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17年海口景山学校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选出下列划线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 )
A: 退(kuì) 要(sài) 刻(juàn) 息敛声(pínɡ)
B: 首(qiào) 责(jié) 黑(yōu) 深痛疾(wù)
C: 踌(chú) 亮(zènɡ) 雕(lòu) 首低眉(hàn)
D: 教(huì) 婆(shā) 鲜(yú) 滋暗长(qiǎn)
2、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新冠肺炎疫情蔓延,不经意带火了一部作品——美国影片《传染病》。
B: 无论是谁,只要他发奋图强、持之以恒、充满正能量,都可以成为我们学习的榜样。
C: 遭受痛苦,我就用喊叫和泪水来回答:遇到卑鄙,我就愤慨;看见肮脏,我就憎恶。
D: 说文学是“诚实的自白”,远不如说文学是“精巧的虚构”。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 名(nì) 蒙(mēi) 粗(cāo) 无信息(yăo)
B: 农(diàn) 酒(sì) 躇(chú) 不及防(cù)
C: 娌(zóu) 黑(yǒu) 擦(sì) 春寒料(qiào)
D: 水(nì) 留(zhì) 俯(kàn) 密匝(zā)
4、

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熊丙奇教授的讲座非常具有吸引力,中途退场的听众真是凤毛麟角
B: 长时间以来,对网吧的整治很难取得显著成效,无形中助长了一些违法经营者的嚣张气焰,他们对国家的规定就更加置若罔闻
C: 我们都要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献爱心活动,切不可袖手旁观
D: 国庆期间,天目湖的美丽风光令国内外游人流连忘返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
A: 在引领世界量子通信研究方面,潘建伟团队厥功至伟。潘建伟说,未来五年“还会取得很多精彩的成果,一个新的时代已经到来”。
B: 桃花开了,红得像火,梨花开了,白得像雷,郁金香也开了,黄色、紫色交相辉映:好一派万紫千红的灿烂春光。
C: 近年来,因在马路上行走时使用手机而引发的安全事故屡屡曝光,“手机依赖”到底是不良习惯?还是危险的“炸弹”?这让人们不得不开始质疑。
D: 人活在世界上,必须处理好三个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包括家庭关系;个人思想感情矛盾与平衡的关系;处理得好,生活才能愉快。
6、

下面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

A: 针对一切善良的人,都应该做到真和忍:真者,真诚相待,不虚情假意。忍者,宽容忍让,不针锋相对。
B: “变动犹鬼神,不可端倪”。这是韩愈盛赞同时代书法家张旭的话。
C: “海啸”究竟是一种什么现象?它是如何产生的?又该如何去预测?我们应该尽快搞清楚这些问题。
D: 毕业50周年同学会现场,昔日的少年,今天的老人,你拉着我的手,我搂着你的腰,说啊、笑啊、哭啊……那场面真的是太感人了。
7、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通过我市举办的“名师好课”系列送教活动,促进了全市教育的均衡发展。
B: 防止荒漠化不再恶化,需要各国政府以及每一位地球村“村民”的共同努力。
C: 三个学校的学生会干部在教导处开会,研究本学期课堂活动的开展问题。
D: 北部湾港的建设,是北部湾经济区发展“向海经济”的重要支撑。
8、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据调查,我国超80%左右的成年人全谷物摄入不足,导致维生素膳食纤维等的缺失。
B: 这三年来,“一带一路”建设从无到有、由点及面,进度和成果都超出了预期效果。
C: 通过在扬州钟书阁举办的“人间送小温”首发式,使更多年轻读者深入了解汪曾祺。
D: 我们不仅要学习巴西人“用脑踢球”的理念,但也要大力发展我国青少年的足球事业。
9、给文段中的横线处选择恰当的句子,与原文衔接最紧密的一项是( )

历史是汹涌的潮汐,它呼啸着冲上沙滩时,人人都为之惊叹;它悄然退落时,许多人竟会忘却它的磅礴,然而沙滩忠实地记录着它的足迹。历史是起伏的潮汐,________,更不是历史的倒退,落潮之后,必定会有新的潮汐。


A: 涨潮,是历史的峰巅;落潮,是历史的中断
B: 涨潮,未必是历史的峰巅;落潮,也不是历史的中断
C: 落潮,是历史的中断;涨潮,未必是历史的峰巅
D: 落潮,也不是历史的中断;涨潮,未必是历史的峰巅
10、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通过这次学习班的学习,使我的思想认识有了提高。
B: 西湖的春天是美丽的季节。
C: 文字通顺,是衡量一篇习作好坏的重要标准。
D: 同学们聚精会神地注视和倾听着老师做实验。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采桑子 欧阳修

群芳过后西湖好,狼籍残红。飞絮濛濛,垂柳阑干尽日风。
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
【注】①西湖:指颍州西湖,在今安徽阜阳县西北。②狼籍:狼籍,同“狼藉”,散乱的样子。③帘栊:窗帘。栊,窗棂。

( 1 )这首词描写景色营造的意境氛围是( )

A: 萧瑟凄凉
B: 清幽空阔
C: 雄浑壮阔
D: 明丽欢快
( 2 )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

A: “狼籍”“飞絮”“垂柳”三句写落红零乱满地、柳絮翠柳柔条斜拂于春风中的姿态。描摹出一幅清疏淡远的暮春图景。
B: 这首词描写“群芳过后”一片衰残的景象,抒发了作者内心对春天逝去的悲伤愁苦之情。
C: “始觉春空”一句中,“始觉”是繁华喧闹消失后的顿悟之辞,“春空”道出了作者惜春恋春的复杂微妙的心境。
D: 作者在暮春的孤寂清冷中独体味出安宁静谧的美趣,从字里行间婉曲地显露出作者退居后寄情山水的闲适恬静的心境,有异于一般的咏春词。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出师表》(节选),按要求完成后面题目。
臣本布衣,躬耕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付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甲兵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等之任也。

( 1 )解释下列加线词的含义。
①三臣于草庐之中
②遂许先帝以驱驰
③先帝不以臣卑鄙

( 2 )下面各组加线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 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此殆天所以资将军(《隆中对》)
B: 若有作奸犯科及忠善者 不足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C: 宜付有司论刑赏 转视积薪后,一狼洞中(《狼》)
D: 先帝不臣卑鄙 不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 3 )用“/”线给下面句子断句。(先将原句工整地抄写在答题卡上,再断两处)
此 臣 所 以 报 先 帝 而 忠 陛 下 之 职 分 也

( 4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②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 5 )请结合选文内容,说说作者“报先帝而忠陛下”的具体原因。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父亲二十年前的叮嘱

徐德新

①天刚蒙蒙亮,父亲就挑着柴火和我上路了。那时我刚到县城里上初中,父亲的负担,因此更重了。隆冬将近,父亲经常抽空上山砍柴,然后卖到县城,由此给我凑生活费以及学杂费。每个周末,我都会回家帮助父亲砍柴,然后周一凌晨再走二十里的山路到学校去。这一次,因为我额外需要五元钱的竞赛费,所以父亲晚上又摸黑砍了一担柴,等到第二天早晨到县城卖掉后再把钱给我。

②“最近钱是越来越紧张了。”父亲挑着担,边走边嘀咕。自从到县城上学,这句话听了已经不下百遍了。一阵阵轻微的冷风袭来,天渐渐亮了,山脊的轮廓越来越清晰。有白而软的东西从空中飘下来,落在父亲的身上,倏忽就不见了。忽然又有两片落到我的鼻尖上,用手一摸也没了,鼻尖只留下一点冰凉的酸。抬头远望,雪花正从天而降,有些大一点的树叶上已经挂白了。除了扁担的颤悠和我们轻重不一的脚步,山路静谧而空蒙。

③不知不觉间,县城到了。

④街上大部分的人家还没有开门。父亲挑着担,带着我挨家挨户找买主。由于担心耽误我上学,又怕柴火打湿了没人要,父亲走得很快,我能听到他的喘气声越来越大,最后终于在一条弄堂里遇到了买柴人。父亲卸下柴火,从那人手里接过一沓毛票,仔细地数了数,一共四元。父亲说:“同志,我这担柴要五块钱哩。”“什么?昨天不还是四块吗?”那人瞟了一眼父亲。“昨天是昨天,您没看我这担柴,比别人的要厚重得多吗?”父亲小心翼翼地说。“那我不管,都是四块钱,我又没让你搞这么厚重。”那人没有丝毫加钱的意思。“今天下雪了,您看我多不容易,就加一块吧!”父亲几乎是哀求的口吻了。

⑤我从门缝看见那人在裤兜里掏来掏去,终于摸出一张皱巴巴的五元纸钞,然后把那沓毛票从我父亲手里抓过去,又把那张纸钞从门缝往外一扔,丢下一句话:“拿去吧!”

⑥风裹挟着雪吹过来,纸钞落到门槛前父亲的脚下。父亲怔怔地站着,不知是因为冷还是累,他的鼻息变得忽粗忽细。等我走过去刚要把地上的钱捡起来,父亲忽然把我拉到一边,然后低下头,弯下腰,缓缓地把那张纸钞拾了起来,揣在怀里。父亲弯腰去捡钱的时候,我发现他的身体几乎弯成了一个零度角,头几乎触到了地上。父亲站起身来,对那人说一声:“多谢了!”然后转身拉着我默默离开。

⑦“爹,你冷不冷?”等走远了,我问父亲。因为要挑担,父亲出门的时候穿得有点少。“你可得给我好好读书,”父亲顿了顿说,“没有别的出路,只有读书才能进城。”

⑧雪下得越来越大,整个县城变成了一片银白色。父亲没有急着回家,他要一直把我送到学校去。“爹,本来我不想花那么多钱去参加那个什么竞赛的。可是老师说了,要是获得好名次,将来能保送上北京的大学。”眼看快到学校了,我终于忍不住说出了心里话。我有点想哭了,眼睛湿湿的。“竞赛好啊,爹和娘支持你。要是能保送上大学,那真要感谢老祖宗了。”父亲摸着我的头说,“我当年也想上大学呢!看来这个愿望你能帮我实现了。”

⑨到了学校门口,父亲从怀里把那五元钱掏出来,塞到我的书包里,好像生怕它会飘走似的,使劲地把书包捏了又捏。“孩子,爹还有一句话,”父亲望着我,精神与以往大不一样,“等你将来有钱了,假使也遇到了像我这样的人,你最好不要让他……”

⑩“什么,爹?”

⑪“在你面前低头弯腰。” ……

(选文有改动)

( 1 )文中多次写到“风雪”,请说说设置这样的自然环境有何作用。
( 2 )结合上下文,说说第②段画线句子中“冰凉的酸”的深意。

忽然又有两片落到我的鼻尖上,用手一摸也没了,鼻尖只留下一点冰凉的酸。

( 3 )体会下面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表达效果。

我从门缝看见那人在裤兜里去,终于出一张皱巴巴的五元纸钞,然后把那沓毛票从我父亲手里过去,又把那张纸钞从门缝往外一 , 丢下一句话:“拿去吧!”

( 4 )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 5 )请用自己的话,说说父亲的最后一次“叮嘱”的含义。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越剧

夜鱼

我问过母亲:为什么我只有六七岁,那么小,就能看懂越剧呢?

母亲说:是我们老家那边的戏呀,再说我那时不是给你讲解了么?

我说:不对,我依稀记得第一次跟你看《红楼梦》的时候,你只顾先跟着哼,接着哭,没功夫跟我讲,是我自己懂的。

母亲哈哈一乐:好吧,好吧,说明我丫头早慧。

其实不是我早慧,该是我前世做过伶人吧,而且就在江浙那一带的水榭歌台里,直唱到人戏不分,直唱到华年枯萎,直唱到黯然失声。那几丈宽的戏台,是否浓缩过我一生的绮丽沧桑和爱恨?不然我如何会在今生听越剧听到发痴。如何会看到戏台就忍不住爬上去,呆呆地抚摸或亮丽或斑驳的柱子,定定地遥望台下,要找当年那个独捧我一人的痴情戏迷。

鲁迅文章《社戏》里的童年场景在我好像没有过的,可当我第一次读到却感觉熟悉不已。而当斜顶灰墙,青石小巷,小桥流水成了箱底黑白老照片的背景,再想亲近浸入,已是不能了的时候,只要越剧一开锣,故乡的风物人情,便能随着那抑扬顿挫的曲调,咿咿呀呀地跑出来。

而我真正的戏曲童年应该是从安徽合肥附近一个郊县大院子里开始的。周围是稻田、竹篱、,大院住了铁道部某分院的几十家人口。铁路部门还是很牛的,除了大卡车不断进进出出地运送物质,还能带大城市的最新稀奇来。一台黑白大电视,羡煞院外无数农人的孩子。那也是我人生第一次有优越感——他们不能进来看,我能。

不过那个时候电视里的娱乐节目是没完没了的《东方红》大型歌舞片,这让人们失去了兴趣。每天如火如荼抢占有利地形活动开始衰落,直到越剧电影《红楼梦》的播映。单位里江浙一带的人很多,这下子家家夜夜黑乎乎的,全都集中到放电视的食堂大厅里,悲悲凄凄地浸到林妹妹的眼泪水里去了。那时,才离开家乡不久,我和母亲的吴侬软语因为同乡众多,还没有成为后来武汉人的笑柄,会说能懂,看越剧得天独厚。

就此成了王文娟的迷,迷她一把略显沙哑的磁性嗓音,迷她优雅自然的神韵姿态。那嗓音到老未改,已是高龄依然在夫君的导演棒下将孟丽君演得铿锵婉转。虽然身材臃肿了,面庞肥润了,但精髓还在。贵族气的典雅委婉仿佛已被她唱进了骨骼血液。在戏中将爱情演到痴,演到绝的女子,生活里也是一样,一生一世伉俪情深,到老还是夫唱妇随,不离不弃。

恢复了现实姿态的伶人们仍着戏服再三鞠躬谢幕,如雷的掌声里,戏里戏外,台上台下可能皆未醒转,那个刚刚才焚稿焚到悲愤已绝的女子,粉妆上的泪被追光折射得晶莹欲滴,台下那对看痴了的母女,竟然还在哽咽。

九十年代盛极一时的小百花曾经来过江城。那时还没有建长江二桥,我和母亲为赶往位于汉口的武汉剧院,早早地就出发了,坐轮渡,转公汽,一路劳顿,一路灰扑扑的阴霾,只为了感受那两三个小时的绮丽流媚。

这样的盛况现在很难再见了,母亲如今已经老到没有专车接送,就哪也去不成。和我分住两处,平时也就只是电话联系问候一下而已。母女二人相携了做票友的情景仿佛已是上辈子的事情。

去年深秋,母亲不慎摔断了腿,我接她到自己家休养,这才难得地多了一段日夜相聚的时光。怕坐着轮椅哪也去不了的她寂寞无聊,突发奇想,打开电脑视频给她看越剧,她居然还是那么兴致勃勃,跟着哼唱,那个活泼能干的母亲,那个跟我同唱经典名段的母亲,恍惚间,又回来了。哦,已是几十年了,几十年的颠沛流离,几十年如戏一般梦幻啊!

一时间我百感交集,几欲涕下。

( 1 )文章开头写“我”与母亲的对话,这对后文叙事有什么作用?
( 2 )文中画线句子在写法和作用上有何特点?
( 3 )品味文中划线词语,简析它们分别表现了母亲怎样的心理。

①台下那对看痴了的母女,竟然还在哽咽。

②她居然还是那么兴致勃勃,跟着哼唱。

( 4 )文章结尾说“一时间我百感交集,几欲涕下”,请结合上文简析“我”的复杂感情。
( 5 )文章的题目是“越剧”,但主要内容是围绕母亲展开怀念的,如果以“母亲的怀念”为题,你认为是否合适?请谈谈你的观点和具体理由。
四、写作(分值:60分)
我们总是在羡慕别人,而对自己所拥有的却常常视而不见:坚强、快乐、自信、勇敢、爱心,碧澄的蓝天、温暖的眼神……只要你用心去感受,你会恍然发现,原来,我拥有的也很多!

请以“原来我也有 ”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请把文题补充完整再作文。②不得抄袭试题中出现的材料,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字数不少于600字。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