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17年益阳市朝阳国际实验学校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朗(rùn) 稀(shū) 水(zhàng)船高
B: 抖(sǒu) 黄(yùn) 捉迷(cáng)
C: 应(hé) (suō)衣 戴着(lì)
D: (zhǎng)伞 酝(niàng) (xīn)欣然
2、

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名著是人类文化的精华,阅读名著,通过与大师们携手共游,可以增长见识,启迪智慧,使我们提高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
B: 《繁星》《春水》是冰心在印度诗人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下写成的,用她自己的话说,是将一些“零碎的思想”收集在一个集子里。
C: 《童年》是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它讲述的是阿廖沙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
D: 自古以来,传记几乎都是记载名人的丰功伟绩,而《名人传》却使我们看到了他们和常人一样有他们的痛苦、挣扎和矛盾。
3、

下面关于《西游记》《水浒传》《骆驼祥子》《格列佛游记》等名著读书笔记,哪一项表述有错误?( )

A: 三调芭蕉扇时,在众神佛的帮助下,孙悟空调得芭蕉扇,灭了火焰山的火,师徒继续西行取经。
B: 宋江做了梁山泊山寨之主后,把忠义堂改为聚义厅,后来又在聚义厅前树起了“山东呼保义”“河北玉麒麟”两面绣字红旗。
C: 《骆驼祥子》通过祥子起起落落的拉车生涯,展现了旧北京穷苦人生活的世俗风情,揭示了不合理的社会制度,表达了对下层劳动人民的同情。
D: 在特别重大的节日,利立浦特小人国有一种专门表演给皇帝、皇后和首相看的游戏,游戏的奖品是不同颜色的精美丝线。
4、下列词语字形和括号前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要塞(sè) 娴熟 殚(dān)精竭虑 眼花瞭乱
B: 作揖(jī) 窈窕 杳(yǎo)无音信 强聒不舍
C: 慰藉(jiè) 滞留 深恶(wù)痛绝 越俎代庖
D: 荣膺(yīng) 濒临 心无旁骛(wǜ) 油光可签
5、下列词语中加下划线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
A: 滑/首 酬/随声附/长短叹
B: 闻/薄 蓬/病入肓 憔/不及防
C: 执/火/如法制 酷/不子孙
D: 戏/牙/尽职守 叱/相形见
6、

近来,即将离开大学的毕业生纷纷在网上留言“晒遗憾”。某校报特意摘取四则大学生留言编成“晒遗憾专栏”,请你认真阅读留言后,从为专栏拟写的标题中选择最恰当的一项( )

①网友说:“没有好好利用空余时间看书,整理行李的时候发现很多书都是新的。工作以后估计很难有大块的空闲时间看书了。”

②网友说:“上了大学就像从牢笼里放出来一样,不久就恋上了网络游戏,还因此补考过,唉!”

③网友说:“人生无法重来,与其以后付出十倍的艰辛和努力,不如现在多学一点。”

④同友说:“学弟学妹要记住,读书学习的黄金时间轻易滑过后,剩下的只有遗憾和追悔。”

A: 利用年轻享受生活
B: 遗憾何时能够弥补?
C: 学生时代恐难重现
D: 珍惜青春留下精彩
7、下列划线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为保障游客权益,是游客在参差不齐的旅游信息中不受骗,国家大力整顿了旅游市场。
B: 《科学报道》中的电视节目就是想以刨根问底的方式来解读世界奇特的事情。
C: 全县干部群众要以精益求精的态度认真对待工作,全身心投入,把工作做深、做细、做实。
D: 他们俩虽是孪生兄弟,但性格一刚一柔,大相径庭
8、

下列字形和划线词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刻(qǐng) 更胜一筹 牙龈 头晕目(xuàn)
B: 宽(sù) 海天相吻 脸颊 难逃运(è)
C: 沉(diàn) 绝处篷生 点缀 津乐道(jīn)
D: 晴(xiǎng) 德高望重 伫蓄 然长逝(cù)
9、选出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
A: 6月10是我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各地纷纷开展了与此相关的宣传活动。
B: 通过“‘车让人”活动的开展,使我市交通秩序得到进一步改善。
C: 学校举行的汉字听写大赛,极大地增加了我们学习和正确使用汉字的热情。
D: 辽宁男篮之所以取得如此骄人的战绩,是因为他们团结协作、努力拼搏的结果。
10、下列划线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他们在争论一些很弱智的问题,我真是不屑置辩
B: 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郑重其事地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迈进。
C: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俩的感情与日俱增
D: 他演讲时那别具一格的气焰,听得台下的人都嗤之以鼻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完成下面小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 1 )刘禹锡在被弃置二十三年之后,从巴山楚水之地孤身归来。友人白居易赠诗叹其命运蹉跎。刘禹锡则在这首酬答诗中写下充满哲思意味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两句,抛开个人悲苦,尽显慷慨气概,体现了________的人生态度。
( 2 )下列与“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都表达了“物是人非”之感的一项是( )
A: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
B: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晏殊《浣溪沙》)
C: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D: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陈涉世家》(节选),完成第下列各题。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①。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②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③”陈胜、吴广喜,念贵,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④“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
【注】①有教材为“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②有教材此处为逗号。③有教材此处为叹号。④有教材此处有冒号。

( 1 )解释下列语句中划线词的意思。
亦死 亡:________
宜多者 应: ________

(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
上使外将兵 翻译:________
置人所罾鱼腹中 翻译: ________

( 3 )阅读选文,写出引发陈胜、吴广起义的直接原因。(用原文回答)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猫(选段)

冬天的早晨,门口蜷伏着一只很可怜的小猫,毛色是花白的,但并不好看,又很瘦。它伏着不去。我们如不取来留养,至少也要为冬寒与饥饿所杀。张妈把它拾了进来,每天给它饭吃。但大家都不大喜欢它,它不活泼,也不像别的小猫之喜欢游玩,好像是具有天生的忧郁性似的,连三妹那样爱猫的,对于它,也不加注意。如此的,过了几个月,它在我家仍是一只若有若无的动物,它渐渐地肥胖了,但仍不活泼。大家在廊前晒太阳闲谈着时,它也常来蜷伏在母亲和三妹的足下。三妹有时也逗着它玩,但并没有对于前几只猫那样感兴趣。有一天,它因夜里冷,钻到火炉底下去,毛被烧脱好几块,更觉得难看了。

春天来了,它成了一只壮猫了,却仍不改它的忧郁性,也不去捉鼠,终日懒惰的伏着,吃得胖胖的。

这时,妻买了一对黄色白芙蓉鸟来,挂在廊前,叫得很好听。妻常常叮咛着张妈换水,加鸟粮,洗刷笼子。那只花白猫对于这一对黄鸟,似乎也特别注意,常常跳在桌上,对鸟笼凝望着。

妻道:“张妈,留心猫,它会吃鸟呢。”

张妈便跑来把猫捉了去,隔一会儿,它又跳上桌子对鸟笼凝望着了。

一天,我下楼时,听见张妈在叫道:“鸟死了一只,一条腿没有了,笼板上都是血。是什么东西把它咬死的?”

我匆匆跑下去看,果然一只鸟是死了,羽毛松散着,好像它曾与它的敌人挣扎了许多。

我很愤怒,叫道:“一定是猫,一定是猫!”于是立刻便去找它。

妻听见了,也匆匆地跑下来,看了死鸟,很难过,便道:“不是这猫咬死的还有谁?它常常对着鸟笼望着,我早就叫张妈要小心了。张妈!你为什么不小心?”

张妈默默无言,不能有什么话来辩护。

于是猫的罪状证实了。大家都去找这可厌的猫,想给它以一顿惩戒。找了半天,却没找到。真是“畏罪潜逃”了,我以为。

三妹在楼上叫道:“猫在这里了。”

它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态度很安详,嘴里好像还在吃着什么。我想它一定是在吃着这可怜的鸟的腿了,一时怒气冲天,拿起楼门旁倚着的一根木棒,追过去打了一下。它很悲楚地叫了一声“咪呜!”便逃到屋瓦上了。

我心里还愤的,以为惩戒的还没有快意。

隔了几天,李妈在楼下叫道:“猫,猫!又来吃鸟了。”同时我看见一只黑猫飞快地跳过露台、嘴里衔着一只黄鸟。我开始觉得我是错了!

我心里十分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枉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的良心的针!

我很想补救我的过失,但它是不能说话的,我将怎样地对它表白我的误解呢?

两个月后,我们的猫忽然死在邻家的屋脊上。我对于它的亡失,比以前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

我永无改正我的过失的机会了!

至此,我家永不养猫。

( 1 )简要概括文章节选部分的内容。
( 2 )请从选文前两段提炼出这只猫的两个特点,用文中的形容词加以概括,并说说这样形容的作用。
( 3 )结合全文来看,这只猫 “大家都不大喜欢它”,为什么“我”对于这只猫的死比前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联系全文内容,简要分析。
( 4 )品味文中画线句子,简析这个句子的表达效果。

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的良心的针!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经典和我们

①读什么书,取决于为什么读。人之所以读书,无非有三种目的。一是为了实际的用途,例如因为职业的需要而读专业书籍,因为日常生活的需要而读实用知识。二是为了消遣,用读书来消磨时光,可供选择的有各种无用而有趣的读物。三是为了获得精神上的启迪和享受,如果是出于这个目的,我觉得读人文经典是最佳选择。

②认真地说,并不是随便读点什么都能算是阅读的。譬如说,我不认为背功课或者读时尚杂志是阅读。真正的阅读必须有灵魂的参与,它是一个人的灵魂在一个借文字符号构筑的精神世界里的漫游,是在这漫游途中的自我发现和自我成长,因而是一种个人化的精神行为。什么样的书最适合于这样的精神漫游呢?当然是经典,只要我们翻开它们,便会发现里面藏着一个个既独特又完整的精神世界。

③一个人如果并无精神上的需要,读什么倒是无所谓的,否则就必须慎于选择。也许没有一个时代拥有像今天这样多的出版物,然而,很可能今天的人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阅读得少。在这样的时代,一个人尤其必须懂得拒绝和排除,才能够进入真正的阅读。这是我主张坚决不读二三流乃至不入流读物的理由。

④古往今来,书籍无数,没有人能够单凭一己之力从中筛选出最好的作品来。幸亏我们有时间这位批评家,虽然它也未必绝对智慧和公正,但很可能是一切批评家中最智慧和最公正的一位,多么独立思考的读者也不妨听一听它的建议。所谓经典,就是时间这位批评家向我们提供的建议。

⑤作为普通人,我们如何读经典?我的经验是,不妨就把经典当作闲书来读。也就是说,阅读的心态和方式都应该是轻松的。千万不要端起做学问的架子,刻意求解。读不懂不要硬读,先读那些读得懂的、能够引起自己兴趣的著作和章节。这里有一个浸染和熏陶的过程,所谓人文修养就是这样熏染出来的。在不实用而有趣这一点上,读经典的确很像是一种消遣。事实上,许多心智活泼的人正是把这当作最好的消遣的。能否从阅读经典中感受到精神的极大愉悦,这差不多是对心智质量的一种检验。不过,也请记住,经典虽然属于每一个人,但永远不属于大众。我的意思是说,读经典的轻松绝对不同于读大众时尚读物的那种轻松。每一个人只能作为有灵魂的个人,而不是作为无个性的大众,才能走到经典中去。如果有一天你也陶醉于阅读经典这种美妙的消遣,你就会发现,你已经距离一切大众娱乐性质的消遣多么遥远。

( 1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观点。

( 2 )文章围绕“经典和我们”从哪三方面进行了论述?将其写作思路写在下面。

( 3 )选文第①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 4 )阅读全文,结合链接材料,联系你所读过的作品,谈谈你对“经典”的理解。(80--100字)

材料一:惟有今天仍然活着的经典才配叫做经典,它们不但属于历史,而且超越历史,仿佛有一颗不死的灵魂在其中永存。正因为如此,在阅读它们时,不同时代的个人都可能感受到一种灵魂觉醒的惊喜。

材料二:经典作品是产生某种特殊影响的书,它们要么自己以遗忘的方式给我们的想像力打下印记,要么乔装成个人或集体的无意识隐藏在深层记忆中。

四、写作(分值:60分)

作文。

人有两个途径感知外部世界:一是眼睛,二是心灵。我们时常相信自己的眼睛,以为亲眼所见即为事实;有时,我们坚守自己的心灵,以为自己感受到、把握的是为真实。只是也许并非如此。……世界这张无形的大幕,已向青春的我们徐徐拉开。什么是真相?什么才是真相?它一直在诱惑我们,也许还会与我们纠缠一生。请以“食盐的真相”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文章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并在其相应区域拟写作文提纲。②自选角度,自选文体。③如写诗歌,不少于10行。其他文体,600字左右。④文中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真实校名或师生姓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