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关于文学名著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水浒》中打虎的英雄除了行者武松,还有小旋风李逵,他在沂岭杀了四虎。B: 格列佛在大人国看到了那里选拔官员的奇特方法:官员通过比赛绳子上跳舞的绝技来获得高位,博得国王的欢心。 C: 冰心在《繁星》《春水》不断唱出爱的赞歌。她歌颂母爱,歌颂童心,歌颂大自然。 D: 虎妞和小福子是老舍《骆驼祥子》里的两个女性形象,她们样貌、性格迥异,但都有相同的命运——毁灭。 |
2、 | 阅读王维《使至塞上》,选出分析有误的一项 ( ) B: 三联写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 C: 大漠中一个“孤”字写出景物的单调,“直”字表现了劲拔.坚毅美,“圆”字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 D: 诗人把自己乐观开朗的情绪巧妙地溶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中,情景交融,感受亲切。 |
3、 | 选出下列划线字字音字形全对的一组( ) A: 取缔(tì) 冲耳不闻(chōng) 吊以轻心(diào) 寒喧(xuān) B: 酷肖(xiào) 念念有辞(cí) 迫不及待(jí) 仓桑(cāng) C: 黝黑(yǒu) 浑身解数(xiè) 义愤填膺(yīng) 涣散(huàn) D: 恫吓(xià) 眼花瞭乱(liáo) 谈笑风声(shēng) 视查(chá) |
4、 | 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B: 龟裂 (gūn) 星宿(xiù) 丢三落四(là) 和面(huó) C: 嗤笑 (chī) 伛偻(lǚ) 锐不可当(dāng) 恻隐(cè) D: 淑女 (sū) 痉挛(jìng) 步履蹒跚 (pán) 温馨(xīn) |
5、 | 下列各项内容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清代小说家曹雪芹的《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小说的顶峰之作。小说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线索,描写了以贾家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兴衰史,反映了封建社会晚期广阔的社会现实。课文《香菱学诗》节选自《红楼梦》第四十八回。 B: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这些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又叫“国风”,是各地的歌谣。 C: 凡尔纳被公认为是“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他的《格列佛游记》(海底两方里》《神秘岛》这三部曲小说之所以拥有广大的读者,原因不仅在于构思巧妙,情节惊险,还在于它们是科学与幻想巧妙结合的成果。 D: 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它把文学、表演、绘面、雕塑、音乐、舞蹈等多种艺术综合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样式。戏剧按照表现形式,可以分为话剧、诗剧、歌剧、舞剧、歌舞剧、戏曲。 |
6、 |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下划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静谧(mì) 丘壑(hè) 自惭形秽(huì) B: 窠巢(kē) 婆娑(suō) 参差不齐(cān) C: 热忱(chén) 锃亮(zèng) 惟妙惟肖(xiāo) D: 濒临(pín) 冠冕(miǎn) 箪食壶浆(dān) |
7、 | 20世纪初,罗曼•罗兰为让世人“呼吸英雄的气息”,替具有巨大精神力量的英雄树碑立传,连续写了几部名人传记:《贝多芬传》(1903).《米开朗基罗传》(1906)和《托尔斯泰传》(1911)(共称《名人传》)等。同时发表了他的长篇小说杰作,这是他的代表作,被高尔基称为“长篇叙事诗”是( ) A: 《约翰·克利斯朵夫》 B: 《名人传》 C: 《母与子》 D: 《哥拉·布勒尼翁》 |
8、 | 下面标点符号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电影罗马假日里有一句台词:“要么旅行,要么读书,身体和灵魂,必须有一个在路上。”中国读书人也历来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一愿望。当我们在现代城市的钢铁森林里徘徊迷茫时,不妨置身于万卷书中,可能会寻找到真正的自我。 A: “ ” “ ” 、B: 《 》 “ ” 、 C: “ ” 《 》 , D: 《 》 《 》 , |
9、 | 下列语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这对眼睛不会放过微不足道的细节,同样也能全面揭示广袤无垠的宇宙。 B: 这位所谓的专家在台上絮絮叨叨,声音沉闷,抑扬顿挫的宣扬他的学说。 C: 2017年10月1日晚美国拉斯维加斯发生的枪击事件造成59人死亡,527人受伤,犯罪分子史蒂芬·帕多克的行为实在令人深恶痛疾。 D: 参加保险虽不能使人化险为夷,但却能在灾难不期而至时,使投保者得到一笔赔偿,尽量减轻损失。 |
10、 | 选项中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孟子,名轲,战国时期思想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孟子》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 B: 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东晋诗人。他写的《饮酒》是一组五言古诗。 C: 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人,作家、社会活动家。代表作有小说《蚀》三部曲、《子夜》、《林家铺子》、《春蚕》等。 D: 罗素,法国哲学家、数学家、作家。获1950年诺贝尔文学奖。 |
阅读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完成小题。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 1 )词的上片有一字笼罩全篇,你认为是哪一字?说说它的好处。( 2 )请对全词的最后一句“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略作赏析。 |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刘羽冲偶得古兵书 刘羽冲偶得古兵书,伏读经年①,自谓可将十万。会有土寇,自练乡兵与之角。全队溃覆,几为所擒,又得古水利书,伏读经年,自谓可使千里成壤。经图列说干②州官,州官亦好事,使试于一村。沟洫甫成③,水大至,顺渠灌入,人几为鱼。由是抑郁不自得,恒独步庭听,摇首自语曰:“古人岂欺我哉?如是日千百遍,惟此六字。不久发病死。 【注释】①经年,一年左右 ②列说,到处游说;干,求见 ③沟洫,沟渠;甫,刚。 ( 1 )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划线词。①会有土寇 会:________ ②使试于一村 使:________ ( 2 )翻译句子:自谓可使千里成壤( 3 )古人欺骗刘羽冲了吗?请具体说明理由。 |
黑发底下
⑴父亲如书,我是他的再版。
⑵年轻时,我们都顶着一头坚硬的黑发,它仿佛含有铁质,根根向上挺立如戟。抬手轻轻地拍打,会发出稠密结实的“嘭嘭”声,像电流穿透掌心击中身体。在我们个体生命的海拔上,它高高在上乌黑茂盛,像油亮油亮的煤一样不说话,我们在它底下日复一日地生活着。
⑶小时候,我们一家在黔南山区,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一到星期天天麻麻亮,父亲就独自一人趟着露水,一根扁担挑起两只箩筐,走上弯弯山道,到几十里外的深山里去挑煤来烧。傍晚踏着夕阳挑了满满两箩筐煤回家,正赶上吃晚饭,一只杏儿大的杯子已经善解人意地倒上酒立在了他面前。他端起酒,贴近唇边轻抿一下,放下了,又端起吸了一口,滋溜有声。直到饭吃完了,酒喝尽了,脸变红了,仿佛浑身的困乏与疲累也被一阵风消解走了。母亲就在这时瞥见了他黑发中躲来躲去的几根白发,惊呼道:“哟,你都有白头发了。”说着她拨开发丝,小心翼翼地拔下,摊到父亲掌中。
⑷那白发寥寥几根,躺在父亲掌心,枕着纵横的掌纹,银光闪亮,像是会发光的羽毛。
⑸天难得地飘起了雪,越飘越大。冬夜沉静如石,落入幽深漆黑的古井中,漫长而冷清。逼仄的厨房里,头顶一豆灯光,炭炉傍墙站立,烧壶沉默不语。父亲注视着我和弟弟,就像牧人盯着两只瑟瑟的羊羔羔,问道:“你俩谁给我拔白头发?一根一分钱。”正在打瞌睡的我们顿时来精神了,抢着拔。
⑹父亲的白发不多,稀稀疏疏地像微薄的雪花撒入广袤的黑土地,倏忽拧身捉迷藏似的躲了起来,在灯下实在不易察寻得到。每拔到一根我们都像发现新大陆似的,溅起一片响亮的欢呼。一晚上下来,收获并不多。
⑺然而,明明头天晚上拔光了,可过了一夜,父亲的白发又蹿出了一些,似乎拔的速度总也撵不上蹿的速度。一到晚上,无所事事的我们还是乐意拔,我们只是觉得自己长大了,父亲坐着我们站着,我们与父亲一样高了。一个个冷寂无聊的冬夜很快蹑手蹑脚地溜走了,我和弟弟同时分享着一个心照不宣而自鸣得意的秘密。
⑻等我们都上学了,父亲不再叫我们拔了。生活的困窘和难以排遣的忧愁日渐沉重地压迫着他,他的白发越生越多,几乎占了“半壁河山”,一眼望去触目惊心。我想他除了怕耽误我们的功课外,可能连他自己都泄气了,听任那些白发喧嚣地恣肆疯长。
⑼后来,父亲被癌魔缠身,惊心动魄的手术后,千篇一律地吃药、打针,不厌其烦地化疗、放疗,头发快掉光了,露出了空荡荡的头皮,一根不剩地失去了无比珍爱的头发,他不得不戴上了帽子。不知为什么,我竟觉得掉了头发的父亲是丢了羽毛的孔雀或凤凰,在人群中间有些落寞。
⑽有一天我忽然提起儿时拔白头发的事,父亲一愣,马上孩子似的笑了,瘦削的脸颊上猛地腾起了两片火烧云,沉浸在对往事的愉悦回忆中。良久,才慢悠悠地说:“那时你俩真淘气,老是拔了黑发糊弄我。”
⑾秘密像包袱被父亲轻描淡写地抖开了,我有些无地自容。在岁月面前,一天天变老的父亲曾束手无策,试图借助剔除白发来抗拒生命的一次次落雪,赶在大雪封山以前挽留住某些悄悄远行的记忆,这很像一个农夫靠铲掉稗草来保护庄稼的成长。可我们顽皮的行为却在加快岁月流逝的脚步,我们以帮凶和同谋的身份与父亲鲜明对立。
⑿今天这个日子,在父亲积雪一样飞速消融的生命海拔上,我多么想为他种下一头黑发,让他重新骄傲地穿过人群,像煤被阳光点燃。
⒀但岁月如箭,一经射出,拒绝回头。
(选自《光明日报》2015年2月27日第15版,简默作,有删改)
( 1 )文章以父亲的头发为线索展开叙述,仿照示例,在空白方框里依序填写相应的内容。(瞥见白发)——( ________ )——( ________ )——(掉光头发)——( ________ )
( 2 )下列句子分别使用了什么描写方法?简要分析其作用。(4分)⑴逼仄的厨房里,头顶一豆灯光,炭炉傍墙站立,烧壶沉默不语。________
⑵有一天我忽然提起儿时拔白头发的事,父亲一愣,马上孩子似的笑了,瘦削的脸颊上猛地腾起了两片火烧云,沉浸在对往事的愉悦回忆中。________
( 3 )文章多次使用了照应,请写出其中的一组。( 4 )“我”和弟弟的“秘密”被父亲轻淡地揭开后,我的内心五味杂陈,请扣紧文章的最后三段,以“我”的口吻“父亲”写一段话,直抒胸臆。 父亲的那座山
我从山里走来。在那遥远而贫瘠的山区,茫茫的天空下,横卧着几个古老的小村。每当夕阳西下,那层层叠叠的山啊,便将一座座小土房顶上袅袅的炊烟,将那牛背上牧童幽幽的柳哨声,扯得好远好远。小时候,父亲常常牵着我的手,一路讲着动人的故事……
读山,便是读父亲。
小时候我最爱做的梦是关于山的梦。父亲说,我咿呀学语的时候,便悄悄溜出父亲的臂弯,磕磕绊绊地蹒跚在大山的小路上,可是从来没有走出父亲的那双眼睛。当我玩累了,父亲就大步走过来,双手抱起我,亲昵地吻我,用硬硬的胡子扎我,痒煞人。这时,我就会温顺的偎依在父亲的怀里撒娇:“爸爸,那是什么?”“是山。”“山那边是什么?”“是天空。”“天空下面是什么?”“又是山。”“大吗?”“大哩。”……我用两只手卷起来,捂住嘴学父亲粗犷雄浑的声音向大山说:“大——哩——”
读山,便是读父亲。
在我的记忆里,农村的生活呆板而平淡,是很苦的。每天早晨,父亲一声如雷般的吆牛声惊醒了太阳,迎着那火红的血球走向田野,走出一幅希望的风景;每天黄昏,父亲的锄锨磕碰硬土块的声音溅出星星,惊起月亮,父亲才踏着黄昏的脚步,扛着那银白的湾沟犁铧走向村庄。本应是疲惫的,但父亲却没有一点倦意,尽管父亲脸上的皱纹如一座座有沟有壑的山脉。
读山,便是读父亲。
岁月悠悠,往事如烟,童年在父亲的甘露滋润下遥遥远逝。我长大了,要到山外面去,因为有一个更为广阔的天空、更丰富的世界等待我去了解,去探索。送我启程那天,父亲紧握着我的手说:“孩子你去吧,我等着你干大事业……’’走过一道道山梁,父亲把我送出了山的怀抱。当我转身向父亲道别时,我望见父亲高大的身躯铸成一座山的雕塑,那慈爱的目光变成父亲给我的永久的期待。
读山,便是读父亲。
山的希望是容易满足的,父亲的希望也是容易满足的。那年冬天,父亲送衣服来,他瑟瑟地站在每块砖头都洋溢着现代化气息的省重点中学的校园门口,我对着我的那些浑身都洋溢着现代化气息的老师和同学们理直气壮地宣布:这是我的父亲。父亲回去后便心满意足地痛痛快快地哭了,一颗颗晶莹的泪珠在昏黄的灯光下,折射出他的大半辈子艰辛,大半辈子或忧或喜,或悲或乐,或甜或苦的记忆,大半辈子山里人的幸福……
读山,便是读父亲。
我从山里来,是山赋予我一颗美好的心灵,是山给我风骨支起一个生命,是山给我灵性造就一种性格。读山,便是读山的目光,山的气质,山的情怀,山的希冀。
啊!读山,便是读父亲。
提示:请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行文。
要求:表达真情实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