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17年上栗县福田镇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1.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柳(xù) 粼(líng) 痪(tān) 树(chà)
B: 岸(tí) 笑(nì) 憔(chuì) 寒(zhàn)
C: 温(xīn) 告(shòu) 分(qí) 间(shùn)
D: 咱(liǎ) 散(chāi) 着(zuàn) 视(níng)
2、给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 1 )精求精( )
A: 更加
B: 利益
( 2 )微不道( )
A: 满足
B: 值得
( 3 )不关心( )
A: 沙漠
B: 冷淡
( 4 )轻怕重( )
A: 沾染
B: 挑捡
3、

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在夜里凝望(目不转睛地看)
B: 诗人在静谧的深夜遥望星空(安静)
C: 一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意识不十分清晰)
D: 每一首都是一群颤抖的星星(哆嗦;发抖)
4、下列文字依次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夜幕下的南山,裹上了一层轻薄的面纱,模糊了我的视线。___________________,慢慢的弥散,最终消融在浓浓的夜色之中。

①夜空宁静,寥落的星星浸在润湿的空气里,仿佛伸手就可触碰。

②惟有自己的呼吸在空气中凝成一条条水雾。

③坐在院前的藤椅里,俯仰之间,万家灯火与稀疏星光相映成趣,甚是惬意。

④两江环抱的都市在灯饰艺术的华彩下层次叠出、错落有致、色彩缤纷,尽显人间的喧闹。

⑤山路旋转,一阵工夫就到达了山顶的小院。

⑥那一刻,静寂无声,仿佛就连自己置身的小院,也没有丝毫响声。

A: ⑤③④①⑥②
B: ⑤⑥③①④②
C: ②⑤③①④⑥
D: ②⑤⑥③④①
5、下列对名著内容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海底两万里》中的尼摩船长性格阴郁,知识渊博,是一名反抗压迫的战士。这一形象正是凡尔纳反对殖民主义、反对奴隶制和压迫者的进步思想的体现。
B: “儒有君子小人之别。君子之儒,忠君爱国,守正恶邪……若夫小人之儒,惟务雕虫……胸中实无一策。”这是《三国演义》中庞统“舌战群儒”的精彩话语。
C: “正行处,忽见一座高山,那怪把红光结聚,现了本相,撞入洞里,取出一柄九齿钉钯来战。”这里所说的“那怪”就是后来的猪八戒。
D: 虎妞,《骆驼祥子》中刻画的一个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什么都和男人一样,连骂人也有男人的爽快,有时候更多一些花样”。不幸的是,她最后因难产而死。
6、下列划线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方位名词作动词,向东向西)
B: 夹岸高山,……互相轩邈(形容词作动词,争向高处和远处)
C: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平息)
D: 急湍甚箭,猛浪若(动词,奔跑)
7、下列画线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她埋着头,不说话,某种不知名的情绪正在空气里酝酿。离开家已近半年,工作却还是没有着落。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漫步在车水马龙的街道,望着人们咄咄逼人的目光,她一时竟有些迷茫。回到家,躺在床上却翻来覆去睡不着。窗外路灯还亮着,微风吹起,柳絮翻飞,飞进窗子,也飞进了她的心里。“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来了,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虽然明天充满未知,但我们仍要心怀希望,相信未来,努力向上啊!


A: 酝酿
B: 着落
C: 咄咄逼人
D: 翻来覆去
8、施耐庵具有深厚的语言功力,他塑造的人物形象鲜明,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名著阅读课上同学们争先恐后,交流《水浒》108将中的有关人物。下列是林霏同学的发言内容,其中有误的一项是( )
A: 秦明,使一条狼牙棒,有万夫不当之勇。他性情急躁,声如巨雷,外号“霹雳火”,常当先出阵,屡立战功。
B: 张顺,在江州以卖鱼为生。练得一身雪白的肌肉,在水下可伏七天七夜,人称“浪里白条(跳)”。
C: 燕青,刺一身遍体花绣纹身,心灵机巧,见多识广。跟卢员外学得一身好相扑,江湖上难逢对手。曾因老母亲被虎吃掉,在沂岭连杀四虎,人称“浪子燕青”。
D: 侯健,做得一手好裁缝活,飞针走线,技艺高超。长得黑瘦轻捷,人唤“通臂猿”。他负责制作旌旗袍袄。
E: 龚旺,外号“花项虎”,浑身刺有虎斑,脖子上刺着虎头,在马上会使飞枪。
9、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2018 雅加达亚运会已经圆满落幕,跳水赛场依然是中国军团最稳定的夺金点,中国队在比赛中收获了 10 金 6 银,完成了包揽冠军。(在“包揽冠军”后面加上“的壮举”)
B: 斯诺对的描述和发现,与哥伦布对新大陆的发现一样,是震撼世界的成就。(将“描述”和“发现”互换位置)
C: 香港影片《无双》的主演是周润发和郭富城共同演出的。(应将“共同演出的”删去)
D: 智能出行模式逐渐落地,成为众多市民和上班族的首选出行方式。(在“成为”前添加主语“它”)
10、选项中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孟子,名轲,战国时期思想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孟子》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
B: 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东晋诗人。他写的《饮酒》是一组五言古诗。
C: 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人,作家、社会活动家。代表作有小说《蚀》三部曲、《子夜》、《林家铺子》、《春蚕》等。
D: 罗素,法国哲学家、数学家、作家。获1950年诺贝尔文学奖。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范仲淹的《秋思》,按要求答题。

渔家傲 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 1 )这首词题目是________ ,词中围绕一个“________ ”字,描绘了塞下独特的景象。

( 2 )这首词意境深邃,请你选择一个角度对“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一句进行赏析。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喜雨亭记(苏轼

亭以雨名,志喜也。予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木,以为休息之所。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忧者以喜,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于是举酒于亭上,以属客而告之,日:“五日不雨可乎?曰:“五日不雨则无麦。”十日不雨可乎?曰:“十日不雨则无禾。”无麦无禾,岁且荐饥,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则吾与二三子,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使吾与二三子得相与优游而乐于此亭者,皆雨之赐也。其又可忘耶?”

既以名亭,又从而歌之,曰:“使天而雨珠,寒者不得以为襦;使天而雨玉,饥者不得以为粟。一雨三日,伊谁之力?民曰太守。太守不有,归之天子。天子曰不然,归之造物。造物不自以为功,归之太空。太空冥冥,不可得而名。吾以名吾亭。”

(选文有删改)

【注】①志:记录。 ②扶风:即凤翔府,今陕西省凤翔县,苏轼此时任凤翔县判官。③忭(biàn)欢乐 ④荐饥:连年饥荒 ⑤二三子:你们 ⑥优游:悠闲自得。⑦襦:本意短衣,此处代表所有的衣服。⑧伊:语助词,无意。

( 1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亭以雨 名:名字
B: 岁之春 是:这,这个
C: 商家相与歌于 市:集市
D: 雨之赐也 皆:都
( 2 )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

②使天而雨珠,寒者不得以为襦;使天而雨玉,饥者不得以为粟。

( 3 )这篇文章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病毒克星干扰素》一文,完成下面小题。

病毒克星干扰素

①干扰素是一种新药。刚开始还只是治治流感、肝炎、水痘之类的小毛病,现在对付许多肿瘤、癌症还有白血病都用上了干扰素,不但如此,由于它的越来越现代的生产方式,基因工程干扰素也已上市了。

②说起干扰素的发现,还要追溯到60多年前。1935 年,美国科学家用黄热病毒在猴子身上做试验,猴子竟然没有反应。1937年,有人重复类似的实验,证实给经裂谷热病毒感染的猴子注射黄热病毒,猴子也没事。反复的实验证据让科学家们想到,生物界的病毒也存在着奇妙的互相干扰现象。

③病毒之间的干扰作用和干扰素的发现,让科学家们很兴奋,也给了 他们无穷的想象和启示。因为人类的许多的疾病都是由病毒引起的,再好的抗生素也拿它们没辙,可是干扰素却是对付病毒的克星。要是能把干扰素制成药品就好了,那么人类的许多疾病不就有了迎刃而解的治疗方法了吗?

④但是,要使干扰素成为药品,进入实际应用当中,必须有足够的量。那么,如何获得大量的干扰素呢?人们首先想到,用病毒刺激老鼠,让它们产生干扰素,再提取出来供人使用,但是这种方法失败了。原因是干扰素的活动场所很专一,老鼠体内产生的干扰素对人不管用。所以最理想的办法是用人自身产生的干扰素。

⑤其实,我们生活的环境是被微生物包围着的,时时刻刻都要接触到许多微生物,其中病毒的侵染刺激也不少。科学家猜测,人的血液细胞里本身就存在干扰素。后来研究证明,这种猜测是有道理的,通过精密的血液分析,在人和许多动物的细胞中都找到了干扰素。

⑥人们最初想到的是,通过血液制取干扰素。可是,干扰素在血液中的含量太少了,用大量的血液才能制得微量的干扰素,产量低,自然价格也就十分昂贵。治疗一个病人的费用高达几万美元,一般百姓只能望“药”兴叹,是名副其实的“贵族药”,干扰素无法得到普及、推广。

⑦既然蛋白质是干扰素的本质,那么把制造这种蛋白质的遗传基因找出来,转入大肠杆菌体内,让它们代劳进行大量生产,也许能行。经过科学家的试验,1980年,终于实现了干扰素的批量生产,这是美国科学家的杰作,他们利用DNA重组技术构建了生产干扰素的基因工程。

⑧如今,运用基因工程技术的国家有:美国、日本、法国、比利时、德国、英国以及中国等。通过DNA重组、大肠杆菌发酵等方法,大量获取各种干扰素。经过实验证明,这样制得的干扰素对乙型肝炎、狂犬病、呼吸道发炎、脑炎等多种传染病的病毒都有一定疗效,还能减缓癌细胞的生长。

(摘自《科学百科大讲堂》有删改)

( 1 )简要分析文章标题的作用。
( 2 )文中第②段画横线句子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 3 )文中第③段加点词语“许多”能否删除?为什么?
( 4 )你还知道我国在哪些领域跻身世界前列?请举例说明。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与父亲抬担子

王清铭

①很小的时候,家里生活十分艰难,我们几个半大的孩子经常被当做“全劳力”使用。印象最深的是我与父亲抬担子。我个儿矮,走在前,父亲个儿高,在后。担子的绳子离父亲的肩膀很近。我太小,几次下来,嫩小的肩被粗糙的扁担压出一块血红,血珠子快要淤出来。扁担好像钢板一样硌得酸疼,我只好佝偻着,用上背部来支撑感觉越来越沉的重量。父亲看到了,伸手将担子的绳索又往他那边一捋,我的脚步轻而快,而劳累一天的父亲却蹒跚起来。我对父亲说:“我能行。”父亲说:“小孩子的肩嫩,压得太重,长大骨头会变弯的。”

②不知不觉中长大了,父亲在我眼中变矮了,读书放假时给家里帮忙,我个儿高,走在后,父亲个儿矮,在前。十多年过去了,生活的重担早压得父亲有些佝偻,父亲像我小时候一样用上背部来支撑担子的重量,看着父亲吃力的样子,我的心有点酸,但强忍着不让眼泪盈出眼眶。父亲一生最见不得眼泪。阳光下父亲的背影不再是挺直着的,而是“缩”成一团。上坡时我装成漫不经心地用手往我这边捋担绳,将担子的重量尽量往自己的肩上压。父亲没有发觉,脚步迈得更稳健了。我对父亲说:“你太累了,歇会儿。”这回轮到父亲用手背揩拭额头沁出的汗说:“我能行。”说着他脸上的皱纹拉直了,露出一个表情平板的笑容。

③到达目的地后,父亲才发现担子后移了许多,他上下打量我一会儿,只轻轻地说了一句,阿铭懂事了。那一天夜里,我的肩膀肿得老高,血淤成青色,痛得睡不着觉,但我不叫痛,因为我真的懂事了。

④工作以来回家的次数少了,父子相对,没有什么话可讲。我极少谈自己的境况,怕给他再增加心头的负担,父亲除了劳动还是劳动,也没有太多的闲话。好几年过去了,父亲的背越发佝偻。上星期回家帮父亲打煤饼,天不热,但他很快就大汗淋漓,脱掉外衣,父亲的背再一次呈现于我的眼前,这是怎样的一个背影啊。肩上的骨骼垂成两个弧形,背部佝偻成一个前倾后拱的弧形,而腰部又有点前拱后倾。背部的肌肉有点松弛,原来我以为皱纹只长在人的脸上,现在才明白,老了的人,背部甚至躯体各部都会长起皱褶。我们两人一起将袋装的煤抬到场院,父亲在前,我在后,父子身高相差10多公分,担子的重量倾向父亲那边,这一次我不再掩饰,用手直接将担绳捋到我这边。父亲看在眼里,嘴里还是那句话,我能行。但他不再推让了,毕竟是60多岁的人了。

⑤父亲稳健地走着,我心头忽然涌起许多回忆,但很快就收住思想野马的缰绳,现实的生活是实在的,就如这脚下的路,根本就无须抒情。我跟着父亲稳健地走着……

( 1 )阅读全文,分析字体加粗的三句“我能行”各表现了说话人怎样的情感。
( 2 )品析下列句子

嫩小的肩被粗糙的扁担压出一块血红,血珠子快要淤出来。扁担好像钢板一样硌得辣疼,我只好佝偻着,用上背部来支撑感觉越来越沉的重量。

( 3 )第④段从哪几方面表现出父亲已经年迈苍老?
( 4 )结合全文,说说文章结尾“我跟着父亲稳健地走着……”包含哪些意思。
( 5 )这篇文章用细节描述的方法两次写父亲的背影,“我”是在什么时候观察到的?“我”当时的心情怎样?
四、写作(分值:60分)

任选一题作文

请以“做”为话题作文。

要求:①另拟题目作文。②内容具体,情感真挚,积极向上。③除诗歌、戏剧外,不限文体。④不少于600字。⑤文中若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请用“××”代替。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