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17年甘肃省酒泉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对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A: 这是一首怀古咏志诗。作者通过对孙权的盖世武功的赞美,表达了对屈辱求和的南宋朝廷的失望和愤慨,也表达了他的爱国之情。
B: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一句运用了反问,自问自答,使人触景生情,不胜感慨。
C: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一句含义深刻,孙权雄踞东南,征战不休,从未向谁低头屈服,含蓄深刻地讽刺了南宋朝廷。
D: 全词简洁明快,层次鲜明,相互呼应。融古语于词,臻于化境,浑厚雄壮,意境高远,体现了作者的豪迈诗风。
2、下列各组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禅师 给予 瞥见 佝偻
B: 广袤 要决 妥当 坍塌
C: 津怀 制裁 宽宥 困厄
D: 窗灵 亵渎 麾下 驰骋
3、

下列语句中加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 这部电视剧情节跌宕起伏,情景交融 , 具有很强的观赏性。
B: 王金生第一次驾驶汽车,竟敢在公路上超速行驶,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啊!
C: 中秋节到了,全家老少欢聚一堂,灯红酒绿、欢声笑语,共享天伦。
D: 有的人学习文化知识不下苦功夫,浅尝辄止 , 到头来一无所获。
4、《昆虫记》透过昆虫世界折射出( )
A: 历史
B: 人类活动
C: 社会人生
D: 政治生活
5、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风骚”原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里的《离骚》;五行即水火木金土。
B: 《雨说》《我的叔叔于勒》《智取生辰纲》《出师表》的作者分别是郑愁予、莫泊桑、施耐庵罗贯中
C: 我国古典名著中许多文学形象除名字外还有别称,如:贾宝玉--怡红公子;宋江--及时雨;诸葛亮--卧龙;孙悟空--弼马温。
D: “高山流水遇知音,阳春白雪传雅趣”“看似点横撇捺,实则恢弘豁达”“万代文章尊李杜,千秋翰墨秉苏黄”,这三幅对联适宜赠送音乐家、书法家、文学家。
6、下面各组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开(zhàn) 脸(xiá) 一丝不(gǒu)
B: 开(tuò) 利(xī) 梦以求(mèi)
C: 胆(què) 贪(lán) 莫一是(zhōng)
D: 挑(xìn) 宽(shù) 为人知(xiān)
7、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孔乙己》选自《呐喊》,是鲁迅先生创作的第一篇白话小说。
B: 小说《孔乙己》中的主人公孔乙已是鲁迅先生笔下的一个下层知识分子的典型。
C: 《变色龙》的作者契诃夫是俄国作家、戏剧家。
D: 《蒲柳人家》是刘绍棠的一篇中篇小说,他的中篇小说代表作还有《运河的桨声》等。
8、下列加点词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进入夏季,火石寨景区满山遍野花草丛生,红山与绿草相映成趣,人们畅游其间,心旷神怡
B: 从网上发布“列车上疑有人贩子”的微博,到公安机关介入调查,直至案情水落石出 , 整个过程不过几个小时。
C: 来到兵马俑博物馆,你会发现,每个兵马俑的表情惟妙惟肖 , 古代匠人们的工艺实在令人震撼。
D: 我们当代的青少年是一代天骄 , 肩负着建设祖国的伟大使命。
9、为句中划线字选取正确义项( )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殂。

A: 山倒塌
B: 皇帝的死亡
10、

对下面这则小故事中所隐含的道理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陶渊明归隐时,有一少年书生曾来向他请教求知之道。陶渊明便拉着少年来到田边,指着一棵稻秧说:“你仔细地看一下,看它是不是在长高?”少年盯着稻秧看,怎么看也没见稻秧长高。陶渊明接着说:“其实,它每时每刻都在长,只是我们的肉眼无法看到罢了。正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读书求知以及知识的积累,便是同一道理!”少年听后,似有所悟。

A: 学习求知如同插秧育苗,要细心观察。
B: 学习求知不能拔苗助长,要顺其自然。
C: 学习求知要持之以恒,勤于积累。
D: 学习求知要珍惜时间,勤奋刻苦。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诗歌赏析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 1 )颔联中用了“闻笛赋”和“烂柯人”两个典故,各表达诗人怎样的情感?
( 2 )颈联“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历来被人赞颂,试从诗人的思想感情和蕴含的哲理两方面谈谈你的理解。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曰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 1 )本文作者欧阳修是    (朝代)文学家。

( 2 )解释下列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蔚然而深秀者          ②之者谁         

( 3 )第二段中作者按照什么顺序描绘了琅琊山的美丽景色?

( 4 )作者用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描绘了“滁人”跟随太守出游的欢乐场景。请分析他们“从太守游而乐”的原因。

( 5 )欧阳修虽被贬滁州,却能够与民同游且“乐其乐也”。请结合生活实际谈一谈你从中得到哪些人生启示?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2012年11月23日上午8时,顶着凛冽的寒风,身着不同颜色马甲的甲板工作人员在战位就位。阻拦索安全观察员手持专业工具,一丝不苟地对阻拦索做最后一次检查。备受外界关注的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次着舰进入最关键时刻。

这不是一次普通的飞行。航母舰载战斗机上舰,承载着国人的强军梦想。浩瀚的大海可以做证:为了这一梦想成真,古老的中华民族,已经等了近百年;人民海军官兵,已经期盼了半个多世纪。

这更不是一次普通的降落。这是世界公认的最具风险的难题。从高速飞行的舰载战斗机上往下看,航母就像汪洋中的一片树叶,在海上起伏行进,飞机每次着舰都面临着生与死的考验。据统计,航母大国舰载机80%的事故发生在着舰过程中。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现在,某大国海军已经坠毁了1 000多架飞机,700多名飞行员丧生,其中绝大部分事故是发生在着舰的时候。

飞行塔台内的广播响了:“歼-15飞机552号已于××××起飞,预计××××临空!”

着舰指挥员从容地走上甲板指挥平台。“刀尖上的舞蹈”就要开始了,现场所有的人都捏着一把汗。

塔台内,时钟指针的每次跳动,都在揪着人心。

“航向××,航速××节……”口令声中,辽宁舰官兵娴熟地操纵着航空母舰,舰艉留下一道宽阔笔直的航迹。

×时××分,远方的天空中传来舰载机的低吼声。循声望去,记者看到,湛蓝的天幕上,一架歼-15舰载机正向辽宁舰飞来。

飞行塔台内,一双双布满血丝的眼睛,紧盯着监视屏幕上不断跳动的参数和曲线,密切跟踪正在空中调整飞行姿态的舰载机。

塔台起降指挥监控台,不时传来着舰指挥员和飞行员的对话声——

飞行员:“请示下降高度!”

着舰指挥员:“可以下降高度至×××!”

着舰指挥员:“航向××,航速××……”

飞行员:“明白!”

……

在两人时断时续、不急不缓的对话声中,舰、机配合堪称完美。

发动机的咆哮声越来越大,舰载机越来越近了。绕舰一转弯,二转弯,放下起落架,放下尾钩,歼-15舰载机像凌波海燕,轻巧灵活地调整好姿态飞至舰艉后上方,对准甲板跑道,以几近完美的轨迹迅速下滑。

声如千骑疾,气卷万山来。惊心动魄的一幕出现了:9时08分,伴随震耳欲聋的喷气式发动机轰鸣声,眨眼之间,舰载机的两个主轮触到航母甲板上,机腹后方的尾钩牢牢地挂住了第二道阻拦索。刹那间,疾如闪电的舰载机在阻拦索系统的作用下,滑行数十米后,稳稳地停了下来。

记者眼前的飞行甲板上,定格了一个象征胜利的巨大“V”字:阻拦索的两端构成“V”上边的两头,尾钩钩住处,则是“V”字的底尖。

“成功了!”欢呼声中,一颗颗揪紧的心,一下子舒展开来。各个战位上热烈的掌声,瞬间点燃了所有人内心的激情,每个人的脸上都绽放出胜利的笑容。许多人落泪了!他们说:“太让人激动了!”

舰载战斗机上舰,中国白手起家,一切从零开始。某大国一名上将曾说:“我们可以把航空母舰送给你们,但是,十年之内,你们不可能让舰载机上舰!”为了这一着,面对技术封锁,多少人殚精竭虑,青丝变白发;多少人顽强攻关,累倒在试验场;多少人无怨无悔,默默奉献……今天,终于有了一个圆满的结果,能不激动吗?

“快点儿!快点儿!”有人向飞行甲板冲去。几分钟前还空空荡荡的飞行甲板上,一下跑来了一大群人。

打开舱门,飞行员冲着围过来的将士们说:“一切正常,感觉好极了!”

歼-15舰载机前沸腾了,鲜花映衬着飞行员的笑脸,人们忘情地与飞行员紧紧拥抱,争相与飞行员合影留念……

“咔嚓!”“咔嚓!”……随着照相机的快门声响起,中国第一位成功着舰的航母舰载战斗机飞行员的风采,定格在人们的镜头里,镌刻在共和国的史册上。

( 1 )选文第二段和第三段在文中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 2 )请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 3 )这是一篇振奋人心、凝聚正能量的通讯。请结合文章内容和现实,谈谈你的理解。
阅读《艾香悠悠溢端午》一文,完成下面小题。

艾香悠悠溢端午

钟芳

①“五月五,是端午。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在我的家乡,每到端午节,人们除了赛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外,还要去采几束艾草,插在自家的门楣上。我对插艾草这一习俗一直情有独钟,那一缕袅袅清香,常常把我牵进思念的故乡.

②儿时家乡的端午节,是氤氲在艾草香里的节日,家家户户门上都插满了艾草。听长辈们讲,艾草能祛病免灾,驱邪避晦,保佑一家人平平安安。端午那天,将它插于门楣,可使人身体康健。可这一插,竟有了上千年的岁月。那一束束斜插在门上的艾草,散发出淡雅似草药味的清香。那清香,丝丝缕缕,弥漫在屋子里,弥漫在童趣融融的村庄里。轻轻地闭上双眼,深深地吸上一口气,顿感心旷神怡,神清气爽。这一吸,那清香便让人终生难忘,岁月流转,内心一直萦绕着这一份乡野浓情。

③艾草是一种芳香型草本植物,碧绿中出幽幽香气。每年初夏,正是艾草疯长的季节,它们总是挤挤挨挨地长在溪水岸边,叶片浑身泛着白白的茸毛,不施粉黛,绿油油的,充满着活力。那身姿挺拔瘦直,宛如亭亭玉立的乡村少女,清秀淡雅,温婉脱俗。轻风拂过,便有暗香浮动,带给你拂面的清凉芬芳,让人不由得吟出《诗经》里的佳句:“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④端午节的清晨,母亲总是带着我一大早去河边采艾草。来到河堤边,只见两岸青草苍翠欲滴,河水清清,鱼跃蛙鸣。晨曦中,深绿色的叶子闪闪发光,亮晶晶的露珠儿从繁密的艾叶上滚落下来,很是美丽。只见母亲小心翼翼地采着艾草,洗去上面的泥土,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母亲总是乐得合不拢嘴。回到家中,母亲还会用碎布块缝制成各种精巧的小香包,内装积存的干枯艾叶,让我们佩于胸前。嗅着淡淡的香草味儿,感受到的是母亲的疼爱和温情。

⑤据说艾草全身是宝,有祛湿、散寒、消炎、抗过敏等功效,被称为“医草”。用艾草泡水洗澡,可以解毒治病。每到端午,母亲总是煮一大锅艾草水,倒入盆中,让我和小弟泡澡。坐在漂浮着艾叶的木盆中,吸着缓缓上升的芬芳香气,相信谁也不会拒绝这份浓缩了大自然草木精华的馈赠。也许是这样的清洗很舒服,小弟的脸上总是露出可爱的笑容。在艾草水的熏蒸下,我们的皮肤变得光洁生香,整个夏天都清清爽爽。

⑥一眨眼,端午佳节又快到了。母亲接连从老家打来了几个电话:“今年端午节要记得回家插艾哦。”听着母亲的唠叨,那悠悠艾香,又溢满心间。此时我才幡然醒悟,端午插艾草不仅是一种念想,一种母爱的味道,更是一种习俗,一种文化的代代传承。一瞬间,我的脑海里又浮现出了那一棵充溢绿意与清香的艾草来。愿那绿茵茵的艾草,生生不息,艾香馥郁而绵长。

(选自《天津日报》,有删改)

( 1 )作者为什么对插艾草这一习俗一直情有独钟?请结合文章②-⑤段的内容概括。
( 2 )请结合语境,赏析第④段中画线的句子。

只见母亲小心翼翼地采着艾草,洗去上面的泥土,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母亲总是乐得合不拢嘴。

( 3 )请结合全文分析,作者在悠悠艾香中寄托了哪些情感。
( 4 )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文章开头用民谣引出家乡端午的习俗,触发了作者的情思,勾起对儿时生活的回忆。
B: 第②段从视觉、嗅觉、味觉等角度描写艾草,为后文写亭亭玉立的乡村少女做铺垫。
C: 第③段引用《诗经》中有关“采艾”的佳句,增加了文章的诗意美、意蕴美。
D: 第⑥段中写母亲接连打电话叮嘱“我”端午节插艾草,表现出母亲思想传统、保守。
E: 作者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叙写往事,发感悟,语言隽永,感情真挚。
四、写作(分值:60分)

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完成任务。

题一:那一幕,我难以忘怀

要求:①结合个人生活经历,选取真实的生活片段,写一篇700字左右的记叙文;或根据自己的所思所感,写一篇700字左右的散文。②写记叙文要求文章叙事清楚,结构完整,内容充实;恰当运用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写出真情实感。③写散文要求叙事或抒情线索明朗,感情真挚。

题二: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写一篇作文。

有一天上帝召集动物集会,上帝取出一双翅膀:“我有一样东西想赐给各位,谁喜欢这件礼物,就可以把它拾起来放在背上。”动物们看到地上的翅膀,不禁面面相觑,心想,把这么笨重的东西放在背上,不累死才怪呢!大家都只是看着。一只小鸟心想:这个看起来笨重的东西,或许是一种恩赐。小鸟就把地上的翅膀捡起来背在背上,小鸟轻轻的试着挥动翅膀,没想到不但不感到沉重,反而还轻盈的飞起来。许多动物目睹此景,心中后悔莫及。

大家认为会增加负担的东西,使小鸟轻盈的飞起来。许多时候表面上看来是挫折、打击或是挑战的事件,反而给了我们新的动力。

要求:①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600字以上。②立意自定,文体(诗歌除外)自选,题目自拟。③不要脱离材料的范围及含义作文,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