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17年漳平第二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句子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B: 必先/苦/其心志。
C: 公将/战。曹刿请见。
D: 行/拂乱/其所为。
2、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一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指出了决定战争胜负的三要素。
B: 在三者的比较中,强调“人和”是决定战争胜负的最关键的因素。
C: 点明了本文的主题思想,明示了本文写作的目的。
D: 在结构上总领全文。二,三两段和它是总分关系;第四段和它成递进关系。
3、下列句子中划线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故曰:教学相(zhǎng)也。(《礼记·虽有佳肴》)
B: 男有(fèn),女有归。(《礼记·大道之行也》)
C: (tuán)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庄子·北冥有鱼》)
D: 高者挂(juán)长林梢。(《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
4、下列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水皆(piǎo)碧 急(tuān)甚箭
B: 互相轩(miǎo) (lìng)泠作响
C: (yīng)嘤成韵 鸢飞(lì)天
D: 经(lún)世务 横(kē)上蔽
5、

选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 )
①广博的知识,则必须经过长期的努力,不断积累才能打下相当的基础。
②马克思在许多专门学问上的成就,正是以他的广博知识为基础的。
③这不是非常明显的例证吗?
④专门的学问,如果努力学习,深入钻研,就可能有些成就。
⑤有了这个基础,要研究一些专门问题也就比较容易了。

A: ①⑤②③④   
B: ②③①⑤④
C: ④①⑤②③
D: ④②⑤①③
6、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是达卡多拉游泳场的八千名观众一齐(qiào)首而望、(bǐng)息敛声的一(chà)那。
B: 不动不响,无声无闻。一个又一个的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kǎi),如群蚁排(yá)。
C: 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jìn)的笑容,就要(zhàn)开似的。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qióng)浆。
D: 要达到这个目的,不能够拘(ní)于文字。必须驱(qiǎn)我们的想象,才能够通过文字,达到这个目的。
7、

下列有关名著阅读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名人传》中提出的造就伟人的两个基本要素是痛苦与磨难。
B: 《西游记》中,孙悟空经过火焰山时,不仅没被烧死,还炼就了一双火眼金睛。
C: 小说《简·爱》以自叙形式写成,阐释了“人的价值是尊严与爱”的主题,大量运用心理描写是小说的一大特色。
D: “呼保义”是宋江绰号之一,这个绰号既表现宋江的谦虚(“保义”是宋代最低武馆名),又表现其对朝廷和皇帝保持忠义的态度。
8、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我自幼体弱多病,而且我的心里一直牢记着母亲的训诫 , 所以不敢冒险攀岩。
B: 物候观察的数据反映气温、湿度等气候条件的综合,也反映气候条件对于生物的影响。
C: 他出身于书画世家,自幼随父亲出入莫高窟,耳濡目染 , 最终选择用线条和色彩演绎人生。
D: 峰环水抱的萨尔茨堡高高低低的房屋鳞次栉比 , 庄严肃穆的修道院坐落在绿树浓荫中。
9、下列关于名著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艾青作品里常出现的“光明”是中国必胜信念的象征,埃德加·斯诺的传记小说《红星照耀中国》向全世界宣告:毛泽东就是那颗给全中国带来光明的闪亮红星。
B: 吴承想根据玄奘出游的传说虚构了西天取经的故事;简勒·凡尔纳把潜水艇想象成“诺第留斯号”船,虚构了它在大海航行中遭遇种种惊险的故事。
C: 《简爱》中的简·爱和种《骆驼祥子》中的虎妞都经历了生活中的磨难,但是依然人格独立,心灵强大,具有强烈的反抗精神,敢于追求自由与平等。
D: 《儒林外史》的讽刺手法很有特点:它将讽刺的锋芒隐藏在耐人寻味的细节中,通过夸张的描写,鞭挞丑恶,揭露虚伪。
10、在下面语段中依次填入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用黑色的墨水在白色的纸、绢上作画,这是中国画家所钟情的“黑白世界”。黑白世界,对中国人来说, 它没有绚烂富丽的颜色, 它的水墨颜色最能表现自然的朴素本性,能够体现出画家追求自然妙趣的思想。 水墨山水在中国绘画中占有很高的地位。

A: 由于 所以 而且
B: 虽然 但是 所以
C: 不仅 而且 因此
D: 因为 所以 而且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赏析《山坡羊·潼关怀古》,完成小题。

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 1 )此曲中“山坡羊”是________,“潼关怀古”是________
( 2 )请谈谈你对“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理解。
( 3 )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一曲中着一“聚”字赋予静止的峰峦以动感,又用“怒”字生动地表现出波涛汹涌澎湃的情态。请对“峰峦如聚,波涛如怒”进行赏析。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戴胄犯颜执法
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擢为大理少卿。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赦令自首,不肯者死。未几,有诈冒事觉者,上欲杀之。胄奏:“据法应流。”上怒曰:“卿欲守法而使朕失信乎?”对曰:“敕者出于一时之喜怒,法者国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也。陛下忿选人之多诈,故欲杀之,而既知其不可,复断之以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上曰:“卿能执法,朕复何忧!”胄前后犯颜执法,言如涌泉,上皆从之,天下无冤狱。
【注释】①犯颜:冒犯君主的威严。②上:指唐太宗。③擢:提升。④资荫:资即资格;荫指封建时代子孙因祖先的官爵而受到封赏。⑤流:把犯人放逐到边远的地方服劳役。

( 1 )用“/”线给下面句子划分朗读中的节奏停顿。
卿 欲 守 法 而 使 朕 失 信 乎?

( 2 )解释下列句中加线词语的意思。
①上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
②陛下忿选人之多
断之以法
④天下无冤

( 3 )翻译下列文言句子。
①法者国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也。
②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

( 4 )从选文看,戴胄与唐太宗各是怎样的人?请简要概括。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远去了,母亲放飞的手
从1950年到1959年,我8岁到17岁。家里平时就我和母亲两人。回忆那10年的生活,母亲在物质上和精神上对我的哺育,都是非同寻常的。
物质上,母亲极不重视穿着,对我亦然,有得穿就行了;用的,如家具,也十分粗陋。但在吃上,那可就非同小可了,母亲做得一手极地道的四川莱,且不说她能独立做出一桌宴席,令父亲的那些见过大世面的朋友交口称赞,就是她平日停歇时轮番制作的四川腊肠、腊肠肉等,也足以叫邻居们喷喷称奇。有人就对我发出警告:“你将来离开了家,看你怎么吃得惯啊!”但是母亲几乎不给我买糖果之类的零食,偶尔看见我吃果丹皮、关东糖之类的零食,她总是要数落我一顿。母亲坚信,一个人只要吃好三顿正经饭,便可健康长寿,并且那话里话外,似乎还传递着这样的信念;人只有吃“正经饭”才行得正,吃零嘴意味道德开始滑落——当然很多年以后,我才能将所意会的,整理为这样的文句。
母亲在饮食上如此令邻居们吃惊,被一致认为对我的“娇惯”和“溺爱”。跟着还有令邻居们吃惊的事。那就是我家是大院中有名的邮件大户。如果那几十种报刊都是我父亲订的,当然不稀奇,但我父亲其实只订了一份《人民日报》,其余的竞都是为我订的。就有邻居大妈不解地问我母亲:“你怎么那么舍得为儿子花钱啊!你看你,自己穿得这么破旧,家里连套沙发椅也不置!”母亲回答得很坦然:“他喜欢啊!这个爱好,尽着他吧!”
1959年,我被北京师范专科学校录取,勉勉强强地去报了到。我感到“不幸的万幸”是,这所学校就在市内,因此我觉得还可以大体上保持和上高中差不多的生活方式——晚上回家吃饭和睡觉。我满以为,母亲会纵容我“依然如故”地那样生活。但是她却给我准备了铺盖卷和箱子,显示出她丝毫没能有犹豫过。母亲不仅把我“推”到了学校,而且,也不再为我负担那些报刊的订费,我只能充分的利用学校的阅览室和图书馆。
1960年春天,有一个星期六我回到家中,一进门就发现情况异常,在准备搬家似的……果不其然,父亲奉命调到张家口一所军事院校去任教,母亲也跟着他去。我呢?父亲和母亲都丝毫没能犹豫地认为,我应当留在北京。问题在于:北京的这个家,要不要给留下?如果说屋都留下大多,那么,为什么不至少为我留下一间呢?但父亲却把房全退了,母亲呢,思想感情和父亲完全一致,就是认为在这种情况下,我应当开始完全独立的生活。父亲迁离北京的那周的星期六下午,我忽然意识到我在北京除了集体宿舍的那张铺位,再没有可以称为家的地方了!我爬上去,躺到那铺位上,呆呆地望着天花板上的一块污渍,没有流泪,却有一种透彻肺腑的痛苦,难以言说,也无人可诉。
1966年春天,我在北京一所中学任教。就在那个春天,我棉被的被套槽朽不堪了,那是母亲将我放飞时,亲手给我缝制的被子。它在为我忠实地服务了几年后,终于到了必须更换的极限。于是我给在张家口的母亲写信要一床被套,这对于我来说是自然到极点的事。母亲很快寄来了一床新被套,但同时我也就接到了母亲的信,她那信上有几句话我觉得极为刺心:“被套也还是问我要,好吧,这一回学雷锋,做好事,给你寄上一床……”睡在换上母亲所寄来的新被套里,我有一种悲凉感:母亲给儿子寄被套,怎么成了“学雷锋,做好事”,仿佛是“义务劳动”呢?现在我才憬悟,母亲那是很认真很严肃的话,就是告诉我,既已将我放飞,像换被套这类的事,就应自己设法解决。她是在提醒我,…自己的事要尽量自己独立解决’’。
母亲将我放飞以后,我离她那双给过我无数次爱抚的手,是越来越远了,但她所给予我的种种人生启示,竟然直到今天,仍然能从细小处,挖掘出珍贵的宝藏……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 1 )母亲在我上大学之前的育儿之道有哪几项(   )

A: 放飞我
B: 不注重穿与摆设
C: 反对吃零食
D: 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或给孩子丰富的精神食粮)
( 2 )母亲对我的三次“放飞”,内容可简要概括为:

( 3 )“我”考上师专后,母亲不再为我订报刊的主要原因是(  )

A: 儿子住校,订阅报刊不方便。
B: 培养师范生,是国家的事情。
C: 让儿子懂得,该节约的钱就得节约。
D: 把我推向更为广阔的阅读天地。
( 4 )感受作者在第五小节写的那种“透彻肺腑”的痛苦,那难以言说的痛苦包含哪些内容?

( 5 )如此坚决的“放飞”,目的是什么?

( 6 )你的家庭教育是怎么样的?试写一两句评论。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文后问题。

在进入这座市政大厅之前,我们已经A(漫步游览漫游)过广场,在街心露天咖啡馆喝了饮料,并且欣赏过几乎任何商店橱窗全都陈列着的大大小小的老鼠,棕黄色,安了胡(zī),既像是皮革缝制的,又像是泥巴捏成的可笑的老鼠。更重要的是,我第一个发现了那位花衣吹笛人(这使我不禁有点得意了),于是,我赶紧挎着照相机过去同他攀谈,同他合影留念。①(全场活跃,笑声)

我和花衣吹笛人谈了一些什么呢没有什么需要保密的,完全可以公开。(笑声)首先我招呼他“哈罗!穿花衣服的先生,您好哇!原来你藏在人群中,叫我好找!”②他似乎抱歉地耸了耸肩膀,(笑声)接着,我就对他自我介绍:“我是一个中国作家,在那遥远的东方,我读过你们德国作家写的关于您的书。我了解您,您是一位本领高强的魔法大师,您有一支魔笛,这会儿,它就捏在您的手中,不是吗”可是,花衣吹笛人既不点头,也不走开,只是一个劲儿地瞅着我,眼珠子眨也不眨,仿佛在打量我说的到底是不是真话。

(笑声)我不管这许多,便开始B(恳求求告呼告)他:“喂,伙计!自打我来到联邦德国,就听到人们在抱怨,说是如今有不少德国青年,只顾个人轻松快活,不愿结婚成家,因此……(全场活跃,交头接耳)儿童越来越少了,人口结构也出现了老化的趋势……(热烈鼓掌,欢呼,跺脚)我很同情德国人,喂,先生,您听明白了没有我很同情德国人,先生,请您再也不要把海姆佗的孩子带走了,行吗”(热烈鼓掌,欢呼,跺脚)我见这位魔术大师动了心,便又趁热打铁,对他解释:“过去统治海姆佗的那帮该死的贵族老爷,早就完蛋了,他们说话不算话,又愚蠢,又小气,如今的海姆佗市长先生和他的同僚先生们,可是一些信守(nuò)言的好人!③(欢呼,鼓掌)假如他们应许了您什么,只管伸手向他们要好了!他们会给的,一定会给的,我知道,现在的德国人有的是钱……(哄堂大笑,鼓掌)因为,联邦德国是一个工业发达的国家。”不过,听了我这一番话,花衣吹笛人是怎样考虑的,我可来不及讨个回音,因为,接见的时间到了。我们的司机UweLaue先生催我上车了,我只来得及最后大喊一声:“行行好吧,先生!”(大笑,跺脚,热烈鼓掌)便直奔这座大厅。

( 1 )根据拼音写汉字。

nuò

胡________

________言


( 2 )给选段A,B两处选择恰当的词语。

A.________

B.________

( 3 )画线的①句,如果去掉“赶紧”意思有什么变化?

( 4 )画线的②句,如果改成“我和花衣吹笛人谈了一些什么呢首先我招呼……”表达上有什么不同

( 5 )作者直率地指出联邦德国存在一个社会问题,这个问题是什么?

( 6 )画线的③句中“他们”指什么?作者这样说的意图是什么?

四、写作(分值:60分)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①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

②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梁启超《最苦与最乐》)

③虽然我们的工作条件带给我们许多困难,但是我们仍然觉得很快乐。(艾美·居里《美丽的颜色》)

你对“乐”有怎样的认识与思考?或者,在学习与生活中,你有那些关于“乐”的经历和感悟?请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提示与要求】①自拟题目,自选文体;②文中不要出现透露你个人身份的信息;③抄袭是不良行力,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