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17年济南齐河县第一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下列句子语言表达得体一项是( )

A: 小静把自己写好的作文交给老师,恭恭敬敬地说:“请您拜读,再给我面批!”
B: 妈妈提醒你游戏别玩太久,你说:“你怎么那么烦啊?让我清静清静,一边去!”
C: 小刚为成绩不理想而郁闷,小海劝他说:“不是每个人都是学习的料,你就看开一点吧!”
D: 小伟爱讲脏话,小明批评道:“脏话既脏人耳,又伤人心,文明用语才让人舒心哪”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融洽 浩瀚 与日具增 骇人听闻
B: 生涯 琐屑 韬光养晦 震耳欲聋
C: 徇职 袒露 重峦叠嶂 兵荒马乱
D: 威慑 蹲踞 纵横决荡 名付其实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文艺晚会上,学生们自编自演的节目绘声绘色 , 街舞、相声、小品等都赢得了阵阵掌声。
B: 上海迪斯尼公司认为经济放缓不会阻止游客蜂拥而至 , 因为它注入了鲜明的中国元素。
C: 两位阔别多年的老同学意外地在杭州西湖湖畔萍水相逢 , 别提有多高兴了。
D: 这是一个脏、乱、差的居住小区,楼道里贴的像牛皮癣一样的各类小广告琳琅满目
4、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字的一项是( )
A: 藩篱 口头蝉 滚瓜烂熟 蛛丝马迹
B: 门楣 城隍庙 长吁短叹 不容置疑
C: 缄默 里程碑 消声匿迹 顾名思义
D: 愧怍 中轴线 语无伦次 因地治宜
5、

下列各句中,表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学校把这项任务交给我们班,大家都有光荣的感觉是难以形容的。
B: 毕业联欢会过后,小雅那优美的舞姿,动听的歌声,时常萦绕在我的耳畔。
C: 在“建设书香校园”活动中,校刊开通了“诗韵玲珑 ” “思想芦苇”等小栏目。
D: 也许,青春本身就是一本成长的流水账,需要我们小心地记录,精心地收藏。
6、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阿长与〈山海经〉》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文章也是出自这部散文集。
B: 《台阶》的作者是李森祥,文中反映了农民艰难的生存状况和他们改变现状的不懈努力精神。
C: 《老王》的作者是当代女作家杨绛,她的丈夫钱钟书,是小说《围城》的作者。
D: 《卖油翁》作者是王安石,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7、

对下面文段中划线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
近益狎,荡倚冲冒。 驴不怒,之。 虎因喜,计之曰,“技此耳!”因跳踉大㘎,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A: 稍:渐渐
B: 不胜:不堪,禁不住
C: 蹄:蹄子
D: 止:只,仅
8、选出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北京电视台的编导很有水平,几个经济类节目都办得绘声绘色
B: 桂林山水真是神奇秀丽,青青的山,绿绿的水,令人陶醉,令人流连忘返
C: 美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危言危行 , 只能搬起石头打自己的脚。
D: 高考复习阶段,有些同学天天开夜车,搞得白天上课精神不好,这样就象缘木求鱼一样,效果是不会好的。
9、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
A: 退/湖/促/枯拉朽
B: 签/涩/后 气/一千里
C: 灭/港/立/今为止
D: 红/切 要/边 真/锐不可
10、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战士们虎视眈眈地守卫着祖国边疆。
B: 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要靠我们持久奋战,不可能一蹴而就
C: 李明在书摊中意外发现一本渴望已久的《简·爱》,真是妙手偶得啊!
D: 金庸的武打小说情节起伏跌宕、抑扬顿挫 , 吸引了广大读者。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唐诗《春望》,完成小题。

春 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 1 )前四句统领在一个“________”字中,诗人视野由远及近,由大到小,由山河到________

( 2 )本诗将眼前景、胸中情融为一体。你认为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诗歌和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

江上往来人,

君裔一叶舟.

但爱鲈鱼关。

出没风波里。

——范仲淹《江上渔者》

(乙)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映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日:“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日:“吾孰与徐公美?”妾日:“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日:“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关。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回:“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邹记讽齐王纳谏》

(丙)公之时,雪三日而不霁。公被狐白之裘,坐于堂侧陛②。晏子入见,立有间,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寨。”晏子对日:“天不寒乎?”公笑。晏子曰:“婴闻之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公曰:“善!寡人闻命矣。”乃令出裘发粟与饥寒者。令所睹于途者,无问其乡;所睹于里者,无问其家;循国计数,无言其名。士既事者兼月,疾者兼岁。孔子闻之日:“晏子能明其所欲,景公能行其所善也。

——《晏子春秋》

【注释】①景公:春秋时期齐国的国君。②陛:殿堂的台阶。③涂:通“途”,路上。④里:小于乡的行政单位,周代以二十五家为里。⑤兼月:两个月。兼,两倍的。

( 1 )选文(乙)出自西汉________编订的史书《________》。
( 2 )下列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闻寡人之耳者 孔子闻之日
B: 时时而间进 立有间
C: 王之蔽甚矣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D: 但爱鲈鱼美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 3 )下列划线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窥镜而自视 雨雪三日而天不寒
B: 欲有求于我也 令所睹于涂者
C: 上书谏寡人者 乃令出裘发栗与饥寒者
D: 吾妻之美我者 婴闻古之贤君
( 4 )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②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

( 5 )从(甲)诗中可以看出作者表达的情感是:________。(乙)(丙)两选文中邹忌和晏子劝诔的目的分别是:(乙)________;(丙)________。
( 6 )简要比较邹忌和晏子两人的谈话技巧有什么不同。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炉火边的温暖

王吴军

①父亲已经去世十六年了,
但我时常想起父亲和我的那些温暖情节

②在我少年时,每年冬天大冷之前,父亲就会背起铁锹和斧头,带着我,到野外去刨伐木者留下的树墩。他像个先锋,在前面一个一个地刨挖;我断后,在后面一个一个往大篮子里捡。我的大篮子满了,父亲也已满头满脸都是汗了。回去时,我变成了先锋,拿着父亲的斧头,兴高采烈地走在前面;父亲断后,用铁锹挑起装满树墩的大篮子背到背上,慢慢地走在后面。父子俩一前一后欢欢喜喜地回家。父亲说,夏天里的扇子冬天里的火,冬天天冷,一定要把炉火烧得旺旺的。我回头看看父亲赤红的脸膛,那把红突突的炉火早已旺旺地在心里燃上了。

③那时,家里的火炉是非常简陋的,在屋子中间用几块土砖草草垒一下就算成了,一到最寒冷的日子,父亲就把刨来的树墩在火炉中放好,点燃。红红的火光、噼噼啪啪的燃烧声和淡淡的草木香升腾起来,热乎乎地萦绕在屋子里。火苗上架着的老茶壶突突地冒着热气,火炉边煨着温温的豆腐汤,红火灰里埋着香喷喷的红薯,炉火旁边烘着黄亮亮的馍片。母亲在厨房里做饭,我和妹妹坐在火炉边取暖。我在火炉边总是不安分的,翻来覆去地拨弄着炉火,呛人的烟便绕满了整个屋子,像一个个调皮的撒欢的猴子,满屋乱窜。妹妹咳起来了。父亲从我手里抓过捅火棍,伸进火炭底下拨出个洞来。一会儿,那乱舞的猴子就像被谁拽住了尾巴,乖乖地缩回炉子里去了。父亲丢下火棍,说:“烧火要空心,做人得实心。烧火和做人都是有讲究的,不能胡来。”

④于是我安静下来,在温暖的火炉边,等着母亲做饭的当口,父亲便讲一些古代传奇故事给我们听。什么孝义黑三郎、重用杨家将、侠义关二爷、铁面包黑子之类,现在想来,好像都离不开“忠”“勇”“孝”“义”“侠”几个字。父亲讲故事的时候,炉火忽明忽暗的映在他脸上,便也忽而黑脸三郎忽而红脸关公似的了。母亲不知不觉把饭做好了,父亲便回父亲,把饭桌放好、擦干净,利索地往铁炉子里夹满火炭,放上一小锅热气腾腾的白菜粉条炖豆腐,然后笑眯眯的,摸摸我和妹妹的头。

⑤不一会儿,火炭上面的小锅里便咕嘟咕嘟地翻起了泡,香味弥漫,和着青烟、白气一起氤氲了整个屋子。我们就开始吃饭。父亲总说:“菜的味道有十分,热占三分味,咸占三分味,辣占三分味。”还有一分,父亲没有说,我也没有问。不过,我猜父亲没有说的那一分味,就是永恒的人间烟火味。

⑥如今,父亲离去了,可他留下的温暖连同那萦绕在老屋里的热腾腾的雾气一起,仍然在我身边弥漫。炉火曾旺旺地照亮过我儿时的岁月,也必将暖暖地伴随我前行的路。人间至美之味,刻骨铭心。

(原文有删改)

( 1 )结合全文内容,简要概括“父亲和我”的那些“温暖情节”。
( 2 )阅读第③段,请你赏析画线的句子在语言表达上的妙处。
( 3 )第④段中,加点字“变”前后的情节分别体现了父亲怎样的特点?
( 4 )请你说说文章最后一段在结构和内容上的作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禁止未成年人当主播需强化平台责任

①国家网信办近日约谈“快手”和今日头条旗下“火山小视频”相关负责人,责令全面进行整改。两家相关负责人表示完全接受处罚,同时提出禁止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注册网络主播,已有账号一律关停。(4月8日《北京青年报》)

②近年来,网络主播行业非常红火,网络主播收入一月数万的案例屡见不鲜。由于入行门槛低,收入很暴利,工作时间全看心情,工作内容随心所欲等优势,有些未成年人也走进网络主播的行业。据新浪微博数据中心发布的《2016年直播行业洞察报告》显示,11岁至16岁的网络主播、观众分别占到总数的12%、10%。尽管占比并不算大,但结合直播用户的基数而言,未成年人直播用户数量已经相当可观。由此,全面禁止未成年人注册网络主播很有必要。

③未成年人参与网络直播,容易扭曲人生观。有一种观念认为,未成年人当主播,不是为了谋利,而是因为好玩,也是为了锻炼他们参与网络社会的胆量。事实上,虚拟的网络鱼龙混杂,由于网络及时互动的环境,以及未成年人存在的虚荣心,未成年人在直播过程中,很容易在网友打赏、给赞等氛围下,经不起网友的鼓动、诱惑,肢体动作或语言很可能有违社会文明和道德规范。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未成年人自然会滋生错位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也给其他未成年人带来了更大的负面作用和危害。

④未成年人参与网络直播,家长应端正心态着眼未来。网络已经步入了绝大多数家庭,未成年人当主播具备了基本的硬件环境。网络直播对空间的要求不大,未成年人当主播,家长未必知情。家长应与孩子维系和保持密切的关系,及时观察他们对网络的兴趣和举动,发现他们参与网络直播,应立即阻止,并做好思想工作,转移他们的兴趣爱好。家长如果以为他们只是贪玩,还能从网络直播中赚钱,不阻止反而主动成为孩子直播时的“店小二”,就大错特错了。家长反对、阻止孩子参与网络直播,可以帮助他们树立积极向上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促进他们健康成长,这是法律义务,更是社会需求。

⑤禁止未成年人参与网络直播,重点要强化平台的责任。未成年人注册网络主播、参与网络直播,网络平台有进行资格审查的法律责任与义务。对未成年人注册网络主播、参与网络直播,直播平台既要履行资格审查义务,也要依法审查主播风容,承担网络平台应当承担的审查、监督和连带责任。

⑥禁止未成年人参与网络直播,监管部门应常抓不懈。法律法规对网络直播内容和未成年人参与网络直播行为都有着具体规定,但这些规定需要有相应的监管措施落实到位。有的网络主播和直播平台之所以行走在法律规定边缘,不断挑战法律规定的底线,有其利欲熏心的一面,也有网络监管亟待常态化、严格要求的一面。网络监管部门应当优化举报处置流程,研究举报核实奖励机制,对未履行相关责任和义务的网络直播平台,应依照相关法规严肃查处,并及时公示处理情况,保障未成年人远离网络直播。

( 1 )下列对文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快手”和“火山小视屏”被责令整改,是因为未成年人参与网络直播,容易扭曲人生观。
B: 未成年人在直播过程中,很容易在网友打赏、给赞等氛围下,经不起网友的鼓动、诱惑,肢体动作或语言就会有违社会文明和道德规范。
C: 网络平台有法律责任与义务对未成年人注册网络主播、参与网络直播进行资格审查。
D: ①段从整改网络平台的新闻引出论题,②③④⑤段分析说理,阐述未成年人参与网络主播的危害及家长、平台的责任。结尾强调应保障未成年人远离网络直播。
( 2 )下列与第④段“未成年人参与网络直播,家长应端正心态着眼未来。”观点不相符的一项是( )
A: 武汉市颁发的《未成年人保护条例》规定,未成年人当网络主播需先征得父母同意。
B: 台湾影星贾静雯经常参加各种媒体直播活动,有时也会带女儿出席,但是她拒绝让女儿当小网红,理由是不要影响她的成长。
C: 3月31日,许多家长带着孩子放下手机,走出户外,参加“美丽佛山、一路向前”50公里徒步活动,加入全民健身行列。
D: 汕头某初中生常常通过手机看网络人气主播的吃喝炫富,他父亲发现后收藏其手机和零用钱,并规定放学后不准走出家门,课余时间只能写作业。
( 3 )如何才能禁止未成年人参与网络直播,请你结合文章内容给家长提些建议。
四、写作(分值:60分)
请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题一:人生就是有这样的错觉:逝去的总是美好的,拥有的总是缺憾的,于是,在眺望昨日的背影时,眼里只有烦恼的身影来来。我们该何去何从,我们该如何选择呢?不必对小事斤斤计较,我们的生活需要青春正能量。(“正能量”指的是一种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动力和情感。)请以“我身边的正能量”为题,写一篇文章。

题二:阅读下列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材料一: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

材料二:一只蚂蚁来搬米,搬来搬去搬不动;两只蚂蚁来搬米,身体晃来又晃去;三只蚂蚁来搬米,轻轻抬进洞里去。

材料三:一个臭皮匠,没张好鞋样;两个臭皮匠,遇事有商量;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要求: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除诗歌外),不得套作,不得抄袭。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班级名、人名等。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