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17年浙江省海盐高级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句子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恹恹欲睡、不能自已、密匝匝、变卖典质都是补充短语。
B: “住在山中的一位老人微笑着喝从山林中打来的泉水。”这句话主干是:老人喝泉水。
C: “老师帮我改正并指出了缺点。”这句话没有语病。
D: “唉,那时我真是太聪明了!”这句话使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2、

下列词语中加线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倔(jiàng) 盖(xī) 异(chā) 草莺飞(zhǎng)
B: 解(pōu) 停(pō) 粗(kuàng) 茅顿开(sè)
C: 溅(bìng) 褴(lǚ) 水(xi) 头晕目(xuàn)
D: 蓝(shèn) 阔(chuò) 益(bì) 心旷神(yí)
3、下列划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 (bīn)临 (zhào)事 (fèn)围 (cuán)聚
B: 越(yú) 精(suǐ) 恣(suī) 占(pǔ)
C: (qí)祷 (pǐ)性 拘(nì) (chéng)罚
D: 贬(bǎo) 子(wéi) 水(jí) 烦(nì)
4、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做信客,就得挑着一副生死祸福的重担,来回奔忙。(余秋雨《信客》)
B: 每一个舞姿都使人战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刘成章《安塞腰鼓》)
C: 天津卫九河下梢,圆滑世故 , 生意场上,心灵嘴巧。(冯骥才《俗世奇人》)
D: 每一朵花,都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宗璞《紫藤萝瀑布》)
5、下列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 消耗 懒惰 怅然 畏罪潜逃
B: 虐待 叮嘱 蓦然 据为己有
C: 魁梧 杜鹃 料俏 孤苦伶仃
D: 蓬松 羞怯 禁锢 怪诞不经
6、下列划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浑欲不胜(zān)
B: (sài)上(yàn)脂凝夜紫
C: 折(jǐ)沉沙铁未(xiāo)
D: 我报路长(jiē)日暮
7、对《望岳》一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诗人由实望泰山而产生登临意愿,于是想象登临泰山绝顶的景象和心理感受。
B: 诗的第二句,作者没有用笔墨去勾勒泰山是多么高大,而是写泰山占地多么广大以距离广远衬托山势高峻,用笔不凡。
C: 第三句中的“造化”是运气、福气的意思,这句是说神奇秀美都聚集在此,实为泰山的运气。
D: 全诗格调高亢,尤其是七、八两句表现了诗人勇攀高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读来催人奋进。
8、

下面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 盘缠 跺脚 捶背 返老还童
B: 蚂蟥 俳徊 挠痒 睡眼惺忪
C: 祠堂 赌咒 干脆 怡然自得
D: 愧疚 手腕 弄潮 手舞足蹈
9、下列对诗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A: 首联“凄凉地”三个字,举重若轻,一语带过了多少艰辛!“弃置身”则点明被贬谪、被“抛弃”,字里行间流露出无限的辛酸与悲凉。
B: 颔联用“闻笛赋”“烂柯人”的典故写诗人被贬归来的感触:昔日友人,多已离世,如今孤身归来,物是人非,悲痛怅惘之情,油然而生。
C: 颈联诗人以“千帆”“万木”自比,选取“沉舟”与“千帆”,“病树”与“万木”两两相对的意象,表现天地万物新陈代谢、生生不息的活力。
D: 尾联点明酬答之意,回应首联,既有对友人的感谢之情,也含共勉之意。全诗感情真挚,沉郁中见豪气,奔放中有哲思,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10、

《骆驼祥子》中的刘四爷怎样看待虎妞与祥子的结合?( )

A: 很支持
B: 坚决反对
C: 没意见
D: 不管不问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问题。

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宋] 陈与义

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闲登小阁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 1 )这首词上片以“________”字领起点题,回忆当年豪酣欢乐的生活画面;下片返回现实叙“夜登小阁”之所见所闻,抒发二十多年________之感。
( 2 )“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一句颇为后人称道,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加以赏析。
( 3 )在词中,围绕“闲”的心绪,词人发出了怎样的感慨?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两段选文,完成小题

(甲)三峡(节选)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乙)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 1 )选文中的“江陵”和“承天寺”的地理位置都在今________省。
(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字的解释。

无与为乐者,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 3 )下列内容正确的一项是( )。
A: (甲)文作者北魏陶弘景,他生活的朝代晚于(乙)文作者苏轼
B: (甲)文突出水的湍急、雄壮,(乙)文划线句为了突出水的澄澈。
C: (甲)文重在写景,而(乙)文将叙事、写景、抒情融于一体。
D: (甲)(乙)两文都是作者游览中国南方山水后写的一篇游记。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

被放逐的皇后

金建云

①我爸去世后,我妈越活越不招人待见。

②她用iPad打发孙子,烧饭忽咸忽淡,记账乱七八糟,将自己锁在门外,时不时将孙子忘在幼儿园……谁敢相信,妈妈退休前曾是高中的特级教师呢?我教她玩微信,陪她旅游,帮她买健身器材,带她找老玩伴,催她跳广场舞……却还是无法让她找回青春时代的光彩与热情,她永远是热闹场合的陌生人。

③对老妈这种状态,我实在无法理解,直到有一日,我发现她在读一本书:阿尔诺·盖格尔的《流放的老国王》。这么伤感的书,怪不得她越看情绪越低落!为了批判这一株“精神毒草”,我偷偷读起来。

④作者描写了自己父亲老去的过程,将患帕金森症的父亲比喻为一位被流放的国王,原本熟悉的家庭环境对父亲来说,已变得越来越陌生,他仿佛身处异乡。这位父亲一心要回到自己记忆中的家,于是“不知所措地四处乱窜”。作者看到父亲慢慢“变傻”,仿佛感到生命从他身上渗出,整个人的个性一滴滴漏掉……

⑤读到感人之处,我黯然神伤!这么久以来,我没有真正理解父亲去世对老妈的打击。我只是一味地怪她不乐观、不振作,却从未从她的角度看待过她内心的挣扎与无奈。大致浏览完这本书,我走出我妈的卧室,她正在客厅看电视。

⑥像往常一样,她看电视的眼神中散发着淡漠的霉味。屏幕上演的什么对她来说毫无意义,她需要足够响的声音来冲淡自己的寂寞。

⑦我坐下来,同她聊起电视上的这位笑星。她支支吾吾应对着我,敷衍着笑几声。看得出,她对我今天“反常”的表现感到一丝惶恐。自从父亲走后,她变得越来越像个爱犯错的刁蛮女孩,对我,竟有一种说不出的紧张感。或许是怕我唠叨她吧,她借口说自己要烧饭,就把我独自撂在沙发上。

⑧厨房里她的动作好慢,时常停下来若有所思,又不知道在思考什么。她拿起盐瓶,思考自己究竟有没有放盐,停顿几秒钟后,她放了一点点,再加上一点点……

⑨这时候,我想起过世的父亲。父亲生前总会在她烧饭的时候,凑过去聊天。那时候,我妈嘴上对答如流,手上有条不紊。她永远井井有条、遇事不慌,谈笑之间便将美味端上餐桌。

⑩如今,一个走了,一个活在女儿的嗔怪与脸色之中。

⑪看着我妈的背影,我感到岁月流逝的巨大冲击力——不知不觉中,母亲已经走入孤单的晚年,她仿佛一位被流放的皇后,手足无措地面对这个对她来说越来越陌生的世界。爱她的父母、丈夫、老朋友们,逐一离去,唯一的女儿整天抱怨她不乐观、不阳光、不振作……米兰·昆德拉的一句话浮现在我的脑海中——“面对生命那无可挽回的溃败,我们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理解它”。

⑫如果说,衰老与孤独是我妈必须面对的生命之溃败,那么,我不该再要求她强颜欢笑,不该带她去那些她完全无法融入的热闹环境中,更不应该责怪她带孩子、做家务不走心——如果她的心都不知道何处安放,又怎么谈得上走心不走心呢?

⑬我走进厨房,默默地打开她忘记打开的抽油烟机。我给她嘴里塞进一块糖,微笑着看她笨手笨脚地做事。厨房里很安静,抽油烟机的声音竟带给我们默契的温暖感。我妈朝我笑笑,我也朝她笑笑。那种很幸福的感觉涌上心头。

⑭是的,当我放弃对她所有的要求之后,那种叫作“理解”的东西,如圣灵一般翩然而至。

⑮“妈妈,愿我的理解能安放你的孤独。”我在心里默默地说。

( 1 )结合文意,说说标题“被放逐的皇后”的含义。
( 2 )结合上下文,谈谈你对句中划线词的理解。

像往常一样,她看电视的眼神中散发着淡漠的霉味

( 3 )选文第⑨段用了怎样的叙述顺序?有何作用?
( 4 )揣摩选文第⑮段画线句子的意蕴。
( 5 )读了全文,联系自身实际谈谈你得到的人生启示。

阅读《神奇的“物联网”》一文,完成小题。

神奇的“物联网”

①你听过物联网一词吗?物联网在国际上又被称为传感网,它的出现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之后的又一次信息产业浪潮。

②什么是物联网?形象地说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小到手表、钥匙,大到汽车、楼房,只要嵌入一个微型感应芯片,把它变得智能化,这个物体就可以“自动开口说话”;再借助无线网络技术,人们就可以和物体“对话”,物体和物体之间也能“交流”,这就是物联网。

③“物联网”用途广泛,遍及公共安全、智能交通、日常生活及环境保护等领域。物联网技术很多已经从实验室阶段走向实际应用阶段。比如,公安局把犯罪嫌疑人的特征输入到电脑里,然后在公共场所安装若干个传感器,只要嫌疑犯一经过、一比对,就可以被发现。随着物联网的发展,未来会出现这样的情形:汽车会向操作失误的司机自动报警;公文包会提醒主人忘带了什么东西;衣服会“告诉”洗衣机对颜色和水温的要求。

④在我国,目前国家电网、机场保安等能源供应、公共安全领域已出现物联网身影。传感网工程中心近期与上海世博会和浦东机场签下三千万“防入侵微纳传感网”订单,届时,即使是一只老鼠也逃不出物联网的眼睛。

( 1 )本文标题叫“神奇的‘物联网’”,根据第②段内容概括说明物联网有哪些神奇之处。

( 2 )从第③④段内容看,物联网可以用于哪些领域?

四、写作(分值:60分)
题目:乐在其中

提示和要求:①写出真情实感,有具体的内容,600 字左右。②注意作文的字迹端正,卷面整洁。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