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17年浠水县博文学校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依次填入空缺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春,是那样娇,那样敏感,却又那样混沌无涯。一声雷, ;一阵杜鹃啼, ;一阵风起,

①就猛然间惊醒了一山桃花

②便让每一棵柳吟出一则则白茫茫、虚飘飘说也说不清听也听不清的飞絮

③则无端地惹哭满天的云

A: ①②③
B: ③①②
C: ③②①
D: ①③②
2、下列语句中画线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她从历史根源分析到现实因素,从各国事例分析到香港现状,把港独分子的言论批驳得遍体鳞伤
B: 遇到困难时,我们应该多听听别人的建议,择善而从 , 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
C: 妈妈对小明说:“这件事你就不要刨根问底了,以后你会明白的。”
D: 平时学习不认真,马马虎虎,不求甚解 , 到用时就会感到知识贫乏,一筹莫展。
3、

选出不是反义词的一项( )。

A: 渺小——伟大
B: 增加——降低
C: 坚定——坚决
D: 冷淡——热情
4、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导语是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扼要地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主体是新闻的躯干,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和阐释;背景指的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背景必须独立成段。
B: 诺贝尔奖主要发给那些在过去的一年里,在物理、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及和平事业方面为人类做出最大贡献的人。首届诺贝尔奖是1901年颁发的。
C: 《“飞天”凌空》是一篇新闻特写,主要介绍的是中国10米跳水冠军郭晶晶在印度新德里获得冠军的精彩瞬间。
D: 《一着惊海天》是一篇通讯,主要报道的是我国核潜艇首次成功潜入深海的情况。
5、下列作家、作品及文化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 《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元代——文学家
B: 《望岳》——杜甫——唐代——现实主义诗人
C: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北宋——豪放派
D: 《己亥杂诗》——龚自珍——清代——思想家、文学家
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凡是优秀的演员,总能把剧中人物的内心世界表演得惟妙惟肖
B: 老师骇人听闻地给我讲了沉迷于网络的害处,列举了许多学生因上网而荒废了学业的例子。
C: 面对困难,只要我们意气用事 , 从不同角度去思考,解决的办法总会有的。
D: 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王刚和他的几个志同道合的同学决定组成一个名为“绿色先锋”的课外活动小组。
7、

下列句子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他曲折地穿过了悬岩峭璧,冲倒了层沙积土,挟卷着滚滚的沙石,快乐勇敢地流走。
B: 这时他只想休息,只想睡眠,而那股前进的力量,仍催逼着他向前走……
C: 大海庄严地伸出臂儿来接引他,他一声不响地流入她的怀里。他消融了,归化了,说不上快乐,也没有悲哀!
D: 快乐固然兴奋,苦痛又何偿不美丽?我曾读到一个警句,是“愿你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
8、下面语句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当然,在表现自己的时候,自身的不足难免有所暴露

②表现自己,适当地张扬个性,更容易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立足。

③况且缺点被发现或指出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至少这可以促使我们完善自己。

④不过,这都是最真实的自己。


A: ②①③④
B: ①④②③
C: ②①④③
D: ①④③②
9、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并审议的民法典是人民美好生活的法治保障。
B: 大力倡导使用公筷公勺,关键在于老百姓价值观念的重塑与更新十分重要。
C: 中国芯片制造能力的高低,决定了华为能否突破某些国家无底线的技术封锁。
D: “网红博主”李子柒拥有逾700多万海外粉丝,她的视频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文化之美。
10、

下列划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名(nì) 禁(kù) 周(jì) 无消息(yǎo)
B: 蛮(hèng) 热(zhì) 酒(sì) 首低眉(hàn)
C: 吹(xū) 农(diàn) 不(xùn) 深痛疾(è)
D: 责(jié) 留(zhì) 和(ǎi) 广无垠(mào)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恨别①

杜甫

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长驱五六年。

草木变衰行剑外②,兵戈阻绝老江边。

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

闻道河阳近乘胜③,司徒④急为破幽燕。

【注释】①这是杜甫上元元年(760)在成都写的一首七言律诗。②剑外:剑阁以南,这里指蜀地。③乘胜:指李光弼一举消灭叛军。④ 司徒:指李光弼,他当时任检校司徒。

( 1 )首联连用几个数词,其作用是什么?
( 2 )“草木变衰行剑外”照应“________”一句,暗示________。
( 3 )在这首诗中,诗人的“恨”包含了几层含意,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齐有甄彬者,有器业①。尝以一束苎②于荆州长沙西库质钱。后赎苎于束中得金五两以手巾裹之。彬得金,送还西库。道人大惊曰:“近有人以金质③钱,时遽未之录。尔乃能见归,恐古今未之有也。”辄以金之半酬,往复十余,彬毅然不受。
彬后为郫④令,将行,辞太祖。时同列五人,上诫之以廉慎。至于彬,独曰:“卿昔有还金之美,故不复以此诫也。”

(选自北宋《太平广记》)
【注释】①器业:高尚的品质和出色的才能、度量。②苎:zhù,即苎麻,多年生草本植物。③质:抵押借货。④郫:pí,地名,今四川成都西郊郫县。

( 1 )解释下列语句中画线的词。
以一束苎于荆州长沙西库质钱( ) ②手巾裹之( ) ③以金之半酬( )

( 2 )给下列句子划分节奏。
后 赎 苎 于 束 中 得 金 五 两 以 手 巾 裹 之。

( 3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卿昔有还金之美,故不复以此诫也。

( 4 )从文中你看到甄彬是一个怎样的人?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那声音大概是横笛, 使我的心也 ,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 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那火接近了,果然是渔火;我才记得先前望见的也不是赵庄。那是正对船头的一丛松柏林,我去年也曾经去游玩过,还看见破的石马倒在地下,一个石羊蹲在草里呢。过了那林,船便弯进了叉港,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

( 1 )文中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是( )

那声音大概是横笛, 使我的心也 , 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 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A: 宛转 悠扬 沉静 弥散
B: 悠扬 宛转 愉快 消失
C: 宛转 悠扬 沉静 融汇
D: 悠扬 宛转 愉快 弥散
( 2 )画线的句子使用了________ 、________ 的修辞手法

( 3 )第2自然段中画线的“那声音”指的是________ ;“他”指的是________ 。

( 4 )“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 火”“使我的心也口口,然而又自失起来”三句分别表现了我去看戏途中的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的心理。

( 5 )第1自然段作者从多角度进行了描写,各找出一例表现不同感受的语句。

( 6 )对上文大意概括恰当的一项是( )

A: 去赵庄看社戏途中的行船情景。
B: 去赵庄看社戏途中的景物描写。
C: 去赵庄看社戏途中“我”的心理活动。
D: 去赵庄看社戏途中“我”的见闻和感受。

课外阅读。

牡丹的拒绝

看牡丹是一定要到洛阳去看的。欧阳修有诗云:洛阳地脉花最重,牡丹尤为天下奇。

这一年已是洛阳的第九后牡丹花会。这一年的春却来得迟迟。

连日浓云阴雨,四月的洛阳城冷风嗖嗖。

街上挤满了从很远很远的地方赶来的看花人。看花人踩着年年应准的花期。明明是梧桐发叶,柳枝滴翠,桃花梨花姹紫嫣红!海棠更已落英缤纷——可洛阳人说春尚不曾到来;看花人说,牡丹城好安静。

一个又冷又静的洛阳,让你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劲。你悄悄闭上眼睛不忍寻觅。你深呼吸掩藏好了最后的侥幸,姗姗步入王城公园。你相信牡丹生性喜欢热闹,你知道牡丹不像幽兰习惯寂寞,你甚至怀着自私的企图,愿牡丹接受这提前的参拜和瞻仰。

然而,枝繁叶茂的满园绿色,却仅有零零落落的几处浅红、几点粉白。一丛丛半人高的牡丹植株之上,昂然挺起千头万头硕大饱满的牡丹花苞,个个形同仙桃,却是朱唇紧闭,洁齿轻咬,薄薄的花瓣层层相裹,透出一副傲慢的冷色,绝无开花的意思。偌大的一个牡丹王国,竟然是一片黯淡萧瑟的灰绿……

一丝苍白的阳光伸出手竭力抚弄着它,它却木然呆立,无动于衷。

惊愕伴随着失望和疑虑——你不知道牡丹为什么要拒绝,拒绝本该属于它的荣誉和赞颂?

于是看花人说这个洛阳牡丹真是徒有虚名;于是洛阳人摇头说其实洛阳牡丹从未如今年这样失约,这个春实在大冷,寒流接着寒流怎么能怪牡丹?当年武则天皇帝令百花连夜速发以待她明朝游玩上苑,百花慑于皇威纷纷开放,惟独牡丹不从,宁可发配洛阳。如今怎么就能让牡丹轻易改了性子?

于是你面对绿色的牡丹园,只能竭尽你想像的空间。想像它在阳光与温暖中火热的激情;想像它在春晖里的辉煌与灿烂——牡丹开花时犹如解冻的大江,一夜间千朵万朵纵情怒放,排山倒海惊天动地。那般恣意那般宏伟,那般壮丽那般浩荡。它积蓄了整整一年的精气,都在这短短几天中轰轰烈烈的进发出来。它不开则已,一开则倾其所有挥洒净尽,终要开得一个倾国倾城,国色天香。

牡丹为自己营造了神秘与完美——恰恰在没有牡丹的日子里,你探访了窥视了牡丹的个性。

牡丹没有花谢花败之时,要么烁于枝头,要么归于泥土,它跨越萎顿和衰老,由青春而死亡,由美丽而消遁。它虽美却不吝惜生命,即使告别也要留给人最后一次惊心动魄的体味。

所以在这阴冷的四月里,奇迹不会发生。任凭游人扫兴和诅咒,牡丹依然安。之若素。它不苟且不俯就不妥协不媚俗,它遵循自己的花期自己的规律,它有权利为自己选择每年一度的盛大节日。它为什么不拒绝寒冷?

于是你在无言的遗憾中感悟到,富贵与高贵只是一字之差。同人一样,花儿也是有灵性、有品位之高低的。

( 1 )看牡丹为什么一定要到洛阳去?

( 2 )下边对文章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一般人写牡丹都是赞美牡丹的绚丽娇艳、雍容华贵,而本文却另辟蹊径,赞美“牡丹的拒绝”,因而显得不同凡响。
B: 文章描写牡丹先扬后抑再扬,一唱三叹,在曲折之中表现出牡丹“不苟且不俯就不妥协不媚俗”的崇高品质。
C: 作者在文中采用的是第二人称的写法,但重点仍然是表现自己的感受和感悟。
D: “富贵与高贵只是一字之差”,说明“富贵”和“高尚”之间的距离并不大,两者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四、写作(分值:60分)
成长是奇妙的旅程。软弱的可以变得坚强,自大的能够学会谦虚,自私的也会懂得感恩……就这样,一切都在不经意间发生着变化。在你成长的过程中,应该也发生过一些事情,让你认识到另一面的自己吧。

请以“原来,我也很__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自选文体。③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