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17年广西来宾市第一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笑(chī) 地(ké) 据(jié) 五六腑(zàng)
B: 心(ě) 打(dǔn) 逅(xiè) 鞠躬尽(cuì)
C: 大(nuò) 吸(yǔn) 考(bǐ) 探得珠(lí)
D: 驾(yù) 累(zhui) 形(qí) 狼狈不(kā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锁屑 惦记 踌躇 不能自已
B: 八卦 妥帖 愚钝 自出新裁
C: 倦殆 倔强 蔓延 重峦叠嶂
D: 诘责 叮嘱 云霄 摩肩接踵
3、

下面的句子中,标点法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事后,我追想为什么会有那样大的感情震荡,是为了民族而自豪?还是为了邓稼先而感到骄傲?
B: 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
C: 窗外又传来了普鲁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
D: 听说他还对母亲极口夸奖我,说“小小年纪便有见识,将来一定要中状元”。
4、

下列句子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 会议开始前,主持人特别提醒:“为了保持会场安静,请各位关闭手机,否则后果自负!”
B: 有人从公交车上往外扔香蕉皮,一位乘客冲着他说:“老兄,你太过分了!积点德吧!”
C: 酒店经理对员工们说:“大家要用心做好服务工作,让客人有宾至如归的感觉。”
D: 提到自己的父亲,老刘动情地说:“令尊经常告诫我们,做人要清清白白。”
5、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按照文章说明的对象,我们常常将说明文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
B: 苏轼一生仕途坎坷,曾多次遭贬,《记承天寺夜游》所记载的就是他被贬到黄州时的情形。
C: 盂浩然是我国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他与王维一起被后人舍称为“王孟”。
D: 《礼记》是道家学派的经典之一,相传为西汉时期的戴圣编纂成书。
6、

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文字填入划线部分,排列顺序最佳的是( )
古诗中有“春到人间草木知”的名句,在鲁迅笔下,知春、报春、不争春,正是崇高的野草魂。 。最可贵的是,你虽知花叶不美,但仍然散发着一点无名野香,给那里带去春色和生机。
①在雪的下面,已经出现了“冷绿的野草”,在初春的寒风中,勃发着盎然的春意
②严冬刚过,残雪犹存
③为使春意更浓,春色更娇,你甘当陪衬、默默无闻
④待到春满人间,姹紫嫣红开遍,你却不居功、不争俏

A: ④③②①
B: ②①③④
C: ②①④③
D: ③④②①
7、

下列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有人说,每个人都是上帝咬过的苹果。 , 。 , , 。 ,只要我们好好珍惜生命的给予,并不断用心去打造,就能拥有生命的芬芳。
①只因上帝特别喜爱某些人的芬芳 ②所以才对他咬得特别重
③生活给予每个人的都不会太少 ④上帝给了他残缺的肢体
⑤却让他拥有了一个芳香的心灵 ⑥霍金就是这样一只苹果

A: ⑥④⑤①②③
B: ③①②⑥④⑤
C: ①②③⑥④⑤
D: ①②⑥④⑤③
8、下列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落(zháo) 豆(wān) 视(níng) 徘(huí)
B: 息(píng) 卖(lòng) 污(diàn) 头晕目(xuàn)
C: 咄逼人(duō) 清(chéng) 应(hè) 弄(shì)
D: 蓄(zhù) 那间(chà) 忍俊不(jīn) 息(xī)
9、下面句子中划线的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观看完十九大开幕式后,广大干部群众满怀信心,蠢蠢欲动 , 誓要干出一份出彩成绩。
B: 炙手可热的“双十一”促销活动让各路网络卖家大赚一笔。
C: 2017-2018赛季中国女子排球超级联赛将在上海粉墨登场
D: 素质教育就是要让学生各得其所 , 各展其长。
10、下列关于文学名著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艾青在狱中写下了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抒发了对大堰河深深的挚爱和无限的怀念。这首诗在发表时,他第一次使用了“艾青”这一笔名。
B: 《黎明的通知》全诗自由铺陈,自由抒发,诗人仿佛从“黎明”的胸臆中直接飘出,散而有致,活而有序,体现出自由诗的特点,给人以极大的美感。
C: 《水浒传》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例如鲁智深李逵,他们都嫉恶如仇、侠肝义胆,但李逵粗中有细,豁达明理;鲁智深头脑简单,直爽率真。
D: 杨志在东京因盘缠使尽,便忍痛变卖祖上的宝刀,却偏偏惹上破落户牛二。他要求杨志演示宝刀的三宝,百般刁难杨志,最后被杨志杀了。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两小题。

九日寄子约

(明)皇甫汸

漫有登高兴,兼当望远何?

对花惊白发,见雁忆黄河

乱后书来少,霜前落木多。

不堪羁宦日,同是阻干戈。

【注】①子约:即皇甫濂,作者之弟;②黄河:指代故乡;③羁宦:离家在外做官。

( 1 )从这首诗________、________等词语中,可判断标题中的“九日”是指________节。
( 2 )本诗蕴含着诗人丰富的情感,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①中力拉崩倒之声________ ②屋许许声________

③众宾坐________ ④几欲先________

(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①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②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③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 3 )选文中写失火、救火情形时,观众以假为真的具体反应是:________。

( 4 )为表现口技表演者的高超技艺,选文采用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下面所选各句属于侧面描写的是( )

A: 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
B: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C: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
D: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
( 5 )“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这几句话的作用是什么?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单车岁月

①那辆失去主人擦拭照拂的永久牌单车,也日渐失去了往昔的锃亮光泽,被搁停在锈迹斑斑的岁月一隅。

②我的单车情结,大概是受了父亲的影响。改革开放不久,父亲就成了我们村第一个拥有单车的人,当年他凭着外汇券(身在台湾的爷爷所寄)从武汉购买并亲自骑回一辆上海产的永久牌单车,霎时点亮了灰暗的乡村。

③村人用惊羡的目光看着那辆每天被父亲擦得通明锃亮的单车,父亲荣耀得就像一个凯旋的将军。那时人们出村大多徒步,蜿蜒小路洒满汗水磨破鞋底,少有人能像父亲那样双轮滚滚,铃铛悠悠,来去如风。

④那辆单车是我们全家的骄傲,父亲对它宝爱如命,偶有村民来借,父亲掏出车钥匙后总是千叮咛万嘱咐,车被借走后,父亲就跟丢了魂似的。那辆单车也是我们全家的福星,过年过节走亲成它就成了绝对的功臣,父亲骑着它把母亲、妹妹、弟弟和我,往返辗转地载到大山里的姥姥家。山路崎岖不平,坎坎坷坷,父亲的单车如同摇篮,坐在单车后座上的我昏昏欲睡,沿路看到的河流与村庄如同一场梦。

⑤我第一次 学骑单车就骑的是父亲的永久牌单车。那时感觉车座比我的头还要高,现在我都不能想象当时是怎么样驾驭它的,那种双手紧抓龙头、右脚斜穿过黑色大三角架吃力蹬车的姿势,跟舞台上的滑稽小丑无二。学骑之初,父亲为了避免我摔毁单车,天才般地在后座.上横绑了一根粗木棍,拌倒后单车才免于叠运。

⑥刚刚学会骑单车的那阵子,车瘾大得出奇,村头的水泥禾场就成了我们放学后的练车场。多少个风霜雨雪的日子,水泥禾场上,我和小伙伴们斜扭腰肢、猛蹬踏板,踩着单车兜圈追逐的欢乐身影,成了村里一道鲜活特异的风景。疯踩踏板,车轮飞转,耳畔风声呼呼,大树房屋极速飞旋,蓝天白云美得像首……渐渐地,我们的心不愿再圆于禾场了。

⑦我头一回右脚跨过三角架坐上车座的时候都已经11岁了,那辆已经衰老得不成形状的“永久”,在我上下起伏的蹬踏中歪歪斜斜地朝向那个季节的黄昏行进。那一天,我一鼓作气骑了很远,第一次尝到了一个人在路上的兴奋感觉,也第一次模糊地意识到了远方这样一个让人激动的概念。我骑了很远很远,渠道边的田埂骑完了,池塘边的碎石子路骑完了,沿途栅栏的泥路骑完了……我在一个长年枯竭的小河边停了下来,悠然地回望夜色下的村庄,天黑如锅底,连父亲也看不到,但是一点恐惧都没有,一点孤独都没有。

⑧我倔强地推着单车原路返回,那晚的星里特别明亮,几乎是我这一生看到过的最明亮的一回。

⑨开始到镇上读书,七八公里,一周一来回,单车是唯一的交通工具,也是展示本领的道具。在女孩子西前双手脱把:把双脚搁到龙头上;或者把屁股坐到后座上去,像只大蛤蟆;或者在脱把的时候,撮着嘴巴悠闲地吹口哨,吹《其实你不懂我的心》《月亮代表我的心》《花心》……来回的路上,我们还是像以前一样骑着单车。

⑩岁月轮转,回望旧时时月色,那时我们的心清澈如水,没有混浊不堪的世俗。我们经常骑车滞留在路过的仙鹤桥上,各自把单车往桥栏上一靠,就凭栏观看河岸戴着斗笠专心垂钓的人们,那种悠然,那种心安理得,令人心生无限神往。也许半天并没有鱼儿咬钩,也许一个下午钓不到几条小鱼,但他们依然握着鱼竿,不急不躁,静心垂钓。我常常会被垂钓人的那种坦然感染,我感觉到他们钓的其实就是一种心平气和。

⑪到县城上高中后我开始住读,少有机会骑单车;父亲罹患心脏病以后,不敢骑也骑不动单车了。那辆失去主人擦拭照拂的永久牌单车,也日渐失去了往昔的锃亮光泽,被搁停在锈迹斑斑的岁月一隅。

(毛本栋《人民周刊》2017年第11期)

( 1 )岁月轮转,那辆日渐失去了往昔的锃亮光泽的永久牌单车曾经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 2 )理解下列划线词的语境义。

霎时点亮了灰暗的乡村。

②被搁停在锈迹斑斑的岁月一隅。

( 3 )试对下列句子中的划线词“摇篮”作简要赏析。

①山路崎岖不平,坎坎坷坷,父亲的单车如同摇篮,坐在单车后座上的我昏昏欲睡,沿路看到的河流与村庄如同一场梦。

②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老舍《济南的冬天》)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病 人
每天下午,她都准时来到医院大门口左侧的台阶上,铺下一张报纸,静静地坐下看书。那是一本很厚的书。她的面前是一个花坛,红色的郁金香正在灿烂地开放。在她若有所思的时候,能看见她的那双大眼睛,平静而且清chè。虽然病号服并不合体,但并不能掩盖住她典雅的气质。
很友善,每当有人找她问事的时候,她表现得非常耐心。我想,她可能是位教师或幼儿园阿姨。
起风了,她轻轻地合上那本书,又整整齐齐地把那张报纸叠好,转身走进了大楼。楼内的人渐渐多了起来,这个点有上班的,也有下班的,正好又是探视的日子。电梯刚停下,人们争着涌了进去。电梯马上就有了反应,发出“受不了”的报警声。最后上来的人没有下去的意思,她就从中间挤了出来,等下一趟。
下一趟人照样很多,不过还好,电梯没有报警。人们纷纷选择自己要去的楼层数。有个农民模样的大伯触动数字7的时候,那数字就是不亮。他有些着急,还有些紧张。一遍一遍地拥。但没有人告诉他为什么。她发现后,急忙说:“大伯,这部电梯双层停。”大伯仍然没有明白过来什么是“双层停”。说话间已经到了8层。大伯不知道该怎么办,不肯下。她非常客气地对电梯内的人说:“请等我一下,我把他送到楼梯口。”
她让大伯从8层走到7层。其实楼梯离电梯也就只有四五步远,她很快就回来了,电梯内的不少人只是表情严肃,并没有说什么。当然,肯定有人心里会想:这人真多事。
电梯慢慢上行,一位手捧花篮的小伙子自言自语:口腔科病房是不是12层?她主动接过话说,是的,往左拐。电梯到了14层,一位急忙下电梯的姑娘不小心丢下了插在塑料袋里的一枝玫瑰。塑料袋里有几盒营养品,但只有这一枝玫瑰。这时电梯门将要关上,她迅速触动开门钮并捡起那枝玫瑰,她还没有说完“请等我一下”,就跨出了电梯,她一定想把那枝玫瑰还给那位姑娘。对于姑娘要看望的人,那肯定是一枝温xīn的玫瑰,可以疗伤的玫瑰。
但她没有想到,她后脚刚刚迈出电梯,电梯里的一位戴眼镜的女士“啪”一下就把电梯关上了,并及时触动了上行的按钮。“神经病!”她似乎憋了一肚子火气没有发泄干净,继续说:“真的,这个人我知道,在这里住了一个多月了,精神病人。”
“嗬,我觉得她的行为不正常。”另一个人接着说。
电梯内剩下的十余人恍然大悟,大家觉得甩掉她真是太正常了。

( 1 )第一段中作者对“病人”进行了哪些方面的描写?作用是什么?

( 2 )本文写“病人”选了电梯中的四件事,请概括四件事的内容。
第一件:第二件:
第三件:第四件:

( 3 )作者除了正面写“病人”,还写周围人对“她”看法,为什么?

( 4 )作者为什么以“病人”为题?

四、写作(分值:6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这样一句话:“他不理解我。”你希望别人理解你么?那你就真诚地理解别人,你会意外地发现你得到的理解比过去多得多。生活中,当你抱怨别人不理解你时,先看看自己的状态如何。有这样一句话:“如果你在流泪,就看不见灿烂的星光。”理解是一座桥梁,理解是填平沟壑的石土。理解是真诚的,理解是相互的。父母之间需要理解,师生之间需要理解,同学之间需要理解。

请以“学会理解”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写出真情实感,不得抄袭套作;书写清楚,卷面整洁。(2)自拟标题,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