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选一句最恰当的句子填在横线处( ) B: 没有太阳,天气相当冷,藤萝叶子多已萎落,显得这一带崖壁十分瘦削。 C: 在夕阳的照射下,枯草和落叶闪着不定的光,崖壁像一道巨大的屏矗立在江对岸。 D: 一行白帆,闪着透明的羽翼,从下游上来。山门半掩,一道阳光射在对岸的崖壁上。 |
2、 | 下列关于文学作品内容及常识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回忆鲁迅先生(节选)》选取生活中的琐事,再现了一个真实的鲁迅,让读者知道他和普通人一样,有自己的生活习惯和爱好,这样的鲁迅,更让人觉得可亲可敬。 B: 《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主要是劝勉人们要刻苦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 C: 《最后一课》是一篇短篇小说,作者以韩麦尔为主人公,表现了阿尔萨斯人民由衷的悲痛和对侵略者无声的抗议,表现出他们对祖国的恋恋深情。 D: 《木兰诗》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叙事民歌,记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经过。 |
3、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新时代的教育应当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善于创造的水平。 B: 经过表决、推举、讨论等一系列程序,出席职工代表大会的人选顺利产生。 C: 能否准确地解释粉丝文化的内涵,是正确树立青少年价值观的关键问題。 D: 国庆节前夕,南宁市许多商家开展商品打折促销活动,吸引消费者前来购物消费。 |
4、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在《星光大道》的舞台上,他的表演更是让在座的评委们技惊四座。B: 咱两口子的工资加在一起,不足一百多块钱,要维持五口人的开支,相当拮据。 C: 四川雅安人们抗震救灾,重建家园的事实告诉我们:只要心中有坚定的信念,就能战胜和面对任何困难。 D: 京广高铁将于12月26日全线贯通,北京至广州的最快运营时间从现在的20多个小时缩短到8小时左右。 |
5、 |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①沙漠 地蹲伏在那里,愚蠢而又警觉,充满仇恨而冷酷无情…… ②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 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 ③《美人鱼》票房累计已达27亿,破内地影史票房纪录 。 A: 顽固 安适 指日可待B: 固执 安闲 屈指可数 C: 顽固 安闲 指日可待 D: 固执 安适 指日可待 |
6、 | 下列对名著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西游记》中,孙悟空先后获得的名号依次为:美猴王—孙行者—齐天大圣—弼马温—孙悟空—斗战胜佛。其中“齐天大圣”是自封的。B: 《西游记》中,孙悟空巧妙进攻,变作小虫子钻到铁扇公主的肚子里,逼她交出芭蕉扇。 C: 悟空为救唐僧打杀了强盗,却被唐僧赶走。悟空去后,一只六耳猕猴变成悟空来害唐僧,悟空知道后,去找假悟空算账。后来,如来识破真相,真悟空打杀了假悟空。 D: 《西游记》中,黎山老母和三位菩萨,为试探唐僧师徒取经的决心,变为母女,假意招亲。唐僧、悟空和沙僧不为财货、女色所动,只有八戒愿意入赘,最终受到惩罚。 |
7、 |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随着时间的流逝,年迈的外公对祖国的思念却与日俱增。 B: 专家表示2020年经济增长目标不必拘泥于6%以上,建议科学制定经济增长目标。 C: 庆祝建国70周年群众游行中,来自各省市的那些美轮美奂的彩车成为了观众关注的焦点。 D: “戏曲+直播”模式,拓宽了戏曲的传播渠道,对戏曲文化的弘扬具有不言而喻的作用。 |
8、 | 对下列词语在句中含义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 A: 他们不知道,万方是个多么仗义的好朋友。(讲义气)B: 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形容人说话啰嗦) C: 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心理难过) D: 当你沐浴后,湿发披在两肩,穿过金色花的浓荫。(洗澡) |
9、 | 选出文学常识判断错误的一项 ( ) A: 《雷电颂》选自历史剧《屈原》,作者郭沫若,我国著名文学家、戏剧学家、社会活动家、古文字学家。B: “序”,文体名,一般用以陈述创作主旨、创作经过等。唐初,亲友离别,赠言规勉,又有赠序。《送东阳马生序》即是一篇赠序。 C: 《海燕》选自《高尔基全集》,作者高尔基,苏联作家,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母亲》,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和剧本《小市民》等。 D: 《与朱元思书》选自《艺文类聚》,作者吴均,北朝文学家。 |
10、 | 下列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黄晕(yùn) 黝(yǒu)黑 睥睨(pì nì) 锲(qiè)而不舍 B: 吝啬(lìn sè) 侏儒(rǔ) 小觑(qù) 诲(hǔi)人不倦 C: 疮(chuǎng)疤 惆怅(chàng) 国殇(dāng) 战战兢兢(jīn) D: 龟(jīn)裂 娉(pǐng)婷 发髻(jì) 强(qiáng)词夺理 |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漫成① (唐)杜甫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②静,船尾跳鱼拨剌③鸣。 【注】①漫成:随手写成。本诗写于安史之乱后,杜甫当时寄寓四川。②联拳:鹭鸶在睡觉时缩起一只脚,如握拳。多只鹭鸶宿成团,其状如联拳。③拨剌:鱼尾拨水声。 ( 1 )诗歌着力刻画一个“静”字,其中“________”句,以动破静,愈见其静;以声破静,愈见其静。( 2 )对于诗中的“静”字,有人认为静得寂寞、凄清,有人认为静得安恬、和谐。你赞成哪一种说法?请联系诗歌内容和诗歌背景,说说你的理解。 |
阅读文言文,回答相关问题。 例句:归,召晏子而问之曰 A: 夫有贤而不知,一不祥也 B: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C: 先天下之忧而忧 D: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 2 )下列划线文言实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香远益清(远:远播)以光先帝遗德(光:发扬光大) B: 学而时习之(时:按时)腰白玉之环(腰:腰上系着) C: 斟酌损益(益:增加)晏子对曰(对:回答) D: 薄暮冥冥(薄:迫近)凄神寒骨(凄:凄凉) (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②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4 )晏子借________的机会,巧妙向君王进谏,他委婉地建议君王要________ 。 |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后面问题。
乡间的荷塘
钟文
①家乡的村前,有一口很大而水不深的荷塘。打从记事起,我们这些光着屁股的村童,每逢夏天常在荷塘边玩耍。
②我们用废纸叠成了一只只小纸船放进荷塘,让风儿吹进荷叶底下,看谁叠的小纸船被风吹得快吹得远。那时,荷叶的青翠、碧绿,以及荷塘的徐徐清风,好像与我们无关。因为在那个年龄阶段,我们对自然界的许多事物还没学会欣赏。确切地说,那时,我们是冲着荷塘里的水来这里玩耍的。
③我们在这里玩耍的内容可多着呢,除了叠纸船以外,还脱下头上戴的小草帽用来捉荷塘里的小鱼小虾。有时,为了不被烈日晒着,我们还摘来一块块荷叶,用篾条串起来,披在身上遮挡强烈的阳光。有时我们还在荷塘边抓起一团团泥巴,捏成一个个惟妙惟肖的小泥人,然后用来互相投掷取乐;有时,冒着火辣辣的太阳,大家一起跳进荷塘,利用荷叶做掩护,玩起水中的捉迷藏!
④也记不起多少次了,我们玩耍得兴趣正浓,不管父母怎样叫唤,照样是你唤你的,我玩我的,直到最后,父母生气了,拿着竹棍子气冲冲地赶到,我们才肯回去。
⑤光阴荏苒。后来我长大了,读书、参军,接着外出参加工作了,就再不像儿时那样到荷塘边来玩耍了。
⑥每次回去,我都重拾孩提时的那段时光,又一次次地来到荷塘,欣赏这里的自然风光。
⑦盛夏之季节,天气较为炎热,夏雨常光顾。在雨帘中,漫步在荷塘的周边,那雨打荷叶发出一阵阵“扑扑”的响声,倒像是为我这位打道回乡的人鼓掌欢迎呢。更有映入眼帘的是雨打荷叶摇头晃脑的姿势,真像荷叶在风雨中开心得意地尽情舞蹈!
⑧夏雨过后,荷塘的景致更加迷人。那一枝枝迎风摇曳的荷叶,经过雨水的洗礼,它宛如一个个刚出浴的美人儿,打着一把把翠绿色的小伞,站立在雨水盈盈的池塘中,显得更加妩媚,更加艳丽,更加楚楚动人!更为诱人观赏的是在那朵朵硕大的荷叶上面,还盛着一瓢瓢雨水,当阵阵微风吹来,摇摇欲坠,雨水在绿叶的映衬之下,呈现出深蓝浅绿的色泽,真像一个个绿色的玉盘,盛放着一个个大小不一的、圆圆的、晶莹剔透的珍珠玛瑙!
⑨令人最爱观赏的还数是夏夜乡间的荷塘月色。
⑩盛夏之夜,当一轮明月悬挂在天幕之上,荷塘里那挂满露珠的荷叶,在月光的照射下,泛着闪闪的银光,这时的荷塘之中,月光如泻,不时还传出一阵阵“咯咯”的蛙鸣。恰在这个时候,只要站在荷塘周边静静地欣赏,那满塘的月光,以及那琅琅的蛙鸣,何不令人如醉如痴……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题。
寂寞的稻草人
①播种时节和谷豆熟了的日子,田地里就会站起一些稻草人。他们大都头上戴一顶旧草帽,身上穿着破旧衣服,有的扬起手臂,仿佛正在用力抛掷什么厉害物件;有的手举竹竿,仿佛正向可疑的目标用力挥去,却迟迟没有挥下去。那竹竿,就那样被费劲地举着,倾斜着悬在半空,让过路的好心人看了,都有点同情那一直举着而不能放下去的手臂,它是太辛苦、太疲惫了。人这么一想,就为自己悠闲的手感到不好意思了。
②我家地里的稻草人,与别人家地里的稻草人一样,总是穿着父亲穿过的破旧衣服,戴着一顶破草帽,不论白天黑夜风吹日晒,都寂寞地站在田头,守护着我们的庄稼和日子。
③我们的父亲勤劳、清贫,但他很善良,有着柔软的心肠。他不忍心让忙里忙外、缝衣纳鞋的妻子,再穿着旧衣服、戴顶破草帽,以稻草人的形象,站在田野里受日晒雨淋,受鸟儿嬉笑。他更不忍心让自己的孩子以稻草人的样子去开始生活,他不让孩子在烈日下暴晒童年。
④所以,那时,在我的家乡,田野里站着的稻草人,几乎都是男人形象,都是父亲的形象。我们的父亲,他坚决地做了稻草人的原型。我们的父亲,他有着比稻草人还柔软、温和的心肠。
⑤被父亲们守护的田野,笼罩着丰富的气氛和意境。他们破旧的衣服和草帽,让人感到一种辛苦和清贫;他们的坚持、忠厚和习以为常,却让人感到温暖和安宁。
⑥有一次,走在放学回家的路上,我忽然看见田地里同时出现几个真人和稻草人,都像是我的父亲。一个父亲正在坡地上弯着腰为豆子除草,那是真的父亲,我看见他在豆子地里起伏和移动着的身影。另外还有三个父亲,他们都戴着一顶破草帽,穿着父亲的破旧衣服,一个站在稻田东边,一个站在稻田中间,一个站在稻田西头,他们手里都举着竹竿做着赶鸟的动作。
⑦我幼稚的心里,竟忽然涌起一种辛酸的感情。我寂寞的父亲,劳苦的父亲啊。恍惚间,我感觉满田野都是我的父亲,都是我劳苦的父亲,满田野都是我穿着破旧衣服的父亲。
⑧不知不觉间,我的眼睛湿了。
⑨我不忍心我的父亲是这个样子。我的父亲,即使化身为三,即使化身无数,难道都是这劳苦寂寞的样子吗?
⑩我流着眼泪,走到三个稻草人﹣﹣三个父亲面前,向他们一一鞠躬,并轻声问候:“辛苦了,爹爹。”
⑪忘不了,田野里的稻草人,我们的父亲,我们辛劳的父亲,我们清贫的父亲,穿着一身旧衣服的父亲,戴着旧草帽的父亲,被寒风吹彻被烈日暴晒的父亲,越走越远的、我们务农的父亲,我们忠厚的父亲。
⑫每当看见头顶飞来飞去的鸟儿,我都忍不住想问它们一声,你们,还记得那些稻草人吗?还记得我们的父亲们吗?那些手总是举着,却从来没有向你们抛掷过厉害物件的、那些田野里站立着的父亲们,你们还记得他们吗?
(作者:李汉荣 选自《读者》2015年第7期)
以下作文,任选其一。
作文①题目:初一,你好!
作文②阅读下面的材料,选择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一个人在自己门前种了棵槐树。一个过路的年轻人看见了,对他说:“槐树虫多。”他便把槐树砍了,种了一棵杨树。一个过路的老年人看见了,对他说:“杨树不是好材料。”他又把杨树砍了,种了一棵枫树。一个过路的女子看见,对他说:“枫树树阴少。”于是他又把枫树砍了。十年过去了,年年见他种树,但他门前总没有一棵树。
作文要求:①选择你最擅长的文体,表现你最熟悉的生活,抒发你最真挚的情感。②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③文中请不要出现真实的班名、姓名。④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