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17年济宁市曲阜一中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面句中划线词含有褒义色彩的一项:( )
A: 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B: 他们正在空织布机上忙碌地工作着。
C: 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
D: 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
2、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 祖国的安定团结更加激发了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的爱国主义热情。
B: 我家花台上放着白玉兰、玫瑰两盆花卉。
C: 我国有世界上没有的万里长城。
D: 他那崇高的品德,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3、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智取生辰纲》《杨修之死》《范进中举》《香菱学诗》的作者依次是罗贯中施耐庵、吴敬梓、曹雪芹
B: 泰戈尔是印度作家、诗人、社会活动家。母爱是文学作品中永恒的主题。我们所学的《金色花》就是借助金色花这一具体形象抒发对母亲的爱。
C: 《陈涉世家》作者西汉司马迁,他用毕生精力完成了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D: 《人生》的作者是勃兰兑斯,丹麦文学评论家。作者把人生比作登塔,必须一步步走下去。
4、把下面的句子还原到文中的位置,正确的处是( )

比如“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说得是何等的好!

现在人们注重用传统经典来教育下一代,(A)一些家训和幼年启蒙读物重新受到关注。(B)其中有的是对行为举止的强调,今天看来虽然较为严格,但能有效规范人们的行为;有的是对道德情操的熏陶,意旨深远,直指伟大民族的精神源头。(C)正因为有了这样的认识,才让人产生了敬畏之心。(D)可喜的是,不少人已经有了这样的认识。


A: A
B: B
C: C
D: D
5、依次填入下面这段文字横线上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一条宽敞笔直的大道向校园深处延伸进去, ,建筑后边青山隐隐。

①道路两旁是四季葱绿的香樟树 ②四季葱绿的香樟树生长在道路两旁

③庄严的石头建筑位于校园深处 ④校园深处是庄严的石头建筑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6、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会不会用心观察,能不能重视积累,是能否提高写作水平的关键。
B: 他的语文成绩不仅在全校很突出,而且在我班也名列前茅。
C: 父亲已经走了,但那番语重心长的话语时时在我的心头回想。
D: 通过开展“每月少开一天车”的活动,可以使泰安的空气更加清新。
7、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_______,飘逸着沁脾的清香;________, 散发着浓烈的祝福;_______,这有细细品尝,才能体味着淡淡的苦涩中所蕴含的真谛。

① 生命是酒 ② 生命是咖啡 ③生命是茶

A: ③②①
B: ①②③
C: ②①③
D: ③①②
8、请选出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
A: 妖(ráo) 重(hè) 丽(qǐ) 苦心孤(yì)
B: 红(fēi) 商(zhuó) 执(ào) 廓然无(lèi)
C: 恨(zènɡ) 狭(ài) 自(yǔ) 根深固(dì)
D: 芳(xīn) 摇(yè) 匀(chèn) 然而止(ɡá)
9、下列词语中画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黄(yūn) 巢(kē) 塌(tān) 确(záo)
B: 高(miǎo) 斜(jī) 桑(shèng) 然(chàng)
C: 汲(gài) 池(qí) 跚(pán) 伏(quán)
D: 职(xùn) 临(nì) 蝉(tuì) 热(chén)
10、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近年来,中国学生留学出现明显低龄化,在这种需求的刺激下,一些以精细化培训为特色的中小培训机构也纷纷开展相关业务。
B: 水利专家表示,如果人们再不建立节水意识及合理配置水资源的话,到本世纪中叶,“水危机”在浙江上演不是危言耸听。
C: 根据《机动车强制报废标准规定》, 国家要求车主对达到一定行驶里程的机动车作报废处理,其中小型非营运载客汽车的行驶里程上限最高为60万公里。
D: 目前,美素奶粉造假事件曝光后,宝宝们的口粮安全问题再次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妈妈为宝宝们挑选奶粉成了难上加难的事情。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诗歌天地】阅读下面的现代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黄河颂 (歌词节选)
   我站在高山之巅,
   望黄河滚滚,
   奔向东南。
   惊涛澎湃,
   掀起万丈狂澜;
   浊流婉转,
   结成九曲连环;
   从昆仑山下
   奔向黄海之边;
   把中原大地
   劈成南北两面。
   啊!黄河!
   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五千年的古国文化,
   从你这儿发源;
  多少英雄的故事,
在你的身边扮演!

( 1 )诗句“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中“望”字,把它换成“看”字好不好?为什么?

( 2 )作者借歌颂黄河表达了什么感情?今天学习这首诗有什么现实意义?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伤仲永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乙】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 1 )请用“/”给下面句子划分朗读节奏。(每句划一处)

①余 闻 之 也 久

②非 复 吴 下 阿 蒙

( 2 )下面划线词的词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忽啼求 何陋
B: 稍稍宾客父 窥镜,谓妻曰
C: 蒙以军中多务 未尝稍降
D: 结友别 鸣之不能通其意
( 3 )解释下面划线的词。

①不能前时之闻 称:________

②日仲永环谒于邑人 扳:________

③即刮目相待 更:________

( 4 )翻译下列语句。

①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②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 5 )乙文的题目是编者加的。请根据文意,另选角度为乙文拟一个题目,并说明理由。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红外体温检测仪火了

①红外体温检测仪有着非接触、效率高、使用方便等特性,其测温原理是将物体发射的红外线所具有的辐射能转变成电信号,再根据转变电信号的大小确定物体的温度,即我们通常所说的热成像。红外测温仪广泛应用于军事、医疗、工程建设、器械检修等诸多领域。其中,红外体温检测是红外测温仪在医疗领域最主要的应用,可在人流密集的各交通关口、医院、住宅小区、企事业单位广泛用于筛查发热人体。

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护过程中,能够检测人体体温的设备主要包括两种:全自动红外体温检测仪和手持红外体温检测仪。由于手持红外体温检测仪比全自动红外体温检测仪的应用场景更灵活,价格更低廉,因此市场需求量也远大于全自动红外体温检测仪。

③肺炎疫情来势汹汹,在这场全国总动员的疫情防卫战中,红外体温快速筛查仪器起“第一道防线”!基于热红外线测温的直观和不接触原则,成为当下的重要防疫物资。测温仪能在发热检测环节一定程度降低接触性传染的概率,对于疫情蔓延的阻挡和疾病的分析诊断有重要意义。

④人体红外测温仪是一种通过探测器测量被测对象(人体表面、耳腔等)的红外辐射量,经适当修正后,输出显示身体某部位温度的光电仪器。

⑤而红外体温快速筛查仪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其不仅不需要与被测人员进行直接接触,还能在保持相当检测距离的情况下使检测结果不受影响。红外体温快速筛查仪之所以能够在防控新型肺炎时筑起第一道防线,是因为它具备“无接触式测温”“大规模人群实时体温测量”“自动抓取发热人群”这三个特点。红外体温快速筛查仪对人体红外辐射的探测则是实时进行的,通过算法得出体温数据更是以毫秒为单位,系统在工作时,根本不需要人群做任何停留,一旦人进入到设备监测范围后,便热成像,测得体温数据。热成像的另一大优势就是能够获取温度分布图像,也就是能够获得一个画面全部的温度数据,因此即便是大规模人群同时进入到系统的监测范围内,也可以同时测得所有人的体温数据。这一切都可以在悄无声息中完成,被测人完全没有任何感觉。

( 1 )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红外体温检测仪测温原理是将物体发射的红外线所具有的辐射能转变成电信号,再根据转变电信号确定物体的温度
B: 全自动红外体温检测仪和手持红外体温检测仪是能够检测人体体温最有效的两种设备。
C: 手持红外体温检测仪比全自动红外体温检测仪的市场需求量大是因其应用灵活,价格低廉。
D: 红外体温快速筛查仪在工作时,根本不需要人群做任何停留,只要人进入到设备监测范围后,便可立即测得体温数据。
( 2 )下面四个句子是第④段横线处空缺的内容,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新冠肺炎作为一种传染病,其最大的防治难点在于近距离接触时的高传染性。

②主要分为红外额温计、红外耳温计、红外筛检仪三种。

③传统的水银温度计、额温枪、点温仪等测温工具都需要与被测人员进行直接或近距离接触,这就带来了极大的交叉感染风险。

④人体红外测温仪作为体温测量设备,广泛应用在机场、车站、医院等公共场所。

A: ①②④③
B: ①③②④
C: ②④①③
D: ④②①③
( 3 )简述红外体温检测仪火了的原因。
阅读议论文《决定成功的利器》,完成下列各题。

决定成功的利器

刘伟

①每一个渴望成功的人,都要先修炼好两把利器,那就是“德”和“才”。只有德才兼备,相得益彰,才能所向披靡,马到成功。

②有这样一个故事。唐太宗李世民登基不久,有人投其所好,敬献给他一张弓。他看了又看,试丁又试,认定是难得一见的好弓。于是得意之余,他就向一个专门制作弓箭的匠人炫耀。

③但是这个工匠仔细看过之后,却得出了一个意想不到的结论:“这张弓虽然强,但不是好弓!”,唐太宗急问原因。工匠回答说:“一张弓的好坏,不单要看它是否射得远,更要看它是否射得准。而能否射得准,关键取决于做弓用料的纹理是否好。制作此弓木料的木心不在正中间,木头的脉理自然都是斜的。因此,这张弓虽然有力,但射出去的箭势必不走正道,偏离目标,所以算不上一张好弓。”

④其实工匠的一番话,蕴含着丰富的哲理。他道出了判定人才的两个标准,那就是一个人不但要有能力,更要走正道,即一个人不但要有才,更要有德,德才兼备者才是真正的人才。

一个人的德,好比一张弓的木心是否在恰当的位置,决定射箭的方向;一个人的才好比一张弓是否有力,决定箭射得远近。有德有才的人就像一张完美的弓,既刚劲有力,射得远,又箭无虚发,射得准。有德无才的人就像一张有缺陷的弓,尽管木心在正中间,射出去的箭走正道,但没后劲,射不远,最终还是难以命中目标。无德有才的人就像一张有危险的弓,尽管射得远,但由于木料的纹理不好,射出去的箭不走正道,结果势必偏离目标,甚至造成严重的危害。无德无才的人就像一张有害无益的弓,不仅木心不正,而且没有力量,只能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⑥北宋伟大的政治家、史学家、散文家司马光以德、才为依据将人分为圣人、愚人、君子、小人四类﹣﹣[甲]谓之“圣人”;[乙]谓之“愚人”;[丙]谓之“君子”;[丁]谓之“小人”。

⑦司马光认为用人的原则是:假如找不到圣人、君子来用的话,那宁可用愚人,也不用小人。其道理是: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挟才以为善者,善无不至矣;挟才以为恶者,恶亦无不至矣。

⑧由此可见德才对于成功的重要性,而两者又以德为重,所以一个人若想成功,不但要有过人的才能,更要有过人的德行。

﹣﹣选自《小品文选刊》2011年第1期,有删改

( 1 )本文阐述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 2 )根据文意,将下面四组词分别填入文中第⑥段[甲][乙][丙][丁]处(只填序号)。

①才德兼无 ②德胜才 ③才胜德 ④德才俱备

[甲]处应填:________;[乙]处应填:________

[丙]处应填:________;[丁]处应填:________

( 3 )第⑤段划线的句子主要使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 4 )第④段句子中划线的词语能否去掉?为什么?

一个人不但要有才,更要有德,德才兼备者才是真正的人才。

( 5 )本文语言富有哲理,给人启迪。请从下列句子中找出你最受启发的一句,谈谈你的理解。

句一:只有德才兼备,相得益彰,才能所向披靡,马到成功。

句二:有德无才的人就像一张有缺陷的弓,尽管木心在正中间,射出去的箭走正道,但没后劲,射不远,最终还是难以命中目标。

四、写作(分值:60分)
按要求任选一题作文。
(一)一个人的心态很重要。一个幸运儿,如果心态不正常的话,可能身在福中不知福;一个命运坎坷的人,如果有良好的心态,照样可以笑口常开。知足者常乐,知足是种心态;不知足者常乐,不知足也是种心态;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是种心态;把苦难视为一笔财富,从而笑对人生,也是一种心态;……同样的风儿,同样的花儿,有人说:风含情,水含笑;有人却说:风亦悲,水亦哭。不也是心态所致吗?
请以“心态”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不要透露个人真实信息。
(二)表情包是在社交软件活跃之后,形成的一种流行文化。在移动互联网时期,人们会选择使用表情包来表达特定的情感,实现交流与沟通。请以“我的表情包里没有 ”为题完成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不要透露个人真实信息。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