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文括号内依次填入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春天的雨, △ 而温柔,给山野披上美丽的衣裳;夏天的雷, △ 而猛烈,为生命敲响热烈的战鼓;秋天的风, △ 而惬意,为落叶送去温馨的问候;冬天的雪, △ 而温厚,为庄稼带来多情的呵护。 A: 细腻 凉爽 迅疾 慈祥 B: 凉爽 迅疾 慈祥 细腻 C: 细腻 迅疾 凉爽 慈祥 D: 凉爽 细腻 慈祥 迅疾 |
2、 |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方框内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 叙述不是平铺直叙,在□烟火□这部作品里没有大段对话,没有各类浓笔重墨的渲染和描写,也不做任何主观评价□读者却很容易被作家带进情境,深入其中□ A: “ ” ; 。 B: 《 》 , 。 C: 《 》 ; ? D: “ ” , ? |
3、 | 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通过看地图上等高线的分布和疏密情况,可以知晓大致的地形:等高线越密集,这一带的地势越陡;等高线越稀疏,这一带的坡度越缓。 B: 谁不承认春天是美好的?诗人白居易曾这样说:“遇物尽欢欣,爱春非独我。” C: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特殊资源。由于一些国家正面临水资源危机,这些国家的农业、工业、人民的生活、健康都受到威胁。 D: 如果以花为喻,玫瑰象征春天,石榴象征夏天,争奇斗艳的菊花象征秋天,水仙则是冬天的使者了。 |
4、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坐落 防碍 综合征 山青水秀 变本加厉 B: 宣泄 殒落 哈蜜瓜 独树一帜 按步就班 C: 殉职 叙叨 蒸溜水 严惩不怠 源远流长 D: 诀窍 提炼 金刚石 通情达理 相辅相成 |
5、 | 下列词语书写只有一处错误的一项是( ) A: 强聒不舍 斩钉截铁 不言而谕 旁征搏引 B: 吹毛求疵 重蹈复辙 涕泗横流 歇斯底里 C: 孜孜不倦 喏喏连声 豁然惯通 脑羞成怒 D: 红装素裹 怒不可谒 咬文嚼字 恪尽职守 |
6、 | 将下面的语段补充完整,排序最适合的一项是( ) 你的话语应该是一缕饱含早春气息的柔风, ;你的表白应该是田野爆裂的豆荚, ;你的辩答应该是凭借原则的盾牌, ;你的呐喊应该是仰仗正义的力量, 。 ①迎承谈判桌上的唇枪舌剑 ②构思并阐述金色的成熟 ③弥合朋友之间人为的小隙 ④澎湃青春的热枕和血液 A: ②①③④B: ③②①④ C: ③④①② D: ④①②③ |
7、 |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畸形(jī) 教诲(huì) 诘责(jié) 匿名(nì) B: 绯红(fēi) 凄然(qī) 着陆(zhuó ) 桅杆(wéi) C: 督战(dū) 仲裁(zhòng) 翘首(qiáo) 娴熟(xián) D: 深恶痛疾(è) 锐不可当(dāng) 抑扬顿挫(cuò) 杳无消息(yǎo) |
8、 | 下列划线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B: 对学习和生活中碰到的诸多难题,她都应付自如。 C: 抓好禁毒,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是刻不容缓的大事。 D: 如果能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9、 |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乡愁》《故乡》《春》《威尼斯商人》四篇课文,从文学体裁上来分类,依次属于诗歌、小说、散文、戏剧。B: 20世纪上半叶法国著名的人道主义作家罗曼•罗兰写作的《名人传》,叙述了贝多芬、米开朗琪罗和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充满苦难和坎坷的一生,赞美了他们的高尚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 C: 我国戏曲剧中人物由生、旦、净、丑等不同行当来充任.我国古代的年龄也有特定的称谓:总角和垂髫代指童年,及笄指女子十五岁,弱冠指男子二十岁。 D: 吴敬梓笔下的范进、鲁迅笔下的孔乙己,作为读书人,虽然他们最终的命运不同,但这两个人物形象都能反映出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 |
10、 | 法布尔为写《昆虫记》( ) B: 翻阅了许多百科全书 C: 养了许多虫子 D: 一生都在观察虫子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使至塞上 [唐]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 1 )全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2 )为什么说这首诗是首边塞诗?结合诗句分析。 |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三峡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 1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 自三峡七百里中 自非亭午夜分 B: 沿溯阻绝 绝巘多生怪柏 C: 素湍绿潭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D: 空谷传响 当如形之与影,声之与响 ( 2 )把“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翻译成现代汉语。 ( 3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层次清楚,先写山,后写水;按春夏秋冬的顺序来写四时景色。 B: “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写出三峡水流的迅急。 C: 结尾引用民歌从侧面写出了三峡山高岭连峡长的特点,渲染了三峡秋天凄清肃杀的气氛。 D: 文章用“寒”“肃”“凄”“哀”数字,便将三峡秋季景物的神韵生动地表现了出来。 |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父亲的抚摸
①我小的时候,体质很差,从头到脚都是病,牙痛、肚子痛、膝盖痛的日子多如牛毛。我又是个不够坚强的孩子,每当病痛袭来,就以泪洗面,嗷嗷哭叫。
②记得在我嗷嗷哭叫时,最有“疗效”的是父亲的抚摸。牙痛时,父亲就摸我的脸颊。肚子痛、膝盖痛,哪痛摸哪。抚摸前,父亲总要打趣:“让我拿只碗来接点酱油(眼泪和酱油都有咸味)炒菜”。抚摸开始了,那种抚摸真是神奇极了,温暖宽厚的手掌,徐徐缓缓地在疼痛处拂过,温润柔滑,我的心理有极大的满足,我的疼痛有极大的减弱,一种很舒服的感觉全身扩散通体流遍。抚摸时,父亲的脸是那样的柔和、慈祥,嘴里还有一搭没一搭地扯着闲篇,说些有趣的话儿。常常是在父亲轻轻的抚摸和款款的安慰中,我的眼角带着泪痕就入睡了。安睡之后,还有春风吹过梦乡,还有彩霞装饰梦境。
③父亲在外地工作,一个月才回家一次,但父亲抚摸我的次数并不少,这说明我病痛的次数多,也说明父亲每回遇到都会给予抚摸。作为特定的对象——父亲的抚摸令我至今都记忆犹新。
④医生当然不会抚摸我。药到病除和妙手回春是医生的职业要求和职业骄傲。一位医生拔掉了我的一颗龋齿,解除了我这一颗牙齿的疼痛,我感激他的医术。我的其他病痛似乎都是“生长痛”,当时医生都拿它们没办法,以后却都不知不觉地自行消失了。在不断的求医过程中,我始终不曾保留医生抚摸过的记忆。
⑤母亲也没有抚摸我。虽然家里经济不宽裕,母亲还是舍得花钱积极地带我就医,医治我身上不断出现的小病小灾。记得一次母亲带我到附近的医院诊病,主诊完后,她牵了我正在蜕皮的手掌询问医生,这个毛病怎么治?医生正未置可否时,旁边的众多就医者爆发出一阵哄笑:“这也叫病呀?”他们在笑我母亲的大惊小怪,笑母亲对我的娇宠。许是家务太繁重,许是没有这样的习惯,当我痛得嗷嗷哭叫时,母亲总是叫我忍一忍,或者说叫我等一等,等她得空时带我去医院。但母亲从来没有抚摸我的病痛处。
⑥父亲的抚摸令我记忆犹新还在于抚摸的特定时段。据说,小孩子的皮肤是有一种“饥饿感”的,有被抚摸的渴望,年长之后消失。当然,年长些以后,我的“皮肤饥饿”消失了,我的这些需要抚摸的病痛也消失了。
⑦父亲的确是一位慈父。他从来不曾打过我和我的兄妹。记得他最激烈的举动就是在他非常恼怒的时候,高扬手掌,脸红脖子粗地气势汹汹地逼近淘气的我们,嘴里也有威严的愤怒的呵斥,但那高扬的手掌永远不会落下,永远不会拍打在我们身上的任何一个地方。
⑧凭心而论,父亲很庸常,并没有什么出众的本事。他没有给我们锦衣玉食的生活,没有给我鲜花铺地的前程。但是从父亲那样神奇的抚摸中,我不禁疑心我的父亲是否有一双上帝的手?它能捧着儿子的心抚慰个通通透透,祛(qū)除所有的灾病疼痛。如果说,父爱似海,那么父亲的抚摸就是深海里的珍珠;……
⑨父亲的抚摸其实是父亲慈爱心海的波纹浪花,在我记忆的长河里永远闪烁着温暖的动人的光辉。
留几本书在窗台
翁秀美
①星期天收拾房间,顺便整理书柜。书大都是新的,买回来还没翻过。有几本落了厚厚的灰,用湿布擦了,随手丢在窗台上晾着。
②再进书房时,只觉眼前一亮。迎面窗台上的书随意躺着,有一本斜放在红红的“中国结”上。淡紫色窗纱轻拂过书面,宽大的窗台显得生动明媚。原来,书可以不用整齐地码在书柜里,也可以不用机械肃穆地正襟危坐着。书在窗台上很显眼,淡雅的鲜艳的封面堆叠,有些乱,却是明亮可喜,一进门就入了眼。我的心情也轻松愉快,就想坐下来,细读一番。
③这个念头,让我吃了一惊。细致认真地读一本书,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书,曾经是我的最爱。端着饭碗看,躲在被窝里看,连上厕所也是手不离书。最喜黄昏时,端了小凳坐在院子里,看《当代》,看《花城》,不知天黑不觉肚饿,每次被母亲催着赶着进屋还舍不得放下。那会儿,好书,如友。
④那一年生病住院,怕闷,带了《宋词三百首》、《闲情偶寄》。医院建在山下僻静处,病房夜里不熄灯,正好读书。字字句句如清水,将五脏六腑涤荡得妥帖舒畅。精神面貌实不像一个病人。出院时,书角已被翻得起毛打卷。好书,胜药。
⑤只是不知什么时候,时间长了翅膀,“哧溜”一下就过去了。一天、一月、一年,快得让人招架不住。每天来去匆匆,总有做不完的事情,一天恨不能掰成两天用。日子仿佛是被抽打着的陀螺转个不停,再难挤出时间来读书了。黄庭坚有言:“三日不读书,便觉面目可憎。”想来我早已是面目全非了。
⑥坐在窗台,伸直腿,书搁在腿上,慢慢翻看。午后的阳光透过玻璃笼在书页上,文字构建的美妙意象和感觉瞬间渗入全身,心在字里行间跳跃飞翔,喜悦漫溢开来。窗外,天蓝如洗,云作奇峰。这景被窗户框成了画,清新至极。身边的书故人一般围拢着,久违的亲切感油然而生。捧着书坐着,直到最后一缕阳光从书页里消失,暮色在身边聚集,尤不忍释卷。因为阅读,匆忙枯燥的时间被文字的墨细细研磨了,书香适意怡人。这个下午也变得安静美好,有了回味。其实,日出日落,每天的时间并没有走快一分,是现代生活的快节奏,让我们的神经紧绷了,脚步加快了,也让我们的心浮躁不安。想起时下正流行的“慢生活”观念,提倡慢工作、慢餐、慢运动、慢休闲、慢阅读等,提醒生活在高速发展时代的人们,适时慢下来关注心灵、环境和传统,是多么的重要与必要。是的,即使停一停看看身边的风景,读读手边的书,哪怕是安静地听完一首优美的曲子,也会让单调的生活充满暖暖阳光,使精神舒缓、愉悦、充实。
⑦眼前,无意中留在窗台上的书,让我知道,阅读,其实一直是我心里最深切的渴求与向往。留几本书在窗台,以便随时翻阅,在忙碌中休闲一回,给心灵放个假,重新体验读书的乐趣,并且也将改变以往一成不变的生活方式。
(选自散文集《百年无废纸》,有删改)
( 1 )通读全文,根据文意,把下面的空格补充完整。好书如友→________→书若路人→________
( 2 )下列句子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①字字句句如清水,将五脏六腑涤荡得妥帖舒畅。
②因为阅读,匆忙枯燥的时间被文字的墨细细研磨了,书香适意怡人。
( 3 )阅读下面句子,联系全文,仿照示例,说说你对“慢阅读”意义的理解。想起时下正流行的“慢生活”观念,提倡慢工作、慢餐、慢运动、慢休闲、慢阅读等,提醒生活在高速发展时代的人们,适时慢下来关注心灵、环境和传统,是多么的重要与必要。
【示例】慢餐:“慢餐”就是细嚼慢咽,细细品味。既获得味觉享受,又有益于身体健康,还能享受一种悠游闲适的愉悦。
( 4 )本文原发表在某报副刊,入选《百年无废纸》时,结尾处被编者删去了以下一段文字:留几本书在窗台。留一份期待,期待与书长长久久的心灵之约。
请你从编者(或作者)的角度,结合文章,阐述删去(或保留)这段文字的理由。
作文:
请以“他(她、它)改变了我”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内容具体,注意描写,有真情实感;②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③不少于600字,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