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句中的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及鲁肃过寻阳 望尘莫及 B: 自以为大有所益 精益求精 C: 释担而立 手不释卷 D: 陈康肃公善射 多多益善 |
2、 | 下面选项中,划线字读音有两项错误的是( ) A: 掺(cān)杂 朴(pō)刀 绰(chāo)刀 契诃(hē)夫 B: 包扎(zhā) 谮(jiàn)害 煞(shā)风景 夹(jiá)七夹八 C: 佯(yáng)怒 少(shāo)顷 打谷场(cháng) 提纲挈(qì)领 D: 拖累(lèi) 勾(gōu)当 芥(jiè)菜子 栈(jiàn)桥 |
3、 | 依据文意填词,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B: 自信 自尊 悠闲 划 盘算 C: 自信 自傲 闲散 撑 编算 D: 自信 自傲 闲散 划 盘算 |
4、 | 把下列句子组合成语序合理、语义连贯的一段话,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②没有文化自信,不可能写出有骨气、有个性、有神采的作品。 ③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 ④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幕幕历史悲剧。 ⑤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A: ①③④②⑤ B: ⑤④①③② C: ⑤③②④① D: ①⑤③②④ |
5、 | 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送东阳马生序》选自《宋学士文集》,作者是明初文学家宋濂,劝慰后生勤奋学习。B: 《马说》选自《韩愈文选》,作者是唐代文学家韩愈,表达自己不被重用的愤懑之情。 C: 《与朱元思书》选自《吴均文选》,作者是南朝梁文学家吴均,抒发热爱祖国河山的情怀。 D: 《五柳先生传》选自《陶渊明集》,作者是唐代文学家陶渊明,表达自己淡泊名利的人生志向。 |
6、 | 下列对文学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格列佛游记》是一部杰出的讽刺小说,作者用虚构的情节和幻想的手法,揭露批判了当时英国统治阶级的罪恶。B: 《童年》是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这部小说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俄罗斯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 C: 《鲁滨飘逊漂流记》的主人公鲁滨逊热衷于航海,性格坚毅.他在小人国、大人国历险多年,吃尽千辛万苦,终于得到了可观的财富。 D: 《水浒》中的英雄性格各不相同,但在“义”这一点上却是相同的.晁盖劫取生辰纲是“义”,宋江私放晁盖是“义”,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也是“义”。 |
7、 | 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达赖分裂集团苦心孤诣地搞“民主制度”建设,其目的是要为政教合一的“西藏流亡政府”披上“民主”外衣。 B: 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C: 东盟会期间,温家宝同志风尘仆仆 , 深入人才市场、农贸集市和居民小区,体察百姓疾苦,关注社会民生。 D: 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 |
8、 | 下列对课文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的母亲》中鲁迅用朴素的语言表达了对母亲的深切怀念,以及对母亲所给予的“做人的训练”的不尽感激。B: 莫怀戚《散步》通过记述“散步”这一平常小事,写出了亲情的温馨,生命的延续。 C: 吴敬梓的《范进中举》刻画了范进、胡屠户、丁举人、张乡绅等人物形象。 D: 《曹刿论战》相传为春秋末年左丘明所作,全文紧扣“论战”中心,全面记叙了长勺之战。 |
9、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十年间,图书年出版品种增加了一倍多,而总印数基本持平,说明图书的平均数下降了一倍多。 B: 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是不可缺少,而且在研究学术中也是不可缺少的。 C: 《中学语文教学研究》的对象是中学语文教师及其他语文工作者。 D: 新编语文教材每个单元几乎都选录了国内外许多名作,能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和知识面。 |
10、 | 依次填入下文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一篇散文,就是一杯作者用自己的人生________酿成的酒,我们读散文,也就是在饮这杯“酒”,越是细细________、越能够________出其中丰富而复杂的滋味,得到启迪和美感。 A: 阅历 品尝 体验B: 阅历 咀嚼 体验 C: 经验 咀嚼 体味 D: 经验 品尝 体味 |
阅读苏轼的《浣溪沙》一词,回答问题。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①祗辱于奴隶人之手________ ②一食或尽粟一石________ ③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________ ④策之不以其道 ________ ( 2 )下列句子中无通假字的一项是A: 食之不能尽其材 B: 才美不外见 C: 其真无马邪 D: 安求其能千里也 ( 3 )翻译下面句子。 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4 )本文的“千里马”、“伯乐”、“食马者”各有喻指,作者通过描写千里马的遭遇想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 |
季节十二帖(节选)
林清玄
二月 立春
春气始至,立春是在四日的七时一分。
“日光开始温柔照耀的时候,请告诉我。”地上的青虫对荷叶上的绿蛙说。
“我忙得很呢!我还要告诉茄子、白芋、西瓜、肉豆、荇菜,它们发芽的时间到了。”蛙说。“那么谁来告诉我春天到来了呢?”青虫说。
“你可以静听远方的雷声或者仕女们踏青的脚步声呀!”蛙说。
青虫遂伏耳静听,先听见的竟是抽芽的青草血液流动的声音。
六月 芒种
“时可种有芒之谷,过此即失效,故曰芒种。”
坐火车越过田野,偶尔会见到农夫正在田中插秧,点点的嫩绿在风中显得特别温柔,甚至让人忘记了那每一株都有一串汗水。
芒种,是多么美的名字,稻子的背负是芒种,麦穗的承担是芒种,高粱的波浪是芒种,天人菊在野风中盛放是芒种……有时候感觉到那一丝丝落下的阳光,也是芒种。
六月的明亮里,我们能感受到四处流动的光芒。
芒种,是为光芒植根。在某些特别的时候,我呼唤着你的名字,就仿佛把光芒种植。
七月 小暑
院里的玫瑰花,从去年落了以后就没有再开,叶子倒仍然十分青翠,枝干也非常刚强。只是在落雨的黄昏,窗子结满雾气,从雾里看出去,就见到了去年那个孤寂的自己。
这一次从海岸回来,意外看到玫瑰花结成的苞,惊喜地感觉自己又寻回了年轻时那温婉的心情,这小小的花,小小的暑气,使我感觉到真实的自我。
泡一杯碧螺春,看玫瑰花在暑气里挣扎开放,突然听见从遥远海边传过来的涛声,一波又一波清洗着我心灵的岬(jiǎ)角。
九月 白露
“阴气渐重,凝而为露,故名白露。”
几棵苍郁的树,被云雾和时间洗过,流露出一种沧桑的神色。我站在这山最高的地方向下望,云一波波地从脚下流过,鸟声从背后传来,我好像也懂了站在这里的树的心情——站在最高的地方可以望远,但也要承担高处的冷,还有那第一波来的白露。
候鸟大概很快就要从这里飞过,到南方的海边去了吧?
这时站在云雾封弥的山上,我闭上眼睛,就像看见南方那明媚的海岸。
十一月 立冬
“冬者,终也。立冬之时,万物终成,故名立冬。”
如果要认识青春,就要先知道青春有终结的时候。
为花的开放而欢喜,为花的凋落而感伤。这样,我们永远不能认识流过的时间是一种自然的呈现。
在园子里紫丁香花开的时候,让我们喝春天的乌龙吧!
在群花散尽,木棉独自开放的冬日,让我们烘着暖炉,听维伐尔第,喝咖啡吧!
冬天多么美,那枝头最后落下的一朵木棉,是绝美的!
( 1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中描绘夏秋两季的自然风光图。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孩子,请系好鞋带
那时,我还在读初一。学校每到年底都会组织游园活动庆祝新年的到来,记得那年的游园活动特别热闹,游戏很简单,似乎所有的人都能中奖,所以奖品很快就剩得不多了。
我终于也挣得了一张票,便兴冲冲去领奖。领奖处挤满了人,每个人都希望得到最后几份奖品,我也不甘示弱往前挤。高高的窗台,狭小的窗口,发奖的人根本看不见领奖人的脸,只能随意地从那些伸进窗口的挥舞着的手中接过奖票,再递给奖品。突然间,我感觉手心沉甸甸的,是一份奖品!还来不及高兴,旋即又感到手里轻飘飘的了——奖品被别人抢了!我忙抬起头四下搜寻,只见身旁一个大男孩正在冲我得意地笑。
我冲他喊道:“把奖品还给我!”他边走边嚷:“每个人都有奖票,谁能抢到就是谁的了,凭什么还给你!”我拽住他的衣角,近乎哀求:“我先拿到的,给我吧。”
他猛地推开我,没想到竟把我趔趄在地,他一溜烟跑掉了。
从地上爬起来,我再也忍不住委屈大哭起来。我边哭边走向办公区,这时我本能地想到了母亲,她是这所学校极有权威的老师,她一定能帮我!
母亲听我哭哭啼啼叙述完一切,沉默了半晌才说:“孩子,先系好你的鞋带吧。”我低头一看,真的,鞋带不知在什么时候已松开了。我迅速系好鞋带,然后期待母亲帮我要回奖品,没想到她却平静地说:“走吧,我们回家……”
这件事早已过去,我始终没能要回那份本该属于我的奖品,为此,心里不止一次埋怨母亲。然而,随着渐渐长大,十多年来也曾经受了许多成败与得失,现在我才恍然明白,当年的母亲用心良苦!
她让我系好鞋带,她在我因得不到奖品而懊恼的时候,让我系好鞋带,因为,我确实应该这样做。如果我任由自己哭闹,我可能会一辈子对此事耿耿于怀,无法释然。生活中本来就有好多我们想要的东西却无法得到,我们又怎可以要求自己每次都能被满足呢?母亲这样做其实是想让我学会坚强——当生活不能如愿以偿或者不尽人意时,不是一味地计较和埋怨,而是一如既往地做自己应该做的事,保持一份恬淡心情对待生活。
我知道,命运给予我们的磨难将远不止是失去一份奖品;我同样知道,对待磨难也并非系好鞋带就难解决这么简单,但我明白生活的真谛就在于此——无论发生了什么事,不气馁,不自怨自艾,永远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永远向前看,终有一天,我就能用生命的带子系住幸福。
( 1 )找出表明本文属于回忆性文章的标志性语言。( 2 )母亲让“我”系好鞋带的内涵可用文中哪些句子来解释?( 3 )你觉得文中的母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要有真情实感,不得套作、抄袭;③书写工整,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