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句子中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登山头,望城里,只见黑沉沉的屋顶,鳞次栉比。 B: 王医生只开了三帖中药,就让叔叔的病好转,真是妙手回春啊 C: 这件事必须当机立断,不宜首鼠两端 , 犹疑不决。 D: 经过专家鉴定这个所谓宋代瓷瓶是假的,一文不名。 |
2、 |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是一株神奇的柳树,神奇到令我望而生畏的柳树,它伫立在青海高原上。B: 这些年轻的科学家决心以无所不为的勇气,克服重重困难,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C: 男子十米台双人项目,今年中国队频频出战的是张雁全和曹缘,国际大奖赛系列赛,他俩几乎每战必胜,世界杯赛也染指金牌。 D: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他所著书籍的出版和销售无与伦比。 |
3、 | 下列各组划线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妖娆(ráo) 田圃(fǔ) 强聒不舍(guō)B: 襁褓(bǎo) 亵渎(xiè) 佝偻承蜩(chóu) C: 陨落(yǔn) 扶掖(yè) 根深蒂固(dì) D: 狡黠(xiá) 抽噎(yē) 成吉思汗(hàn) |
4、 | 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抵抗日军侵略的战斗中,他不幸被俘,并被残忍地杀戮了。 B: 说话若毫无顾忌,情谊再深,也会使人心生芥蒂。 C: 城市绿化必须因地制宜 , 突出环境保护与人文景观和谐统一的发展观念。 D: 疲倦是一种淡淡的腐蚀剂,当它无色无嗅地积聚着,潜移默化地浸泡着我们的神经,意志的酥软就发生了。 |
5、 | 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B: ②④③① C: ①②③④ D: ②①④③ |
6、 | 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在这叫喊声里——充满着对暴风雨的渴望! B: 在这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愤怒的力量,热情的火焰和胜利的信心。 C: 它们这些海鸭啊,享受不了生活的战斗的欢乐:轰隆隆的雷声就把它们吓坏了。 D: 它笑那些乌云,它因为欢乐而号叫! |
7、 | 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 今/天下三分 B: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C: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D: 不宜妄/自菲薄 |
8、 | 选出下列词语中加点字音形完全正确的一项( ) A: 针灸(jiū) 禁锢(jìn) 逮捕(dài) 大相径庭(tíng) B: 魁梧(wǔ) 诀窍(jué) 迁徙(xǐ) 惟妙惟肖(xiào) C: 隐匿(nì) 瞭望(liào) 掺杂(chān) 如雷贯耳(guàn) D: 契合(qì) 档案(dǎng) 濒临(bīn) 呕心沥血(ǒu) |
9、 | 结合语境,将下列句子填入横线处,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 B: ③①② C: ②③① D: ③②① |
10、 | 根据语法知识为例句同时加上状语和定语,不合要求的一项是() B: 铃响以后,我跟着同学走出了教室。 C: 失败的我讪讪地走出了教室。 D: 我很快地走出了这个闹哄哄的教室。 |
阅读诗歌,完成小题。 江楼感旧① (唐)赵嘏 独上江楼思渺然②,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③。 【注释】①江楼:江边的小楼。感旧:感念旧友旧事。《江楼感旧》唐代诗人赵嘏的作品。这是一首怀念旧友旧事的诗作,全诗语言淡雅,以景寄情,情感真挚,写旧事则虚实相间,给人以无限遐想和隽永的韵味。②思渺然:思绪怅惘。渺然:悠远的样子。③依稀:好像 ( 1 )试用简洁、优美的语言描绘“月光如水水如天”的画面。( 2 )诗歌中一,三句中哪两个词相照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课内文言文,回答相关问题: ①虽有嘉肴 ②不知其善也 ③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 2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文 ①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②故曰:教学相长也。( 3 )本文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
《苏州园林》选段
①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绝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这是为什么?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②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园林池沼宽畅,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③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
( 1 )选段第①段文字的说明对象是________,它抓住苏州园林在建筑上________的特点来说明,突出了苏州园林的自然之美。阅读课文《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中,“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至结尾,回答(1)~(5)题。
( 1 )选文1、2段在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 2 )选文中写了闻一多“说”和“做”的哪几件事情?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3 )“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一句中“这”指代什么?( 4 )闻一多先生说过“我是做了再说”“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但他又说:“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这前后的说法是否矛盾?为什么?( 5 )体会“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在全文中的作用。任选一题作文。
题目:越来越 的我
要求:①现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内容,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 字左右。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