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17年乐安二中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面句中划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张老师眼睛一瞪,教室里立刻万籁俱寂 , 谁也不说话,等着听他的批评。
B: 魔术师的表演往往是故弄玄虚 , 希望大家看了我的揭秘后不要有被骗的感觉。
C: 无论狡猾的嫌疑犯如何据理力争 , 公正的审判员始终不为所动。
D: 吕剧曲调虽少,但富于变化,唱词通俗易懂,唱腔朴实无华、优美流利,娓娓动听
2、

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前面走着一位二十三、四岁的姑娘。
B: 多美啊!江南的春天。
C: “行喽,”小陈停了一会说,“叫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
D: 鲁迅是喜欢百草园呢?还是喜欢三味书屋?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糟蹋 鸠占雀巢 斟酌 言不及义
B: 鄙夷 矫揉造作 气慨 漠不关心
C: 赃物 振耳欲聋 萧索 大相径庭
D: 秘诀 挑拨离间 记载 锐不可当
4、下列句子中应填的关联词是( )

从教学的过程来说,________学什么,教师总要从易到难,逐步把知识教给学生。________,好的教师在开始的时候,应该给学生一个印象,觉得入门不难,往后才能越学越有信心。________学生如果自命不凡,感到入门很容易,就把教师一脚踢开,________他就什么也学不好。

A: 只要 于是 所以 就
B: 不管 因此 而 那么
C: 无论 所以 只要 于是
D: 无论 但是 而 那么
5、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缓缓的,路面染上旭辉。缓缓的,清道妇一路挥帚出现,她们戴着斗笠,包着手臂,是树的亲戚。
B: 它使你惊异于那农民衣着包裹着的躯体,那消化着红豆角角老南瓜的躯体,居然可以释放出那么奇伟磅礴的力量!
C: 当杜小康一眼望去,看到芦苇如绿色的浪潮直涌到天边时,他害怕了——这是他出门以来第一回真正感到害怕。
D: 这可以说是我一生中最关键的一个转折点,否则我今天仍然会在故乡种地(如果我能活着的话),这当然算是一件好事。
6、下面语境中,用语不得体的一项是( )

学校的艺术节表演,同学们推荐小明当导演写剧本,他说:“既然大家如此信任,当尽我绵薄之力。”剧本完成后,他请老师和同学们来看:“鄙人不オ,欢迎大家批评指正。”按照剧本的设定,他选择了小红做主演,对小红说:“祝贺你荣幸地加入了我们的演出队伍。”演出取得巨大成功,他又谦虚地笑对众多的赞美:“承蒙大家抬爱,真是感激不尽,以后请多多指教。”


A: 绵薄之力
B: 指正
C: 荣幸
D: 抬爱
7、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七河八岛”是扬州生态环境保持最完好的湿地景观,这里绿化覆盖率大约30%左右。
B: 爱丽丝•门罗是一百多年来第13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女性作家。
C: 我国大部分地区太阳能资源丰富,太阳能资源开发利用的价值十分广阔。
D: 雾霾过后抓紧治霾才有可能避免不会陷人周而复始的雾霾困扰之中。
8、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昨晚,在山东艺术剧院,一台惟妙惟肖的“中外名曲合唱之夜”音乐会让我们领略了音乐的无穷魅力。
B: 长江上架起的桥梁愈见其美,造型独特的桥身与两岸美丽的景色彼此呼应,相得益彰
C: 因为我写字姿势不够端正,爸爸多次教育我:“写字时一定要正襟危坐 , 眼睛距离书本一尺远。”
D: 突然,一个影子如白驹过隙般一闪而过,快捷如飞。
9、下列句子的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南冥者,天池也。

A: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B: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
C: 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D: 呜呼!其真无马邪?
10、

下列各项中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坦荡如砥(dǐ) 恹恹欲睡(yān) 湛凉(zhàn) 矜持(jīn)
B: 揠苗助长(yǎn) 惴惴不安(zhuì) 婆娑(shā) 秀颀(qí)
C: 澎湃(péng bài) 馨香(xīn) 楠木(lán) 甬道(yǒng)
D: 春意盎然(àng) 狡黠(xié) 韶华(sháo) 禀赋(bǐn)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全诗,根据已有内容,补全批注。

夜宿七盘岭

(唐)沈俭期

独游千里外,高卧七盘西。

山月临窗近,天河入户低。

芳春平仲绿,清夜子规啼。

浮客空留听,褒城闻曙鸡。

首联破题,说自己将作远游,此刻夜宿七盘岭。“独游”显示出无限失意的情绪。

①颔联即写夜宿所见的远景,生动地表现出高卧的情趣,通过诗句“我”仿佛看到了这样的画面:______。

颈联是写夜宿的节物观感,纤巧地抒发了“独游”的愁思。

②“空”字平淡中蕴含深意,结合全诗,可作这样的赏析:______。

【注】①这首诗作于作者被流放途中,夜宿七盘岭之时。七盘岭在今四川广元东北。②平仲:银杏的别称。③褒城:地名,在今陕西汉中北。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

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选自《论语·子罕》)

【注】①九夷:古代称东方的九种民族。亦指其所居之地。②或;有人。

(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①有仙则________

②谈笑有鸿儒________

③可以素琴________

( 2 )下列句子中“之”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 予独爱莲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B: 无丝竹乱耳
C: 何陋
D: 无案牍劳形
( 3 )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甲】文作者是刘禹锡,唐代文学家。【乙】文中的“子”是指孔子。
B: 《陋室铭》骈散结合,且以散句为主,句式整齐、节奏分明、音韵和谐,宜通过诵读培养良好的文言语感。
C: 【甲】文以类比的方式开头,引出“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主旨,也为后面歌颂陋室埋下了伏笔。
D: 【乙】文表现了孔子对君子的期许。君子的精神风貌是有积极的影响力的,可以感染他周围的人,并最终改变环境。
( 4 )两段文字都表现了美好的君子形象。从中你能看出“君子”应具有怎样的情操?
( 5 )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②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事业篇
柳斌杰
自然造物,最美好的莫过于人的生命。然而它来去匆匆,惟其珍贵而短暂,所以在人类进步的历程中,每一代青年,在人生之舟起锚开航之际,总要探索人生永存的秘密。
把它裹进花前月下的男女柔情之中?把它交给吃喝玩乐的享受?把它关在金钱筑起的象牙塔里?把它置于戒备森严的高楼 深院?古往今来,有多少风华少年,在酒色财气的迷惘中浪费了最宝贵的一生。在前人用生命所写的启示录中,有一个个惊叹号在警告后人:要谨防灵魂的蛀虫、人生的蟊贼。金钱、财产、享乐,都只能是人们生活中的奴仆,一旦让它们变成人生的主宰,那将是最大的不幸。人们不停地探索,终于找到了人生永存的保险柜,这就是伟大的事业。
事业是人生的常青之树。它植根于人民幸福的土壤中,汇合千千万万的人生,永远生气勃勃,枝繁叶茂。谁的人生与事业不分离,谁就找到了最好的归宿。生命是有限的,而人类进步的事业是永存的。把人生溶进伟大事业的人,它就同事业一样永远年轻,不会消失。
事业是人生的不朽丰碑。人类的史册告诉我们:凡是留下英名的人,总是创造了永存的事业。孔子、司马迁、鲁迅之所以为千秋万代传诵,是因为他们为民族文化宝库增添了财富;屈原、岳飞郑成功之所以载入史册,是因为他们为中华民族留下了伟大的爱国精神;李自成洪秀全孙中山之所以名垂千古,是因为他们推动了历史的前进;蔡伦、祖冲之、毕升之所以永远为人们纪念,是因为他们贡献了自己的聪明才智,在科学技术领域留下的发明创造,使后人享用不尽。谁做了对人类有益的事业,谁就树了一座人生的不朽丰碑。
和人类历史上的任何事业相比,共产主义事业是最宏伟的,它将给人类创造彻底的、全面的、永恒的幸福。献身于共产主义事业的人们,英名和业绩将永远留在人民心中。我们为能赶上这样辉煌的时代而自豪。新一代青年,只要把自己的一生献给共产主义,那无疑就是在建造人生永存的金字塔。
时代的发展总是把我们青年置于新的起跑线上,注目那无垠的空间和广袤的大地,也许你会感到自己的渺小。是的,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是伟大的事业需要汇集平凡的劳动。只要胸怀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脚踏实地为之奋斗,把人生献给你的岗位、你的工作、你的祖国,你的人生就将洋溢着永久的光彩。
(选自《中国青年》1984年第6期)

( 1 )全文论述的中心是

( 2 )支撑文章中心论点的两个分论点是

( 3 )文章主要的论证方法有

( 4 )第四自然段中事例的分类及排列有什么特点?请简要说明。

( 5 )说说你对下面几个短语的理解。
①人生之舟起锚开航
②金钱筑起的象牙塔
③人生的蟊贼

( 6 )关于事业,你有自己的看法吗?请写下来。

阅读培根《论求知》文段,回答问题。

狡诈者( )学问,愚鲁者( )学问,聪明者则( )学问。知识本身并没有告诉人怎样运用它,运用智慧在书本之外。这是技艺,不体验就学不到。读书的目的是为了认识事物的原理。为挑剔辩驳去读书是无聊的。但也不可过于迷信书本。求知不是为了吹嘘炫耀,而应该是为了寻找真理,启迪智慧。

――节选自培根《论求知》

( 1 )狡诈者( )学问,愚鲁者( )学问,聪明者则( )学问。

“羡慕”“轻鄙”“运用”三词在文中括号内依次应为: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 2 )写出这段文字的中心论点,说明这段文字的论证方法。

四、写作(分值:60分)

以“爱上语文”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书写规范,卷面整洁;②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