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17年福建省漳平第一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yǔn)落 (ruì)智 强(guā)不舍 (kuò)然无累
B: (yú)词 狡(jié) (mèi)上欺下 气吞(dòu)牛
C: (xián)虚 灵(jiù) 味同(jué)蜡 开(juàn)有益
D: 旁(wù) (xiè)渎 吹毛求(cī) 一(póu)黄土
2、下列解释中,正确的一项是( )
A: “理想是闹钟,敲碎你的黄金梦/理想是肥皂,洗濯你的自私心。”这两句诗歌运用了借喻的修辞手法。
B: “我到了自家的房外,我的母亲早已迎着出来了,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C: 古人称谓有谦称和尊称的区别,《陈太丘与友期行》中的“尊君”与“家君”,前者谦称自己的父亲,后者尊称对方的父亲。
D: 汉语中有不少带有或褒或贬的感情色彩的词语,也有大量不带褒贬色彩的中性词。“参观”“挖掘”“结果”都属于中性词。
3、下列句子中划线字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匈奴入边:大规模; 见日出入时 , 日中时小也:大,与小相对
B: 霸上:驻军; 中闻将军令:军队
C: 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使者;使臣 使人称谢:派遣
D: 已而细柳军:到; 介胄士:的
4、

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自从推广使用电子书以后,学生们摆脱了卷帙浩繁的纸质教材、参考书,书包的重量减轻了不少。
B: 建设工地上,各种机械夜以继日地轰鸣着,劳动者们决心以最优的工程向党的九十华诞献礼。
C: 漫步在古运河秀水之畔,徜徉在瘦西湖亭阁之间,文明不得不赞叹设计师别具一格的构思和匠师们精妙的技艺。
D: 读经典著作应该扎扎实实,不能浮光掠影 , 否则,所得自然不多,对提高自身文化素养没有多少帮助。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大国工匠年度人物”评选活动自2018年6月启动以来,全国各地工会、社会各界人士和广大职工广泛参与、积极响应。
B: 中学生要提升文学素养,养成爱读书,尤其是读经典名著,让书香浸润心灵。
C: 从中国的简帛、埃及的莎草纸、欧洲的羊皮卷到今天的电子墨水屏,人类的阅读载体不断演进,但人们对阅读的热爱,对精神世界的守望却从未改变。
D: 善待自然就是善待自己,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得好决定着灾害发生时损失的大小。
6、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及名著知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唐诗宋词,是我国文学的瑰宝,词又称长短句,源于唐,盛于宋。词有婉约、豪放之分,豪放词创于苏轼,到辛弃疾发扬光大。
B: 中国古代用天干地支纪年,其中十二地支不仅对应了十二生肖,也与每天的二十四小时对应。《智取生辰纲》中说“辰牌起身”,“辰牌”对应的是上午七时到九时的时间。
C: 《水浒传》中,劫取生辰纲之事败露后,晁盖等人投奔梁山,梁山大头领王伦不肯接纳,这让林冲十分气愤,他火并王伦,尊晁盖为山寨之主。
D: 鲁迅的《朝花夕拾》中《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阿长与〈山海经〉》《〈二十四孝图〉》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回忆性散文。
7、

下列作品、朝代(国别)、作者信息搭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海燕》 英国 高尔基
B: 《马说》 唐 韩愈
C: 《天净沙·秋思》 宋 马致远
D: 《白杨礼赞》 现代 郭沫若
8、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整宿(xiǔ) 黄(yùn) 搓捻(cuō niǎn) 落(zháo)
B: 莲(péng) 蔽(yìn) 脑(suǐ) 妹(zǐ)
C: 曲(hōng) 斜(qí) (lì)临 粗(guǎng)
D: 蓄(zhù) 谷(bǐ) 菡萏(hàn dàn) 上(xī)
9、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通过对第一单元课文的学习,使我明白了亲情的美好与可贵。
B: 在自我介绍时,他说自己很早就对物理和化学两门学科产生了兴趣。
C: 这篇小说完美地塑造了一个普通船长的光辉事迹。
D: 我怀着激动的心情注视和倾听着来自南航大学的研究生关于飞机发动机原理的报告。
10、下列词语中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如(wǎn) 形(qí) 教(huì) 深痛疾(wù)
B: 劲(chà) 劣(zhuō) 是(sì) 见不鲜(shù)
C: 广(mào) 无(gēn) 掩(shì) 诚诚恐(huáng)
D: 光(yíng) 息(zhì) 青(lì) 小心翼(yì)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诗歌鉴赏
( 1 )这首词是词人中年所作,诗人借________(时节)之景象,表现词人内心之苦闷。上阕中“________”和“________”两个外在行为形象写出主人公内心的哀愁。
( 2 )这首词的主旨句“只恐双溪舴艋舟, 载不动许多愁”历来被公认为写“愁”名句,请作简要赏析。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列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操屯兵日久,欲要进兵,又被马超拒守;欲收兵回,又恐被蜀兵耻笑:心中犹豫不决。适庖官进鸡汤。操见碗中有鸡肋,因而有感于怀。正沉吟间,夏侯惇入帐,禀请夜间口号。操随口曰:“鸡肋!鸡肋!”惇传令众官,都称“鸡肋”。
行军主簿杨修,见传“鸡肋”二字,便教随行军士,各收拾行装,准备归程。有人报知夏侯惇。惇大惊,遂请杨修至帐中问曰:“公何收拾行装?”修曰:“以今夜号令,便知魏王不日将退兵归也。鸡肋者,食之无肉,弃之有味。今进不能胜,退恐人笑,在此无益,不如早归:来日魏王必班师矣。故先收拾行装,免得临行慌乱。”夏侯惇曰:“公真知魏王肺腑也!”遂亦收拾行装。于是寨中诸将,无不准备归计。
当夜曹操心乱,不能稳睡,遂手提钢斧,绕寨私行。只见夏侯惇寨内军士,各准备行装。操大惊,急回帐召惇问其故。惇曰:“主簿杨德祖先知大王欲归之意。”操唤杨修问之,修以鸡肋之意对。操大怒曰:“汝怎敢造言,乱我军心!”喝刀斧手推出斩之,将首级号令于辕门外。
原来杨修为人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操尝造花园一所;造成,操往观之,不置褒贬,只取笔于门上书一“活”字而去。人皆不晓其意。修曰:‘门’内添‘活’字,乃‘阔’字也。丞相嫌园门阔耳。”于是再筑墙围。改造停当,又请操观之。操大喜,问曰:“谁知吾意?”左右曰:“杨修也。”操虽称美,心甚忌之。
又一日,塞北送酥一盒至。操自写“一合酥”三字于盒上,置之案头。修入见之,竟取匙与众分食讫。操问其故。修答曰:“盒上明书‘一人一口酥,岂敢违丞相之命乎?”操虽喜笑,而心恶之。
操恐人暗中谋害己身,常分付左右:“吾梦中好杀人;凡吾睡着,汝等切勿近前。”一日昼寝帐中,落被于地。一近侍慌取复盖。操跃起拔剑斩之,复上床睡。半晌而起,佯惊问:“何人杀吾近侍?”众以实对。操痛哭,命厚葬之。人皆以为操果梦中杀人。惟修知其意,临葬时指而叹曰:“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梦中耳!”操闻而愈恶之。
操第三子曹植,爱修之才,常邀修谈论,终夜不息。操与众商议,欲立植为世子。曹丕知之,密请朝歌长吴质入内府商议;因恐有人知觉,乃用大簏藏吴质于中,只说是绢匹在内,载入府中。修知其事,径来告操。操令人于丕府门伺察之。丕慌告吴质。质曰:“无忧也。明日用大簏装绢,再入以惑之。”丕如其言,以大簏载绢入。使者搜看簏中,果绢也,回报曹操。操因疑修谮害曹丕,愈恶之。
操欲试曹丕、曹植之才干。一日,令各出邺城门;却密使人分付门吏,令勿放出。曹丕先至,门吏阻之,丕只得退回。植闻之,问于修。修曰:“君奉王命而出,如有阻当者,竟斩之可也。”植然其言。及至门,门吏阻住。植叱曰:“吾奉王命,谁敢阻当!”立斩之。于是曹操以植为能。后有人告操曰:“此乃杨修之所教也。”操大怒,因此亦不喜植。
修又尝为曹植作答教十余条。但操有问,植即依条答之。操每以军国之事问植,植对答如流。操心中甚疑。后曹丕暗买植左右,偷答教来告操。操见了大怒曰:“匹夫安敢欺我耶!”此时已有杀修之心。今乃借惑乱军心之罪杀之。修死年三十四岁。
曹操既杀杨修,佯怒夏侯惇,亦欲斩之。众官告免。操乃叱退夏侯惇,下令来日进兵。
次日,兵出斜谷界口,前面一军相迎,为首大将乃魏延也。操招魏延归降,延大骂。操令庞德出战。二将正斗间,操寨内火起。人报马超劫了中后二寨。操拔剑在手曰:“诸将退后者斩!”众将努力向前。魏延诈败而走,操方麾军回战马超,自立马于高阜处,看两军争战。忽一彪军撞至前面,大叫:“魏延在此!”拈弓搭箭,射中曹操,操翻身落马。延弃弓绰刀,骤马上山坡来杀曹操。斜刺里闪出一将,大叫:“休伤吾主!”视之,乃庞德也。德奋力向前,战退魏延,保操前行。
马超已退。操带伤归寨:原来被魏延射中人中,折却门牙两个,急令医士调治。方忆杨修之言,随将修尸收回厚葬,就令班师。

( 1 )请你用简练概括的语言总结一下本文一共写了哪几件事?

( 2 )根据你的理解,谈谈你对杨修和曹操两个主要人物性格的认识。

( 3 )你认为本文中曹操的形象和你在历史上学的曹操一致吗?你是如何理解的?

( 4 )从课文中反映的作者认识来看,杨修之死的原因是什么?

( 5 )你认为本文在写法上有哪些方面是值得你去学习的?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类身高为何不会永远上长

①我们以坚硬的岩石为例:一座花岗岩构成的山能够无限增高吗?计算表明,在地球上,山的临界高度是11千米,如果超过此极限就难以稳如泰山了。巨大的剪应力会突破岩石的强度极限,导致山体的沉陷和崩塌。事实上,世界第一峰珠穆朗玛峰只有不到9000米高。

②____把跳蚤原模原样放大10倍,它们将无法跳上大树:燕子如果增大10倍,将再不能翔舞自如,老鼠如果增大10倍,从高楼上跌下来便不会安然无恙。

③____假如真有童话中身高数丈、力大无穷的巨人,我们姑且算他们比普通人高大10倍吧,其体重将达到80吨,即正常人的1000倍,而骨骼的截面积却只能增加100倍。于是,这些可怜的巨人便会被自己体重压得举步维艰,甚至筋断骨折,哪里还谈得上去拔山举鼎、力扫千军呢?

④看看现实生活中的“巨人”步履蹒跚、行动迟缓的样子,便会明白高大的体态足以使人类的灵活机敏大打折扣。皮肤面积不能和体重按同样比例增长,自然带来了热量散发的困难,这便是躯体庞大者特别怕热的原因。

⑤问题还远远不止于此。我们知道,长颈鹿需要我们人类3倍的血压才能把血液送到头部,身材高大的人无疑也需要较高的血压和更坚韧的血管,才能避免脑供血不足。但是肢体过长则会带来静脉回流不畅和末梢循环不良,更何况庞大的躯体要求更多的供血量,这样身材高大的人,就不得不以增加心血管系统的负担为代价了。

⑥其实,同时增加负担的还包括消化系统,呼吸系統,泌尿系统和其他一切系统。以神经系统为例,恐龙以小小的脑袋管理几十吨重的身躯,使它成为生物史上典型的管理失败者(X处)我们的脑袋如果负担一个比例过大的身躯,无疑也会导致自身管理水平的全面下降身材高大引起的生理上的困难,还可以一直列举下去

翔实的统计数字指出,人类寿命和身高有着确定的函数关系,而且寿星老人并不钟情于高个子,但是常常垂青于身村矮小的人。(Y处)湖北省调查报告把瘦小的体型列为长寿第一要素,这个结论和世界各地学者的研究成果不谋而合

( 1 )第⑦段划线词语“不谋而合”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
( 2 )第③段中画线句的表达效果是________
( 3 )①用“不只是……,……也是如此。”的句式,在第②段段首填写过渡句应该是________。

②用“那么……”这个提示语,在第③段段首填入过渡句,应该是“那么,________”

( 4 )下面这句句子应该接在文中X处还是Y处?请简述理由

湖北省对88名百岁老人的调查表明,他们的平均身高为143厘米,体重为38千克。

( 5 )根据文章内容,下列不属于“人类身高不会永远上长”原因的一项是( )
A: 身材高大的人往往行动迟缓,人的机敏度大打折扣。
B: 身材高大的人的皮肤面积不能和体重按同比例增加,人体散热比较困难。
C: 身材高大的人供血量不足,心脏负担会受到不同影响。
D: 身材高大的人身体各系统负担加重,人的寿命可能会减少。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耐心成就人生之美

徐文秀

①现在不少人感觉到,焦虑、着急和不耐烦仿佛成了一些人的常见病,干什么事都显得急不可耐,总是等不得、坐不住、幔不了和静不下。比如,有的人看到他人成名成功了,一下子会乱了自己的方寸、节奏和步伐r变得焦躁不安、心慌意乱的人.到他人提拔重用了,顿时沉不住气,“两年没提拔,心里有想法:三年没挪动,四处去活动”,千方百计走捷径:有的人则经不起一点怠慢和挫折,绕不得一点弯路和曲折,不愿也不舍得花更多时间做那些默默无闻、精雕细琢的事,恨不得r蹴而就,早日“梦想成真”:还有的人甚至变得有话不好好说,遇事不好好商量,碰到点问题动辄“一急二躁三冒火”等等,一言以蔽之,没耐心。

②耐心就是不急躁、不厌烦,它既是一种性格,也是一种品格,是“高尚的秉性”,能够成就事业,更能够成就人生。

③耐心成就成功之美。在相当意义上说,耐心是成功的“通行证”。在人生的征途上,哪有一帆风顺?总会遭遇挫折,有时还布满荆棘,如果没有耐心,不能坚持到底的话,则很难看到成功的模样。有位年轻人应聘给一位雕塑大师当助理,与其想象大相径庭的是,这位雕塑大师竟是一个整天孤独地埋头于工作室的老人。年轻人问他:如何能够寻找到一个要素,足以表达自己的一切?这位雕塑大师沉默片刻,然后极其严肃地说:“应当工作,只要工作,还要有耐心。”在相当意义上说,正是耐心成就了雕塑大师。“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很多时候,成大事不在于力量的大小,而在于能坚持多久,更在于你能否坚持到底。

④耐心成就过程之美。耐心是一种积极的等待和良好的心态。《道德经》上说,静为躁君。《大学》里讲:“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丰子恺先生曾在《山中避雨》提到,同友人游山遇雨而仓皇奔走,友人不耐烦,但丰先生竟被“一种寂寥而深沉的趣味”牵引了感兴,“反觉得比晴天游山趣味更好”,遂借了把胡琴,信手而弹,一时把这苦雨荒山衬出了暖色。正是这份对世事的耐心,才能在细粒微毫间,得到人生真趣味。“心收静里寻真乐,眼放长空得大观。”心清才能看到万物的生长,心静才能听到万物的声音,而这份静美唯有耐心才可获得。在人生的旅途上,多一份耐心,就会多一些发现,多一重体验。

⑤耐心成就意志之美。哲人说:“无论何人,若是失去了耐心,就失去了灵魂。”耐心考验人的毅力和定力。俗话说,慢工出细活。我们做很多事情,往往要靠绣花功夫、工匠精神,而离开了耐心,这些都无从谈起。好的人生需要文火慢炖、细水长流,这也正是对人的意志品质的锤炼和塑造。

⑥耐心是一种修养,需要修炼养成。耐心不够,或因心里想法太多、欲望太强,或因沉不住气、性子太急。少一点功利,多一份淡泊:少一点焦虑,多一份淡定;少一点杂念,多一份纯净:少一点喧嚣,多一份宁静。如此,万可保持一颗耐心,成就人生之美。

( 1 )下列各项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第一段开篇点题,现在社会中,焦虑、着急和不耐烦成为了常见病,列举了一系列常见的不耐心的现象,反面论证了现代人需要更多的耐心。
B: 第二段阐释了耐心,并提出了全文的论点“耐心能够成就事业,更成就人生”。
C: 本文有三个分论点,分别是“耐心成就成功之美”。“耐心成就过程之美”“耐心成就意志之美”,这三者之间存在着递进的逻辑关系。
D: 文章最后总结全文,耐心需要修炼养成,一只有保持一颗耐心,才能成就人生之美。
( 2 )选出不能做本文论据的一项( )
A: 《大学》里讲:“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B: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一一荀况
C: 据达尔文的妻子埃玛回忆,达尔文在写作《物种起源》一书时,经常昼夜不眠,没有一夜超过五个小时;在他身患重病,生命垂危时,仍然坚持观察,记录植物的生长情况,宣到临终前两天都未间断。
D: 苏轼,政治上失意,被流放到当时荒僻的海南等地,但是他不计成败不计名利,一心造福当地百姓,比如他在蓬莱,上书改革盐政,百姓因此获利,这一改措施一直实实施到清末。
( 3 )阅读文章,说说看,怎样才能修炼耐心。
四、写作(分值:60分)
对于史铁生来说,那北海的菊花,是一缕芬芳;对于李白来说,高悬峨眉的家乡月,是一缕芬芳;对于鲁迅来说,长妈妈买来的《山海经》,是一缕芬芳;对于冰心来说,风雨中护卫红莲的荷叶,是一缕芬芳。在你的记忆深处,一定也有那么一缕芬芳,幸福了你的岁月,温暖了你的时光。

请以“留在记忆里的芬芳”为题,写一篇文章。

写作要求: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除诗歌外)。②说真话,抒真情,忌抄袭。③文中请不要使用真实的人名、校名。④书写工整,不少于700字。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