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17年云霄第一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诗句各写的是什么?按顺序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②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③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④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

⑤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⑥飒飒西风满院裁,蕊寒香冷蝶难来。

⑦香风雨后来池看,碧玉盘中弄水晶。( )

A: 雪 风 草 花影 雪 菊花 荷叶
B: 雪 雨 草 花影 雪景 菊花 荷叶
C: 梅花 雨 春风 日月 梨花 蝴蝶 水晶
D: 梅花 雨 草 花影 雪景 菊花 荷叶
2、选出加下划线字读音都相同的一组( )
A: 受益浅/土 辱/
B: 姹紫红/红 热泪盈/门
C: 深痛疾/疾 鞠躬尽/憔
D: 不可摸/结/针
3、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 )
A: 天骄 飘逸 冠冕 忧戚
B: 轻灵 沉醉 聘婷 漫游
C: 珍羞 婵娟 垂钓 天骄
D: 黎明 鲜妍 腐烂 红装素裹
4、下列划线字的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静(mì) 热(chén) (xùn)职 (niān)轻怕重
B: (bì)薄 派(qiǎn) (mǐn)灭 见异思(qiān)
C: 纯(cuì) 休(qì) (mái)怨 (pǐ)极泰来
D: (xiè)意 狭(ài) (pēng)击 振聋发(kuì)
5、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我们水乡人都要为“创最佳卫生环境,建和谐美丽兴化”尽一份力。
B: 人们说,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一次新的长征,你对这话怎么理解?
C: 暴虐的狂风像是一头妖怪,咬牙切齿;要把长城站,乔治岛撕碎,吞噬。
D: 明朝万历三十七年(公元1609年)重修三大殿,仅采木一项,就费银930余万两。
6、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只有走好人生的每一步,我们才能真正拥有灿烂辉煌的明天。
B: 通过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活动,使我市环境卫生状况有了很大改变。
C: 综艺节目深受欢迎的主要原因是其形式多样造成的。
D: 《富春山居图》描绘的富春江两岸初秋的山光水色,被誉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7、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九年级开展了“爱我东坡”活动,同学们那些可歌可泣的事迹感动了老师。
B: 眼前的一切都被浓浓的大雾笼罩着,混沌一片,扑朔迷离 , 什么都看不清。
C: 对于作文中的错字和病句,很多同学不以为然 , 认为这些问题不必太较真。
D: 传统的古筝乐被分为南北两派,现一般分为九派,其曲目及演奏方法各有千秋
8、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蒙昧 文绉绉 记忆犹心 眼花缭乱
B: 吹虚 密匝匝 和颜悦色 殚精竭虑
C: 建树 起落架 藏污纳垢 负势竞上
D: 默契 阻拦索 正人君子 清林翠竹
9、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海天一色的苏马湾,神奇浪漫的花果山,飞珠溅玉的龙潭瀑布…这些美景让每一位来连云港的游客都心旷神怡 , 流连忘返
B: 北大老师的肖像留在了我的写生画册上:有的绅士风度,有的和蔼可亲,或于萍水相逢间“樯橹灰飞烟灭”,或于古朴凝重之中形成另一番风格
C: 莫言小时候每次去集上听书回来,为了报答母亲的恩情,也为了向母亲炫耀自己的记忆力,他会把白天听到的故事,绘声绘色地讲给母亲听
D: 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中方渔政执法船依法在本国管辖海域进行正常巡航,这是无可厚非的.
10、

对下列语句中加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阡陌交通 交通:交错相通
B: 余人各复 至其家 延:邀请
C: 不 . 为外人道也 足:值得
D: 处处之 志:标记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任务二·郑虔朋友圈)

送郑十八虔贬台州司户,伤其临老陷贼之故,阙为面别,情见于诗

杜甫

郑公樗散鬓成丝,酒后常称老画师。

万里伤心严谴日,百年垂死中兴时。

苍惶已就长途往,邂逅无端出饯迟。

便与先生应永诀,九重泉路尽交期。

【注释】虔贬为台州司户参军。②樗散:指无用之才。③中兴:指唐军收复长安洛阳,故曰中兴时。④郑虔是杜甫的前辈,两人视为至交。

(与诗篇连结,读懂“情”)

( 1 )郑广文一生际遇坎坷,请结合《郑虔传》和杜甫诗歌,写出其中两件事:________、________。
( 2 )前人评价这首诗“从肺腑流出”,“万转千回,纯是泪点,都无墨痕”,请结合诗歌内容,揣摩诗中杜甫复杂的思想感情。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岳阳楼记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耀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 1 )本文作者是________(朝代)的政治家、文学家________(人名)。
( 2 )解释下列加下划线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①增其旧(________) ②前人之述矣 (________)

酒临风 (________) ④予作文以记之(________)

( 3 )本文第二段从空间和时间两方面描写了“岳阳楼之大观”,请找出相应语句并准确地抄录下来。
( 4 )文章三、四两段文字都是先写景,后写迁客骚人触景而生的情。作者写迁客骚人悲喜之情的目的是什么?
( 5 )《岳阳楼记》千古传唱,主要源于文中闪耀的思想光芒。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文中作者思想的理解。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尺子

刘建超

①萝卜白菜,各有所爱,郑祺喜欢搜集各式各样的尺子。

②郑祺的父亲是裁缝,在老街开着一家裁缝铺。手工缝制,工艺讲究,在老街有着很好的口碑。郑祺“抓周”时,绕过父母故意放在他眼前的“元宝”“官印”,抓住了郑裁缝天天离不开的量衣软尺。郑裁缝不甘心,把软尺挂在自己的脖子上,让郑祺重新抓,结果郑祺竟然摇摇晃晃站起来,踉跄着迈出了他人生的第一步,稳稳地抓住了郑裁缝脖子上挂着的尺子。这孩子,莫非要子承父业,长大了也做裁缝?

③郑祺喜欢尺子。上学后,他书包里总放个软尺,课间没事就拿出来量墙量树,量校园后墙根的小草。班里男女生同桌,中间画一道线,谁也不能超过“三八”线;班里的王大头,仗着身高体壮,在课桌上画的线明显是偏的,同桌只要过线,他就用胳膊肘顶人家。女同桌哭了,找到班长告状,班长也惧王大头,就推给郑祺,说郑祺有尺子,给量量谁侵略谁!郑祺马上拿出尺子,认真地量了两次,说王大头侵略了十五点四厘米。同学们起哄,郑祺潇洒地收回尺子,看也不看身后叉着腰,瞪着眼的王大头。

④放学路上,王大头把郑祺堵在了河边的木桥旁,手里拿着根枝条。王大头说:“你不是会量吗?我手里的枝条有一米二,你量量。”

⑤郑祺拿出尺子量过,说:“一米一”。

⑥“一米二!”

⑦“一米一!”

⑧王大头的枝条抽在郑祺的身上。

⑨“一米二!”

⑩“一米一!”

⑪枝条又落在郑祺身上。

⑫“一米二,你再给我量。”

⑬郑祺拿尺子量过:“一米,你刚才把枝条打折了。”

⑭王大头气得哇哇叫,夺过郑祺手中的尺子扔进了河里。

回家后,郑裁缝抚摸着郑祺的头说:“你做得对,孩子。一就是一,二就是二。心正,尺子就正。”

⑯郑祺大学学的专业是工程建筑,学业虽紧张了,收集尺子的喜好仍没有变。各式各样的尺子装了好几纸箱。

⑰郑祺在宿舍里经常给大家表演测量,屋子里凡能看到拿到的物件,郑祺就用手来丈量,结果也和尺子量的不差分毫。更绝的是,他还能目测出你两眼之间的距离、手臂的长短、步幅的长度。

⑱郑祺毕业分配到了建设局,要和大大小小的开发商打交道。经过六年的历练,郑祺升任局长,成为同龄人中的佼佼者。

⑲郑祺喜欢尺子,还将搜集到的老木尺子包装成精美的礼品,送给同事朋友。尤其是朋友家只要添丁,他是必定要选个好尺子送给人家的,寓意孩子长大后会成为赤子,爱国爱家,孝敬父母。朋友都说他抠门儿,他呵呵一笑,礼轻寓意重。

⑳郑祺再次见到老同学王大头是个午后。王大头已经是财大气粗的开发商,手眼通天的人物。

郑祺知道王大头约他喝茶的目的。王大头开发的几个小区竣工验收,有人举报单元实际面积与施工图纸有差异,却被王大头打通关节过了关。郑祺带着调查组去了现场,查看了情况。郑祺认为至少有百分之二的误差,果真工作人员再次测量的结果是百分之二点一,每个单元面积少了二点七三平方米。大家都惊奇地咋舌。

茶过三泡,王大头沉不住气了:“老同学,你就大度些,我不会亏待你。”

郑祺呷了一口茶:“老同学,你这两个小区,八百套住房就要昧下老百姓一千多万啊,这钱你就挣得安心?”

王大头说:“老同学,我这人喜欢直来直去。我也不为难你,误差总会有的。差一平方米,行了吧?给个面子。”

郑祺摇摇头。

王大头拿出一个纸袋放在郑祺眼前:“美金,五万,一平方米!”

“二点七三平方米!”

王大头的脸有些扭曲了:“老同学,别把事情做绝,处世小心为妙。”

郑祺站起身,说:“老同学,我又不是没有挨过你的枝条,呵呵。谢谢你的茶,真是好茶啊。送你一把我收藏多年的木尺。告辞!”

郑祺走出茶社,正是秋高气爽的季节。

(选自《小小说月刊》2014年第9期,有改动)

( 1 )小说的第②段详写郑祺“抓周”有何用意?

( 2 )结合具体内容,分析郑祺这个人物的形象特点。

( 3 )赏析第⑮段的划线句。

( 4 )小说中为什么两次提到王大头?请结合具体的内容说说你的理解。

( 5 )小说以“尺子”为题,有何好处?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蔷薇几度花

丁立梅

①喜欢那丛蔷薇。

②与我的住处隔了三四十米远,在人家的院墙上,趴着。我把它当作大自然赠予我们的花,每每在阳台上站定,目光稍一落下,便可以饱览它了。这个时节,花开了。起先只是不起眼的一两朵,躲在绿叶间,素素妆,淡淡笑。眼尖的我发现了,欢喜地叫起来,呀,蔷薇开花了。我欣赏着它的点点滴滴,日子便成了蔷薇的日子,很有希望很有盼头地朝前过着。

③也顺带着打量从蔷薇花旁走过的人。有些人走得匆忙,有些人走得从容;有些人只是路过,有些人却是天天来去。

④看久了,有一些人,便成了老相识。譬如那个挑糖担的老人。老人着靛蓝的衣,瘦小,皮肤黑,像从旧画里走出来的人。他的糖担子,也绝对像幅旧画:担子两头各置一匾子,担头上挂副旧铜锣。老人手持一棒槌,边走边敲,当当,当当当。 惹得不少路人循了声音去寻,寻见了,脸上立即浮上笑容来。呀!一声惊呼,原来是卖灶糖的啊。

⑤可不是么! 匾子里躺着的,正是灶糖。奶黄的,像一个大大的月亮。久远了啊,它是贫穷年代的甜。那时候,挑糖担的货郎,走村串户,诱惑着孩子们,给他们带来幸福和快乐。只要 一听到铜锣响,孩子们立即飞奔进家门,拿了早早备下的破烂儿出来,是些破铜烂铁、废纸旧鞋 的,换得掌心一小块的灶糖。伸出舌头,小心舔,那掌上的甜,是一丝一缕把心填满的。

⑥现在,每日午后,老人的糖担儿,都会准时从那丛蔷薇花旁经过。不少人围过去买,男的女的,老的少的,有人买的是记忆,有人买的是稀奇——这正宗的手工灶糖,少见了。

⑦便养成了习惯,午饭后,我必跑到阳台上去站着,一半为的是看蔷薇,一半为的是等老人的铜锣敲响。当当,当当当——好,来了!等待终于落了地。有时,我也会飞奔下楼,循着他的铜锣声追去,买上五块钱的灶糖,回来慢慢吃。

⑧跟他聊天。“老头!”我这样叫他,他不生气,呵呵笑。“你不要跑那么快,我追都追不上了。”我跑过那丛蔷薇花,立定在他的糖担前,有些气喘吁吁地说。老人不紧不慢地回我:“别处,也有人在等着买呢。”

⑨祖上就是做灶糖的。这样的营生,他从十四岁做起,一做就做了五十多年。天生的残 疾,断指,两只手加起来,只有四根半指头。却因灶糖成了亲,他的女人,就是因喜吃他做的灶糖嫁给他的。他们有个女儿,女儿不做灶糖,女儿做裁缝,女儿出嫁了。

⑩“这灶糖啊,就快没了。”老人说,语气里倒不见得有多愁苦。“以前怎么没见过你呢?”“以前我在别处卖的。”“哦,那是甜了别处的人了。”我这样一说,老人呵呵笑起来,他敲下两块灶糖给我。奶黄的月亮,缺了口。他又敲着铜锣往前去,当当,当当当。敲得人的心,蔷薇花朵般地,开了。

⑾一日,我带了相机去拍蔷薇花。老人的糖担儿,刚好晃晃悠悠地过来了,我要求道: “和这些花儿合个影吧。”老人一愣,笑看我,说:“长这么大,除了拍身份照,还真没拍过照片呢。”他就那么挑着糖担子,站着,他的身后,满墙的花骨朵儿在欢笑。我拍好照,给他看相机屏幕上的他和蔷薇花。他看一眼,笑。复举起手上的棒槌,当当,当当当,这样敲着,慢慢走远了。我和一墙头的蔷薇花,目送着他。我想起南朝柳恽的《咏蔷薇》来:“不摇香已乱,无风花自飞。”诗里的蔷薇花,我自轻盈我自香,随性自然,不奢望,不强求。人生最好的状态,也当如此罢。

( 1 )挑糖担的老人具有怎样的品性?
( 2 )第⑥段中的“记忆”和“稀奇”分别指什么?
( 3 )品味文中两处画线句,按要求答题。

①赏析句子。

起先只是不起眼的一两朵,躲在绿叶间,素素妆,淡淡笑。

②句中划线的“甜”字好在哪里?

哦,那是了别处的人了。

( 4 )简析“蔷薇”在文中的作用。
( 5 )作者认为,人生最好的状态是“随性自然,不奢望,不强求”,而有人认为“努力,拼搏,追求”才是人生的最好状态,请谈谈你的看法。
四、写作(分值:60分)
题二:

“心声”在《现代汉语词典》里是这样解释的:发自内心的声音;心里话。让森林更加茂密苍翠是大树的心声,让小溪更加清澈见底是鱼儿们的心声,让生命如糖一样甜蜜是蜂儿们的心声……

请以“心声”为话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自选文体,自拟文题。

要求:①请先在答题卡上所选题号后的括号内打“√”,然后再作文。②若选题二,请重新拟定题目。③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④不少于600字。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等与考生信息相关的表述。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