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17年四川攀枝花市第二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2013年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教材第33页《读一读写一写》中,“权威”应为“劝慰”。
B: 考生如拿到印刷不完整,有破损污染的答题卡,应立即找监考老师更换。
C: 你在哪里呀,孩子?
D: 在本次期中测试中初二(5)班有五、六名学生不及格。
2、

下列各组词语中,读音和书写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无边无垠(yín) 婆娑(suō) 伫(zhù)立 枯瘠(jí)
B: 见议思迁(qiān) 涟漪(yī) 翡(fěi)翠 秀颀(qí)
C: 忍俊不禁(jīn) 狭隘(yì) 犀(xī)利 倦怠(dài)
D: 坦荡如低(dǐ) 亵(xiè)渎 鄙(bǐ)视 晕(yùn)圈
3、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根据2015年各省招生部门统计,目前没有发现符合高校录取标准的残疾人考生被拒收的现象
B: 有关部门应抓紧完善监管制度,落实疫苗接种、生产、流通等各环节监管责任,堵塞漏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
C: 十年间,图书年出版品种增加了一倍多,而总印数基本持平,说明图书的平均数下降了一倍多
D: 舞蹈作品《孔乙己》既有传统舞蹈的语汇,又有创新的现代手法,在某种意义上讲,开了一条中国古典舞创编
4、

对下面三幅书法作品的字体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 ①楷书 ②行书 ③草书
B: ①行书 ②草书 ③楷书
C: ①行书 ②楷书 ③草书
D: ①草书 ②行书 ③楷书
5、北宋是我国古代纂书.修书的繁盛时期,最能代表这一时期书籍事业成果的是四大类书。下列哪部书不是四大类书之一?( )
A: 册府元龟
B: 太平御览
C: 太平广记
D: 佩文韵府
6、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新年前夕,国家主席通过各大电台和互联网发表了新年贺词。一时间,“大家撸起袖子加油干”“天上不会掉馅饼”“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等内容刷爆社交媒体平台,甚至成为不少人心中的“新晋男神”。
B: 戛纳电视节将于2017年5月在杭州举办MIP CHINA国际影视内容高峰论坛,这是戛纳电视节品牌活动首次登陆中国。
C: 学校设置了“走廊图书室”,为学生课余提供了随时浏览信息的机会和查询资料的效率。
D: 印第安人制造的箭,总能准确射中目标。对于制箭,他们有自己的心得,箭杆的长短、羽毛的轻重、箭头的位置都需要设计得恰到好处是毋庸置疑的。
7、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现在的一切都是为将来的梦想 翅膀,让梦想在现实中展翅高飞。
②封建王朝的统治者多次在这里 _ ____ 怎样镇压农民起义。
③结尾是整篇文章的着力点,千万不能   ,一笔带过,给人虎头蛇尾的感觉。

A: 编造 策划 轻而易举
B: 编织 策划 轻描淡写
C: 编造 策动 轻而易举
D: 编织 策动 轻描淡写
8、下面三组词语中,感情色彩相同的一组是( )
A: 夸奖 谦虚 机灵 欣欣向荣
B: 虚伪 夸耀 勾结 当机立断
C: 简朴 刚强 嘴脸 斗志昂扬
D: 煽动 表扬 欢欣 风和日丽
9、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理想的教育应该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善于探索的水平。
B: 不努力学习,那怎么可能取得好成绩是可想而知的。
C: 我们不仅要在课堂上、在教科书中学习语文,还要在课堂外、在生活中学习语文。
D: 同学们写作文要细心观察各种事物、各种现象,要有真情实感,切忌不要胡编乱造。
10、下列说法中有误的一项是( )
A: 余光中,台湾诗人,他在《乡愁》中妙用比喻,把无形的乡愁化为四种具体事物。
B: 《醉翁亭记》的作者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北宋著名政治家欧阳修,文章抒发了作者与民同乐的高尚情怀
C: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中“风骚”本指《诗经》中的《国风》和《楚辞》中的《离骚》,后来泛指杰出的文人。
D: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选自《雨果文集》,作者雨果,法国作家。其代表小说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又一个五月之夜

(俄)费特

多美的夜色!温馨笼罩了一切!

午夜时分亲爱的家乡啊,谢谢!

挣脱冰封疆界,飞离风雪之国,

你的五月多么清新,多么纯洁!

多美的夜色!繁星中的每一颗,

重新又温暖柔和地注视着心灵。

空中,尾随着夜莺那婉转的歌,

到处传播着焦灼,洋溢着爱情。

白桦期待着,那半透风的叶子,

腼腆地招手,抚慰人们的目光,

白桦颤动着,像新娘面临婚礼,

既欣喜又羞于穿戴自己的盛装。

啊,夜色,你无形的容颜柔和,

无论什么时节也不会使我厌倦!

情不自禁吟唱着最新谱就的歌,

我再一次信步来到你的身边。

( 1 )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景色?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 2 )第一节中的“谢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 3 )第一,二节都以“多美的夜色”开头,二者的作用相同吗?谈谈你的理解。
( 4 )第三节运用了拟人手法描绘白桦树,请说说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乙】

苏秦者,东周洛阳人也。东事师于齐,而习之于鬼谷先生。

数岁,大困而归。兄弟嫂妹妻妾窃皆笑之,曰:“周人之俗治产业力工商。今子释本而事口舌,困,不亦宜乎。”苏秦闻之而惭,自伤,乃闭室不出,出其书遍观之。得周书《阴符》,伏而读之。期年,以出揣摩,曰:“此可以说当世之君矣。”求说周显王。显王左右素习知苏秦,皆少之,弗信。

乃西至秦,说惠王,弗用。乃东之赵,赵相奉阳君弗悦之。去游燕,岁余而后得见。

(选自《史记·苏秦列传》,有删改)

【注】①说:劝说,说服。②少:轻视,贬低。

( 1 )解释划线词的意思。

①行拂其所为________

于色,发于声________

③出数岁________

期年 , 以出揣摩________

( 2 )用“/”为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周 人 之 俗 治 产 业 力 工 商。

( 3 )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②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③乃闭室不出,出其书遍观之。

( 4 )【乙】文中苏秦的经历能否作为【甲】文论点的事实论据?请结合选文内容说明理由。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父女情缘

朱会鑫

①林静是一个跛足女孩,周末放学,她看见一辆出租车停在那里。她走过去,腼腆地对司机说:“师傅,我想坐您的车。就一站地,行吗?”林静言辞恳切,司机同意了。

②车子没走多远,她忽然红着脸说:“师傅,我只有三元钱,就坐半站地吧。”郝师傅从后视镜里看着林静,笑着说:“够了。你是第一次坐叔叔的车,叔叔今天给你打六折。”

林静在公交站下了车,深深鞠了一躬。郝师傅看着她一瘸一拐的背影,心里涌起一丝莫名的酸楚。

④那一日,林静背着比往常更重的书包上了郝师傅的车,她心事重重地说:“师傅,我已经毕业了,这是最后一次坐您的车了。”

⑤郝师傅伤感地说:“我知道,我希望你以后还能来坐叔叔的车,今天叔叔送你回家!”

⑥郝师傅把林静送到了家门口。然后捧出一只弥勒佛储蓄罐,说:“这是送你的礼物, 希望你笑口常开!”林静接过礼物,朝着郝师傅鞠了一躬。看着林静一瘸一拐地走进居民小区,郝师傅失神地愣在那儿。

⑦十年过去了,这天,郝师傅正擦着车,忽然听到电台在播出一则“寻人启事”,有人在找他!郝师傅和电台联系后,见到了寻人者﹣﹣林静。初见之时,郝师傅已经不敢相认。 林静向郝师傅讲述了那段难忘的经历。

⑧林静的父亲也是一名出租车司机,每逢周末放学,父亲都会开车接她回家。那年,一家人回老家过年,父亲的车不慎与一辆大货车相撞,父亲当场身亡。

⑨回到学校的林静,周末放学时,会习惯性地在校门口张望,直到有一天,她看到父亲生前开的那辆出租车就停在路边,她觉得父亲又来接自己了!从此,林静每星期都省下三元钱,为的是在那短短的一站地享受重拾父亲的温暖。

⑩郝师傅听了鼻子一酸。

⑪林静从手提包里拿出弥勒佛储蓄罐:“您知道吗?这些年它伴我走过了无数风风雨雨,十年前我把愿望储存在这里面,现在终于找到您了……”

⑫“哦,”郝师傅似有所悟地说,“叔叔也把自己的愿望装在这罐子里了,当时希望你能打开看看,然后给叔叔回复呢。”

⑬林静闻言,急忙将储蓄罐口朝下摇晃了好一阵子,倒出一张纸条和一个折叠的纸片。

⑭郝师傅和林静默契地分别拿起了纸条和纸片。

⑮郝师傅凝神一望,只见纸条上写着两行娟秀的小字:郝师傅,我可以喊你一声爸爸吗?希望有一天我们再相见时,我能成为你引以为傲的女儿。

⑯林静郑重地展开纸片,是张存款单!存款单的背面歪歪扭扭地写着:孩子,这是你这几年坐车的钱和我女儿生前的零花钱,看到你,我就好像看到了我的女儿,你愿意做我的女儿吗?

⑰郝师傅和林静霎时泪眼模糊,不约而同地拥抱在一起,林静把头伏在郝师傅的肩上喃喃地呼唤着:“爸,爸爸……”一时间,郝师傅哭了。

(选自《故事会》2015年第20期)

( 1 )阅读选文,根据相关内容,填写下面表格。

故事情节

________

最后一次坐郝师傅的车并收到礼物

________

得知事情真相、父女相认

心理状态

酸楚

________

不敢相认

________


( 2 )联系上下文,分析林静两次给郝师傅鞠躬的原因。

①第③段:________

②第⑥段:________

( 3 )请从叙述方式的角度,赏析第⑨段在文中的作用。

( 4 )选文第⑪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何表达作用?

( 5 )选文表达一个什么主题?对此,你有怎样的感悟?

非文学作品阅读

(甲)

本报海西讯(记者马振东)4月1日,脱胎于首届冷湖科幻文学奖获奖小说的超感电影《灵魂游舞者》在北京中国盲文图书馆举行盛大首映礼,让国内影迷有途径近距离了解冷湖科幻文学创作基地及“冷湖火星小镇”旅游文化品牌魅力。

《灵魂游舞者》的故事发生在荒芜的类火星地貌上,讲述了主人公为寻找父亲死亡之谜,回到家乡冷湖镇,通过一系列奇幻之旅发现了宇宙生命的巨大秘密。

近年来,我省大力实施影视精品创作工程,加快从“高原”向“高峰”迈进,更好地讴歌新时代,讲好青海故事,传播青海声音,弘扬新青海精神。此次首映活动由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茫崖市主办,中国盲文图书馆、冷湖火星小镇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承办。目的是在中国科幻产业得到空前关注的语境下,通过超感电影《灵魂游舞者》在科幻IP的开发上跨界尝试,把茫崖在地形地貌、盐湖风光、石油开发遺址、暗夜星空和天文科研等方面的资源优势展现给大家,借此提升茫崖城市品位,进一步扩大茫崖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背景链接:

“冷湖科幻文学奖”简称“冷湖奖”,是茫崖市冷湖镇结合地域特色和文化旅游資源实际,通过科幻作品的创作、评选和发售,加大力度推进冷湖文化品牌提炼,挖掘冷湖人文地理、突出艰苦奋斗的石油精神,是加快推进文化、体育、旅游融合发展的具体举措。

(选自2019年4月2日《青海日报》

(乙)

北京4月1日电(实习记者代小佩)超感电影《灵魂游舞者》1日在中国盲文图书馆举行首映礼活动,近百名盲人来到活动現场。记者从活动主办方获悉,这是国内首部盲人科幻电影。

通常,科幻电影会以3D、4D等方式呈现,而超感电影则完全用声音给盲人讲述有关火星的科幻故事。对此,北京市盲协主席何川说,科幻最大的魅力来自想象力,让观众调用不同感官去体验这种想象力,是所有科幻电影想要做到的。“除了视觉冲击,让观众调动自己的想象去和故事本身连接,这或许是一种新的体验科幻的方式。”

何川表示:“希望将超感电影《灵魂游舞者》和《流浪地球》的公映版及口述影像版一起,带到全国各地做线下的公益放映,通过科幻影片提升盲人群体对宇宙星空的感知。”

(选自2019年4月2日《科技日报》

(丙)

本报讯(记者苏丹丹)4月1日,根据首届冷湖科幻文学类的获奖小说改编的同名科幻电影《灵魂游舞者》在北京中国盲文图书馆首映。不同于传统意义的科幻电影,《灵魂游舞者》没有画面,全部以声音叙事。上百名盲人参加了当天的首映礼并欣赏了该作品。

电影《灵槐游舞者》由张栋导演,姚海军监制,独立音乐人陈鸿宇担任音乐总监,电影故事发生在荒芜的类火星星球上,讲述了主人公为揭开父亲死亡之谜,回到家乡冷湖,遇见一对丧子的老年夫妻,于是和他们一起踏上旅途。在神秘外星文明的指引下,主人公发现了关于宇宙生命的巨大秘密。业内人士认为,该片为盲人开启了科幻之门,打破了传统电影必须依赖视觉效果的限制,让盲人也能感受到科幻的魅力所在。张栋说:“希望通过这类科幻影片的创作,提升盲人观众对于宇宙星空的感知。”

(选自2019年4月4日《中国文化报》

下面是小东,小文和小乐对这三则消息的讨论,请根据你的理解,补全对话。

( 1 )(消息·标题)

小东:我把这三则消息内容复制到电子文档的时候,不小心把标题搞混了。三个标题是这样的:A、电影《灵魂游舞者》为盲人开启科幻之门;B、超感电影《灵魂游舞者》在北京首映;C、国内首部盲人科幻电影上映。它们分别对应哪则消息呢?

小文:这个不难分辨。消息标题是对主要内容的准确概括,我们可以根据“导语”找到主要信息。

小乐:是的,据此可以推断消息(甲)的标题是①(________),消息(乙)的标题是②(________),消息(丙)的标题是③(________)。(填字母序号)

( 2 )(消息·结构)

小东:消息正文的结构通常是按照重要性递减的原则安排的,我记得叫“倒金字塔结构”。

小文:那这种结构在上面三则消息中有体现吗?

小乐:有的。比如在消息________ 中,________

( 3 )(消息·受众)

小文:“超感电影“可以说是盲人的福音啊!盲人朋友听到这个消息应该会很开心。

小乐:如果要向盲人朋友介绍“超感电影",你觉得这三则消息中的哪一则最合适?为什么?

小东:________

四、写作(分值:60分)
生活中,“一帆风顺”往往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而经历大大小小的坎坷才是生活的常态。请你结合自己的经历与感悟,以《我跨过了那道坎》为题,写一篇作文,600字以上。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