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17年济宁市嘉祥县第一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所写诗句与传统节日无关的一项是( )
A: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B: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C: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D: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2、下列字形和划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慰(jí) 水泻不通 (lěi)落 经纬万端
B: 窗(lín) 宏篇巨制 (zóu)然 分外妖娆
C: (dū)嚷 未雨绸憀 (liǎn)子 巧言令色
D: 酒(sì) 终南捷径 箱(qiè) 怀古伤今
3、

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持续多天的低温阴冷天气,使融水县摩天岭上的雾凇景观美不胜收
B: 为迎接“世界环境日”的到来,市容环境综合治理“百日大会战”正在如火如荼地进。
C: 大型音画舞蹈《梦在这里飞扬》,将老干部们发挥余热的场面展现得琳琅满目
D: 这里是侗乡深处,环境优美,民风淳朴。进得村来,我们真有点置身于世外桃源的感觉。
4、下列各组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或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 据(jié) 与日栩如生(xǔ)
B: 愧(qí) 鸦无声 眼花乱(liáo)
C: 浮 尬(gān) 莫其妙 气凝神(pǐng)
D: 染(rú) 众目睽 稍纵即(shì)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福聚德伙计们簇拥着将那两块老年间的铜幌子,当当正正地挂在门前。
B: 首届“读书之星”颁奖典礼,是设在学校礼堂举行的,当场公布了获奖名单。
C: 两千多年前,我们的先辈穿越草原沙漠,开辟出联通亚欧非的陆上丝绸之路。
D: 李老师学识水平很高,文章写得洋洋洒洒,江河日下,同学们对他趋之若鹜。
6、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真正的朋友应该是心有灵犀的,伯牙、子期堪称高山流水 , 是我们交友的典范。
B: 班长提议星期天去敬老院参加义务劳动,大家随波逐流 , 表示赞同。
C: 小李沉溺于网络游戏,已经到了十分危险的地步,他却不以为然 , 我行我素。
D: 真实的月球与传说中的美丽月亮大相径庭 , 它其实是块冰冷的“大石头”。
7、下列各组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或书写有误的一组是( )
A: 水(zì) 吹毛求(cī) 热忱 功名利禄
B: 褴(lǚ) 栩如生(xǔ) 锤炼 自出心裁
C: 磕(bàn) 前顾后(zhān) 恻隐 眼花缭乱
D: 摩(chuǎi) 轻怕重(zhān) 陶冶 与日具增
8、

下列词语中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恐(hè) 霉(jǔn) 除(tī) 深痛疾(wù)
B: 星宿(sù) 消(hào) 造 (yì) 孜不倦(zī)
C: 阔(chuò) 罚(chéng) 桥(zhàn) 然大波(xuān)
D: 拮(jū) 活(pō) 呜(yè) 而不舍(qì)
9、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中国“二十四节气”中表示四季开始的四个节气是立春、立夏、立秋、立冬。
B: 《岳阳楼记》《出师表》《爱莲说》《曹刿论战》《陋室铭》中的“记”“表”“说”“论”“铭”都是古代文体的名称。
C: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诗人,其诗歌《观刈麦》表达了他对农民的深切同情。
D: 《变色龙》的作者契诃夫是俄国作家,他的代表作有《变色龙》、《装在套子里的人》、《万卡》等。
10、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为了防止类似的恶性事故不再发生,我们一定要加强管理,采取严密的防范措施。
B: 教育观念能否从根本上转变,是我们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
C: 经过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使他掌握了解题方法,成绩有了明显提高。
D: 在“非典期间”,我没能给大家带来应对危机的招数。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 1 )下列对这首诗理解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此诗登临怀古,画面暗淡,意中有象,虚实结合。
B: 首联以传说落笔,从虚处生发开去,为黄鹤楼罩上一层神秘的色彩。
C: 颈联是诗人想象雨后天晴,登楼远眺,亲人相见的情景。
D: 诗中“萋萋”一词同“凄凄”意思相近,写出鹦鹉洲上草木萧索凋零的景象。
( 2 )诗歌的尾联抒发诗人怎样的情感?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游乐赏景,或醉或痴,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醉翁亭记(节选)

欧阳修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湖心亭看雪

张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撬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松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 1 )请给句中的划线词标注读音。

①伛提携 ________

②雾松沆 ________

( 2 )下列划线字意思或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 苍颜发 强饮三大 上下一
B: 是日定矣 湖中焉得有此人 有痴似相公者
C: 溪深鱼肥 泉香酒冽 博学笃志
D: 住西湖 一车炭,千人各复延至其家
( 3 )完成下列语句的翻译。

①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翻译:脸色苍老,头发花白,________,这是太守喝醉了。

②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翻译:________

( 4 )游乐赏景令作者如痴如醉,地点不同,心境不同,情感不同,根据文意在横线处各填一个四字词语将对联补充完整。

①太守醉醉在醉翁亭共享________与民同乐

②相公痴痴于湖心亭静赏________卓然不群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你在伞里吗

白丽娜

①雨渐渐大起来。后座上的女儿,小脸紧贴着我的后背,右手穿过我的胳肢窝,擎着她那把橘红的小伞。雨砸在伞顶上,嘭嘭直响。有风,车子骑得有些吃力,那小伞也忽嗒忽嗒不甚听话,但女儿努力地擎着它,我能感觉到她的小手在我的腋窝下一次又一次用力。我问道:“你在伞里吗?”

②“妈妈,在!”女儿的回答响亮而干脆,那语气里的阳光,穿过这晦暗的雨幕感染着我的心。女儿今天是太高兴了——期中考试,她语文、数学都得了一百分,按照考前的承诺,我要请她吃一顿肯德基。

③女儿左手攥着的纸袋里,此刻就装着她小小的愿望,热乎乎的,与她热乎乎的小脸一起紧贴着我的后背。车子一颠一颠,女儿的小脸和那纸袋与我的背脊若即若离,那温暖也就一阵一阵——可就是这一阵一阵的温暖,让我寒雨里的心一阵阵颤栗!

④肯德基的店铺在这个城市里随处可见,但我的女儿对肯德基却一直保持着向往与好奇。去年她9岁生日那天,我第一次带她去肯德基,她用薯条蘸着番茄酱,放进嘴里小心翼翼地嚼,那满足的眼神让我几乎不敢面对……为了自己的梦想,我辞职来到这座城市快两年了,我不得不节约血汗换来的每一分钱,以应付房租、伙食费以及女儿不菲的借读费。小小的女儿,便也常常受我所累,有时一些小小的愿望都难以实现……

⑤雨没停,风也没停,而我们离租住的小屋还很远。我把胳肢窝里的女儿的小手夹得紧一些,想让她省些力气。与此同时,我又问了一遍:“你在伞里吗?”女儿的回答还是那一声响亮而干脆的“在”!

⑥到家了,我用腿撑着车,腾出左手抓住伞柄,好让女儿抽出手来。当我转过脸的刹那,我呆住了——女儿几乎全身湿透!但她微笑着,扯了扯我的上衣,又拍拍那个纸袋,紧紧地抱在胸前:“它没湿,还热着呢!”

⑦泪水和着雨水,从我的脸上流淌下来一瞬间打湿了我的脸……

( 1 )请用一句话概括故事的内容。
( 2 )“妈妈”两次问“你在伞里吗”,可以看出这是一个________的妈妈;女儿两次“响亮而干脆的回答‘在’”,可以看出这是一个________的女儿。(根据理解,填写恰当的词语)
( 3 )第①段中加点的词“砸”换成“落”好不好?为什么?
( 4 )读了这篇选文后,谈一谈你的感受?(不少于60字)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漓江情韵

丛维熙

雨霏霏,雾茫茫。雨雾好像是漓江的纱巾,笼罩在它美丽的面颊之上。江里的渔舟、游船以及江边的垂钓者,都成了一个个逗点,在雨雾漓江的诗章中,挑逗着你手中的笔.把大自然中的绝美编织成篇。

我漫步江边,向这一个个黑色标点走去。最近的一个标点圆圆的,像是句号。等我走近了,才看见那是一把雨伞,但伞下空无一人。转身刚要离去。伞下忽然有稚嫩的童音向我问候:“你好——你好一”我顿时愣在那儿了。还没客我醒过闷儿来,那细嫩的童声又飞了出来:“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哎呀,他在背诵韩愈描写桂林山水的佳句!我弓下身,寻觅与我开玩笑的伞下顽童。一看吓了一跳,与我逗趣的竞是一只伏在鸟笼里的鹦鹉。鹦鹉看我俯视它,又对我来了一句欢迎词:“要知漓江美,请你登木舟。”我不禁笑出声来,猜想它的主人一定是个十分风趣的摇船人。

于是,我耐心地等待他的出现。终于,a在漓江朦胧诗中,又出现了一个标点,那是一个破折号。顺着江心渐渐向江边移动过来。我从木桨击水的声音中悟出,那破折号是一只小舟。我猜想这叶木舟上的摇桨人,一定是这只神奇鹦鹉的主人;这只鹦鹉,是他有意安排在这儿吸引游客的。妙!这个超人的奇思妙想,等于给这首朦肫诗又增添了一个惊叹号。

果然,一叶木舟从雨雾中现身。一个低沉苍劲的男低音传入我的耳鼓:“你是过江,还是想游漓江?上船来吧!”

上了船,我才看清,他的脸清癯瘦削,身体和那张脸一样瘦削,让我吃惊的是,他竟是个一走一歪的残疾人。我的兴致顿时跌落了下来。他却不知我心态上的变化,依然兴致勃勃地对我说:“看你这身行头,不像是本地的过江人。你想去哪儿看景?不要看我的船小,它可以从漓江摇到桃花江。先生如果有远游的野兴,我还可以送你到阳朔,那儿有一条洋人街,是中国的一绝。”

我摇摇头,告诉他昨天我已经乘坐游艇去过那些景区了。

“那么,你登船的意思是……”他不解地望着我。

我只好言明只是想看一看调教鹦鹉读诗的摇船人。仅此而已。

他大声地笑了起来。b那朗朗的笑声,惊飞了江边的水鸟,像是标点中的一串黑色省略号,消失在漓江茫茫的雨雾深处

他告诉我,他先天残疾,一出生就被父母抛在江边,是一对在江上摆船的夫妇把他养大成人的。待收养他的两个老人走后,他不甘心靠吃“社会低保”打发日子,便开始了摇船生涯。有一天,他到鸟市去买鱼鹰,看见这只仅有一条腿的鹦鹉,便把它买了下来。从此,这只鸟儿与他朝夕相伴。

“那韩愈赞美漓江的诗.是你教它的?”我问。

“不是。桂林人都会背诵这两句诗,它听多了,就会学舌了。”

“那么请客人登船的两句话呢?”

“两个瘸子之间,心灵相通,我一点拨它也就会了。”说这话时,他似乎十分开心,又爽朗地笑了起来。

我沉默了。我不知这个腿部残疾的摇船人和他那少了一条腿的鸟,在雨雾漓江上苦心经营一天,能有多少收入。我想问问他,但嘴唇像被贴了封条一般,怎么也张不开。我不愿再耽误这个摇船人的宝贵时间,从衣兜里掏出一张五十元的钞票,塞到他的手里,匆匆下船。他从船上跳了下来,急切地对我喊道:“不可以——不可以——老先生,我没为你做什么。不能收你的钱……”

回到江边公寓,隔窗而望,那船那伞已不再是朦胧诗中的标点,阴柔情致的漓江和充满阳刚的人,编织成了漓江一首美丽的人文诗章…….

(有删改)

( 1 )请简要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 2 )第一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 3 )“我”见到摇船人时为什么“兴致顿时跌落了下来”?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 4 )从文中画波浪线的a、b两个比喻句中任选一句,分析其表达效果。
( 5 )文中的摇船人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写出两个主要方面即可)
四、写作(分值:60分)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懂一个道理,多一分智慧;懂一种心情,多一分体验;懂一个人,多一分理解,懂,意味着成长。

请以 “我懂了”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确定立意;符合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600 字.文中如需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请用 ××代替。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