 2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 3 )结合语境,按要求赏析。

①我好不容易挤了进去,看见弟弟面前的琴盒里已悠闲地躺着不少的零钱和整钞,这些钞票和它们新的主人一样,流露出一脸的得意。(从修辞的角度赏析)

②一进门,他立刻换了一副神情,急急地甩了风衣,脱下裤子,把左腿的义肢摘下来,疼得龇牙咧嘴 , 腿根的断处,已经磨得不堪入目。(从用词的角度赏析)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墙下短记

史铁生

近些年我常记起一道墙,碎砖头垒的,风可以吹落砖缝间的细土。那墙很长,至少在一个少年看来是很长,很长之后拐了弯,拐进一条更窄的小巷里去。小巷的拐角处有一盏街灯,紧挨着往前是一个院门,那里住过我少年时的一个同窗好友。叫他L吧。L和我一度形影不离,我生命的一段就由这友谊铺筑。细密的小巷中,上学和放学的路上我们一起走,冬天或夏天,风声或蝉鸣,太阳到星空。少年间的情谊,想来莫过于我们那时的无猜无防了。

我曾把一件珍爱的东西送给L。是什么,已经记不清。可是有一天我们打了架,为什么打架也记不清了,但丝毫不忘的是:打完架,我去找L要回了那件东西。

走过那道很长很熟悉的墙,夕阳正在上面灿烂地照耀。我走进院中去喊L。L出来,听我说明来意,愣着看我一会,然后回屋拿出那件东西交到我手里,不说什么,就又走回屋去。结束总是非常简单,咔嚓一下就都过去。

归途中我看看手上那件东西,珍宝转眼被处理成垃圾,我失去来时的热度。

我独自回家,贴近墙根走。墙很长,很长而且荒凉。捡根树枝,边走边在那墙上轻划,砖缝间的细上一股股地垂流……我内心沮丧而无以名状;一段情谊轻得飘散了,没有了。

那很可能是我对于墙的第一种印象。

随之,另一些墙也从睡中醒来。

我摇着轮椅走街串巷,忽然一面青灰色的墙叫我怦然心动,我知道,再往前去就是我的幼儿园了。青灰色的墙很高,里面有更高的树。到幼儿园去必要经过这墙下。一见了这面高墙,退步回家的希望即告断灭。那青灰色几近一种严酷的信号,令童年分外恐怖。

这样的“条件反射”确立于一个盛夏的午后,所以记得清楚,是因为那时的蝉鸣最为浩大。那个下午母亲要出差到很远的地方去。我最高的希望是她可能改变主意,最低的希望是我可以不去幼儿园,留在家里跟着奶奶。但两份提案均遭否决,据哭力争亦不奏效。我哭声不停,母亲无奈说带我出去走走。“不去幼儿园!”出门时我再次申明立场。母亲领我在街上走,沿途买些好吃的东西给我,形势虽可疑,但看着走了这么久又不像是去幼儿园的路,牵紧着母亲长裙的手便放开,心里也略略地松坦。可是,好吃的东西刚在嘴里有了味道,迎头又来了那面青灰色高墙,才知道条条小路原来相通。虽立刻大哭,料已无济于事。但一迈进幼儿园的门槛,哭喊即自行停止,心里明白没了依靠,唯规规矩矩做个好孩子是得救的方略。幼儿园墙内,是必定的一种“灾难”,抑或只因为这一个孩子天生地怯懦和多愁。

我最记得母亲消失在那面墙里的情景:母亲是绕过那面青灰色的高墙走上了远途的,高高的树上蝉鸣浩大,高高的树下母亲的身影很小,在我的恐惧里那儿即是远方。

我现在有很多时间坐在窗前,看远近峭壁林立一般的高墙和矮墙。有人的地方一定有墙。我们都在墙里。

我们有时千里迢迢汽车呀、火车呀、飞机呀,只为了去找一处不见墙的地方:荒原、大海、林莽甚至沙漠。但未必就能逃脱。墙永久地在你心里,构筑恐惧,也牵动思念。比如你千里迢迢地去时,鲁宾逊正千里迢迢地回来。

把所有的墙都拆掉的愿望自古就有。不行么?我坐在窗前用很多时间去幻想一种魔法,比如“啦啦啦,啦啦啦……”很灵验地念上一段咒语,刷啦一下墙都不见。怎样呢?料必大家一齐慌作一团(就像热油淋在蚁穴)。然后大家埋头细想,还是要砌墙。砌墙盖房,不单为避风雨,因为大家都有些秘密,其次当然还有一些钱财。

其实秘密就已经是墙了。肚皮和眼皮都是墙,假笑和伪哭都是墙。假设这心灵之墙可以轻易拆除,但山和水都是墙,天和地都是墙,时间和空间都是墙。

为了逃开墙,我曾走到过一面墙下。我家附近有一座荒废的古园,围墙残败但仍坚固,失魂落魄的那些岁月里我摇着轮椅走到它眼前。四处无人,寂静悠久,寂静的我和寂静的墙之间,膨胀和盛长着野花,膨胀和盛开着冤屈。我用拳头打墙,用石头砍它,对着它落泪、喃喃咒骂,但是它轻轻掉落一点儿灰尘再无所动。老柏树千年一日伸展着枝叶,云在天上走,鸟在云里飞,风路草丛,野草一代一代落子生根。我转而祈求墙,双手合什,创造一种祷词,出声地诵念、求它给我死,要么还给我能走路的腿……但睁开眼,伟大的墙还是伟大地矗立,墙下呆坐一个不被神明过问的人。

直到有一天我又跟那墙说话,才突然想起,达摩的面壁是不是这样的呢?接受限制。接受残缺。接受苦难。接受墙的存在。

搬家搬得终于离那座古园远了,不能随便就去,此前就料到会怎样想念它,不想最为思恋的竟是那四面矗立的围墙;年久无人过问,记得那墙头的残瓦间长大过几棵小树。但不管何时何地,一闭眼,即刻就到那墙下。寂静的墙和寂静的我之间,野花膨胀着花蕾,不尽的路途在不尽的墙间延展,有很多事要慢慢对它谈,随手记下谓之写作。

1994年10月

(选自《我与地坛》,有删改)

( 1 )请分别概况“我”对儿时关于“墙”的两次回忆。
( 2 )“我”对荒废古园里的围墙先后有不同的态度,请分点概况。
( 3 )下面语句在写法上有哪些特点?请联系上下文加以赏析。

母亲是绕过那面青灰色的高墙走上了远途的,高高的树上蝉鸣浩大,高高的树下母亲的身影很小。

( 4 )纵观全文,“墙”有着鲜明的象征意义,请对“墙”的丰富内涵谈谈你的理解。
( 5 )“拆掉墙”与“接受墙”,你更赞同哪一种做法?请简述理由。
四、写作(分值:60分)
请以“要学会欣赏他人”为题写一篇演讲稿。

要求:①要有真情实感,不得抄袭;做到观点明确、论证有理有据。②不少于500字。③文中不得透露考生信息。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