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面对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猎人笔记》是俄国作家屠格涅夫以见闻录的形式创作,体裁风格多样,语言简练优美,可谓文化小说、诗化小说的范例。 B: 《湘行散记》创作于1934年初,是作者重返湘西所写,透过表层的血与泪,体验一份人生的庄严。 C: 《白洋淀纪事》以白洋淀为背景,写出了中华民族的正气和抗日军民坚毅不屈的精神。 D: 《镜花缘》是一部神话小说,想象奇特,构思新颖,全书以武则天科举选才女为背景,构思了百花仙子托生的唐小山和其他才女一起考中,在朝中有所作为的神话故事。 |
2、 |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雾霭ǎi 阔绰chuò 为民请命wèi 光明磊落lěi B: 慰藉jiè 附和hè 拭目以待sī 热泪盈眶kuàng C: 骤然zhòu 拮据jū 肆意篡改chuàn 哄堂大笑hōng D: 风骚sāo 褴褛lǔ 舍身取法shě 信守承诺nuò |
3、 | 下面语句中划线字的注音准确无误的一项是( ) A: 鸟儿将巢安在繁华嫩(nèn)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hè)着。B: 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yūn)的光,烘托(tuō)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 C: 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用背篓来装竹篱间肥硕(shuò)的瓜果。秋天栖息(xī)在农家里。 D: 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cuāng),那里装满生命的酒酿(liàng)。 |
4、 |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是儒家经典之一,又称为“诗三百”。 B: 《出师表》是蜀汉丞相诸葛亮的名表,文中以实情、实礼、实事劝说后主继承先帝遗志,也表达了诸葛亮报答先主知遇之恩的真挚感情和“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决心。 C: 一部小说的成功之处,往往是塑造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有着钢铁般意志和顽强奋斗的高贵品质的保尔柯察金,《骆驼祥子》中老实坚忍、吃苦耐劳却一步步走向堕落的祥子等,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D: 鲁迅先生是我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他的小说集《呐喊》开创了现代现实主义的先河,许多优秀文章如《孔乙己》《故乡》《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都被收入其中。 |
5、 | 下列划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诘难(jié) 狡黠(jié) 吹毛求疵(cī) B: 惆怅(càng) 契合(qì) 味同嚼蜡(jiáo) C: 桥堍(tù) 寂寥(liáo) 信手拈来(niān) D: 苟安(gǒu) 意蕴(yùn) 高谈阔论(kuò) |
6、 | 选出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 ) A: 铭,是古代向帝王上述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一般是用韵的。B: 《醉翁亭记》选自《欧阳文忠公文集》,欧阳修,字永叔,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C: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关雎》是它的开篇诗。 D: 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合称为“初唐四杰”,我们学过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7、 | 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夫/君子之行 B: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C: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D: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
8、 | 下列关于《骆驼祥子》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骆驼祥子》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满族,北京(籍贯)人,有“人民艺术家”称号。 B: 祥子拉着曹先生回家的路上被侦探跟踪,后来被张侦探勒索,他交出了全部积蓄才得以保命。 C: 祥子第一次丢车后回到北平,在海淀的一家小店住了三四天,梦话被人们听了去,从此得了个“骆驼”的外号。 D: 祥子在小茶馆遇到老马和小马爷孙俩,出于同情给他们买了包子。爷孙俩的命运刺激了祥子的内心,他开始对命运动摇,对靠个人奋斗可以摆脱贫穷产生了怀疑。 |
9、 | 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我和同学们一起畅游花海,尽情享受天伦之乐 , 真是人生一大美事。 B: 近几年,住房价格一涨再涨,令收入不高的购房者叹为观止。 C: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与国际接轨是一个民族自强不息的必然选择。 D: 知识愈浅薄的人愈是侃侃而谈 , 知识渊博的人则往往出言谨慎。 |
10、 | 选出下列对王湾《次北固山下》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首联中“青山”指北固山,“客路”指诗人前行的路,暗含旅途奔波之意。 B: 颔联中“平”“阔”“正”“悬”描绘出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的景象。 C: 颈联写残夜消退、红日初升,旧年已过、春天到来的景象,蕴含一种自然理趣。 D: 尾联采用设问的手法,诗人希望借归雁来给他传递家书,传达出一种思乡愁绪。 |
阅读杜甫的《恨别》一诗,回答问题。 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①长驱五六年。 草木变衰行剑外②,兵戈阻绝老江边。 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 闻道河阳近乘胜,司徒急为破幽燕③。 ( 2 )赏析颈联“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 3 )阅读全诗,说说作者在诗歌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问题。 ①以其境过清: ②道州城西百余步: ①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 ②徘徊溪上,为之怅然。 ( 3 )两文各写出了水怎样的特点,分别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
阅读林清玄的《用岁月在莲上写诗》,完成后面问 题。
①那天路过台南县白河镇,就像暑天里突然饮了一盅冰凉的蜜水,又凉又甜。
②白河小镇是一个让人吃惊的地方,它是本省最大的莲花种植地,在小巷里走,在田野上闲逛,都会在转折处看到一田田又大又美的莲花。那些经过细心栽培的莲花竟好似是天然生成,在大地的好风好景里毫无愧色,夏日里格外有一种欣悦的气息。
③我去的时候正好是莲子收成的季节,种莲的人家都忙碌起来了,大人小孩全到莲田里去采莲子,对于我们这些只看过莲花美姿就叹息的人,水远也不知道种莲的人家是用怎么样的辛苦在维护一池莲,使它开花结实。
④“夕阳斜,晚风飘,大家来唱采莲谣。红花艳,白花娇,扑面香风暑气消。你打桨,我撑篙,欸一声过小桥。船行快.歌声高。采得莲花乐陶陶。”我们童年唱过的《采莲谣》在白河好像一个梦境,因为种莲人家采的不是观赏的莲花,而是用来维持一家生活的莲子,莲田里也没有可以打桨撑篙的莲舫,而要一步一步踩在莲田的烂泥里。
⑤采莲的时间是清晨太阳刚出来或者黄昏日头要落山的时分,一个个采莲人背起了竹篓,带上了斗笠,涉入浅浅的泥巴里,把已经成熟的莲蓬一朵朵摘下来,放在竹篓里。采回来的莲蓬先挖出里面的莲子,莲子外面有一层粗壳,要用小刀一粒一粒剥开,晶莹洁白的莲子就滚了一地。
⑥莲子剥好后,还要用细针把莲子里的莲心挑出来,这些靠的全是灵巧的手工,一粒也偷懒不得,所以全家老小都加入了工作。空的莲蓬可以卖给中药铺,还可以挂起来装饰;洁白的莲子可以煮莲子汤,做许多可口的菜肴;苦的莲心则能煮苦茶,既降火又提神。
⑦采莲的季节在端午节到九月的夏秋之交,等莲子采收完毕,接下来就要挖土里的莲藕了。
莲田其实是一片污泥,采莲的人要防备田里游来游去的吸血水蛭,莲花的梗则长满了刺。我看到每一位采莲人的裤子都被这些密刺划得千疮百孔,有时候还被刮出一条条血痕,可见得依靠美丽的莲花生活也不是简单的事。小孩子把莲叶卷成杯状,捧着莲子在莲田埂上跑来跑去,才让我感知,再辛苦的收获也有快乐的一面。
⑧莲花其实就是荷花,在还没有开花前叫“荷”,开花结果后就叫“莲”。我总觉得两种名称有不同的意义:荷花的感觉是天真纯情,好像一个洁净无瑕的少女,莲花则是宝相庄严,仿佛是即将生产的少妇。荷花是宜于观赏的,是诗人和艺术家的朋友;莲花带了一点生活的辛酸,是种莲人生活的依靠。想起多年来我对莲花的无知,只喜欢在远远的高处看莲、想莲;却从来没有走进真正的莲花世界,看莲田背后生活的悲欢,不禁感到愧疚。谁知道一朵莲蓬里的三十个莲子,是多少血汗的灌溉?谁知道夏日里一碗冰冻的莲子汤是农民多久的辛劳?
⑨我站在莲田上,看日光照射着莲田,想起“留得残荷听雨声”恐怕是莲民难以享受的境界,因为荷残的时候,他们又要下种了。田中的莲叶坐着结成一片,站着也叠成一片,在田里交缠不清。我们用一些空虚清灵的诗歌来歌颂莲叶何田田的美,永远也不及种莲的人用他们的岁月和血汗在莲叶上写诗吧!
在中华文化浩瀚的星海中,涌现出了许多璀璨耀眼的作家,他们大多已经作古,但是他们的作品却流传至今,影响了一代代的学子。假如某一天,他们突然来到你身边,你最想见到谁?你们之间会发生什么事情?
请把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作文。
要求:叙事要抓住细节表达真情实感;要抓住外貌、语言、动作、心理上的特征,通过细节刻画人物,写出人物的精神;安排好行文线索和全文结构,围绕中心筛选和组织材料;要有丰富而合理的联想和想象,以小见大,突出中心。
写一篇记叙文。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和校名,不少于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