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17年河南省民权县北关镇第一初级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划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而有智慧的人则不然,他纵然研究一个极小的问题,也能探骊得珠
B: 他们俩是形影不离的好朋友,每天放学总是同行到岔路口,然后才分道扬镳
C: 丧失阅读的习惯,将不仅是实体书店的消亡,更是一个古老民族失去精神家园后的迷惘
D: 作为典型的乡土社会,牢不可破的传统观念是制约中国农民法律意识提高的重要因素。
2、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诗经》是“五经”之一,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按乐曲的性质可以分成风、雅、颂。“风”是各地民歌民谣,“雅”是正统宫廷乐歌,“颂”是祭祀乐歌。
B: 古诗词中的意象往往有特定的含义,如“折柳”代表“惜别”,“归雁”代表“思乡”,“莲花”代表“高洁”,“菊花”代表“隐逸”。
C: 《木兰诗》选自北宋郭茂倩编辑的《乐府诗集》,它是汉朝的一首乐府民歌,塑造了一位代父从军、勇敢无畏、不慕荣利的女英雄形象。
D: 《岳阳楼记》中的“庆历四年春”和《桃花源记》中的“晋太元中”是用了皇帝的年号纪年,而《己亥杂诗》中的“己亥”用的是干支纪年。
3、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通过收看专题片,使我们认识到人类要与动物和谐相处。
B: 2003年10月16日,我们靠自己力量完成了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这是中国人永远值得纪念和骄傲的日子。
C: 我们要确保安全生产,防止万无一失。
D: 这段时期以来,小红电脑水平有了明显的增强。
4、

选出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 )

A: 曹操是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出自他的《观沧海》。
B: 《岳阳楼记》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所作,我们还学过他写的《渔家傲•秋思》。
C: 《山坡羊•潼关怀古》的作者是元代张养浩,其中“山坡羊”是曲牌名。
D: 《送东阳马生序》是宋代文学家宋濂写的一篇赠序。
5、

为下列划线字选择正确的一项( )。

有名马( )

A: 虽然
B: 即使
C: 如果
6、对下列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②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③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④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⑤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⑥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A: 反问 排比 夸张 对偶 互文 借喻
B: 反问 排比 夸张 对偶 互文 借代
C: 反问 对偶 比喻 对偶 对偶 借代
D: 反问 排比 比喻 对偶 对偶 借喻
7、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陶渊明,字元亮,号五柳先生,东晋诗人,是我国第一位山水田园诗人。
B: 杜甫,唐代诗人,字子美,人称“杜少陵”“杜工部”,被后人尊称为“诗仙”,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C: 李贺,字长吉,唐代诗人,有“诗鬼”之称。
D: 李清照,宋代女词人,号易安居士,婉约词派代表词人,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8、

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最起码的友情储蓄,是不可以单向支取的

②友情,是人生一笔受益匪浅的储蓄

③任何带功利性的友情储蓄,不仅得不到利息,而且连本钱也会丧失殆尽

④而是要通过彼此的积累加重其分量

⑤这储蓄,是患难的倾囊相助,是迷途上的逆耳忠言,是跌倒时一把真诚的搀扶,是痛苦时抹去泪水的一摸抹春风

A: ①④②⑤③
B: ②⑤①④③
C: ②③①⑤④
D: ②①⑤④③
9、

下列划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田(pǔ) 襁褓(qiǎng bǎo) 禁(gù) 偻(gōu)
B: 渎(xiè) 恣(suī) 一黄土(bēi) 据(jié)
C: 寒(jìn) 而不舍(qiè) 当(gōu) 噪(guō)
D: 怒(chēn) 刀(pō) 病(zhuō) 害(qián)
10、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宋代大儒周敦颐的名篇《爱莲说》,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借“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来表达自己不与世同流合污的高洁志趣。
B: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都出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深情回顾了鲁迅童年无忧而快乐的时光,读来倍感温暖。
C: 朱自清的散文名篇《背影》塑造了一个不完美的甚至有点平庸的父亲形象,然而正因为其不完美而平庸,反而更具真实感人的力量。
D: 奥楚蔑洛夫是俄国作家契诃夫短篇小说《变色龙》里的主人公,是见风使舵、阿谀奉承一类人物的典型代表。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冰心的《繁星》,完成下列问题:

嫩绿的芽儿和青年说:“发展你自己!”

淡白的花儿和青年说:“贡献你自己!”

淡红的果儿和青年说:“牺牲你自己!”

( 1 )这首诗所用的修辞手法有________、________。
( 2 )诗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词,对不同时期的青年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 3 )这首诗作者的写作目的是什么?
( 4 )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诗中“嫩绿”“淡白”“深红”等色彩词汇,巧妙点明了时间正在向前移动,事物也在运动变化
B: 诗中表现了诗人在探索人生道路时的愿望和理想
C: “芽儿”“花儿”“果儿”其实是作者的化身
D: 这首诗共三段,句式结构基本相同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木兰诗(节选)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 1 )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关山若飞(________)

朔气传金柝(________)

③策勋十二(________)

④木兰不用尚书郎(________)

( 2 )翻译下列句子。

①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②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 3 )选文画线部分简略地描写了战争过程,联系全诗,说说作者为什么略写战争。
( 4 )“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表现了木兰的什么品质?
( 5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运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在汉语中,许多成语也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如“五颜六色”“南征北战”等,请你再举出两个用了互文手法的成语。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创新的根基在文化

苏北

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创新的口号,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响亮。创新的脚步,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急促。

②创新驱动发展,文化驱动创新。谈及加快创新的话题,自然离不开投入的增加、科技的突破和政策的跟进、制度的变革。我以为,不可疏忽的还有文化的进步。创新的根基,还在全社会的创新观念、创新心态和创新素养。

③如何培育社会的创造力?还得从教育抓起,从娃娃抓起。毋庸置疑,应试教育的路已越走越窄,格式化的讲授,标准化的答案,空洞化的说教,有意无意地在压抑着孩子们的天性。教育的使命,既是传承知识,更在培养新人。天空多么辽阔,大地多么丰饶,儿童的天真烂漫、憧憬梦想,是多么阳光!独立的人格力量,创新的人生志业,正是要在这一片广阔和丰饶中发育、生长、成熟。可是,我们看到的却是在同一个模式中的温驯听话,在同一种取向中的蹑手蹑脚。有专家直陈其弊:教育先是把青少年的创新能力扼杀掉,再要求他们把创新能力开发出来。所幸的是,在社会舆论的呼唤中,在用脚投票的倒逼中,中国教育开始了痛切的反思。新一轮教育改革,既要从教育公平正义切入,更要向自由全面发展着力。

④社会是校园的镜像。万众创新,需要不拘一格的包容,让各种类型的人才脱颖而出;需要自由宽松的环境,让各种新奇的探索互相砥砺;需要体制变革的激励,让全社会每一个细胞的生命活力充分释放。我们已经进入互联网时代,颠覆性创新已形成科技新潮,新生代创客已登上创业舞台,自由创造的价值和自我实现的能量必将进一步彰显。

⑤创新的底蕴,还是全社会的素养,不仅指科学素养,更重要的是人文素养。

⑥在发展和就业的倒逼中,我们习惯以实用主义衡量创新能力和科技人才,由此倾斜于专业才干的培养。这也无可厚非。而改革和创新的导向,则另有更高的要求,着眼于每一个人整体素质的提高,尤其不可或缺人文精神的熏染和终极关怀的启迪。知识固然十分重要,但比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力,比能力更宝贵的是素养。

⑦创新驱动发展,既是形势所迫,也是大势所趋。只争朝夕,快马加鞭,还当登高望远,固本培元。创新所向,不仅是科技进步,也不仅是经济增长,它的深层价值,更在于发展方式的变革、民族精神的高扬和文化力量的崛起。

(选自《半月谈》,有删减)

( 1 )作者在文中提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 2 )文中第③段运用了什么样的论证方法?请找出相应的论据并分析其作用。
( 3 )作者在文中说创新需要一定的条件,请找出相关的句子。
( 4 )创新是中华民族流淌不息的血脉,是推动社会快速发展的动力,作为中学生,你认为我们应该具备怎样的创新精神?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开在心里的橘子花

徐光惠

①周日的清晨,穿上运动装前往郊外的南山。山风徐徐,吹拂着脸庞。突然,隐隐闻到一股淡淡的清香,我四处张望,并没有看见有花啊。我循着花香一路寻去,转过一座小山坡,顿觉眼前一亮,满眼缤纷,这里竟是一片翠绿的橘林。

小小的橘子花缀满枝头,金黄的花蕊一团团,一簇簇,挤挤挨挨,肆意绽放,像调皮可爱的小精灵。真香啊!它静静地开着,不张扬,不喧哗,自然开放在荒郊僻野。一阵风吹过,几朵小花飘落于掌心,花瓣虽已渐渐枯落,却仍可嗅到淡淡余香,我的心里充盈着满满的感动。

③小时候,故乡很多人都会栽种橘树,父亲在老屋后也种了两棵。用不着精心打理,经过阳光雨露的沐浴,橘树很快长得高大茂盛,绿意盎然。每年清明几场春雨后,初夏的某天,似乎只一夜之间,你家的橘子花开了,他家的橘子花开了,全村的橘子花都开了,整个村子浸透在醉人的花香里。我和小伙伴们常常跑到树下玩耍,摘几朵橘子花别在发间,披着满身的花香,欢天喜地满村子疯跑。这时,父亲看着满树橘花,脸上露出笑容。“看这花开得多好,今年橘子收成一定不错啊!”他仿佛已看见金黄的橘子缀满枝头。

④橘子成熟了,我们几兄妹帮着父母采摘橘子,分享着收获的喜悦。橘子圆溜溜、黄橙橙的,酸甜可口。父母每年都会送些给亲戚、乡邻,自家也留一些。有一年,橘子遭了虫害,收成很少,母亲把橘子锁在柜子里,家里来了客人才拿出来招待,我们才能分到几瓣吃,让人觉得心里欠欠的。

⑤一次放学回家路上,我和同伴路过一片橘林,树上的橘子笑红了脸,像一个个晶莹的红灯笼,刺激着我的味蕾。我咽了咽口水,瞄了一眼身边的同伴。同伴环顾四周悄然无人,便给我使了个眼色,我们迅速摘下了两个橘子,飞也似地逃离橘林,心怦怦乱跳。掰开橘子一阵狼吞虎咽,酸甜的滋味让我们开心不已。我舍不得全部吃掉,便留下几瓣放书包里。

⑥晚上,我悄悄拿出剩下的几瓣橘子,不巧被进屋的父亲发现。他沉着脸问:“小惠,哪来的橘子?”“我,我,别人给……”我支支吾吾地,低下头不敢看父亲的脸。“是不是在村头树上摘的?听说下午有人偷摘橘子了。”我的脸唰地红了:“爸,我,我错了!”

⑦“你记住了,别人家的东西,咱千万不能拿,做人一定要堂堂正正。”我点点头,为自己的行为感到羞愧。父亲的声音不大,却重重地敲打在我的心上,让我牢记一生,时刻提醒自己要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

⑧橘子花开了一年又一年,父亲已过世多年,不知道那老屋后的橘子花开了吗?于我,它们一定开了,开在我的心里,芬芳着我生命的每一天。

(摘自《中国电视报》,有删改)

( 1 )通读全文,按要求填写下表。

事件

采摘橘子

②________

偷摘橘子吃

父亲发现并教育“我”

“我”的心理

①________

心里欠欠的

③________

④________


( 2 )最后一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 3 )根据要求,分析句子的表达效果。

①小小的橘子花缀满枝头,金黄的花蕊一团团,一簇簇,挤挤挨挨,肆意绽放,像调皮可爱的小精灵。(从修辞手法角度分析)

②同伴环顾四周悄然无人,便给我使了个眼色,我们迅速下了两个橘子,飞也似地逃离橘林,心怦怦乱。(分析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 4 )文章以“开在心里的橘子花”为标题,有何作用?
四、写作(分值:60分)

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一,命题作文

书包里有褶皱的书本,崭新的文具;书包里有妈妈亲手装的水果盒,有我偷偷放进去的漫画书……

一笔一纸勾起儿时的记忆,一字一句唤出青春的希望。孩童的懵懂、少年的青涩,父母的期望、老师的教诲,都在书包里汇集,积聚,交织!

请以“书包里的故事”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作文纸的第一行(题目前空四格)③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④不少于600字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二、给材料作文

手每天晚上都打来半盆热水,让脚在里面惬意地泡上一会儿;每隔两三天就会为脚换上一双干净的袜子;每一两个月都会精心地为脚剪一次指甲。

一天晚上,脚对正给自己剪指甲的手说:“你这样服侍我,实在让我不好意思,我该怎样回报你呢?”

手对脚说:“要说报答,应该我报答你才对。”

“为什么?我对你既无恩又无德。”

“有的,要知道,很久以前,我和你是一样的,是你的甘愿承担,才把我解放出来,才有我今天的成就。”

脚听后报之一笑。

“即使今天,离开你,我同样一事无成。所以,我要一辈子侍候你,为你服务,也只有这样,你才有劲走路,为我服务,所以,就成就人类辉煌这一本质而言,你和我的贡献是一样的。”

这个故事至少给了我们这样一些启示:人要懂得感恩;合作才能共赢。

请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所写文章主旨必须从所给材料中提炼,但不要对材料扩写、续写和改写,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②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