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依次填入空缺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雄鹰没有跟随候鸟的轨迹, 。菊花没有跟随玫瑰的脚步, 。我没有盲目跟随别人的航向, 。 ①在生活海洋中展现自己的风采 ②于长天落日下勾勒生命的壮丽 ③从纷纷落叶中独赏坚韧的品格 A: ①③② B: ②③① C: ③①② D: ②①③ |
2、 | 下列各句中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 牛们终于又上了驮,铃铛朗朗响着,急急地要离开这里。 B: 如果生命是树,尊严就是根;如果生命是火,尊严就是燃烧;如果生命是鹰,尊严就是飞翔。 C: 干干净净的蓝天上,偷偷溜来了一团乌云,风推着它爬上山头。 D: 李医生给人看病,药方没开,病就好了三分。 |
3、 |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 她认真看过这些信后,郑重地转给了有关部门,不知道有关部门收到这些信后作何感想?能不能像影片中那位女法官那样秉公断案,尽快解决问题?B: 以前可能因为年龄小,不知道珍惜时间,现在我才体会到“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C: 每当疼痛发作,他就采用自己的“压迫止痛法”——用茶壶盖、烟嘴、玻璃球、牙刷把……顶住疼痛部位。 D: “真不是和你说着玩儿,”洪民一本正经地说,“如果你能出山,咱们一起想办法,这事准能完成”。 |
4、 | 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为了帮助小林提高成绩,老师想尽办法,真是处心积虑啊。 B: G20杭州峰会落下帷幕,最为人津津乐道的莫过于G20峰会文艺晚会。 C: 这次知识竞赛,试卷题量多、难度大,令我叹为观止 , 深感自己文化知识储备不足。 D: 初三了,别的同学都在抓紧时间汲取知识,他却苦心孤诣地沉迷游戏,父母为此心急如焚。 |
5、 | 对下面文段中所使用的修辞方法的作用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B: 选段中反复运用感叹句“生命!”,突出了黄山无处不在的生命力。 C: 选段中运用“有的……”的排比句式,写出了植物的叶子“形状各异,大小不一”的特点。 D: 选段中把植物的“叶子”比喻成“玻璃”,突出了“叶子”的绿色深浅不一的特点。 |
6、 | 下列选项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父亲老实厚道低眉顺眼累了一辈子,没人说过他有地位,父亲也从没觉得自己有地位。B: 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 C: 吃水不忘挖井人,生活在幸福和平年代的我们不能忘本,不能忘记那兀兀穷年里发生的感人故事。 D: 当时,他是美国家喻户晓的人物,因为他曾成功地领导战时美国的原子弹制造工作。 |
7、 |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如我所说吧——我可是名副其实的车王之王啊。(名声或名义和实际相符) B: 俯瞰脚下峡谷,只见其间一股清流急湍,环顾四周,岩壁巉峻,丘岗葱绿,美不胜收。(美好的东西很多,一时看不过来) C: ……但见色彩斑斓,彩霞满天,白云缭绕,轻歌曼舞……(音乐轻快,舞姿优美) D: 这一彩幻只是稍作驻留,顷刻间便飘忽不定,相互交融,暗淡隐去,可又骤然返光灼灼,瞬息万变,真是无穷变幻,纷至沓来……(形容数量极多,不可计量) |
8、 | 下列依次填入文段画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读书的意义是什么?每个人的理解都不一样。 。 。 。 。 ①让我们与书为友吧 ②对于我来说:读书是一种需求,通过读书能开阔自己的视野、提高自身的修养 ③读书也是一种享受,当你为一本好书着迷的时候,你会发现作者笔下的文字像一个个甜美的音符敲打着你的心,带你进入一个神奇的世界 ④读书更是一种追求,可以让你在现实中构筑自己的精神家园,让自己在繁花密柳中拔得开,在狂风急雨中立得定,可以让灵魂安定,让心灵纯净,远离孤独与困惑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③ C: ②③④① D: ③④①② |
9、 | 下列对词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渔家傲·秋思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A: 词的上片重在写景,主要描写了塞下秋景之“异”;词的下片集中抒情,主要抒发了征人思乡爱国之情。B: 词的上片中“长烟落日孤城闭”,写暮霭生成,夕阳西下,城门紧闭,反映了当时西北边关战事吃紧,守军戒备森严的紧张形势。 C: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指士兵久戍不归,伤心落泪,使白发的将军无计可施,表明戍边生活的艰苦与凄凉。 D: 这首词的意境悲凉、壮阔,形象鲜明、生动,语言质朴、凝练,风格豪放,是宋词中的精品。 |
10、 | 依次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 葡萄种下去的时候,枯枝一根,只担心它抽不出叶来。_____________那叶片淡绿,曲折有致的边沿却镶了一圈紫红,还没看见葡萄,人的口水就被引出来了! ①那茸头褐色,小小的一点,粗心的简直看不出来。 ②终于在一个弯节处,顶出一个茸头来,过几天,又一个! ③因为担心,每天都殷勤观看。 ④几场春雨一浸,老根发力了吧,茸头一个抖擞,变成了叶片! A: ③①②④B: ②③④① C: ③②①④ D: ④①②③ |
诗歌阅读 湖口送友人 中流欲暮见湘烟,岸苇无穷接楚田。 去雁远冲云梦雪,离人独上洞庭船。 风波尽日依山转,星汉通霄向水悬。 零落梅花过残腊,故园归去又新年。 【注释】①湖:指洞庭湖。②中流:指江心。③湘烟:指雾霭。④楚田:指田野。 ( 1 )诗歌前三句写了哪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2 )“离人独上洞庭湖”一句中的“独”字用得好,请作简要赏析 |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三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 1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作用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 故渔者歌曰/温故而知新 B: 其间千二百里/飞漱其间 C: 绝巘多生怪柏/哀转久绝 D: 自三峡七百里中/自以为大有所益 ( 2 )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①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 3 )结尾引用渔歌有什么作用? |
阅读议论文《让雷锋精神在我们的时代发扬光大》,完成小题。
让雷锋精神在我们的时代发扬光大
瞿方业
学雷锋,树新风。这是多年来人们耳熟能详的一句话。每年的三月,社会都会举办各种纪念活动,宣传雷锋精神。但是,年轻一代对于雷锋精神所蕴含的价值还是缺乏深刻的认识和体会。许多人的理解停留于“学雷锋做好事”这一层次。的确,雷锋生前做好事无数,无私奉献做好事也是其精神的内核之一,但这并非雷锋精神的全部。只有搞清楚雷锋精神的内涵,才能更好地追随这位先行者的脚步,与他的崇高精神无限地接近。
雷锋的精神内涵非常丰富,包括无私奉献精神、“钉子精神”、“螺丝钉精神”、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等等。无私奉献,就是愿意尽可能地服务他人,方便他人。常说的“学雷锋做好事”,正是其无私奉献精神的生动诠释;“钉子精神”,就是要像钉子一样刻苦学习和钻研业务,尽量挤出时间学习,补己之不足;“螺丝钉”精神就是愿意在平凡岗位上踏实工作,刻苦钻研,像一颗螺丝钉一样,干一行爱一行。
完善的市场经济,一方面要求人们通过市场为自身的聪明才智寻找出路,获取财富,实现自我,另一方面,还要通过道德情操,克服市场制度本身的天然性不足,让财富和才智运用到更加高尚的目的,这样的市场制度才更加完善,更加有益于人的生存,更利于社会的发展。在当下的市场经济条件下,雷锋精神仍然具有非常深刻的内涵,对于社会仍然具有很大的启发性意义,完全应当成为人们道德情操的组成部分。
雷锋精神并没有走远,他和时代所需要的精神有着很大的贴近性和接近性,雷锋式的人物在当下的时代仍然需要,而且无论过去还是现在,在我们的身边都并不少见。雷锋身上体现的无私奉献精神,在这些人身上都得到了生动的体现,只是需要更加努力地发扬光大。今天学习雷锋精神,就是结合时代的特点,让他身上的一些美好品质争相为大众所效仿。
无私奉献,就是要求每一个人在发展自己的同时,内心要有他人,要能够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人,这正是现代慈善的真义所在,那些援建希望小学的人,帮助贫困学生的人,那些看到他人受难就伸出援助之手的人,都是在为人民服务,都是在无私奉献,因此,雷锋精神在当下的时代,完全就是热心公益、乐于助人、扶贫济困、见义勇为、善待他人的代名词。
还有干一行爱一行的螺丝钉精神,勤奋好学的钉子精神,对每个人来讲也同样适用。干一行,爱一行,就不会做对不起他人的事,就不会做问题食品、三聚氰胺牛奶,就会用良知来做事,诚实守信,就会像爱护自己的生命一样来爱护行业的发展,让自己所从事的行业得到良性发展。干一行爱一行,就会恪尽职责,执法者公正执法,监督者勇于监督,守法者尊法守法,让社会上的邪恶之事没有容身之所。
这些事情,平凡而具体,就在你我的身边和手边,每一个人都能够做到,也应当做到,只要像雷锋那样敬业,那样有一种认真劲儿,具有对他人的爱心,许多事情都可以做到尽善尽美,社会就会在这种精神的照耀下,更加美好。让雷锋精神在这个时代发扬光大!(选文略有改动)
黄河一掬
余光中
临别济南的前一天上午,我们来看黄河。厢型车终于在大坝上停定,大家陆续跳下车来。还未及看清河水的流势,脸上忽感微微刺麻,风沙早已刷过来了。没遮没拦的长风挟着细沙,像一阵小规模的沙尘暴,在华北大平原上卷地刮来,不冷,但是挺欺负人,使胸臆发紧。女儿把自己裹得密密实实,火红的风衣牵动了荒旷的河景。我也戴着扁呢帽,把绒袄的拉链直拉到喉核。一行八九个人,向大坝下面的河岸走去。
天高地迥,河景完全敞开,触目空廓而寂寥,几乎什么也没有。河面不算很阔,最多五百米吧,可是两岸的沙地都很宽坦,平面就延伸得倍加旷远,漠漠的天穹,下面是无边无际无可奈何的低调土黄,河水是土黄里带一点赭,调得不很匀称。沙地是稻草黄带一点灰,泥多则暗,沙多则浅,上面是浅黄或发白的枯草。我对友人说:“这里离河水还是太远,再走近些好吗?我想摸一下河水。”
于是我们沿着一大片麦苗田,在泥泞的窄埂上,一脚高一脚低,向最低的近水处走去。终于够低了,也够近了。但沙泥也更湿软,我虚踩在浮土和枯草上,就探身要去摸水,大家在背后叫小心。岌岌加上翼翼,我的手终于半伸进黄河。
一刹那,我的热血触到了黄河的体温,凉凉的,令人兴奋。古老的黄河,从史前的洪荒里已经失踪的星宿海里四千六百里,绕河套、撞龙门、过英雄进进出出的潼关一路朝山东奔来,从斛律金的牧歌李白的乐府里日夜流来,你饮过多少英雄的血,难民的泪,改过多少次道啊发过多少次泛涝,二十四史,哪一页没有你浊浪的回声?流到我手边你已经奔波了几亿年了,那么长的生命我不过触到你一息的脉搏。无论我握得有多紧你都会从我的拳里挣脱。就算如此吧,这一瞬我已经等了七十几年了,绝对值得。不到黄河心不死,到了黄河又如何?又如何呢,至少我指隙曾流过黄河。
至少我已经拜过了黄河,黄河也终于亲认过我。在诗里文里我高呼低唤他不知多少遍:
传说北方有一首民歌
只有黄河的肺活量能歌唱
从青海到黄海
风,也听见
沙,也听见
华夏子孙对黄河的感情,正如胎记一般地不可磨灭。诗人流沙河写信告诉我,他坐火车过黄河读我的《黄河》一诗,十分感动,奇怪我没见过黄河怎么写得出来。其实这是胎里带来的,从《诗经》到龚自珍,哪一句不是黄河奶出来的?
……
想到这里,我从衣袋里掏出一张自己的名片,对着滚滚东去的黄河低头默祷了一阵,右手一扬,雪白的名片一番飘舞,就被起伏的浪头接去了。大家齐望着我,似乎不觉得这僭妄的一投有何不妥,反而纵容地赞呼。女儿也相继来水边探求黄河的浸礼。看到女儿认真地伸手入河,想起她那么大了做爸爸的才有机会带她来认河,想当年做爸爸的告别这一片厚土只有她今日一半的年纪,我的眼睛就湿了。
回到车上,大家忙着拭去鞋底的湿泥。我默默,只觉得不忍。翌晨,友人去机场送别,我就穿着泥鞋登机。回到高雄,我才把干土刮尽,珍藏在一只名片盒里。从此每到深夜,书房里就传出隐隐的水声。
(选自《余光中散文选》,有删改)
( 1 )作者走向河岸时,看到的“河景”有怎样的特点?从《诗经》到龚自珍,哪一句不是黄河奶出来的?
( 3 )作者说,这一瞬自己的“黄河一掬”“绝对值得”,为什么?请以“快乐藏在 ”为题作文,写出自己真实的心灵故事。
要求:①请将题目补充完整,写在答题卡上。②抓住细节抒发出自己的真情实感。③字迹工整,书写优美,卷面整洁,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