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用语得体的一项是( ) A: 我在这个问题上请教了很多人,都得不到解决,于是不耻下问,向叶先生请教。 B: 在座的不是董事长,就是总经理,现在请大家出钱出物,为国家尽匹夫之责。 C: (护士:)孩子,别哭,再哭,我就会把你扎出血来了! D: 老黄,今天是你的生日,祝你长命百岁。 |
2、 | 下列火车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有人以为,细节无关紧要,其实细节常常决定成败,一个细节的疏忽往往造成不堪设想的后果。 B: 春节期间,在老街、桃园、望海楼等景区内,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民俗表演让人们流连忘返。 C: 港珠澳大桥的海底隧道在工厂生产后直接安装在海底,其对接误差控制在2厘米内,真是雕虫小技啊! D: 到2049年,我国要实现现代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时不我待 , 我们要努力学习,建设祖国。 |
3、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走近美丽的中海公园,我禁不住停下脚步驻足欣赏。 B: 我们的先辈们开启了丝绸之路,开辟了人类文明史上的大交流时代。 C: 我们在学习上即使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绝不能骄傲自满。 D: 市科技馆作为重大科普基础设施,已经发挥了其应有的作用,成为我市文明城市建设的一张亮丽名片。 |
4、 | 阅读课文《出师表》,下面各句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此皆良实,志虑忠纯。这些都是善良、诚实的人,他们的志向和心思忠诚无二。 B: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宫廷中的人和相府中的人,都是一个国家中的官员,提升、惩罚、表扬、批评,不应有所不同。 C: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接受(先帝的)任命以来,(我)白天黑夜忧愁叹息。 D: 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这些都是坚贞可靠、能够以死报国的忠臣,希望陛下亲近他们,信任他们。 |
5、 | 下列词语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 不动生色 一尘不染 妄下断语 惊慌失措 B: 参差不齐 刨根问底 美不胜收 截然不同 C: 眼花嘹乱 秩序井然 石破天惊 神采奕奕 D: 遒劲有力 相得益章 面面相觑 大相径庭 |
6、 |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培根,英国哲学家、作家,出生贵族家庭。剑桥大学毕业,《随笔》是其文学方面的主要著作,开创了英国随笔这一特有体裁。 B: 李可染,江苏徐州人。中国现代杰出的画家、诗人,画家徐悲鸿的弟子。他擅长画山水、人物,尤其擅长画牛。代表画作有《漓江胜境图》《万山红遍》《井冈山》等。 C: 朱光潜,现代美学家、翻译家、文艺理论家。笔名孟实、孟石。安徽桐城 人。1922年毕业于香港大学文学院。1925年留学英国。主要作品有《文艺心理学》、《谈美》、《西方美学史》等。 D: 叶圣陶(1894--1988),原名叶绍钧,字秉臣、圣陶,江苏苏州人,现代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主要作品有童话故事《稻草人》,长篇小说《倪焕之》,散文集《脚步集》等。 |
7、 | 关于本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按照时间顺序安排材料,叙事条理清晰。莎莉文老师对海伦的教导由浅入深,海伦对世界的认识也从感性上升到了理性。 B: 莎莉文老师用打比方的方式教导海伦领悟到了“水”的含义。 C: 莎莉文老师是一个有极大的耐心和爱心,有良好的教学方法的好老师。 D: 标题用“再塑生命”表达了海伦对莎莉文老师的无比敬爱和感激之情。 |
8、 | 选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 ) A: 《春》的作者是朱自清,字珮弦,散文家、诗人、学者。著有散文集《踪迹》、《欧游杂记》等。 B: 有很多身残志坚的人,比如《秋天的怀念》的作者史铁生和《再塑生命的人》的作者海伦凯勒。 C: 《陈太丘与友期》中,客人询问元方“尊君在不?”,“尊君”是对别人父亲的尊称,属于敬辞。 D: 《天净沙 秋思》描绘多种景物,组合成一幅秋郊夕照图,被誉为“秋思之祖”。 |
9、 | 下列句子中划线字的注音和画线词语的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草地这种广袤(mào)的疆域里,风与雪所挟(xiá)持的自然力量轻易地主宰着原本脆 弱的生命,无数牲畜纷纷倒下。 B: 娇艳的荷花早已凋零而去,荷叶却依然亭亭如盖,一阵风吹过,满塘摇曳(yè)舞动着,卷(juǎn)起一波又一波长短绿浪。 C: 不要憎(zēng)恶生活给予的负荷,因为跋涉的煎熬、挫败的洗礼会让我们厚重而充盈,让我们用一种佝偻(lǚ)的姿势负重而行。 D: 对于传统文艺,不明其理而好之易附拥风雅,一味消费易将其置于鱼龙混杂的尴尬(gà)境地,以致败坏其声名,亵(xiè)渎其尊严。 |
10、 |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排列最恰当的一组是( ) 山水是自然最生动、最完美的体现。 ①智者则涉水而行,望水而思,以碧波清流洗濯自己的理智和机敏。 ②那屹立万年的大山,多像静穆庄重的仁者; ③仁者在山的稳定、博大和丰富中,积蓄和锤炼自己的仁爱之心; ④那欢快流动的江河,多像才华横溢的智者。 A: ①②③④B: ①③②④ C: ②④③① D: ③①④② |
阅读下面诗词,回答问题。 甲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乙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 1 )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 甲词将现实与梦境融为一体,富有浪漫色彩。 B: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两句的意思是说中原土地已非我有,寓有“故国之思”。 C: 乙词“不尽长江滚滚流”用长流不息的江水表达词人无尽的愁思和感慨。 D: “八百里”和“的卢”都是指性格刚烈、驰骋沙场的快马。 ( 2 )作者在这两首词中抒发的思想感情有何相同之处? |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喜雨亭记(苏轼) 亭以雨名,志①喜也。予至扶风②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木,以为休息之所。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③于野,忧者以喜,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于是举酒于亭上,以属客而告之,日:“五日不雨可乎?曰:“五日不雨则无麦。”十日不雨可乎?曰:“十日不雨则无禾。”无麦无禾,岁且荐饥④,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则吾与二三子⑤,虽欲优游⑥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使吾与二三子得相与优游而乐于此亭者,皆雨之赐也。其又可忘耶?” 既以名亭,又从而歌之,曰:“使天而雨珠,寒者不得以为襦⑦;使天而雨玉,饥者不得以为粟。一雨三日,伊⑧谁之力?民曰太守。太守不有,归之天子。天子曰不然,归之造物。造物不自以为功,归之太空。太空冥冥,不可得而名。吾以名吾亭。” (选文有删改) 【注】①志:记录。 ②扶风:即凤翔府,今陕西省凤翔县,苏轼此时任凤翔县判官。③忭(biàn)欢乐 ④荐饥:连年饥荒 ⑤二三子:你们 ⑥优游:悠闲自得。⑦襦:本意短衣,此处代表所有的衣服。⑧伊:语助词,无意。 ( 1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亭以雨名 名:名字 B: 是岁之春 是:这,这个 C: 商家相与歌于市 市:集市 D: 皆雨之赐也 皆:都 ( 2 )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 ②使天而雨珠,寒者不得以为襦;使天而雨玉,饥者不得以为粟。 ( 3 )这篇文章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为爱挺直
郭华悦
①父亲早早去世,为了生计,母亲在家乡摆了个水果摊,每天天没亮就要起来张罗。到了七点左右,一切准备妥当了,于是用三轮的脚踏车,载着顺路的他和一车水果,在晨曦中一路奋进。
②母亲的背驼得很严重。到了冬天,在这个北方的小城里,北风裹着雪花,一路肆虐。每当这个时候,母亲总是用力地挺直了背。躲在母亲背后的他,恍然发现母亲的驼背直了不少。
③到了学校,他欢呼着跳下车,把这个惊喜发现告诉了母亲。他还沾沾自喜地叮嘱母亲,说不定蹬脚踏车有助于纠正驼背呢。母亲笑了笑,不以为意。可是懵懂的他却天真地认为,如果母亲能直起背来,自己就不会被同学叫做“小罗锅”了。
④母亲蹬脚踏车挺直的脊背,让他看到了希望。可是日复一日,他失望地发现,母亲蹬脚踏车时,脊背是直的,可一下车,却又成了驼背。于是,同学们的嘲笑始终伴随着他。
⑤后来,他考上了大学,毕业后,留在了城市里。没过了几年,他娶了个漂亮的妻子,也增添了一个可爱的小生命。母亲一直想过来看看孙女,可是他碍于面子,始终说自己忙,不断推脱。
⑥直到有一天,他骑着自行车,送四岁的女儿去幼儿园。那天的北风格外地大,刮在脸上竟有些生疼。女儿惊叫了几声,他于是下意识地挺直脊背,挡住迎风而来的寒风。风像刀子一样,在身上刮过,他却始终牵挂着后座上的女儿。
⑦那一刻,他突然想起了老家的母亲。他也终于明白,那些风雨交加的早上,母亲奋力地挺直了一直被他嫌弃的驼背,为后座的他挡住了刺骨的风雪。母亲的背,因为爱而挺直。可他不知道的是,每次把他送到学校,回到水果摊后,母亲的背总会疼上大半天。这样的戏,在他年少时光中,日复一日的上演。
⑧他的心里,突然涌进了阵阵酸楚。母亲的背是驼的,爱却很直。每个子女的身前,都有一堵挡风遮雨的挺直脊背,那是一堵爱的厚墙。
( 1 )第④段中说“他看到了希望”。他的希望是什么?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快回家去!快回家去!拿着刚发下来的小学毕业文凭——红丝带子系着的白纸筒,催着自己,我好像怕赶不上什么事情似的,为什么呀?
进了家门来,静悄悄的,四个妹妹和两个弟弟都坐在院子里的小板凳上,他们在玩沙土,旁边的夹竹桃不知什么时候垂下了好几枝子,散散落落的很不像样,是因为爸爸今年没有收拾它们——修剪、捆扎和施肥。
石榴树大盆底下也有几粒没有长成的小石榴,我很生气,问妹妹们:
“是谁把爸爸的石榴摘下来的?我要告诉爸爸去!”
妹妹们惊奇地睁大了眼,她们摇摇头说:“是它们自己掉下来的。”
我捡起小青石榴。缺了一根手指头的厨子老高从外面进来了,他说:
“大小姐,别说什么告诉你爸爸了,你妈妈刚从医院来了电话,叫你赶快去,你爸爸已经……”
他为什么不说下去了?我忽然觉得着急起来,大声喊着说:
“你说什么?老高。”
“大小姐,到了医院,好好儿劝劝你妈,这里就数你大了!就数你大了!”
瘦鸡妹妹还在抢燕燕的小玩意儿,弟弟把沙土灌进玻璃瓶里。是的,这里就数我大了,我是小小的大人。我对老高说:
“老高,我知道是什么事了,我就去医院。”我从来没有过这样的镇定,这样的安静。
我把小学毕业文凭放到书桌的抽屉里,再出来,老高已经替我雇好了到医院的车子。走过院子,看那垂落的夹竹桃,我默念着:
爸爸的花儿落了。
我已不再是小孩子。
要求:①加上适当的词或短语,补足题目;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字数不少于600字;③正文中如需出现真实地名、校名、人名,请用××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