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17年菏泽市巨野一中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关于《海底两万里》的说法,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海底两万里》是凡尔纳三部曲的第二部,第一部是《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第三部是《神秘岛》,主要讲述诺第留斯号潜艇的故事。
B: 尼摩在荒岛上秘密建造的这艘潜艇不仅异常坚固,而且结构巧妙,但不能利用海洋来提供能源。
C: 凡尔纳没有到过海底,却把海底的景色写得生动优美,令人陶醉,体现了他非凡的想象力。
D: 小说里的人物都是品质高尚、献身科学、英勇顽强、不畏艰险的人。
2、

选出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 )

①这是为什么呢?

②所以,长时间盯着屏幕会使眼睛疲劳。

③因为注视屏幕的时候,屏幕的强光、闪烁、颜色和亮度会迫使眼部肌肉更加努力伸缩,以保持视线清晰。

④我们的工作、学习和娱乐越来越依赖电子设备,但是长时间盯着屏幕常常让我们感到眼睛疲劳。

⑤另外,盯着电子产品的时候,我们与屏幕的距离和角度也经常变化,会迫使眼睛加倍努力去聚焦。

A: ④①③⑤②
B: ①③⑤④②
C: ③⑤①④②
D: ④①③②⑤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毕业在即,七彩校园里回响着我们青春的誓言和浓浓的师生情谊。
B: 一家心理卫生研究所对使用手机的人群进行抽样调查,结果显示超过50%的人有“手机依赖症”。
C: “珍惜生命,远离毒品”的校园宣传活动,有效地增强了中学生的自我保护。
D: 《中国诗词大会》节目受到中小学生喜爱,是因为其形式新颖,有文化内涵的原因。
4、

下列对《童年》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童年》是苏联作家高尔基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作品从“我”随母亲投奔外祖父写起,到外祖父叫“我”去人间混饭吃结束。
B: 阿廖沙的外祖父是开染坊的,但随着家业的衰败,外祖父变得吝啬、贪婪、专横、残暴,两个舅舅也是粗野、自私的市侩。
C: 在弥漫着残暴和仇恨的家庭里,幼小的阿廖沙过早地体会到人间的痛苦和丑恶。
D: 小说的基调整体上显得严肃、低沉,在这悲剧氛围中让人们无法看到战胜悲剧命运的曙光。
5、下列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地(qiào) 选(pìn) (kě)汗 气冲(dóu)牛
B: 咀(jué) 咳(sóu) (yǔ)偻 九(qū)连环
C: 骷(lòu) 掺(huo) 澎湃(péng pài) 兀兀(wù)穷年
D: (chù)立 (pǔ)育 惶恐(huáng kǒng) 鞠躬尽(cuì)
6、下列各个选项中,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出自我国现存第一部叙事详细的国别体史书《左传》。
B: “未若柳絮因风起”出自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撰的笔记小说《世说新语》。
C: 老舍,中国现代作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
D: 普希金,俄国诗人,代表作有《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自由颂》等。
7、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下列对诗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颔联的“随”“入”二字,将群山与平野位置的逐渐变换和江水奔向广阔原野的气势,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了。
B: 颈联承接上联,变换视角,通过水中映月图和天边云霞图来展现令人陶醉的江上美景。
C: 尾联“送”字用得妙,采用拟人化的手法,写出了故乡水因可怜诗人而不辞劳苦送行万里的深情。
D: 全诗集叙事、写景、抒情于一体,既写出诗人初次离家的新鲜、欣喜的体验,又含蓄地表达出诗人对故乡的不舍之情。
8、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
A: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守望相助,不畏艰险、奋勇向前,彰显了中国精神坚不可摧的磅礴伟力。
B: 更为明确地指出:先进的思想文化一旦被群众掌握,就会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反之,落后的、错误的观念如果不破除,就会成为社会发展进步的桎梏。
C: 市民群众在江汉关悼念新冠肺炎疫情牺牲烈士和逝世同胞,悼念他们,是对英烈与逝去同胞无尽的思念;悼念他们,是为了激起我们奋发之志从而更好前行。
D: 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是人类与病毒的大决斗。我们要化悲痛为力量,博龟蛇之灵气,采长江之活水,建设大武汉,担起中部崛起战略之重任。
9、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矫建 藉贯 肆无忌惮 潜滋暗长
B: 斟酌 贮藏 觥筹交错 历尽心血
C: 妥帖 倾颓 纷至沓来 锐不可当
D: 渺忙 浮躁 出谋划策 千资百态
10、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今天的日子很短,正在自己的脚下悄悄地流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总是站在今天望明天,结果明天也会悄悄地溜走,经营好每一个今天就等于经营好昨天和明天。
①今天的事应该今天完成,不能推到明天
②脚踏实地,全身心地经营好今天,才会有一个个实在的昨天
③因此,面对今天,我们不要太多地怀念过去
④接力棒交得好,才能走向辉煌的明天
⑤今天是昨天和明天的接力处

A: ①⑤②④③
B: ①⑤④③②
C: ⑤④③②①
D: ⑤②③①④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题木兰庙
杜牧
弯弓征战作男儿,梦里曾经与画眉

几度思归还把酒,拂云堆上祝明妃
【注】①与画眉,指与女伴一起梳妆打扮。②拂云堆,古地名,堆上有明妃祠。③明妃,指舍身报国、出塞和亲的王昭君

( 1 )下列对诗歌前两句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作”字传神,既显示了木兰的特殊身份,又表现出她“弯弓征战”的非凡本领。
B: “画眉”借取《木兰诗》中“当窗理云鬓”的意境,反映了木兰女儿身的特 质。
C: 梦里,木兰和女伴们一起对镜梳妆,表明她想恢复女儿身,不愿继续“替爷征”。
D: 诗人运用现实与梦境结合的手法,使木兰的形象更为丰满,更为真 切,运笔巧妙。
( 2 )诗歌后两句表达了木兰怎样的情感?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下列各题。

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

(节选自欧阳修《丰乐亭记》)

【注释】①<掇>拾取。②<刻露>明显地表露出来。③<本其山川>依据其山川地。

( 1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

( 2 )本段文字多角度写出了作者之乐,请再概括出四种。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最暖心的事

(美国)鲍勃·布劳顿


①十年前,我从得克萨斯州的乡村来到纽约开出租车谋生。开的士会碰到形形色色的人,有的人幽默诙谐,有的人失意忧郁,还有的人自命不凡。但让我印象最深的莫过于一个老太太。


②那是今年5月份第2个星期日的深夜,我接到城郊的一个要车的电话。我想,也许是一些参加完晚会的人,或是某个刚赶到这个城市过母亲节的人。


③我到达目的地时是3点30分。一个破败的公寓楼黑黢黢地立在我的眼前,只有一楼有一个房间透出一点灯光。这种情况下,大多数司机顶多只会按一两声喇叭,稍等片刻,然后开车走人。因为这个时间和地点时常会出现治安问题。然而,我也知道这个时间在这样的地方打车不易,再说也许这个客人有点困难需要我帮一把手呢。于是,我走到亮灯的那户人家敲了敲门。


④“等一会儿。”回答我的是一个苍老虚弱的声音。我听到屋内有什么东西在地上拖动。隔了好久,门开了,一个80多岁的瘦小的老太太吃力地拖着一个萨斯包走了出来。她身穿一件印第安大花布上衣,头戴一顶圆桶形帽子,帽子上还罩了一条面纱,活脱脱是一个上世纪四十年代好莱坞电影里走出的人物。


⑤“你能帮我拎一下包吗?”她说。我先将她的包拎上车子,然后又回头搀扶着她。她走得很慢,边走边对我感谢不尽。


⑥“这没什么。”我说,“我这是为我的客人服务。再说,我希望我的妈妈在外面也能得到同样的服务。”


⑦“你真是一个好人。”她说。进了车子,她给了我一个地址,问:“能不能从城里走?我很想再看看这座城市……”


⑧“能,不过这就不是最近的路了。”我答道。


⑨“这不要紧。”她说,“我不着急。我是菲奥娜小姐,不过人们都叫我菲奥娜太太,是去圣洛安敬老院。”


⑩我从后视镜中看了她一眼。菲奥娜太太的眼窝里有一滴亮晶晶的东西。“我孤寡一人。”她继续说道,“医生说,我剩下的时间不多了。不然我不会去的。”


⑪我悄悄地伸手关掉了计程表。经过城里的路程一刻钟就能走完,然而我们却花了足足有两个多小时,因为她一会儿让我慢行,一会儿让我停车,还不时地讲着话。菲奥娜太太指着一座大楼,告诉我她曾在这儿干过电梯操作员的工作。在经过一个居民区时,她说她和丈夫结婚的新房就是在这里。她要我将车子在一个商场前停了一会儿。她说这里曾是个舞厅,年轻时她在舞厅当过舞蹈指导老师。有时,她会让我在某一个地方放慢速度,然后默默凝视前方,一句话也不说。


⑫当第一缕阳光露出地平线的时候,菲奥娜太太这才说:“我累了。走吧。”


⑬车子来到了她要去的圣洛安敬老院前。敬老院的两个工作人员正在等着我们,工作人员说:“这位老太太一直不肯来敬老院,现在她患了肺癌,才同意来敬老院,而且必须在今年的母亲节来敬老院。”工作人员说着给她推来了轮椅。


⑭“我应该付给你多少钱?”菲奥娜太太取出钱包问我。


⑮“不要钱。”我答道。


⑯“你也要养家。”菲奥娜说。


⑰“还有其他客人呢。”我说,接着几乎是不假思索地弯下腰拥抱了她。她紧紧地抱住我。“你给了一个老太太一小会儿快乐的时光。”她说,“谢谢你。”


⑱我最后握了一握她的手,然后走向暗淡的晨曦。我的身后响起了关门的声音。这是一个即将结束的生命发出的声音。一路上,我在想,如果今天带菲奥娜太太的是一个脾气急躁没有耐心的司机,如果我在公寓楼前按一二声喇叭后就把车开走,又会是怎样一种情形呢?


⑲我做的这件事情似乎微不足道,但是现在想起来,却是我一生中最暖心的一件事情。

(摘自《青年文摘》)

( 1 )本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请抓住关键要素,用一两句话概括故事内容。
( 2 )阅读第⑪段,仔细揣摩并分析菲奥娜太太经过城里这两个多小时的心理感受。
( 3 )本文运用了细节描写的方法,请从文中找出关于老太太的两处细节描写,简要分析这些细节的丰富内涵。
( 4 )文章题目为“最暖心的事”,结合全文谈谈你对“暖心”的理解。
( 5 )读罢此文,你在为人处世或者对人生的认识方面产生了哪些感悟?请用凝练的语言写出来。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材料一:2019年3月23日,武夷山第二届花朝节汉服游园会在武夷山中华茶博园举行。当日,游园会吸引了上百位汉服爱好者前来参加。人们身着汉服,游园踏春。

“汉服热”近些年越来越火,国内不少地方都成立了“汉服社”,高校接二连三出现“汉服女神”,小学流行“开笔礼”,大学则流行“成人礼”,许多年轻人甚至选择集体汉式婚礼,在终身大事上玩把“穿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世界各地的海外华人也热衷于举办汉服活动,在异域吹起“中国风”,甚至连有些老外也成了“汉服粉”。

(材料二)随机采访500位中国市民的调查问卷报告







你认为以下哪种服饰最具中国特色?

你对汉服的印象是什么?

有机会你会穿汉服吗?

汉服

30%

很好看

64%

一定会

14%

唐装

25%

穿起来麻烦

20%

38%

旗袍马褂

23%

恶心难看

0%

可以考虑

36%

中山装

22%

没有印象

16%

不会

12%


材料三:

全国人大代表钱建民:“我去欧洲访问,但凡接见我的官员都说我穿的汉服好看,如果我们都带头穿汉服,民族自豪感就出来了。汉服不仅仅是服装,也是中华文化的象征之一。”钱建民还表示,文化自信不妨从身着汉服做起。老百姓喜欢穿汉服了,文化自信就体现出来了。

浙江华联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徐爱华:“这几年陆续有人来订做汉服。喜欢灵便的就选丝绸、全棉的料子,喜欢挺括的就选麻料。当前,我们正积极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宣扬中国梦。汉服浓缩了民族文化要素,身着汉服,就是一种流动的宣传。”

大二王同学:“汉服宽大飘逸、流畅脱俗,它作为一种独一无二的服饰文化,是一定要保护的。汉服中蕴含着的服饰美学对当代服装设计依然有借鉴意义。”

( 1 )根据上下文,给材料一空缺处补写合适的句子。
( 2 )阅读材料二,用简洁的语言写出你的结论。
( 3 )阅读材料三,请简要概括提倡汉服的意义。
( 4 )下列表述不符合以上材料内容的一项是( )
A: 3月23日,上百位汉服爱好者在武夷山茶博园参加第二届花朝节汉服游园活动。
B: “汉服热”不仅在中国流行,世界各地人民也热衷于举办汉服活动。
C: 汉服因为选择材料的不同而呈现出多样的风格,可灵便,可挺括。
D: 汉服以其宽大飘逸、流畅脱俗的特征,成为全世界独一无二的服饰文化。
四、写作(分值:60分)

题目:热情,让青春灿烂

要求:①文体自选;②不少于600字;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④不得透露真实的人名、校名等相关信息。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