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17年中卫市第三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面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菜畦 阴蔽 人声鼎沸 嘎然而止
B: 怪诞 凛洌 骇人听闻 头晕目炫
C: 慎视 澄清 可歌可泣 义愤填鹰
D: 喧腾 瞰望 忍俊不禁 顶礼膜拜
2、

下列语句填入横线处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入海,不流动的便成了死湖;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

②好比水道要经过不同的两岸,树木要经过常变的四时

③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成树,不生长的便成了空壳

④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

A: ①②③④
B: ③④②①
C: ①③④②
D: ③④①②
3、

找出下列选项中划线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

A: shù bí荠 shěn笑 guì赠
B: yòu shòu猎 qǐ祷 shuò方
C: mǎo pì喻 pì美 chì热
D: niè齿 蓬gāo qǐ首 pì睨
4、

对下面文段中有关修辞方法作用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人为什么要读书呢?书,可以唤醒沉睡的心灵,可以引领迷惘的灵魂。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崭新的世界。读艾青的诗歌,我坚定了不断前行的信念;读史铁生的散文,我鼓起了直面人生的勇气;读托尔斯泰的小说,我充满了对精神家园的憧憬……读书,就像用麦管吮吸甘露,让人欣喜,让人着迷。还有什么比读书更能产生令人陶醉的内心体验呢?

A: 文段开头运用设问,自问自答,强调了书对人的思想的启迪和引领作用,有助于启发读者的思考。
B: 文段中运用“读…,我…”的排比句式,语势强烈,意在突出读书带给“我”的力量,让“我”有更高的追求。
C: 文段中“读书,就像用麦管吮吸甘露”运用比喻,生动地写出了阅读给人带来的惬意感受。
D: 文段结尾运用反问,加强语气,强调了阅读能使人内心世界更丰富、精神境界更高尚的原因。
5、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随着《爸爸去哪儿》《爸爸回来了》等明星亲子节目的热播,使童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追捧,但专家认为,孩子成长有其自身规律,不可急功近利。(删去“使”)
B: 在今天凌晨结束的国际田联钻石联赛尤金站男子100 米比赛中,中国广东飞人苏炳添飚出9秒99的成绩,成为首个历史上突破10 秒大关的黄种人。(将“首个”和“历史上”调换位置)
C: 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特征决定了网络安全治理和网络违法犯罪之间的较重永远没有终点,网络安全意识的增强,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这场对决的胜败。(删去“很大程度上”)
D: 据调在,有高达78%的用户在“阿里腾讯要开银行,你会不会去存钱”的问题上给予了明确的答案,这表明试点民营银行有着广泛的认可度。(将“明确”改为“肯定”)
6、

选出划线字读音正确的一项( )

A: 颠(fèi) 子(jūn) 约(qì)
B: 修(jì) 涉(bá) 驿路(yì)
C: 子(jí) 拖(tà) 帖(tuǒ)
D: 累(zhuì) 商(zhuó) 竹(miè)
7、下列四个句子中画横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让我们大家把往事一笔勾销吧。
B: 财主夫人看见那位妈妈失魂落魄的样子,只好答应了她的请求。
C: 就连正在吵架的老公鸡和老母鸡也言归正传加入了寻宝的行列。
D: 顺着一条羊肠小路信步走去,穿过林间空地和灌木丛,便到了坟墓前。
8、

对下面文段中划线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
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矣。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

A: 生:使……活下去
B: 向:从前
C: 病:生病
D: 蹙:窘迫
9、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 诘难 笼统 吹毛求疵 轻描淡写
B: 藻饰 附丽 全神惯注 开卷有益
C: 滞碍 谚语 狂妄自大 高谈阔论
D: 渲染 苟安 铢两悉称 心旷神怡
10、依次填入在下面横线处的句子,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

我们不可以决定生命的长度,却可以____________;不能改变天生的容颜,却可以______________;不能企盼左右他人,却可以_____________;不能全然预知明天,却可以________________。因此,生命虽然短暂,却可以活得美好丰盈。


A: 拓展它的宽度,时时展现笑脸,充分利用今天,好好把握自己
B: 时时展现笑脸,充分利用今天,好好把握自己,拓展它的宽度
C: 充分利用今天,好好把握自己,拓展它的宽度,时时展现笑脸
D: 拓展它的宽度,时时展现笑脸,好好把握自己,充分利用今天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古代诗歌鉴赏

春日五首(其一)
【宋】秦观
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
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注释】①霁:雨雪停止,天放晴。

( 1 )诗中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构成了一幅图画,请为这幅图画拟一个标题(6个字以内)。

( 2 )描摹传神是这首诗的特点。请对最后两句诗中的“含”“卧”二字作赏析。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文言文阅读
《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 1 )解释加点的词语。
①可爱者甚蕃 蕃:________ ②不蔓不枝 蔓:________

( 2 )下列“之”字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 水陆草木之花
B: 花之隐逸者
C: 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D: 牡丹之爱
( 3 )翻译下列句子: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 4 )下列对文章内容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A: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表现了作者希望为国效力、建功立业的远大志向。
B: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写出了环境的清幽雅致。
C: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写出了作者生活情趣的高雅。
D: 文章举诸葛庐、子云亭的例子,是为了说明“陋室”不陋的道理。
( 5 )本文主要写的是“莲之爱”,为什么还要写“菊之爱”、“牡丹之爱”呢?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①文学是人类感情的最丰富最生动的表达,是人类历史的最形象的诠释。、

②一个民族的文学,是这个民族的历史。

③一个时代的优秀文学作品,是这个时代的缩影,是这个时代的心声,是这个时代千姿百态的社会风俗画和人文风景线,是这个时代的精神和情感的结晶。

④优秀的文学作品,传达着人类的憧憬和理想,凝聚着人类美好的感情和灿烂的智慧。

⑤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对了解历史,了解社会,了解自然,了解人生的意义,是一件大有裨益的事情。

⑥文学作品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⑦阅读文学作品,是一种文化的积累,一种知识的积累,一种智慧的积累,一种感情的积累。

⑧大量地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不仅能增长人的知识,也能丰富人的感情。

⑨如果对文学一无所知,而想成为一个有文化有修养的现代文明人,那是不可想像的。

⑩有人说,一个从不阅读文学作品的人,纵然他有“硕士”“博士”或者更高的学位,他也只能是一个“高智商的野蛮人”。

⑾这并不是危言耸听。

⑿亲近文学,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一个文明人增长知识、提高修养、丰富情感的极为重要的途径。⒀这已经成为很多人的共识。

( 1 )上述摘引的文字所使用的最主要的表达方式是( )

A: 记叙
B: 说明
C: 议论
D: 抒情
( 2 )联系全文,具有点题意义的上述语段中的句子是( )

A: ①
B: ⑤
C: ⑩
D: ⑿

阅读文章,回答文后题目。
那夜,那对盲人夫妻
①我永远记得那个夜晚。悲怆的声音一点点变得平和,变得快乐。因为一声稚嫩的喝彩。
②那是乡下的冬天,乡下的冬天远比城市的冬天漫长。常有盲人来到村子,为村人唱戏。他们多为夫妻,两人一组,带着胡琴和另外一些简单的乐器。大多时候村里唱戏会很晚。在娱乐极度匮乏的年代,那是村里人难得的节日。
③让我感兴趣的并不是那些粗糙的表演,而是他们走路时的样子。年幼的我常常从他们笨拙的行走姿势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卑劣的快乐。那是怎样一种可笑的姿势啊!男人将演奏用的胡琴横过来,握住前端,走在前面。女人握着胡琴的后瑞,小心翼翼地跟着自己的男人,任凭男人胡乱地带路。他们走在狭窄的村路上,深一脚浅一脚,面前永远是无边的黑夜。雨后,路上遍布着大大小小的水洼,男人走进去,停下,说,水。女人就笑了,不说话,却把胡琴攥得更紧。然后换一个方向,继续走。换不换都一样,到处都是水洼。在初冬,男人的脚,总是湿的。
④那对夫妻在村里演了两场,地点在村委大院,两张椅子就是他们的舞台。村人或坐或站,聊着天,抽着烟,跺着脚,打着呵欠,一晚上就过去了。没有几个人认真听戏。村人需要的只是听戏的气氛,而不是戏的本身。
要演最后一场时,变了天。严寒在那一夜,突然蹿进我们的村子。那夜滴水成冰,风像刀子,直接刺进骨头。来看戏的人,寥寥无几。说要不明天再演吧?男人说明天还得去别的村。说要不这场就取消吧?男人说,说好三场的。说就算取消了,钱也是你们的,不会要回来。男人说没有这样的道理。撇撇嘴,不说话了。夫妻俩在大院里摆上椅子,坐定,拉起胡琴,唱了起来。他们的声音在寒风中颤抖。
⑥加上我,总共才三四名观众。我对戏没有丝毫兴趣,我只想看他们离开时,会不会被冰的水洼滑倒。天越来越冷,终于熬不住了。他关掉村委大院的电灯,悄悄离开。那时整个大院除了我,只剩下一对一边瑟瑟发抖,一边唱戏的盲人夫妻。
⑦我离他们很近,月光下他们的表情一点一点变得悲伤。然后,连那声音都悲伤起来。也许他们并不知道那唯一的一盏灯已经熄灭,可是我肯定他们能够感觉出面前的观众正在减少。甚至,他们会不会怀疑整个大院除了他们,已经空无一人呢?也许会吧,因为我一直默默地站着,没有弄出任何一点声音。
⑧我在等待演出结束。可是他们的演出远比想象中漫长。每唱完一曲,女人就会站起来,报下一个曲目,鞠一躬,然后坐下,接着唱。男人的胡琴响起,女人投入地变换着戏里人物的表情。可是她所有的表情都掺进一种悲怆的调子。他们的认真和耐心让我烦躁。
⑨我跑回了家。我想即使我吃掉两个红薯再回来,他们也不会唱完。我果真在家里吃掉两个红薯,又烤了一会儿炉子,然后再一次回到村委大院。果然,他们还在唱。女人刚刚报完最后一首曲目,向并不存在的观众深鞠一躬。可是我发现,这时的男人已经泪流满面。
⑩我突然叫了一声“好”。我的叫好并不是喝彩,那完全是无知孩子顽劣的游戏。我把手里的板凳在冻硬的地上磕出清脆的响声。我努力制造着噪音,只为他们能够早些离开,然后,为我表演那种可笑和笨拙的走路姿势。
⑪两个人同时愣了愣,好像他们不相信仍然有人在听他们唱戏。男人飞快地擦去了眼泪,然后,他们的表情变得舒展。我不懂戏,可是我能觉察他们悲怆的声音正慢慢变得平和,变得快乐。无疑,他们的快乐,来自于我不断制造出来的噪音,来自于我那顽劣的喝彩,以及我这个唯一的观众。
⑫他们终于离开,带着少得可怜的行李。一把胡琴横过来,男人握着前端,走在前面,女人握着后端,小心翼翼地跟着,任凭男人胡乱地带路。他们走得很稳。男人停下来说,冰。女人就笑了。她不说话,却把胡琴攥得更紧。
⑬多年后我常常回想起那个夜晚。我不知道那夜,那对盲人夫妻,都想了些什么。只希望,我那声稚嫩的喝彩,能够让他们在永远的黑暗中,感受到一丝丝的阳光。
⑭尽管,我承认,那并非我的初衷。

( 1 )文章第④段“村人或坐或站,聊着天,抽着烟,跺着脚,打着呵欠,一晚上就过去了”,这句话运用了哪种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 2 )第⑤段句子“严寒在那一夜,突然蹿进我们的村子”中,“蹿”这个字表现了天气怎样的特点?这一段中划线部分的景物描写有何作用?

( 3 )第⑬段中划线部分的内容有怎样的含义?

( 4 )最后一段“我的初衷”是什么?作者承认不是我的初衷,体现作者怎样的内心感受?

( 5 )结合文章内容和生活实际谈一谈我们应该怎样对待生活中的弱势群体?

四、写作(分值:6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在成长的过程中,家庭的温暖、师友的帮助、社会的关爱,甚至产生的迷茫、经历的困难、遭受的挫折,都曾启迪你的智慧,点燃你的希望,增强你的信心,激励你的成长,成为你人生中宝贵的财富,值得珍藏。

请结合自己的经历,以“值得珍藏的财富”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