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 我一定要给他钱,他哑着嗓子悄悄问我:“你还有钱吗?”(语言描写) B: 他从没看透我们是好欺负的主顾,他大概压根儿没想到这点。(心理描写) C: 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肖像描写) D: 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动作描写) |
2、 | 下列不是《水浒》的人物( ) A: 武松 B: 周瑜 C: 鲁提辖 D: 宋江 |
3、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据报道,在芬兰,有18%的中学生每天花一两个小时,单纯为了享受阅读的乐趣而阅读。B: 北京奥运会组委会召开新闻发布会,举办第一届奥运歌曲征集活动。 C: 我们来到省搏物馆, 看到那些琳琅满目的艺术珍品,无不使人感到自豪。 D: 随着三峡大坝主体工程的完工,世界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提前两年发挥防洪、发电和航运。 |
4、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可以这么说,有没有创新意识,决定了我们人才的品质。 B: “宝宝心里苦”“鸭梨”“逗比”等网络词语一下子窜红的主要原因是一部分网民在背后推波助澜所造成的。 C: 东台西溪是非物质文化国家级遗产“董永传说”的源头地。 D: 校长、副校长和其他学校的领导出席了这届毕业典礼。 |
5、 | 下列词语中没有别字的一项是( ) A: 荣膺 饶恕 物竟天择 怡然自得B: 牟取 亵读 巧妙绝伦 五彩斑斓 C: 器宇 酒肆 更胜一筹 粗制烂造 D: 牙祭 豁免 中流砥柱 遍稽群籍 |
6、 |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小说是( ) A: 《她怅望着祖国的田野》 B: 《梅岭之春》 C: 《木马》 D: 《冲积期化石》 |
7、 | 下列词语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酝酿(liáng) 黄晕(yùn) 发髻(jì) 抖擞(shǒu) B: 唱和(hé) 蓑衣(suō) 着落(zhuó) 安适(shì) C: 粗犷(kuǎng) 静谧(mì) 吝啬(sè) 梦寐(mèi) D: 澹澹(dàn) 耸峙(sǒng) 栖息(qī) 萧瑟(sè) |
8、 |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斑蝥(máo) 请帖(tiè) 譬(pì)如 汗涔(cén)涔 B: 曲肱(gōng) 搓捻(niǎn) 啄(zhuó)食 荡寇(kòu)志 C: 肖(xiāo)像 贪婪(lán) 踉(liàng)跄 一箪(dān)食 D: 倜(tì)傥 笃(dǔ)志 确凿(záo) 皂荚(jiā)树 |
9、 |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中华民族的文化,是一部中华儿女薪火相传、锲而不舍的奋斗史诗。 B: 歌手们见啥唱啥,即物起兴 , 以歌代言,憧憬未来,倾诉着自己的喜怒哀乐。 C: 黄山的迎客松枝干遒劲,根深蒂固 , 它的侧枝展向前方,恰似一位好客的主人,热情地欢迎着五湖四海的宾客。 D: 卖艺的吆喝声粗壮有力,说书的鼓声节奏分明,拉洋片的唱词合辙押韵……这一切汇成一曲市井交响曲。 |
10、 | 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 从大门通向公园深处,尽植芙蓉。 饱赏着多姿多彩的芙蓉花,我不禁联想到:芙蓉花傲霜而开,体现的正是她敢于抗争的勇气;而不吝美艳,彰显的则是她无私奉献的精神。 ①远远望去,似绿云接天,如彩练当空。 ②置身花丛,但见“大红芙蓉”花大质丽,灼灼照人,时而薄雾笼罩,若隐若现,犹如戴上面纱的少女,别有一番情致。 ③只见坡上坡下,花连花,树挨树,层层叠叠,红绿交替,使人仿佛身临千年前那遍植芙蓉、高下相照的古“锦城”。 ④当秋阳普照,寒霜下的“醉芙蓉”闪闪烁烁,似朗星点点,色泽由白色渐渐变成粉红,进而转为大红,奇趣无穷。 B: ④③①② C: ①③②④ D: ②④①③ |
阅读诗词,解答问题。 A: 词的上片侧重回忆作者“少年”时的“愁”,词的下片侧重抒发作者“而今”的“愁”。 B: 上片中“不识”描绘了年轻时的纯真无知,下片中“识尽”概括了作者 艰辛的历程。 C: 词的上片作者把不谙世事的闲愁当作了愁,词的下片作者感慨“欲说还休”的愁绪。 D: 词的上片作者的情绪悲壮豪放,词的下片作者的情绪哀婉 凄绝,全词形成鲜明对比。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 何陋轩记 王守仁 昔孔子欲居九夷①,人以为陋。孔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守仁以罪谪龙场,龙场古夷蔡②之外。人皆以予自上国③往将陋其地弗能居也;而予处之旬月,安而乐之。夷之人其好言恶詈④,直情率遂。始予至,无室以止,居于丛棘之间,则郁⑤也;迁于东峰,就石穴而居之,又阴以湿。予尝圃于丛棘之右,民相与伐木阁之材,就其地为轩以居予。予因而翳之以桧竹,莳⑥之以卉药,琴编图史,学士之来游者,亦稍稍而集。于是人之及吾轩者,若观于通都焉,而予亦忘予之居夷也。因名之曰“何陋”,以信⑦孔子之言。 【注】出处:《王文成公全书》 作者:王守仁 ( 2 )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①守仁以罪谪龙场________ ②就石穴而居之________ ③因名之曰“何陋”________ ( 3 )选出下列各句中与“安而乐之”中“之”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A: 居于丛棘之间 B: 就石穴而居之 C: 民相与伐木阁之材 D: 何陋之有 ( 4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 ( 5 )从选文中你能看出“何陋轩”是如何来阐明孔子“何陋之有”的观点吗?请结合《陋室铭》及选文内容简要分析。 |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①另一个例子是罗兰·布歇内尔①。1971年的一天,布歇内尔边看电视边这么想:“光看太没意思了。把电视接收器作为试验对象,看它产生什么反应。”此后不久,他就发明了对战型的乒乓球游戏,从此开始了游戏机的革命。
②不过,这种创造性的思维是否任何人都具备呢?是否存在富有创造力和缺乏创造力的区别呢?
③某心理学专家小组以实际从事创造性工作的人与不从事此类工作的人为对象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得出如下结论:“富于创造力的人,认为自己具有创造力;缺乏创造力的人,不认为自己具有创造力。”
④认为“我不具备创造力”的人当中,有的觉得创造力仅仅是贝多芬、爱因斯坦以及莎士比亚他们的,从而进行自我压制。不言而喻,在创造的宇宙里,贝多芬、爱因斯坦、莎士比亚是光辉灿烂的明星。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即便是他们,也并非轻而易举就能获得如此非凡的灵感。相反,那种非凡的灵感,往往产生子这样的过程:关注极其普通、甚至一时念的想法,并对它反复推敲,逐渐充实。
⑤由此看来,区分一个人是否拥有创造力,主要根据之一是,拥有创造力的人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即使他们不知道将来会产生怎样的结果,但他们很清楚,小的创意会打开大的突破口,并坚信自己一定能使之变为现实。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泉
贾平凹
我老家的门前,有棵老槐树,在一个风雨夜里,被雷击折断了。家里来信说:它死得很惨,是拦腰断的,又都裂开四块,只有锯下来,什么也不能做,劈成木柴烧罢了。我听了,很是伤感。
后来,我回乡去,不能不去看它了。
这棵老槐,打我记事起,它就在门前站着,似乎一直没见长,便是那么的粗,那么的高。我们做孩子的,是日日夜夜恋着它,在那里落秋千,抓石子,踢毽子,快活得要死。冬天,世上什么都光秃秃的,老槐也变得赤裸,鸟儿却来报答了它,落得满枝满梢。立时,一个鸟儿,是一片树叶;一片树叶,是一个鸣叫的音符:寂寞的冬天里,老槐就是竖起的一首歌子了。于是,他们飞来了,我们就听着冬天的歌,喜欢得跑出屋来,在严寒里大呼大叫。
如今我回来了,离开了老槐十多年的游子回来了。一站在村口,就急切切看那老槐,果然不见了它。进了院门,我立即就看见了那里那老槐,劈成粉碎片,乱七八糟地散堆在那里,白花花的刺眼,心里不禁抽搐起来。我大声责问家里人,说它那么高的身架,那么大的气魄,骤然之间,怎么就在这天地空间里消失了呢?!如今,我幼年过去了,以老槐慰藉的回忆再也不能做了,留给我的,就是那一棵刺眼痛心的树桩了吗?!我再也硬不起心肠看这一场沧桑的残酷,蕴藏着一腔对老槐的柔情,全然化作泪水流下来了。
夜里,我无论如何都睡不着,走了出来,又不知身要走到何处,就呆呆地坐在了树桩上。树桩筐筛般大,磨盘样圆,在月下泛着白光,可怜它没有被刨了根去。那桩四周的皮层里,又抽出了一圈儿细细的小小的嫩枝,极端地长上来,高的已经盈尺,矮的也有半寸了。
小儿从屋里出来,摇摇摆摆地伏在我的腿上,看着我的眼,说:
“爸爸,树没有了。”
“没有了。”
“爸爸也想槐树吗?”
我突然感到孩子的可怜了。我的小儿出生后一直留在老家,在这槐树下爬大,可他的幸福、快乐并没有尽然就霎时消失了。
“爸爸,”小儿突然说,“我好像又听到那树叶在响,是水一样的声音呢。”唉,这孩子,为什么要偏偏这样说呢?是水一样的声音,这我是听过的,可是如今,水在哪儿呢?
“爸爸,水还在呢!”小儿又惊叫起来,“你瞧,这树桩不是一口泉吗?”我转过身来,向那树桩看去,一下子使我惊异不已了:真是一口泉呢!那白白的木质,分明是月光下的水影,一圈儿一圈儿的年轮,不正是泉水绽出的涟漪吗?我的小儿,多么可爱的小儿,他竟发现了泉。我要感谢他,他真有发现了新大陆的哥伦布一样的伟大!
“泉!生命的泉!”我激动起来了,紧紧握住了我的小儿,想这大千世界,竟有这么多出奇,原来一棵树便是一条竖起的河,雷电可以击折河身,却毁不了它的泉眼,它日日夜夜生动,永不枯竭,那纵横蔓延在地下的每一根每一行,该是那一条一道的水源了!
我有些不能自己了。月光下,一眼一眼看着那树桩皮层里抽上来的嫩枝,是多么的精神,一片片的小叶绽了开来,绿的鲜鲜的,深深的:这绿的结晶,生命的精灵,莫非就是从泉里溅起的一道道水柱吗?那锯齿一般的叶峰上的露珠,莫非是水溅起时的泡沫吗?哦,一个泡沫里都有了一个小小的月亮,灿灿地,在这夜里摇曳开光辉了。
“爸爸,这嫩枝儿能长大吗?”
“能的。”我肯定地说。
“我说完了,我们就再没有言语,静止地坐在树桩的泉边,谛听着在空中溅起的生命的水声。
下面两题,任选一题作文。
(1)请以“这句话很温暖”为题写一篇文章。
(2)请以“特别的 ”为题写一篇文章,(横线上可以填写具体的人、事、物、景,也可以填写抽象的情感、哲理,如宽容、理解、自信、幸福、爱等)。
要求:①如选第二个作文题,请先在横线上把题目补充完整;②文章以记叙为主,兼用多种表达方式;③内容具体充实,表达真情实感④全文不少于600字⑤行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