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阅读《皇帝的新装》,回答问题。 “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 这句话在故事情节的发展中起的作用是( ) B: 这句话在故事的开头,起到展开故事情节的作用,对后来故事情节的发展没有多大作用 C: 这句话揭示了衣服奇怪的特性,起到展开故事情节的作用 |
2、 | 下列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教诲(huì) 濒临(bīn) 婆娑(suō) 摩肩接踵(zhǒng) B: 黝黑(yōu) 题跋(bá) 胆怯(què) 杳无消息(yǎo) C: 雕镂(lòu) 倔强(juè) 鲜腴(yú) 屏息敛声(niǎn) D: 粗糙(zào) 诘责(jié) 吹嘘(xǖ) 恹恹欲睡(yān) |
3、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这消息真好,把学习中的苦恼、疲劳都被赶跑了。B: 对许多具体问题,大家的看法并不完全相同。 C: 成熟的苹果下坠,是由于它对地球引力的作用。 D: 广告应当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和社会公德。 |
4、 | 下列划线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她长着高挑的身材,有一头瀑布般的长发,无论走到哪里,都会鹤立鸡群 , 引人注目。 B: 这对夫妇在客厅里正襟危坐地等待从国外归来的儿子。 C: 臣受此殊誉,诚惶诚恐 , 感激不尽。 D: 他们对自己所想象的这位文坛泰斗形象颔首低眉。 |
5、 | 下列各项中,对《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词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首词上阕写词人对天上宫阙的向往和对人间生活的热爱,下阕写词人在月下对亲人的怀念和祝福,自始至终洋溢着乐观向上、积极奋进的情绪。 B: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这两句,抒发了作者思念亲人的情感。表面看来,好像是对月有怨恨之意,其实是写与亲人不能团聚的惆怅。 C: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几句话从人到月,从古到今,对自然和社会做了高度概括,很有哲理意味。 D: 全词情景交融,意境豪放阔大,描写虚实结合,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和浪漫的情致,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
6、 | 结合语境,将下列语句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 B: ②③① C: ③②① D: ③①② |
7、 | 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经过表决、推举、讨论等一系列程序,出席职工代表大会的人选顺利产生。 B: 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C: 即将召开的第十三届全运会增设了围棋、攀岩、龙舟等深受群众喜爱的体育项目。 D: 随着“天舟一号”的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航天科技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
8、 | 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 A: 4月22日,靖江德桥仓储有限公司发生火灾,现场火焰卷着浓烟高达二三十米以上。B: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和人文精神。 C: 当时他对自己能否获奖,没抱太大的希望,因为进入决选名单的五位作家都非常强。 D: 由于浏览处理网络信息会浪费太多时间,让不少网络大V宣布退出微博和朋友圈。 |
9、 | 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人恒过然后能改(过:犯错误) 肉食者鄙 , 未能远谋 (鄙:鄙陋)B: 死而后已 , 不亦远乎(已:停止) 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属:连接) C: 去国怀乡(国:国家) 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名:说出) D: 后遂无问津者 (津:渡口) 项燕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 (怜:爱戴) |
10、 | 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静谧 默契 触目伤怀 B: 狭隘 和睦 矫柔造作 C: 皎洁 磅礴 九曲连环 D: 伫立 旷野 涓涓细流 |
阅读下面的唐诗和宋词,完成下列各题。 王昌龄 范仲淹 B: 王诗“黄沙百战穿金甲”一句的意思是黄沙滚滚,战斗频繁,战士们穿着坚固的铠甲奋勇杀敌。 C: 范词“四面边声连角起”是说一切带有边地特色的声响都从各个角落传来。 D: 范词“燕然未勒归无计”是说战争还没有取得胜利,还乡之事还不能谈起。 ( 2 )对这两篇作品内容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 范词“衡阳雁去无留意”一句既写出了时令和环境,又映衬出边关将士们对故乡亲人的思念。 B: 王诗中的“终不还”,范词中的“归无计”,都表现了他们爱国思乡的矛盾情绪。“终不还”中一个“终”字表达了将士们夺取胜利的决心。 C: 两篇作品都描写了西北边塞将士们生活环境的艰苦,歌颂了边关将士为国家献身的精神,表现了激越雄壮的风格。 D: 范词的上阕重在写景,可以使人想见充满肃杀之气的边塞景象。“羌管悠悠霜满地”是写夜景,从时间上看是“长烟落日”的延续。 |
阅读《鱼我所欲也》回答下列问题。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①故患有所不辟也(________) ②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________) ③万钟与我何加焉(________) ④呼尔而与之(________) ( 2 )文章通过什么方法提出“舍生取义”的观点的?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3 )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这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观点?( 4 )第二自然段作者引用“嗟来之食”的例子有什么作用?( 5 )写出一个古今名人的事例来佐证孟子在这篇文章当中的观点。 |
别让智能手机出卖你
杨洋
①央视“3·15晚会”上发布的《三号消费预警》,让“信息安全”这一话题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
②目前,使用智能手机的人,有一半以上都选择了ROOT或者越狱,两者都是获得设备的最高使用权限的意思,只是安卓和iOS系统的叫法不一样罢了。最高使用权限的意思,就是可以任意安装未经认证的第三方程序,自主启用或禁用任一进程以及硬件,甚至有权修改系统的参数和文件。但凡ROOT或越狱成功,如果有不法分子侵入了用户的手机,轻则手机变砖,重则用户隐私不保。
③如今,大家都已经习惯了使用二维码,它既可以是文本信息,也可以是网络连接。无须键盘输入,只需要用摄像头扫一扫,或是图片直接识别,便可轻轻松松地获取信息。但这块“风水宝地”也已经被不法分子锁定,用户通过扫描二维码打开的很有可能是钓鱼网站或者木马程序。
④还有一点需要特别提醒的是,用户在使用智能手机的过程中,要认真对待每次出现的提示。很多时候一次跳出多个提示,如果用户不留意内容,就容易都点“允许”了。有些“允许”的协议说不定就是一张“卖身契”,什么通讯录、账户信息都允许获取,个人隐私就这么在不知不觉中泄露出去了。
⑤相信大家对于微信诈骗已经见怪不怪了,例如“摇一摇”“附近的人”等功能,都可能让手机用户成为诈骗或者骚扰的对象。为了避免此种使用风险,用户可以点击“设置-通用-功能-附近的人”,选择“清空并停用”。此外,用户还要在微信“设置-隐私”选项中关闭“通过QQ好友搜索到我”“可通过手机号搜索到我”和“允许陌生人查看十张照片”等功能,以绝后患。
⑥还需要注意的是,现在通过手机订购商品需要确定用户的位置信息,以便更好地为用户服务,而获取用户的所在地址信息,往往通过“GPS定位”。而这些定位服务,恰恰为一些O2O(Online To Offline,即线上到线下)的不法分子开辟了绿色通道。苹果手机在iOS7系统中,加入了“常去地点”功能,可以在地图上显示用户曾到过的所有位置。该数据如果被他人知道,后果真的不堪设想。因此,为了安全起见,还是关闭这些功能为好!用户可以通过“设置-隐私-定位服务-系统服务-常去地点”来关闭该功能。
⑦如果用户需要变卖自己的旧手机,那么最好对手机进行初始化和格式化,并用电影、音乐等塞满手机储存卡,这样就可以保证用户的隐私信息不外泄了。
⑧可能有人觉得,要记住那些林林总总的设置、操作实在太麻烦了,如果能安装个手机安全类的APP,就什么都不必费心了,何乐不为呢!话虽没错,但是使用的时候,还是需要用户多长个心眼儿,因为APP也有“马失前蹄”的时候。欧洲著名的安全软件——熊猫卫士(Panda Security)就在某次更新中,因为一个文件签名的小小错误,把自己的核心文件标记成了恶意程序并进行了隔离,于是整个软件都不好了。不管怎么说,小心使得万年船嘛!
( 1 )下列说法与文章内容不相符合的一项是( )课外迁移拓展阅读:阅读短文,完成小题。
眼 睛
黄昏,诗人常到湖边公园寻找灵感。公园有几排长椅,一对对亲密偎依的情侣给美丽的日落景观增添了一种浪漫的情调。诗刊上便常出现这位诗人写的爱情诗。
一天黄昏,一条长椅上出现了一个长发姑娘。她的背影看上去很美。别的椅子上都是坐着一对,形单影只的她自然引起诗人的注意。于是诗人就朝她走了过来,这才发现她有一双好美的眼睛:似清泉、似山溪、似月光下的水波…… 甲
姑娘端坐着一动也不动,神色沉静,似陶醉在日落的美景中……诗人回去了,就写了一首关于她眼睛的诗。
此后,诗人每天黄昏都到公园去,那姑娘也总是端坐在那儿。诗人感觉到自己心里已有一种强烈的渴望。终于,他控制不住自己了,让自己写的有关她眼睛的诗做媒,去和她相识。
然而,姑娘的话让诗人大吃了一惊——“其实我的眼睛什么也看不见,我是个盲女。”诗人不信。“我何必骗你。”姑娘认真地说。诗人心里的渴望很快退潮般消失……诗人好久没再去公园。
一个月后,诗人又到公园去。那姑娘还是坐在那儿,只是身旁多了个英俊的小伙子。那个小伙子搂着姑娘的肩头,很亲密,诗人不由自主地走过去……
“我是个盲人,你不后悔?永远不后悔?”小伙子回答:“我就是你的眼睛!”
听了这句话“我就是你的眼睛”, 乙 ,好诗!
然而,诗人并没用笔把这首诗写出来,只是默写在他心里。
诗人又好久没有到公园去过。当他再一次去公园见到那姑娘已是三个月之后。那天,黄昏的景色很美:燃烧的斜阳,朦胧的远山,展翅的白鹤,平静的湖水闪着金光……可是,姑娘身旁却没了那英俊的小伙子,诗人怀着一种异样的心情走了过去,发现在姑娘俊俏的脸上有两道泪痕。
“你……怎么啦?”
“你,你是谁?”姑娘问。
“我是那个……诗人。你男朋友呢?”
姑娘沉默了一阵,才开了口:“车祸……死了。两个月前,我们去登记结婚,为了救一个小孩,他……” 丙 ,然后在姑娘身旁坐了下来。
不知过了多久,诗人终于鼓起了勇气,说“我愿意……做你的眼睛。”“我有眼睛。”姑娘顿了一下,接着说,“他临死前,要求医生把眼角膜移植给我,手术成功了。是他给了我一双眼睛……”从此,诗人不再写诗了。
作文
这事真让我 _______
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难免会发生一些事情,这些事情或让你高兴、欣慰,或让你伤心、沮丧,或让你失望、后悔……请依据上述提示(不限于此范围),结合自己的切身体验,将题目补充完整。
作文要求:①要有真情实感,要努力做到有新意有创见。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③不要出现真实姓名及班级
④字数不得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