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17年涉县第三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当前,高校图书馆普遍存在着思想观念陈旧,员工素质参差不齐 , 图书经费紧张,文献利用率低等问题。
B: 一位普通市民,—位年逾六旬的老者,没有强健的体魄,却凭匹夫之勇 , 在一年间就抓获了几十个小偷。
C: 从前,我总是漠不关心时光的流逝;直到上学了,被周围同学抓紧时间,刻苦学习的行动耳濡目染后,我才意识到,原来时间如此宝贵,稍纵即逝。
D: 你有什么困难尽管说出来,我们一定会鼎力相助 , 消除你的后顾之忧。
2、

下列各句中加线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 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闷响声,碰撞在遗落了一切(róng)杂的观众的心上。
B: 也不愿意他们都如闰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也不愿意都如别人的辛苦恣(jū)而生活。
C: 我海军在钓鱼岛海域巡航绝对不是为了(chěng)强,而是在自己的领海例行公事。
D: 它沉(mǐan)于高山、大川、平野对它的欢呼致意,却从来没有到这深深的峡谷底部来。
3、依次填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汉十高铁”经过安陆府河国家湿地公园、古隆中国家风景名胜区、丹江口水库水源准保护区、武当山国家风景名胜区、武当山世界文化遗产(古建筑群)等10处重点 区域,对水土 和污染防治提出了很高要求,绿色环保施工尤为重要。“汉十高铁”的建设者践行绿色发展理念, 注重工程质量, 注重环境生态保护,打造出了一条绿色生态高铁线。


A: 护理 保护 不单 还
B: 保养 保持 不只 更
C: 保护 保持 不仅 而且
D: 保护 保养 不仅 而且
4、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澄澈 飘缈 无缘无故 大相径庭
B: 教诲 余晖 不求甚解 眼花瞭乱
C: 溺爱 倜傥 任劳任怨 骇人听闻
D: 蹒跚 蕴含 漠不关心 神采熠熠
5、下列对文章内容、主旨及写法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首先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一观点,再由“人和”进一步推演,指出“域民”“固国”“威天下”不能只靠“封疆之界”“山溪之险”“兵革之利”,从正面强调了“人和”的重要性。
B: 《周亚夫军细柳》主要记叙汉文帝到周亚夫的细柳营慰问军士的事,用对比、衬托的写法,刻画出了周亚夫治军严明、令出如山的性格特点。
C: 《愚公移山》是古代寓言中的名篇,用对比手法,描写了愚公和智叟两个主要人物的言行。愚公移山的成功,反映了我国古代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
D: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开篇一连列举六位历史上著名人物生于忧患的事例,大量使用排比句,气势非凡,体现了孟子散文汪洋恣肆的语言风格。
6、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父亲已经走了,但那番语重心长的话语时时在我心头回响.
B: 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小说《漂泊》,作者是一位蛰居海外20多年的毛里求斯籍华裔作者之手.
C: 我们20多个职工的子女今年要考大学或升高中.
D: 以计算机.通信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与文字.电报.电话.广播等传统信息手段相比,具有独特性.
7、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5月10日,大约一百名左右的青年志愿者在橘子洲参加了绿色骑行活动。
B: 在暑假的户外活动中,同学们要注意安全,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故。
C: 为了规范义务教育阶段招生行为,长沙市教育局严禁公办学校招收择校生。
D: 将建设美丽乡村和打造文化景区相结合,能够发扬文化旅游产业。
8、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凼——方言,水坑。
B: 微不足道——非常藐小,不值得一提。
C: 尴尬——神情、态度不自然。
D: 低眉顺眼——形容低声下气的样子。
9、下列对名著的表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
A: 在《红岩》这部小说里,有一位传奇式人物,令敌人闻风丧胆、恐慌不安。她就是被战士们亲切称为“双枪老太婆”的华蓥山游击队司令员。
B: 华子良是《红岩》中隐藏最深的共产党员,他忍辱负重,装疯卖傻,利用特务对他放松戒备,经常叫他出去挑菜的机会,将狱中的情报送出去。最后越狱带领解放军前来营救狱中的同志。
C: “监狱之花”指的是《红岩》中的小萝卜头。
D: 《红岩》中提到的“中美合作所”“渣滓洞”“白公馆”都是特务的巢穴,集中了国民党特务机构中最精悍、最狡诈、最凶恶的力量。
10、下列划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得到朋友的鼓励与支持,她勇敢地走向赛场,成为当天最耀眼的一颗星,真是相得益彰啊。
B: 侯老先生的这座藏书楼经过数月的修缮,如今看上去古朴庄严,惟妙惟肖
C: 周末,我们俩事先并没有约定,却在公园意外相遇了,这真是不约而同啊。
D: 这件事发生得非常蹊跷,他决心要把真实情况弄个水落石出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落梅》一诗,完成小题。

落梅

(宋)刘克庄

一片能教一断肠,可堪平砌更堆墙。飘如迁客来过岭,坠似骚人去赴湘。

乱点莓苔多莫数,偶粘衣袖久犹香。东风谬掌花权柄,却忌孤高不主张。

( 1 )诗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动词,扣住了“落梅”的“落”字来写,逼真地写出了梅花飘然而落的动态。
( 2 )《落梅》一诗,因其言近旨远而成为宋代屈指可数的咏梅佳作。请结合尾联分析诗中包含的讽喻之意。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

卖油翁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唯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 1 )作者是________(朝代)的著名文学家________(人名)
( 2 )文中划线句的意思。

以我酌油知之。

( 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作者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B: “发矢十中八九”表明陈尧咨箭术高超。
C: 作者用历史事件说明熟能生巧。
D: 作者用生动故事阐释实践出真知的哲理。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瘸叔出行

曾立力

①瘸叔这儿至今仍保留着新年出行的习俗。沿着村边转个圈,惊喜中捡回件颇具象征意义的物件,也有预先藏好的,讨个好彩头,求得一年的好兆头。

②本来瘸叔是不打算新年出行的,孤零零一个人,屋里穷得叮当响,哪有那么多讲究!年前,石头来送年货,鼓励他说:“瘸叔,新年只要你第一个出行,包你捡到宝贝。若打空转身,我封个大红包赔你!”石头说这话时紧盯着瘸叔,一双眼睛闪闪发亮。灶台上那封满地红的万字鞭,正在烘着去潮气,就是那天他带过来的。按照老祖宗留下的规矩,新年出行,鞭炮一定要炸响,万万不可炸哑。

③打开门,一股冷风扑面而来,瘸叔打了个寒颤。他炸响鞭炮,不曾想到鞭炮炸了一小段就停住了,瘸叔心里就打起了退堂鼓,也没有心思再点燃鞭炮。但是已经开了门,只好硬着头皮往前走。

④瘸叔走出屋场坪,见前方影影绰绰中有两具黑影立在路中间。这么早谁会站在寒风中等他?走近一端详:两捆半大小子高的棍子柴,死沉。估摸着是石头弄的,“柴”“财”谐音,愿他今年发财,过上好日子。

⑤瘸叔一直走背字。小时得过小儿麻痹,一只脚长,一只脚短;近年养猪猪瘟,养鸡鸡死,养鱼,一场山洪掀个底朝天,倒霉透顶!因此他一蹶不振,打不起精神。经常叹气说:“命里只有八角米,无论如何不满升。咸鱼翻身?想都别想!反正现在政策好,干脆等着吃低保。”

⑥石头是个大学生,读了一肚子的书。这些年,村里人像中了邪似的往城里跑,他却从城里回到了村里。看到瘸叔没起色,他总想帮一把。他三番五次来劝瘸叔:穷不能穷志气,输不能输信心。可石头说破天,瘸叔也不为所动。

⑦这两捆哑巴柴棍,就是石头说的宝贝?也太平常了吧,鬼才稀罕!诓他来吹北风,就这宝贝?黑暗中瘸叔鼻子眼里重重地哼了一声。

⑧新年出行,要的是一路顺风走到底,切忌打转走回头路。风架着瘸叔继续前行。再往前走是山塘,更是个大风口。走在山塘的堤坝上,果然风更大,呜呜地叫。路旁,风中干硬的树枝,毫无情面地死劲抽打他。抽得他跌跌撞撞,一路歪斜,样子十分狼狈。

⑨突然,眼前一道白光,刺亮。定睛一看,树枝下,一条大鱼,摇头摆尾,活蹦乱跳。顿时瘸叔只觉得血往上涌,心咚咚咚地跳到嗓子眼上,他不顾一切地扑了上去,手忙脚乱中抱住这条大鱼就往家跑。瘸叔一路狂奔,大声喊道:“我抓到大鱼了!年年有余!年年有余!”

⑩瘸叔高一脚低一脚地刚跑到屋场坪里,还没进屋,朦胧中就见石头匆匆追来。老远就冲他道喜:“恭喜瘸叔!贺喜瘸叔!鲤鱼跳龙门,好兆头啊!好兆头!”话音没落,就拉着瘸叔与鱼来了个新年自拍,还贴着瘸叔耳根意味深长地说:“这鱼哟,市面上稀罕得很!”

⑪彤云密布的天空终于绽开道缝,泻下一线亮光。瘸叔这才看清楚是条金丝鲤,翕动的腮帮上还系有一截被扯断的细线……

⑫这时天已放亮,静谧的山村里,出行的鞭炮声渐次响起。瘸叔又点燃了剩下的鞭炮,眼泪再也忍不住滑落了下来。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19年第4期,有删改)

( 1 )通读全文,概括石头这一人物形象。

石头是一个具有志存高远、________、________等优秀品质的________(指明人物身份)。

( 2 )从全文看,第⑤段采用了哪种记叙顺序?请结合上下文,分析这样写的作用。
( 3 )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⑧段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 4 )谈谈你对小说中“出行”词含义的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学类文本,完成下面小题。

是青山,是故人,是美丽异木棉

苏西

①某一日午前,站在美丽异木棉的树下,抬眼看她们的样子——昨夜西风紧,树下又纷纷扬扬落下许多花儿来。厦门秋日正午的阳光还热着呢,红花瓣在绿草地上有些萎蔫。

②有朋友开车经过,见我路边闲闲站着,停了车,问我:“你在做什么呢?”我指了指美丽异木棉的树,答:“我看看花……”他开车扬长而去,大概会笑我无所事事。伤春悲秋这种事情,在厦门是不太容易发生的,只因为这一城花开,从不停歇,“悲”的念头一升起,便被美丽的花影树生生压下去。

③美丽异木棉,别名“美人树”“南美木棉”,与木棉同科不同属,来自南美洲的阿根廷。大部分人以为它是时下开得热闹的洋紫荆,这真是美丽的错误。美丽异木棉与洋紫荆的区别最明显是叶子不一样:洋紫荆的叶子是大大的羊蹄形,而美丽异木棉的叶子是细长形的掌状复叶,并且酒瓶状的树干长有一圈圈圆形的大刺,不小心可是会被刺伤的。

④据说美丽异木棉的花有红、白、粉红、黄色,甚至这几种颜色的花会出现在同一棵树上,可惜我在厦门只见到淡紫、粉红的花色——有些奇怪的是,花色稍深的,树冠上几乎没有叶子,而花色浅的,花与叶同在。

⑤美丽异木棉的花开,定格住我心中最美的厦门之秋。明净的蓝天之下,看着这一树的花儿,开得单纯自如,风过时悄然落在绿草地上,有不会被打扰的静美之态,想起张爱玲写的:“有一天我们的文明,不论是升华还是浮华,都要成为过去。然而现在还是清如水明如镜的秋天,我应当是快乐的。”

⑥同这不是一个传奇的年代,即使有传奇故事发生,也很快地湮没在时代急于求成的嘈杂中。每个人都忙着朝前赶路,忙着追逐各自的目标。有几个人,会在赶路和追逐的时候,停下来,看看路边的花开花落呢?

⑦当然,在这样清如水明如镜的秋天,在和美丽异木棉相处的刹那间,我应当是快乐的。文明都会成为过去,而大自然的花儿不用理会文明的升或沉,它们自有它们的生存定律。

⑧但近日的某一个黄昏,暮色中走在回家的路上,看到眼前的一树美丽异木棉,竟然生出中年人的愁绪来。想起最近重读朱天文的《最好的时光:侯孝贤电影记录》:“‘人生识字忧患始’,自觉以后,就是在艰辛的漫漫长程中修行的事……海明威的寂寞与死亡,契诃夫的悲悯,谷崎的异色美,屠格涅夫的贵族品格(非阶级的),每人都有一套的。”

⑨恰好看到朋友在杭州的初秋,于西泠印社的四照阁里看刘海粟八十八岁所书赵一鸿那句“高阁山光仍四照,故人石壁亦三生”,也感慨“人生识字忧患始”,他说刘海粟的“故人”指的是整个旧山河吧。

⑩我便回忆起十几年前的冬日,大学毕业数年后重返京城,在所住酒店的大堂看到启功八十三岁所书的“暂时流水当旧地,随处青山是故人”,当下悲愁暗生。在北方飘雪的旧地,故人要离乡去国,告别时心如明镜,明白恐怕再见无缘。谁是流水,谁又是青山呢?人世一途,暂时与随处的无奈,由不得你不接纳。

⑪也是一个冬日,从北地归返厦门,看到满城的美丽异木棉,瞬间便觉得接回厦门的地气。厦门还是秋天呢。写信和北方的友人描述此情此景,友人回说他最近也想念南方。我又想,其实南方于我,也并无太多可留恋之处。倘真要说留恋,大概还是留恋这从来不萧索的花草植物,这一树树到冬日也开不败的美丽异木棉吧。看花的时候会恐惧孤独,也确是心境衰老的开始。但选择另一条路,也未必就不孤独。人之一生,大约总是和孤独交战的一生。

⑫可是啊,美丽异木棉一开花,好像就抓住了秋天,那些花影织成的经纬,是沉思,是默念,是“若得其情,哀矜勿喜”,那迎着秋日太阳的光线抖弄开的碧云天与艳丽花,似乎可以在某些哀愁之时,化为抚慰的宝光闪现,眼前是一整个秋天。

⑬也是最好的时光了。

(选自《散文选刊》2019年第5期总第416期)

( 1 )根据文章内容,请将表格补充完整。

段落

内容

①-⑦自然段

某一日午前,看到美丽异木棉落花,引发人生思考

⑧-⑩自然段

________

⑪-⑬自然段

________


( 2 )本文综合运用了多种表达方式,请以②③两个自然段为例,结合具体词句说说运用了哪几种表达方式。
( 3 )请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句子的含义。

那迎着秋日太阳的光线抖弄开的碧云天与艳丽花,似乎可以在某些哀愁之时,化为抚慰的宝光闪现,眼前是一整个秋天。

( 4 )“形散而神不散”是散文的主要特点。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这种手法。
( 5 )结合全文,体会作者的情感,说说文章为什么取题为《是青山,是故人,是美丽异木棉》。
四、写作(分值:60分)
阅读下列材料,然后作文。

每个人的身边都有许多人在关心着我们,哪怕一个动作、一个眼神、一句话语,都能体现出他们对我们的爱,但我们能否体会得到呢?我们是否理解呢?爱像无形的空气,永远环绕在我们的身边,需要细细地去感受。只要用心,我们就能感受到日日夜夜流淌的爱之涓流;只有用心,我们才能读懂那只言片语中蕴涵的脉脉深情。

请以“读懂身边的爱”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字数不少于600字。③字迹工整,卷面整洁。④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和校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