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17年湘东区腊市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选出对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赏析有误的一项( )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南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A: “壮”是这首词的风格特色,即在情感、形象、语言诸方面都豪放、壮美。
B: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这三句生动地描述了作者想象中的军营生活,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对从军杀敌、建功立业的向往。
C: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这两句描写了战斗场面,马快弦急说明战斗的激烈和顺利。
D: 最后一句充满了作者壮志不遂的抑郁、愤慨,满含悲壮之情。
2、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下列对诗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前四句写景,扣“望洞庭湖”之题,后四句抒情,表“赠张丞相”之意。
B: 二联是描写洞庭湖的名句。上句以“气蒸”显浩阔,下句以“波撼”显气势。
C: 三,四联以欲渡无舟、欲钓不能抒发了有心出世却无人赏识的忧愤不平。
D: 这首诗意在表达希望能得到张九龄引荐,但在语言运用上却十分委婉、含蓄。
3、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杀(lù) 磅礴(bàng) 辱(mò)
B: 志(shǐ) 念(diào) 语(yì)
C: 怀(miǎn) 改(cuàn) 形(dùn)
D: 国(shāng) 图(wàng) 振聋发(guì)
4、

下列说话最得体的一项是( )

A: 哪位拿了我的《悟空传》?
B: 咳,这倒怪了,我的《悟空传》怎么说不见就不见了!
C: 同学们,谁看见我的《悟空传》啦?
D: 我的《悟空传》自己长腿了吗?
5、下列空处应填入一组正确的词语是( )

我记得有一天夜里,我独自一人睡在床上,由梦里醒来,____中睁开眼睛,_____中看见由垂着的帐门_____进来的微微的灯光,在这微微的灯光里_____一个青年妇女拉开帐门,微笑着把我抱起来。

A: 模糊 蒙眬 闪 望见
B: 蒙眬 模糊 映 看见
C: 蒙眬 模糊 射 瞥见
D: 模糊 蒙眬 照 瞄见
6、下列划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夕日欲(tuī)
B: 其奇者(yù)
C: 藻、交横(xìng)
D: 何处无竹(bǎi)
7、将下列句子连接成意义连贯的一段话,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走进一环,回首只见浮云衬着初冬的天空,自由自在地游动。下面众峰峥嵘,各不相让,实在看不出船是怎样硬从群山缝隙里钻过来的。

②天又晓得船将怎样从这些巨汉的腋下钻出去。

③往前看呢,山岚弥漫,重岩叠嶂:有的如笋如柱,直插云霄;有的像彩屏般屹立在前,恰似巨汉挡住去路。

④整个大江有如一环环接起来的银链,每一环四壁都是蔽天翳日的峰峦,中间各自形成一个独特天地,有的椭圆如琵琶,有的修长如梭。

A: ④②①③
B: ④①③②
C: ①③②④
D: ②④③①
8、其历史题材长篇小说被郭沫若称为“小说的近代史”的作家是( )
A: 沙汀
B: 艾芜
C: 张天翼
D: 李劼(jie)人
9、下面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桃花源记》讲述了世外桃源的故事,作者是东晋著名诗人陶渊明。
B: 《大道之行也》选自《礼记▪礼运》,由春秋时的孔子辑录、编纂而成。
C: 《陋室铭》以物为喻,是一篇托物言志的铭文,作者是唐代刘禹锡
D: 《核舟记》选自清代涨潮编辑的《虞初新志》,作者是明末的魏学洢。
10、下列字形和划线字注音全对的一项( )
A: 要(sè) 娴熟 精竭虑(dān) 眼花瞭乱
B: 农(diàn) 频发 无信息(yáo) 鹤立鸡群
C: 首(qiào) 仲裁 锐不可(dāng) 油光可签
D: 刻(juān) 滞留 深痛绝(wù) 藏污纳垢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杜牧的《秋浦途中

萧萧山路穷秋雨,淅淅溪风一岸蒲。

为问寒沙新到雁,来时还下杜陵无?

【注】①秋浦,唐时为池州州治所在,诗人被贬官外放时途经此地。 ②杜陵,在长安西南,诗人家乡樊川所在地。

( 1 )一、二句中的“萧萧”“淅淅”有何表达效果?
( 2 )“为问寒沙新到雁”流露出作者哪些情感?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陶潜,字元亮,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尝著《五柳先生传》曰:“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其自述如此,时人谓之实录。其亲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每一醉,则大适融然。未尝有喜愠之色,惟遇酒则饮,时或无酒,亦雅咏不极。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张,弦徽不具,每朋酒之套。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节选自《晋书》)

注:①适:满足。②融然:和悦快乐的样子。③畜:同“蓄”。④徽:系琴弦的绳子。

(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粗加点的词语。

①有仙则 ②无案牍之劳 ③未尝有喜之色

(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②其亲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

( 3 )《陋室铭》通过对所居住的“ ________”的描写,表达了作者________的节操和 ________的情趣。
( 4 )作者从哪几方面说明自己的陋室不陋?
( 5 )联系甲文中“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的叙述,你认为乙文中陶渊明的“琴中趣”是一种怎样的生活情趣?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题目。

黑鱼奉亲

刘清山

①那年夏季,刚上初中的我疯狂地迷恋上了钓鱼。

②原因很简单,母亲让不愿午睡的我到家门口池塘边的大树上做作业。不经意间,我看到池塘边游来一条两尺多长的大鱼。竟然出现一条大鱼,真可以称得上奇迹!我定睛一看,那条鱼通体发亮,鱼身粗壮,仿佛大人被晒黑的胳膊。

③我知道这是一条黑鱼,不由欣喜若狂,跑到家中,偷偷找到父亲的钓竿,在树下挖了一条蚯蚓,穿在钩上,直接把鱼饵送到了那条黑鱼的嘴边。黑鱼显然饿久了,毫不客气地狠狠咬住了鱼饵。我顺势提竿,钓钩准确地钩住了黑鱼的嘴巴。但我既缺少力气,又缺少钓鱼经验,难以把这足有两公斤重的大黑鱼拖出水面。黑鱼怒目圆瞪,盯得我更是心惊胆战。我手腕一软,黑鱼找到了脱身的机会,它甩掉了钓钩,转身游进了深水里。

④我痛恨自己手软,失去了抓到大鱼的机会。不甘心失败的我,开始在中午一边捧着课本,一边留意池塘里黑鱼的举动。果然没过几天,
好了伤疤忘了痛的黑鱼再次游到水面上, 我赶紧把早就穿好鱼饵的钓钩抛到了它的嘴边,黑鱼警觉地把嘴凑近了鱼饵,碰了两下,然后擦着鱼饵游走了,害得望眼欲穿的我瞎激动了半天。

⑤两天后,黑鱼再次浮出水面,这一次,它游到了岸边的芦苇丛。我赶紧把鱼饵甩到它面前,它理也不理,向芦苇深处游去,我匆忙提起鱼饵向它的前方抛去。这一次,鱼饵没有落到黑鱼的嘴边,而是钩住了芦苇主干,我费了好大劲,怎么也无法把鱼钩收回来。黑鱼怪模怪样地望着我,好像在嘲笑我的愚蠢无能。气急败坏的我使劲拉着鱼钩,‚啪‛的一声,鱼线断了,鱼钩宛若一枚牙齿,仍旧咬着芦苇不松口。被晃倒的我暗暗发誓:一定要把这条不知天高地厚胆敢戏弄我的黑鱼钓上来。

⑥我不敢把自己一边学习一边钓鱼的事告诉父母。有一天午后,我装作无意地问父亲,黑鱼有什么致命的弱点。父亲说:黑鱼每年夏季,也就是这个时节,产下鱼卵后,都会有一段时间处于昏迷状态,眼睛看不见,但仍旧会进食 ……我如获至宝,没有接着听父亲的下文,就捧着课本,跑到了池塘边。我不知这条黑鱼是公是母,但冥冥中,我感觉,它是一条母黑鱼。

⑦一周后,这条黑鱼果然产下了一团卵。只是它离岸边较远,我无处下钩。两天后,鱼卵里游出成千上万条小黑鱼,它们像一团黑云一样,簇.拥.着仿佛睡着了的黑鱼,竟然慢慢靠近了岸边,浑然不觉危险将至。我返身回家取来鱼竿,在鱼钩上穿了一条绿色的蚱蜢,准备抛到黑鱼的嘴边。此时,令人震惊的一幕出现了:那些小黑鱼们竟然随着黑鱼母亲鱼鳃的开合,陆续游进了大黑鱼的嘴里,并且没有再游出来……不知什么时候,父亲站到了我身边,他告诉我:这是小黑鱼们在牺牲自己的生命来延续母亲的生命,帮助母亲度过这段昏迷期。

⑧我默默收起了鱼竿,把它交给了父亲。此后我经常在这片池塘里看到那条大黑鱼,它和孩子们一起在水中快乐、自由自在地游弋。

(选自《意林》2017 第 23 期)

( 1 )选文作者三次钓鱼的结果所带来的心情各不相同,请在横线上补充文中表示心理变化的词语。

________→“气急败坏”→________

( 2 )选文第(6)段画线句“我如获至宝,没有接着听父亲的下文,就捧着课本,跑到了池塘边”,那父亲的下文会是什么呢?请你结合文章内容,用父亲的口吻说一说。
( 3 )结合语境,品味第(7)段画线句子,揣摩加点词在表达上的妙处。

它们像一团黑云一样,簇.拥.着仿佛睡着了的黑鱼,竟然慢慢靠近了岸边,浑然不觉危险将至。

( 4 )联系实际,结合选文内容和链接材料,谈谈你的启示。

链接材料:

乌鸦反哺,成语,比喻奉养长辈的孝心。出自《本草纲目·禽部》载:‚慈乌,此鸟初生,母哺六十日,长则反哺六十日。‛据说这种鸟在母亲的哺育下长大后,当母亲年老体衰, 不能觅食或者双目失明飞不动的时候,它的子女就四处去寻找可口的食物,衔回来嘴对嘴地喂到母亲的口中,回报母亲的养育之恩,并且从不感到厌烦,一直到老乌鸦临终,再也吃不下东西为止。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乌鸦反哺‛。

阅读《让初心始终闪耀》,完成下面小题。

让初心始终闪耀

①强调:“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对于广大党员干部来说,不忘为什么出发,尤须坚定信仰之心、忠诚之心、为民之心,在前进的道路上,让初心始终闪耀。

②理想信念决定着我们的方向和立场,也决定着我们的言论和行动。正是因为坚定信仰,人才能决心“在任何艰难困苦的情况下,都要以誓死不变的精神为共产主义奋斗到底”,始终做到“险夷不变应尝胆,道义争担敢息肩”。今天,时代发展的环境已经改变,但信仰、信念的价值从未褪色。面对全面深化改革的艰巨任务,没有坚强意志怎能打开新局?面对决胜脱贫攻坚的号角,没有必胜信念如何一往无前?每一名党员干部都应在坚定理想信念中擦亮初心,唯有如此,才能在国难、挑战、诱惑面前,做到“风雨不动安如山”。

③党的事业,人民的事业,是靠千千万万党员的忠诚奉献不断铸就的。拥有一颗“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才能不断将党和人民的事业推向前进。一些落马的领导干部,很多本身都是很优秀的人才,但就是因为没有坚守住初心,没有守住内心的底线,忘记了自己作为党员的职责和使命,忘了自己手中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是用来为人民服务的,反而为自己谋取私利,丧失了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从而一失足成千古恨。

④今天,我们讲不忘初心,也是在号召党员干部做正确的人生选择,守住正确的人生价值“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今天,我们的事业来到了新的光辉起点,但无论什么时候,共产党人的初心都不能改变。“唯有不忘初心,方可告慰历史,告慰先辈;方可赢得民心,赢得时代;方可善作善成,一往无前”。

⑤让我们坚守初心,继续前进,在一步一个脚印中迈向美好未来。

(选自《人民日报》2020年01月02日05版)

( 1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 2 )文章第③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 3 )联系本文,谈一谈在学习生活中,中学生坚守初心的意义。
四、写作(分值:60分)

根据要求作文。

放下是一种生活的智慧,拾起,是一门心灵的学问。放下压力,拾起轻松;放下烦恼,拾起幸福;放下自卑,拾起自信;放下懒惰,拾起充实;树木,把枯黄的落叶放下,拾起一个美丽的春天;苍穹,把灰色的云翳放下,拾起一个灿烂的晴空;心灵,把沉重的郁结放下,拾起一个快乐的人生……该放下时就放下,你才能够腾出手来,拾起真正属于你的快乐和幸福。

请以“放下 ”或“拾起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②不少于600字(写成诗歌不少于16行);③不得抄袭本卷中的材料;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