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在下面文段的横线上填关联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 B: 虽然 但是 却 不只 并且 C: 如果 那么 则 不仅 而且 D: 即使 然而 却 不但 也 |
2、 |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在中国,“文化”一词,古已有之。《说文解字》称:“文,错画也,象交文。” , 。 。 , 。它本身既有政治内容,又有伦理意义。 ①“化”本义为变易、生成、造化,其引申义则为改造、教化、培育等 ②引申为包括语言文字在内的各种象征符号,以及文物典章、礼仪制度等等 ③包含着一种正面的理想主义色彩,体现了治国方略中“阴”和“柔”的一面 ④中国古代的这些“文化”概念,往往与“武力”、“武功”、“野蛮”相对应 ⑤“文”的本义,系指各色交错的纹理,有文饰、文章之义 A: ④②③⑤①B: ④③⑤②① C: ⑤①④③② D: ⑤②①④③ |
3、 | 请选出下列词语中加下划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 A: 贮蓄zhù 疮痍chuāng 蝉蜕tuì 混为一谈hǔnB: 稽首qí 缄默jiān 旷野guǎng 拈轻怕重niān C: 恣睢jū 哂笑shěn 狡黠xiá 强聒不舍qiǎng D: 喑哑yīn 窥伺sì 脑髓suǐ 妇孺皆知rú |
4、 | 下列各项中划线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分别十年,今又萍水相逢 , 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B: 赵本山的小品《同桌的你》,凭着演员出色的演技,当之无愧地获得春晚节目一等奖。 C: 看云识天气必须有丰富的经验,因为云的变化是扑朔迷离的。 D: 我认识奥本海默时他已经四十多岁了,已经是鲜为人知的人物了,佩服他、仰慕他的人很多。 |
5、 | 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稍远处是一重重长着青冈树的山冈,近处则是一重重种满玉米的丘陵坡地,波浪一般腾向远方。 ②我看清周围都是玉米地,密密的青纱郁郁葱葱,一望无际。 ③天渐渐亮了,西天起了一层厚厚的云,可是东边的山坡,涌出明亮的朝霞,又是一个炎热的夏日。 ④西望,最远处是一派连绵青山,那是县城附近的西山,看起来很近,实际上很远。 ⑤丘陵之间,蜿蜒着一条修好了很多年但迟迟未能硬化的乡村土公路,在夏天长满杂草,展现勃勃的生机。 A: ①④⑤③②B: ②③④①⑤ C: ③①④⑤② D: ③②④①⑤ |
6、 | 下列句中划线字的注音和画线词语的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大峡谷怪石嶙峋,但倘若没有水亿万年的锲(qì)而不舍、勇往直前的创造,就不会有这些震撼心灵的奇石作品。 B: 元宵演出高潮叠起 , 人们踏着欢快的锣鼓声在广场上欢腾起舞,或激情澎湃(pài),或轻盈巧妙,热闹非凡。 C: 文学之花需要文化的滋养和哺(bǔ)育,作家只有深深扎根于地域文化的土壤之中,才能孕育出斑斓多姿的作品。 D: 虽然他不再锋芒必露 , 变得更加谦逊(xùn)和内敛,但勇于尝试、勇于挑战、勇敢迎接生活苦难的状态并未改变。 |
7、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皇帝的新装》的作者是丹麦的安徒生,代表作有《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等。 B: 散文是一种描写见闻,表达感悟的自由灵活的文学样式。朱自清的《背影》、鲁迅的《朝花夕拾》和沈从文的《湘行散记》等散文集都收录了许多这样的文章。 C: 古代的称谓很有讲究。愚,谦称自己不聪明;鄙,谦称自己学识浅薄。小子是子弟晚辈对父兄尊长的自称;老人自谦时用老朽、老夫等。 D: “恰喜这年林氏生了一女。将产时,异香满室,既非冰麝,又非旃檀,似花香而非花香,三日之中,时刻变换,竟有百种香气,邻舍莫不传以为奇。”以上文字摘自古代章回体白话长篇小说《西游记》。 |
8、 | 对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排比)B: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夸张) C: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对偶) D: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对偶) |
9、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斑马线上交通事故频发的原因,是驾驶员和行人的交通安全意识不强造成的。 B: 《国家宝藏》开播之初,九个博物馆的工作人员自发在网络上答疑解惑,为激活传统文化的生机贡献力量。 C: 在2019年全国两会上,精准扶贫和减税降费等成为热点。 D: 材料厂经过技术革新,成本下降了一倍,而产值却增长了10%。 |
10、 | 下诏书招安梁山泊义军的皇帝是( ) A: 宋仁宗 B: 宋神宗 C: 宋徽宗 D: 宋太祖 |
阅读诗歌,完成题目。 谢亭送别 许浑(唐)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 1 )诗歌第二句的写法有什么特点?请结合表达效果作简要分析。( 2 )用自己的话概括诗歌最后两句所写景色的特点,并说说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季文子相宣、成,无衣帛之妾,无食粟之马。仲孙它①谏曰:“子为鲁上卿,相二君矣,妾不衣帛,马不食粟,人共以子为爱,且不华国乎!”文子曰:“吾亦愿之。然吾视国人,其父兄之食粗而衣恶者犹多矣,吾是以不敢。人之父兄食粗衣恶,而我美妾与马,无乃非相人者乎!且吾闻以德荣为国华,不闻以妾与马。” B: 扶苏以数谏故 C: 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D: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 2 )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季文子身为国相,看到国内很多百姓生活贫困,能够以身作则,反对奢华,真是难能可贵。 B: 季文子不希望家里人吃好穿好,认为一个人不奢侈,以道德高尚为光荣,才是为国增光。 C: 孟献子听了季文子的话,将儿子幽禁7天,表现了对季文子的欣赏,对儿子教育的严格。 D: 受到孟献子管教的仲孙它,最后能够改过前非,也仿照起季文子的做法。 ( 3 )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①无衣帛之妻 ②子为鲁上卿 ③吾以是不敢 ④而我美妻与马( 4 )翻译下面句子。 然吾视国人,其父兄之食粗而衣恶犹多矣。 |
钓者
①“文化大革命”中,那一个黄昏里,河边的芦苇全白絮了,我放牧回来,仄在牛背上,悠悠地吹那笛儿。蓦然,就瞧见那弯弯的柳树根上,坐着一个人钓鱼,草帽把脸全遮住了,一只蜻蜓停在那帽沿上。我感到新奇,从牛背上溜下来,悄悄走近去,他没有动,钓竿横在那里,已有几条小鱼在啜那钩上的小蚯蚓了,那浮子就微微地激动,像落下的一朵芦絮,又像冒上来的一个水泡儿。那人还是不动。我却急了:“钓,快钓!”
②他仍一动不动地坐他的地,那钓竿依然没有拉,浮子静了一下后,又微微地激动了。
③但我终是看清他的脸了,很黄,满下巴的毛也黄,连两手的食指和中指都是黄得发焦。我立即掉头逃走了:毫无疑问,这是一个怪人,一个外乡来的怪人了。
④第二天,第三天……几乎是每一个黄昏,我放牧回来,总要好奇地往那芦苇深处的柳树下看看。他总是那么坐着,像一尊石头。但终未见他钓上一条半尾鱼来。
⑤一天,一头牛病了,半下午我就赶牛回队牛圈,在那我竟看见这位钓者了。他双脚踩在牛粪里,用锨往外铲那粪块,粪是泥草沤的,铲不动,手就伸下去了,那焦黄的食指和中指,一抠,抠起一大块来。……抠完粪了,又去担干土垫,扁担在肩上跳,他前后顾着,用两手抓住捺,摇摇摆摆走,已经看见我在笑看他了,并不一言一笑,我想:他原来扁担都不会担,自然是不会钓鱼了。然而,粪出完又垫好了,他却抱了那鱼竿,又踽踽地向河边走去。
⑥我随着他,看他在那里坐定,垂下钓竿去,立即又一动不动了。月亮升上来,静静地照在水上,芦苇上,他只是坐着,不拉钓竿,甚至连拉上来看也不看一眼。我走过去,说:“你是要钓水里的月亮吗?”
⑦“钓鱼。”他说。
⑧“鱼已上钩了,为什么不钓呢?”
⑨“鱼可怜见的。”
⑩“那你在水里钓什么呢?”
⑪“钓愁!”
⑫这句话,一直到几年后,我才明白了是什么意思,但那时,只觉得可笑,越发证实他是一个怪人。
⑬后来,我就慢慢了解清楚这个怪人了。他是一位作家,据说写过好多好多的书,但他是“黑帮”,遣到山里来改造。
⑭我们慢慢地熟了,虽然他不和我多说话,我也只会陪着他空钓鱼,但我们毕竟是成了朋友。两年后,他却走了。母亲说,他已经被调走了,那杆钓竿是送我作纪念留下了。
⑮从此,我再没有见到这位钓者了。
⑯但我终于又在河边的芦苇深处碰上他了哩。
⑰今年春天,我依旧放牛回来,正是芦苇从水里长出来,在向着天空窜出一丈来高了,我骑着牛,弄着我那笛儿,悠悠地吹,任着牛儿在芦苇丛的曲径里走。蓦地,我看见一个人,在那柳树根上,横一杆钓竿,一动不动地坐着。啊,是他吗?但我又多么害怕是他呀!他在这里钓了几年的愁,他已愁得可怜了,他不能再在这儿钓愁了啊!
⑱我走近去,是他!人已经很老了,但脸却显白,满下巴的毛也白了。我默默地坐下来,陪着他,他始终没有发觉,那么横着鱼竿,那浮子又开始在微微地激动了,激动着……。我毕竟长大了,不忍心看着他那痴呆的样子,站起身悄悄走了。
⑲回到家,听母亲说了,他果真是又到我们村来的,就在东巷口王贵家的一间空房里住着。夜里,我说什么也该去看看我的这位朋友了。一进门,他正坐在灯下的桌边,面前是厚厚的一摞书,一摞纸,他头就埋在那高高的两摞中间写什么,一只手,那焦黄的食指和中指间,正夹着烟,烟从额角升上来,钻进头发里,那满头便着火一般的。我不觉心头一紧:他一定又在写什么检查哩,记得以前有一回,他写检查的时候,正碰着我去找他,他赶忙用手将纸捂了,很羞愧地给我笑,笑得我不自在了几天……。我收了脚步,又回家去了。
⑳此后,每天黄昏,我总瞧见他坐在河边芦苇深处钓鱼了。
㉑我终于走近他去,大声地问他,他发觉我了,立即就站起来,把我抱住了。我很吃惊,不知道他这是怎么啦,心想愁极了的人会这么发疯的,就眼泪哗哗地淌下来,但他就替我擦了,而且嗬嗬嗬地大笑起来,他原来也有笑声啊,竟笑得这么美!
㉒月亮又上来了,月就在水里,看得见那小鱼在星群中游动。他却不再下钓了,问我这几年的日子可滋润,问我可有一个漂亮的姑娘在爱着,问我现在成了大牛倌放多少牛……我没有回答,只催他钓鱼。
㉓“你钓吧。”
㉔“我钓够了。”
㉕我看看身边,并没有什么银鱼儿闪动,问:“还是愁吗?”
㉖“不,是文章。”
㉗“文章?”
㉘“我现在又有笔了,要来写书,白天劳作,晚上写作,黄昏里出来构思,就又要靠鱼竿了。”
㉙哦,我现在才明白了,原来这浅浅的河里,不光是有鱼,不光是有愁啊!
㉚从此,黄昏里,我的朋友总在小河边芦苇深处垂钓了,那水静静的,星月就在水里,鱼儿就在天上,他坐在这天上地下,盯着那浮子,浮子不动,人也不动,思想已经沉在水里了,那文章呢,满河里流着哩。
(选自《贾平凹中短篇小说自选集》有删改)
( 1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他却抱了那鱼竿,又踽踽地向河边走去。”品析句子中划线词的含义与作用。
②“一只手,那焦黄的食指和中指间,正夹着烟,烟从额角升上来,钻进头发里,那满头便着火一般的。”请从描写方法角度品析句子。
( 4 )本文叙事采用了插叙的方法,结合文中具体内容说说插叙的作用。①那些托后裙的内臣都把手在地上东摸西摸,好像他们正在拾取衣裙似的。他们开步走,手中托着空气——他们不敢让人瞧出他们实在什么东西也没有看见。
②这样,皇帝就在那个富丽的华盖下游行起来了。站在街上和窗子里的人都说:“乖乖!皇上的新装真是漂亮!他上衣下面的后裙是多么美丽!这件衣服真合他的身材!”谁也不愿意让人知道自己什么也看不见,因为这样就会显出自己不称职,或是太愚蠢。皇帝所有的衣服从来没有获得过这样的称赞。
③“可是他什么衣服也没有穿啊!”一个小孩子最后叫了出来。
④“上帝哟,你听这个天真的声音!”爸爸说。于是大家把这孩子讲的话私下里低声地传播开来。
⑤“他并没有穿什么衣服!有一个小孩子说他并没有穿什么衣服啊!”
⑥“他实在没有穿什么衣服啊!”最后所有的老百姓都说。皇帝有点儿发抖,因为他似乎觉得老百姓们所讲的话是真的。不过他自己心里却这样想:“我必须把这游行大典举行完毕。”因此他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他的内臣们跟在他后面走,手中托着一条并不存在的后裙。
( 1 )第②段中划线的“这样的称赞”指的是什么?作文:
给自己一个笑脸,让自己拥有一份坦然;给自己一个退路,让自己拥有一份希望;给自己一个祝福,让自己拥有一份快乐……亲爱的同学,你愿意给自己一个什么呢?
请以“给自己一个 ”为题,将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